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27

第27章 朱元璋——明王朝的缔造者

朱元璋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由于作战勇敢,才华出众,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提拔,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起义军领袖。

掌握兵权之后,朱元璋决定在集庆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首先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率军拿下太平,然后,又用了半年的时间,扫清了集庆(今江苏南京)外围的元军和地主武装。1356年春,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占领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并在应天设置大元帅府,他被任命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时,他已经统兵十万。

1357年,朱元璋把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当作建立大明朝的行动纲领,还特意在应天设立了礼贤馆,搜罗了许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借助他们的政治经验和谋略,来帮助自己夺取天下。

苦心经营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后,朱元璋决定逐鹿中原、决战天下。通过鄱阳湖之役,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364年正月,他自立为吴王,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然后朱元璋又先后消灭了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攻克两广,统一了中国南部除四川、云南以外的地区。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1368年7月,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1387年,朱元璋平定辽东,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元璋开始着手治理百废待兴的国家。

朱元璋首先接受了刘基的建议,让李善长主持制定新法,整顿纲纪。1397年,几经修改的《大明律》正式颁布。朱元璋还3次下令编辑刊刻《大诰》,汇集1万多件案例,要求每户一册。

除了严肃法纪,朱元璋还改革了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改设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按照皇帝的意思管理地方政务。同时,还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这3个机构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牵制,都直接听命于朝廷。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丞相,把丞相的权力分给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军事上,朱元璋设大都督府管理军政,又分大都督府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把一直发展的君主专制推向顶峰。

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督和控制,朱元璋设立特务组织,如巡检司和锦衣卫,来监视大小官员的活动。朱元璋还经常亲自微服出访,对臣下进行考察。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朱元璋这里有了很好的应验,他怕臣下觊觎他的皇位,就大肆诛杀功臣。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当属胡蓝之案,诛杀胡惟庸、蓝玉之后,朱元璋还借题发挥,杀掉了大批官员。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共杀3万多人,蓝玉一案,被杀的多达1.5万余人,开国的元勋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1398年,71岁的朱元璋病逝,葬在南京钟山下的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