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精典
5132400000017

第17章 史学(8)

《文献通考》全书三百四十八卷,在《通典》基础上扩充为二十四门,即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象纬、帝系、封建、物异、舆地、四裔。前十九门仿《通典》成规,后五门为《通典》原书所未有,系其新增。全书以文、献、注三原则编撰,记事自上古迄南宋宁宗嘉定年问,"所载宋制最详"。分为二十四考,分类较细,内容丰富。但马端临旨在通古今的典制,而不涉时政。妇人坐俑高元亨宋代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对宋朝社会各个方面都作了梳理记录。在服饰方面,宋朝妇女喜穿长身对襟衣服、梳盘髻头饰,这些都在这一坐俑上得到反映。因以汇集考核典制为特点,故以后凡与此同类之书均称通考。

《文献通考》在《通典》的基础上,又有较大发展。不仅扩《通典》九门为二十四门,而且其中的分类也更为细密,如"食货"的部分仍置于首位,并将其从原先《通典》的一典十二卷扩充为八考二十七卷,包括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且增设了原先没有的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考,计一百四十一卷。如此,它对整个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诸结构及其功能的描述就更完整细密,对其具体的形成演化过程也更为清晰。

马氏《文献通考》在典章制度史的发展中,有继往开来之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道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史学的新范式"三通"典制体通史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如后人所谓"杜氏开其源,马氏竞其委",沿波讨源,杜佑有开创之功,郑樵与马端临也各自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与历代正史主要叙述历代君臣事迹不同,它主要反映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记录了制度袁枢袁枢(1131~1205年),南宋史学家。字机仲,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道九年(1173年)任严州教授。平日喜读《资冶通鉴》,因分事立目,抄辑成书《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史籍中纪事本末的体裁。变迁的时代情况,从而以新的体制和思想内容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就叙事模式而言,无疑体现出一种新的范式的转换。

清代设立"三通馆"在"三通"的影响下,此后史家代有续作。如宋代有宋白等奉诏修成《续通典》两百卷,后魏了翁又续撰《国朝通典》;前者久已失传,后者属稿而未成书。明代王圻编撰《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以补《文献通考》之遗。而规模最大的,则是清代乾隆时期设立"三通馆",以官修的形式续修"三通",编有《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又编有《皇朝通典》、《皇朝通志》、《皇朝文献通考》,记载清代的典章制度。由此,"三通"加上这六部续修之书,合称为"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加上近人刘锦藻所修《清朝续文献通考》,一起付印出版,称之为"十通"。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西汉会要》等,统称为典制。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及影响

袁枢创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为中国史书体裁之一,始自南宋袁枢(公元1131~1205年)。袁枢少好学,尤深于史学,喜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系依历代正史,将战国以至五代史事,依次序叙述,按年月编次,别成编年体之通史。《通鉴》以年为经,"事以年隔,年以事析",要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颇苦于篇幅浩博。袁枢根据《通鉴》,编成《通鉴纪事本末》,首创了将史事分别立目,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鉴真东渡日本此图描绘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受到欢迎的场面。鉴真东渡传佛法的事迹在古代史书中均有记载,其之前秦朝徐福东渡日本传说在《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也有记载。间顺序编写的纪事本末体。他以事件为纲,集中抄录《通鉴》的有关原文,"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使读者能明其种因资治通鉴手稿左传结果,成败得失之故。最后,他把《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的内容、1362年的编年史改编为二百三十九个以事件标目的专题,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全书缩减为四十二卷。因各专题记一事之本末,故将这种史书体裁称为"纪事本末"。

历朝纪事本末史书概况表

纪事本末体的发展文化之演进,不贵能因,而贵在能创。袁枢能有所创,功不可没。自袁书出,读者便之,体遂通行。继《通鉴纪事本末》之后,产生了十几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它们前后连贯,也如二十四史一样,形成了一套通史体系。如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吴王夫差剑《左传》中曾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争霸中原的历史。图为吴王夫差剑,剑身满饰花纹,剑镡嵌饰绿松石兽面纹,是一件华丽的武器。事本末》,明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等,视此,则纪事本末已蔚为一大国矣。

注:以上十六种纪事本末体史书,除几种为通史外,多断代为史。若论贯通古今,仍有未及。为补由古至今此体述史之断链,辽宁人民出版社先出版了《民国史纪事本末》(七卷),继而又推出《三代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国史纪事本末》。《三代纪事本末》(全听琴认妻《史记》中记载了百里奚与秦穆公相互认同,共谋国家大业的事件。《史记》还提到了在百里奚做了宰相后,因从琴声辨别出自己的老妻,而最终夫妻团聚的动人故事。图中正是描写的老妻堂前抚琴的场景。一卷)上补夏代至西周末年历史无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不足,《清史纪事本末》(十卷)是对近代人黄鸿寿所编《清史纪事本末》的重编,《民国史纪事本末》(七卷)、《国史纪事本末》(八卷),则填补了民国以来纪事本末史书编纂的空白。至此,纪事本末遍及由古到今之史事,方为全璧。

另外,清代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间顺序汇编成书,称为方略。《四库全书》也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总计二十九种方略,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

纪事本末之得失《通鉴纪事本末》的成书时间前后不足一年,梁启超将此誉为中国古代"善抄书者可以成创作"的典型范例。袁枢书所采资料,完全出于《资治通鉴》,别无所增,却概括了《通鉴》的全部史事,篇幅不及原书的一半。《通鉴纪事本末》不仅以"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记述效果,向人们展示全史的轮廓,而且以类似章回小说的专题叙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

明初要地略图

朱元璋创设卫所制度,加强武装力量。明朝的180多万军队编制都在卫所,而卫所又分布全国各地。图中清晰地标明了设有卫所的区域,而这些地方在《大明一统志》中也被详细提及。史书专篇记事或详一事之本末,可偶见于早期史籍《尚书》、《左传》,而作为全书体例则是从袁枢开始的。袁枢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以纪事为主的本末体,实现了史书编纂体的突破。以"时"为中心的编年体和以"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各有千秋,而检索不便则是它们的共同缺点。而袁枢创立的以"事"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弥补了编年与纪传体的不足,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盛赞这一变化是"臭腐复化为神奇"的创举。袁氏创立的纪事本末新体裁,的确是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一大贡献。

《大明一统志》刻本

明代官修地理总志--《寰宇通志》书成。天顺二年(1458年),英宗令李贤等重修,于天顺五年成书,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大明一统志》沿袭《大元一统志》体例,比较系统而集中地保存了明代政区的有关地理资料。《通鉴纪事本末》也有它的缺点。首先表现在取材上。《资治通鉴》本质上是一部政治史,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记载比较少。袁枢所取资料,不过是有关诸侯、大盗、女主、外戚、宦官、权臣、夷狄、藩镇之类,其他史事,多略而不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另外,它囿于《资治通鉴》范围,多属照抄,没有自取的第一手材料。总之,《通鉴》有的,它不一定都有,《通鉴》没有的,它也没有。其次,《通鉴纪事本末》记述的事与事之间没有联系,对于历史过程不能勾画出一个完整清晰的发展变化的线索。

尽管纪事本末体有其不足,然《通鉴纪事本末》的问世,仍极大地丰富、完善了古代史书体裁,从此纪事本末与编年、纪传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史体的三大支柱,对后世影响极大。梁启超说:"研究历史,必把一件件史迹看作集团,才有下手的地方;把史迹看作集团研究,这就是纪事本末体。"他还认为纪事本末体与近代史籍的章节体最为接近,"抑亦旧史界进化之极轨也"。这些评论充分肯定了纪事本末体的产生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巍巍二十四史

纪传体何以会成为正史纪传体之为正史,其主要原因乃其体例的两大特点,一是涵盖面广,足以容纳那个社会历史的容量,同时也更符合古代史官历来推崇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人事各类知识的博学型传统;二是纪、世家、列传这样的等级结构,比较适合反映封建社会国家内部结构层次的各种关系,本纪既是帝王之传,又以编年贯串全(左)《隋书》对圆周率的记载从《隋书·律历志》中的记载来看,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有二点,第一是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准确到小数点后7位;二是明确指出了圆周率的上限和下限;三是早欧洲一千年提出密率。

(右)隋书

《隋书》是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是唐初所修五代史中较好的一部。它的纪传部分有本纪五卷、列传五十卷,记载隋朝38年的历史;志的部分有十个门类三十卷,记载的是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典章制度史,又称《五代史志》。史,体现了其在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世家与列传则对之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所以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肱股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的说法。这一点,无疑使其更易得到历代统治者的认可,从而成为史籍中"体尊"且"义与经配"的特殊一族。

章学诚论纪传体之得失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评论家章学诚对纪传体做了精深的辨析,于其得失有过确当的分析。他认为,纪传体本是三代以后之良法,司马迁发凡起例,具有远见卓识,纪表书传互相配合,是以"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具有很大的包容量。而司马迁对体例的运用灵活变通,体圆用神,不愧撰述的典范。《汉书》、《三国志》也都是"各有心裁家学"的上乘之作。降而《晋书》、《隋书》、《新唐书》等,"虽不出于一手,人并效其能",所以能修成有价值的史书。后来的修史者墨守成规,不知根据需要变通,结果史才、史识、史学都反过来成为史例的奴隶,"斤斤如守科举之程式,如治胥吏之簿书,繁不可删","纪传体之最敝者,如宋元之史,人杂体猥,不可究法,或一事而数见,或一人而两传,人至千名,卷盈数百"。章氏这些论述,相当中肯地总结了纪传体编撰的重要经验教训,贯串着历史分析的眼光,强调史家的才识,强调灵活运用。他还认为,纪传体本身在反映史事上的缺陷,是难以反映史事演进的大势。"夫史以记事者也;纪传、编年,区分类例,皆期于事有当而已。……盖史至纪传而义例愈精,文章愈实,而于事之宗要愈难追求,观者久已患之","纪传之书,类例易求而大势难贯"。这都是讲纪传体不利于反映历史发展主线的缺点。

综合性史学体裁的探索纪传体的缺陷,吸引着有识史家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尝试。17世金谷园图王浩北宋

门阀制度在两晋时期非常稳定,它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形成阶级中的特殊阶层。门阀制度使世家士族势力进一步扩张,经济上占据有利地位。图中描绘的是门阀制度下地主豪绅的生活。纪以后,出现了一种探索新综合体裁的趋势。先有清初马骗撰《绎史》创造了新的综合体制。章学减认为,纪传体的这一缺陷,可以从纪事本末体得到弥补,提出了"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主张,并在修撰方志上作出尝试。本世纪初,具有近代色彩的史学家章炳麟、梁启超分别提出了编撰《中国通史》的设想。马、章、章、梁具体做法虽有不同,但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他们都试图突破原有体裁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更能显示出历史演进大势,更能广泛反映社会史丰富内容的新体裁。他们不断探索的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要求。

清代二十四史的确立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中国传统史书中,经官方公认的正史共二十四部。

东汉末年《东观汉记》问世后,因其与《史记》、《汉书》内容前后相衔,体例及规模相当,画珐琅法轮清代法轮为铜胎镀金,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造。轮形,做八辐,联珠两周,足为黄釉地。被人合称为"三史"。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出,乃取《东观汉记》而代之,并《三国志》而称"前四史"。至唐以后,史目递增,遂有"十史"、"十三史"之目。至宋代,人们已将"前四史"及《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北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等纪传体史书统称为"十七史"。明代,南、北国子监将此"十七史"加宋、辽、金、元四史,合刻为"二十一史",世称"监本"。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定稿,诏刊二十二史,景帝陵寝图汉代文帝、景帝在位时,汉朝政治稳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出现汉朝鼎盛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晋书·帝纪第二》中对他们的事迹有所记载。又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合为二十四史,成为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按四库馆臣的说法,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所与稗官野记异也"。可见定"二十四史"为正史,实出清最高统治者的旨意。

晋书《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事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下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共计156年,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唐太宗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北齐彩绘石雕立佛像北齐时期佛教盛行,图中的佛雕像具有最典型的北齐风格,如同水里刚出来一样,衣服紧贴着身体,雕工细腻。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晋书》的撰写,从受命到成书,历时不到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做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