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精典
5132400000005

第5章 经学(4)

此画描绘的是高士文会场景。画中高士或翻图书,或煮茶自饮;三人旁边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俱全,金铭钟鼎更添古朴之气。孔府壁中书西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鲁恭王刘余拆除孔子故居,扩建宫殿,在一堵夹墙里发现大批用古文字写成的古书,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几十部。刘余把这些典籍送还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孔安国将这些古文经献给朝廷,希望立于官学,广为流传。适逢朝廷爆发巫蛊案,未能如愿,遂于民间传授,逐渐形成与今文经学分庭抗礼的古文经学派。后来,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揭开了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序幕,从此引发了今、古文经学长达两千年的争斗。

博古图宋代

清代经学

清代儒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清初,由于社会矛盾加剧,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心学已经无法解救社会危机。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思想家既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他们试图从传统儒学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武器,于是,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实学"兴起。乾嘉时期,"汉学"兴起,但汉学家们注重的"实学"已不是清初"经世致用"的"实学",他们专注经史而放弃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乾嘉学派"主要贡献是:以精确严密的考据方法,对古代典籍进行了系统整理,就"整理国故"而言,其达到的学术水平令今人亦叹为观止。道成时期,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社会危机空气严重。以龚自珍为代表的学者提倡"今文经学",借以批判"乾嘉学派"脱离现实、不关注民生的学风,至此,传统儒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实学的兴起

王阳明心学的泛滥,导致了清初"实学"的兴起。

王守仁提出了"致良知"的心学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作用,在当琳琅彩水洗时,对于儒学的发展是有进步作用的。但是,由于心学片面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加之阳明心学发展到后期越发禅宗化,学者清谈之风泛滥,于国计民生实务一窍不通。心学的衰落,导致了清初"实学"的兴起。

早在明朝晚期,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人就提倡讲、习结合,抨击王学末流的浮虚之说。东林学派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对清初"实学"的兴起影响甚大。明末清初,儒学由"虚"转"实"。"实学"的提倡者力矫心学派不读书,只知玄谈的晚明习气,注重客观考察和实证,他们把学术研究扩大到自然科学领域,在治学方法上,主张每一事必详细考证它的始末,然后参考其他材料给以佐证。

这一时期,清初的学者们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在学术价值观上不再囿于传统的唯经至上观念,开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上。他们认为,阳明心学空谈禅理,"明心见性",于国事民生毫无补益。他们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结合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写出了大批科学著作。显示了清初"实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清代"实学"的兴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明朝灭亡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深刻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残暴和空谈心性学风的危害,他们积极倡导社会变革,主张复兴儒学经世东林书院码头牌坊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是明代文人议政的重要场所。图中的码头牌坊是东林书院的标志与象征,它建于书院建筑群导入部分,起烘托整个建筑的作用,使书院建筑显得庄重、华丽。致用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顾炎武,主张用东汉古文经学解释儒家经典,开创了多种治学门径,推动了传统儒学的发展。

清代出现的"实学"思潮,一方面恢复了由孔子、孟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的本质特征,对于清代儒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强调"经世致用",把经学的研究和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以求救治世道人心。由于这些特点,清初"实学"的兴起,对于以后儒学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文经学的复兴

清代今文经学是继乾嘉古文经学衰落之后,在道光年间前后出现的一个重要儒家学派。

今文经学在清代道光年间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八旗兵制清朝统治者为统治需要,仿效前朝,推崇理学。因此,风起云涌的儒学改革运动因为政治突变而夭折。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啥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1614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图为八旗兵制服。背景。乾嘉时期,清朝政权日趋稳定,社会生活也比较安宁,学者们可以专注于学问的研究。加之统治者的提倡,大批士人皓首穷经,不问世事,其治学思想完全背离了清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曾就读岳麓书院,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中国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为学领域极广,精于哲学、政治、历法、地理、数学,并将其所得运用于治史实践,影响及于整个清代。初顾炎武等人提出的"经世致用"的治学原则。然而,清代中叶以后,社会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除了中国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外,更为严重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军事贸易侵略与日俱增,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为了挽救社会危机,抛弃了只重名物训诂的烦琐考掘之学,重新祭起西汉今文经学的旗帜,发挥《春秋公羊传》义旨,以图救世。这就是清代道光年间今文经学复兴的原因。

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年),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清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是乾隆时期的庄存与,但真正的奠基者则是嘉庆时期的刘逢禄。然而,即使庄、刘二人,其学术研究也基本上局限于发掘"春秋公羊学"的所谓微言大义。庄、刘之后,清代今文经学的主要代表是龚自珍、魏源。他们的经学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从学术上复兴今文经学,而是为了改革社会。可以说,"春秋公羊学"到龚自珍、魏源手里后,才真正成为了改良现实社会的武器。

经书的传承及注疏

"六经"的传承"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书,即:《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经》。"六经"经孔子整理后传授给门人弟子,使我国上古原典著作得以保存、流布,文化血脉不至于断绝。下面是"六经"传承情况:

《诗经》:孔子授子夏,经六传而至荀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汉代以前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汉代儒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进入了"五经"之列。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即《毛诗》。

竹图扇面孙楷清代清韵之风因扇面寥寥几笔墨竹而溢满纸上。从竹叶的拖描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功力,沉稳又不失空灵的墨竹图,实属扇面中的佳品。《书经》:孔子授漆雕开,师说无传。后由孔子家传其书。

《礼经》:孔门弟子中传其学者众多,其中曾子、子游二弟子最精于此学。子夏曾为礼经作记(《丧服记》)。《礼经》主要记载周王室官制及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著作的汇集。

《乐经》:孔子授子夏、子贡二人。后失传。故后世只称"五经"。

《易经》:孔子授商瞿,经六世,至齐人田何,田何传于仲,于仲传杨何。

其他经书的传承:

《论语》:孔子言论集。由子夏等人编纂流传。

徐光启和利玛窦明代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两人亦师亦友,两人合作翻译了西方经典著作、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在翻译过程中,徐光启创立了一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几何学术语,如:点、线、面、锐角、钝角等。《中庸》:子思撰。子思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子思在此书中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后人称其为"述圣"。

《大学》:曾参撰。其中,"经文"一章是曾参口述的孔子言论。"传文"十章是曾参对"经文"的理解。

《孝经》:曾参撰。记叙孔子论"孝"的言论,是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尔雅》:子夏弟子赓续撰。《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鸠雀争春图余樨清代

余樨,清代名画家,字南洲,江苏常熟人,其作品简洁、高雅而幽美。在此画中,作者以灵岩瑞草、老树寒梅衬托鸠雀之灵性,勾勒工整,画面典雅明丽。十三经的来历《十三经》是代表儒家文化精粹的原典著作。从"五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十三经",一千多年来,十三经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五经:春秋战国时有"六经"之说,即孔子删定的《诗》、《书》、《易》、兽面纹《周礼》中专论工艺和技术的《考工记》一篇,大约完成于战国时期。其中谈到对动物形象的刻画,指出要"深其爪,出其目",如此才能有"于视必拔尔而怒"的真实效果。图为商晚期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其形象刻画大抵也有文中所指的效果。《礼》、《乐》、《春秋》六部书,后《乐经》亡于秦火,变为"五经"。

七经:汉朝统治者"以孝治天下",遂将《论语》、《孝经》列为"经",至此,"五经"扩大为"七经"。

九经:自隋朝初创科举制度,至唐代,科考制度开始完善,唐朝在考试项目中新增了解释《春秋》的《公羊传》与《穀梁传》,于是有了"九经"。

十二经:唐文宗年间,朝廷下令把"九经"以及《周礼》、《仪礼》、《尔雅》十二部书刻于石碑,以求流布,于是有了"十二经"之说。

十三经:宋朝将《孟子》列为经书,《孝经》的编撰《孝经》相传由两干多年前孔子口授给曾参,并由曾参写录成书。《孝经》的创作由圣贤合力创作,圣有德而贤有功,整部书代表的正是圣心贤志和圣道王功。至此,儒家的十三部原典文献确立了它们的经典著作地位。

《十三经》虽然都是儒家经典著作,但就其重要性而言,它的内部仍有区别。一般把《易》、《诗》、《书》、《礼》、《春秋》称之为"经",《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传《春秋经》的,因此称之为"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称为"记",《尔雅》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十三经中,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骑马武士俑

战国时期成文的《周礼·考工记》中从审美角度论述了装饰的问题,其中提到的装饰有"赢(裸)者"形象,即人类中的强健者,"厚唇掩口,突目短耳"是其审美标准的阐述。图为陕西咸阳塔尔坡战国晚期秦墓中出土的骑马武士俑,其整体轮廓与《周礼》中的审美有着太多相似。《十三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周易》虽披有"占卜之书"外衣,但其蕴含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诰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乐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正声雅乐,"颂"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礼》记载周王室官制,《仪礼》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著作的汇集。《春秋》三传是为《春秋》作"传"的著作,《左传》重史、《公羊传》在谶、《穀梁传》在论。《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是古代社会关于孝道的著作。《孟子》记载孟子的言论。《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是解经的依据。

在中国古代社会,《十三经》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主要思想武器,统治者据此制定方针政策。因此,就其重要性而言,其他任何典籍都无法与之比肩。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代表,《十三经》对民众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引导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学与"东亚文明"

中国儒学对东亚诸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秦末,卫满率千余难民归化古朝鲜,被拜为博士。公元前194年,他发动兵变,建立"卫满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朝消灭"卫满朝鲜",中国文化开始传人朝鲜。三国时期(即公元1世纪至6世纪,朝鲜半岛上并存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儒学得到国家承认并开始广泛传播。李朝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得到朝野上下普遍尊敬,对朝鲜社会政治、烹茶洗砚图钱慧安清代此图是作者39岁时为友人文舟所作的肖像画。松树、奇石、水榭,屋中琴桌上放置着书函、茶具,一中年男子倚栏而坐。恃童在水边冼砚,金鱼在水中游弋,构图精巧,设色雅淡。经济、民俗影响甚巨。

至近代,儒学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仍然很大。"威仪共秉周公礼,学问同遵孔氏书",这是朝鲜南北方的共同价值观念。朝鲜北方虽然在1946年废除了汉字,南方也在1948年立法规定,不准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但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政府要求高中生必须认识1000个汉字,之后,又增加到3000个汉字。原因是:朝鲜半岛文化的"根"在儒学,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儒家文化典籍,而这些典籍又是用汉字写成的。不认识汉字,朝鲜人民就无法了解、继承自己的文明传统,也就成了"失根"的文化。

儒学传人日本大约在晋武帝时期。公元285年,朝鲜学者王仁携《论语》赴日本讲学。从此,日本人开始接触中国儒家经典。日本人系统学习儒家典籍则是从公元6世纪开始的。据《日本书记》记载,公元513年(继体天皇七年),日本把在朝鲜半岛南端的四县转让给百济,以此换一名叫段柏尔的儒学博士来日本讲授儒家经典。

儒学直接从中国传人日本是在隋朝时期。隋朝时,日本曾四次派遣隋使来中国。唐代,日本19次派遣唐使,最大的一次达794人。

除朝、日外,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先后从中国输入儒家学说。尤其是朱子学说,在宋元间传人后,支配东方诸国达700年之久。

日本使节服饰

图中展现的是唐朝时期日本使节访华。画面中,衣着统一官服的唐朝官员让身着深色素衣的使节尤为明显。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美籍哲学家杜维明对儒学与东方文明的关系问题曾有这样的论述:

"第二期(指宋明理学)儒学的发展,也就是中国的宋明、朝鲜的李朝到后来日本的德川,儒学成为地道的东亚文明的体现。以后这个传统在越南也有相当的发展。越南在被法国殖民主义征服以前,受到儒学很大的影响。就是在今天,在许多地方,它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行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岛田虔次指清朝的朝鲜使节摄影清代朝鲜王朝建立后与中国的明朝以及清朝保持着频繁的使节往来。朝鲜王朝所派遣的来华使节,回国后往往要由国王召见,汇报有关中国的情况,尤其是书状官,必须将途中以及中国的见闻记录禀报国王,从而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记闻。照片所记录的为清朝时期朝鲜使节来访的情景。出:儒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这就是说,儒学不完全是中国的,也是日本的,朝鲜的,越南的……朝鲜的李朝大概从1398年或1392年开始建朝,至到1910年日本侵略朝鲜灭亡,跨越中国明清两代,是东亚大王朝,这个朝代的指导思想就是儒学,其中非常突出的思想家就是李退溪(李滉)。从李退溪到他的学生李粟谷(李珥),儒学有非常大的发展,这个发展的基础即是中国的朱学,也就是朱熹学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