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古代兵法精典
5132300000001

第1章 孙子兵法(1)

始计第一

【原文】

孙子曰:

兵者①,国之大事,死生之地②,存亡之道③,不可不察也。

故经④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⑤。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⑥。

道者,令民与上⑦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⑧也。凡此五者,将莫⑨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⑩?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于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兵者:兵士、兵器。这里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张预注:国之安危在兵,故讲武练兵,实先务也。

②地:地形,地势,地域。这里引申为领域。贾林注:"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战阵之地,得其利则生,失其利则死,故曰死生之地。"

③道:道理。贾林注:"道者,权机立胜之道,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曰不可不察也。"

④经:分析研究。

⑤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通较,比较。计,此处指下文所说的"主孰有道"等七事。索,探索。贾林注:"校量彼我之计谋,搜索两军之情实,则长短可知,胜负易见。"

⑥法:法令,制度。

⑦上:上级,这里指代君主。本句的意思是,要使民众与君主的意愿相一致。张预注:"以恩信道义抚众,则三军一心,乐为上用。"

⑧曲制、官道、主用: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官道,各级将吏的统辖管理制度。主用,关于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梅尧臣注:"曲制,都曲队伍分画必有制也。官道,裨校道统率必有道也。主用,主军之资粮万物必有用度也。"

⑨莫:没有。张预注:"以上五事,人人同闻,但深晓变极之理则胜,不然则败。

⑩练:训练有素。

将听吾计句: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就能取得胜利,我就留下来。"将"另一解释是用作名词,即将领之意。

去:离开。

计利:分析双方的利害条件。杜牧注:"计算利害是军事的根本。"

势者:有利的形势。

诡道:计谋与方法,诡,诡诈。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挠:挑逗,挑衅。张预注:"彼性刚忿,则辱之怒,志气挠惑,则不谋而轻进。"

庙算:庙堂之算。张预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

【译文】

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到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因此不能不深入的加以研究与考察;所以作为掌握国家命运的军事家们必须从五件事上来深入的研究比较和谋划。

第一件就是"道",所谓的道就是能让人民和君主同心同德的治国方针和政策,有了顺乎民心的治国方针和策略,那就可以让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国家出生入死,而不畏惧任何的危险。

第二件就是天时,用兵时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天气情况,看当时的状况是阴还是晴,是冷还是热,这是天气对作战的影响,看这些情况对我军作战有什么利弊。

第三件就是地势,就是看所处之地离敌人是远还是近,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是宽阔还是狭窄,这些都是关系到生死的条件。

第四件就是将了,所谓将就是指统率三军的将领是否具备足够的智谋,赏罚是否有信,是否怀仁爱人,是否勇敢果断身先士卒,治军是否严明。

第五件就是法,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编制、法令及对各级主管官员的任用和职责的明确划分,并且要保障军需的供给。

以上这五种情况,作为三军之首领没有不深入了解与研究的,全面了解了这些情况作战就会胜利,反之则会失败。故一定会多方谋划深入了解,对敌我双方的要深入的比较,哪一方的政治比较清明,治国之策更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天时地利谁更占有优势?军队的法令哪方得到了更好的有效的执行?哪方的士兵更强壮,训练更有素,赏罚更严明?只有了解了这些也就知道哪一方会赢得胜利了。

如果主帅听从我的计谋并应用到实战中去,就一定会取得胜利,那我就会留下来;如果不听我的计谋那打起仗来就会失败,那我还是赶紧离开的好。

分析谋划双方的利害得失,意见如果已被采纳,这就已形成一种有利的形势,这是有助于实现军事目的的外在条件。而所谓的有利的形势就是在有利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而形成的。也就是人为的。所谓用兵之道也就是诡诈之道,如果自己这方的军事力量很强那就要装出能力不够而不想行动的样子。如果想要攻打敌人的近处,那就伪装成要攻打他们远处的样子;如果要攻打他们的远处那就要装作要攻打他们近处的样子。要用小的利益的诱饵去迷惑敌人,乘他们混乱之时去攻取他们。对实力雄厚的敌人要有充分的应战准备。对战斗力强的敌军要暂时避开他们的锋芒,而对于易怒冲动的敌军就设法激怒他,使他失去理智,而对于胆小谨慎的敌人就要使他们骄傲轻敌,丧失警惕。而对于休息充分,精力充沛的敌人,就要设法使他们疲惫;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就要离间他们。要在敌人没有准备时就发起进攻,使我军的进攻出乎敌方的意料。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将的用兵取胜之道,而这些又都是因时因地灵活运用的,是无法作预先的规定的。

用兵打仗之前,在庙堂之上谋划得周密,则胜利的机会就多,而在庙堂之上就已感觉胜算不大那是因为谋划不完备。可以说谋划得多胜利机会就会大,谋算得少,胜利的机会就小,何况那些没有经过谋划就开始的战事呢。我们只要在战争双方的事先的谋划准备工作中就可以预知谁胜谁负了。

作战第二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②,带甲③十万;千里馈粮④,则内外之费⑤,宾客之用⑥,胶漆之材⑦,车甲之奉⑧,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⑨。

其用战也胜⑩,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单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

①驰车千驷:驰车,古代作战用的一种大型战车,又叫攻车或轻车。千驷,我国古代战车,每辆由四匹驾车,故曰驷,即千乘。

②革车:古时作战用的一种辎重车。由皮革缦其轮,所以叫革车,也叫守车。

③带甲:古代的戎衣多用皮革或金属物质做成,所以叫甲或甲胄。带甲即是穿着戎装。

④千里馈粮:千里,泛指路途远。馈粮,运送粮食。

⑤内外之费:国内外的各种费用。

⑥宾客之用:各诸侯国交往的费用。

⑦胶漆之材:胶漆,制作和修理弓箭甲盾的物资,这里泛指修造作战器具所需的各种物资。

⑧车甲之奉:战车及铠甲的保养费用。奉,费用、花费。

⑨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举,出动,梅尧臣注:"举师十万,馈粮千里,日费如久,师久之戒也。"本句意为十万之兵师可以发动进攻了。

⑩其用战也胜:意为大规模动用兵力的情况下,作战则要求速胜。

久则钝兵挫锐:钝兵,即使兵钝;挫锐,即使锐挫。本句意为作战持久则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贾林注:"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兵贵全胜,钝兵挫锐,士伤马疲则屈。"

攻城则力屈:屈,竭尽,耗尽。张预注:"千里攻城,力必困屈。"意为进攻城池就会使兵力耗尽。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暴,通曝,露。本句意为长期使军队在外就会造成国家供应的困难。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弊,疲惫,薄弱。这句的意思是别的诸侯国就会趁国家疲于争战的时候前来攻打进攻。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速,迅速。巧,灵巧。本句意谓只听说用兵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为求用巧技而长期拖延的。杜枚注:"攻取之间,虽拙于机智,然以神速为上,盖无劳师费财钝兵之患,则为巧矣。"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本句意谓不能完全明了用兵的好处。

役不再籍:役,兵役。再,两次。籍,户籍、名册。本句意即征集兵役不用两次。张预注:"籍,谓调兵之符籍,故汉制有尺籍伍符。言一举则胜,不可再籍兵役于国也。"

粮不三载:三载,指多次运送。意谓粮草不用多次运送。曹操注:"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敢,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取用于国: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张预注:"器用取于国者,以物轻而易致也。"

因粮于敌:因,依靠。意谓军需粮草在敌国境内就地征发。何廷锡注:"兵出境钞聚掠野,至于克敌拔城,得其储积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乏皆因军需物资的长途运输。

近师者贵卖:贵卖,物价上涨。本句意为离军队近的地方物价会上涨。贾林注:"师徒所聚,物皆暴贵,人贪非常之利,竭财物以卖之。初虽获利殊多,终当力疲货竭。"

丘役:丘,古代地亩面积单位,作为征收赋税徭役的计算单位。丘役,军赋。《司马法》注:"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中原:指国内。

罢:通"疲"。

戟楯蔽橹:戟,具有戈与矛两种功能的兵器。蔽橹,蔽,古代战车用以遮蔽风雨的车蔽。橹,古代作战用的一种大盾。

丘牛:丘役中征发的大牛。

故智将务食于敌:务,一定、尽力。本句意为聪明的将帅力求在敌国就地取粮。

钟:古时容量单位,一钟相当于六十四斗。

萁秆:牲畜饲料。

石:古重量单位,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斤。

故杀敌者,怒也:怒,这里指士气。意为杀敌主要靠的是一种士气。

取敌之利者,货也:杜牧注:"使士见取敌之利者,货财也。谓得敌之货财,必以赏之,使人皆有欲,各自为战。"意为夺取敌人的资财,必须以财货奖赏将士。

更其旌旗:夺取敌军的车辆并换上我军的旗帜。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杂,搀杂、混合。乘,驾驭、使用。善,优待。本句意为把缴获的车辆与我军的车辆混而用之,对俘虏要优待而为我所用。

司命:《楚辞·九歌·大司命》:"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这里意为命运的主宰者。

【译文】

孙子说:说到用兵作战之法,一定是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兵士十万之众,要有运送粮草于千里之外的准备。而国内国外的费用,各诸侯国交往的花销,补充修理器械的胶漆之材,供给车辆铠甲的保养等,每天都要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万大军才可出动。

说到用兵作战则贵在速胜,如果作战旷日持久则会使兵士疲惫,而士气也会受挫。这样攻城已是力不从心,会慢慢耗尽兵力,也就没有了胜算的把握。而一个国家如果长期有军队在外作战就会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

而一个国家的兵士过于疲惫士气不振,无论兵力还是财货都消耗殆尽,那另外的诸侯国就会乘其国势衰微之际而侵犯它,这时即使有多谋之士,也回天乏力了。

所以,在用兵上,只听说有用兵宁拙而求速胜的情况,却没见过为讲求技巧而久拖不决的。用兵旷日持久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况却最从来没听说过。所以如果不知用兵之危害的人,就没办法来知道如何用兵会得到最大的利益。

善于用兵的人,征兵不会征集两次,粮草也不会在国内多次调集。在战争中,他们只从本国取用武器,而粮草给养就会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用的粮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国家会因为要供应远征军的需求而贫困。物资的大量远调就会使百姓穷困。而靠近军队的地方物价就会大幅上涨,这样国库就会枯竭。而老百姓又因物价上涨而大量抛售物品,可国库无银就会向老百姓征收赋税。于是人力耗尽,财力枯竭,使整个国家十室九空。而对老百姓来说战争给他们的负担会耗去其收入的十分之七;而对于国家来说,为修战车,供养战马,制备甲胄弓矢,各种长矛盾牌,就会耗去国家财政的十之六七。

所以,一个聪明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境内筹集粮草。因为消耗敌国1钟粮食就等于是从本国运送了20钟粮食,消耗敌国1石草料,就等于是从本国运送了20石草料。

而要想使战士们英勇杀敌,就一定要激发起他们的斗志,要想让士卒勇于夺取敌军的物资,就一定要给予物质奖励。在车战中,凡夺取敌方战车十辆以上的,应奖赏首先夺取战车的人,并一定要换上自己军队的旗子,然后混合编入本军战车的行列。同时还要善待俘虏,保证他们的生活供给。这样做,才能既战胜敌人,又增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万不可旷日持久。所以说一个懂得用兵打仗的将领,就是百姓命运的掌控者,也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谋攻第三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国次之②;全军为上③,破军次之;全旅为上④,破旅次之;全卒为上⑤,破卒次之;全伍为上⑥,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⑦,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⑧,其次伐交⑨,其次伐兵⑩,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欲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全国为上:全,全部、完整。这句是迫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最是上策。

②破国次之:破国,指攻破敌国。意为经过战争交锋攻破敌国的就要差一等。

③全军为上:《司马法》:"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此句意,能使敌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

④全旅为上:旅,春秋时以五百人为旅。此句意为使敌人整个旅降服为上策。

⑤全卒为上:张预注:"百人为卒"。

⑥全伍为上:伍,古代军队中的基本编制单位,五人为伍。何延锡注:"自军之伍,皆次序上下言之,此意以策略取之妙,不惟一军,至于一伍,不可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