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自诊自疗手册
5109000000053

第53章 儿科疾病(1)

一、十种儿科常见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常指鼻、咽、扁桃体、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本病90%以上由病毒所致,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依病变主要部位的不同又可称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症状]

冬春多见。起病急,不规则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痛、怕冷、咳嗽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扁桃体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合并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高热,可发生惊厥,婴幼儿全身症状重,而年长儿局部症状重。

[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论轻重,如不及时治疗。通常均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鼻窦炎、急性眼结膜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颔骨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假若感染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各处,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时,可引起多种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腹膜炎、关节炎、脑膜炎、泌尿道感染等等。但最易并发的还属支气管炎和肺炎。

[检查诊断]

具有典型症状,并有因天气突变的受凉病史或接触感冒者的病史。

咽岬部、咽后壁、软腭、扁桃体充血,淋巴滤泡增生,或见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细菌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病毒感染通常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但在早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偏高。虽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多数增高,有些严重病例也可减低。

[西医药治疗]

体温在38℃以上时,可服用百服宁、泰诺、巴米尔、阿鲁片等退热,4小时可重复一次。如发生高热时,具体方法可用75%酒精兑一倍温开水在颈部两侧、腋下、腹部沟等有大动脉搏动处做酒精擦浴,头部可用冷毛巾湿敷降温,防止惊厥。药物降温可用阿司匹林每次5~10毫克/千克,口服,必要时8小时1次。有高热惊厥时止惊药可用苯巴比妥钠,每次5~7毫克/千克,肌注。

通常不用抗生素。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青霉素。每日2.5万~5万u/千克,分2~4次肌注;口服羟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服药时间3~5天。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临床表现,本病主要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

症见发热,恶风怕冷,鼻塞流涕,咳嗽,且舌淡红,苔薄白时为风寒感冒型。适宜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辛温解表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小儿感冒冲剂、重感,灵、维c银翘片、儿童清肺丸、儿童清肺口服液、解肌宁嗽丸等。

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稠色白或黄,且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时为风热感冒型。适宜用解表祛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小儿清咽冲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透表回春丸,小儿金丹片,小儿久嗽丸,妙灵丹等。亦可用小儿解热栓放入肛门内。

也可参考方药: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桔梗、前胡、淡竹叶各10克,荆芥、薄荷(后下)各6克,鲜芦根15克。

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外邪(或感寒或受风热)都可见到高热,甚至高热惊厥、四肢抽搐,烦躁谵妄,痰盛咳嗽气喘,口干面赤等症状。此时治宜清热解表,化痰开窍,息风定惊。

可服用至圣保元丹,小儿回春丸,小儿清热散,牛黄镇惊丸等。

[饮食疗法]

生姜大蒜炖红糖:大蒜10克去皮,红糖10克,生姜2片,加清水半碗,隔水炖熟,去渣,每日内分2~3次服完。

芜荽黄豆汤:鲜芫荽(香菜)30克,黄豆50克,加水两碗半煎至一碗半,加食盐少许调味食用。

大白菜根煮水:大白菜根7个,煮沸,3分钟关火,加盖焖30分钟,根去掉,代水温服。

淡豆豉葱白烧豆腐:豆腐100克,淡豆豉、葱白各12克,先将豆腐略煎,然后将淡豆豉放进,加水一碗半煎取大半碗,再加入葱白,煎滚后取出,乘热食之(淡豆豉可不食),接着盖被微取汗即可。注意盖被取汗时不要弄得大汗淋漓,否则影响疗效。

以上四方适宜于风寒感冒。

杭菊糖茶:菊花15~30克,放茶壶内用开水浸泡片刻。加糖适量调味饮用。

萝卜汁煮麦芽糖:新鲜萝卜洗净捣烂,榨汁一碗,加入麦芽糖30~50克,隔水炖熟,热饮。

橄榄冰糖水:鲜橄榄10枚(连核)略捣烂,加冰糖适量,清水两碗煮至一碗,去渣,慢慢咽饮。

以上三方适宜于风热感冒。

[预防与调理]

增强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平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清洁卫生,冬春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患儿要适当休息,充足睡眠,多饮白开水,避免受凉。合理喂养,添加辅食,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疾病。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发热患儿要注意控制体温,避免体温突然上升引起惊厥。

饮食宜清淡,避免肥甘厚味。无论是预防还是病后调理,这一条都非常重要。

2.小儿肺炎

[病因]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是因为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羊水吸入或过敏引起的肺部急、慢性炎症。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

[分类]

小儿肺炎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病因,通常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病毒性(腺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等)、真菌性(白念珠菌等)、支原体、过敏性和吸入性肺炎。

按照病程也可分为以下三类:急性肺炎,病程<1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月;慢性肺炎,病程>3月。

[症状]

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发绀、烦躁不安、呕吐和腹泻等。

以上是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的普遍规律,因为其发病原因不同,患者体质状况差异,临床上有些特殊类型还需注意。

新生儿发生支气管肺炎:症状常不典型,多数不发热,即使发烧也不高,所以新生儿虽不发烧,但如哭声无力,面色苍白,嗜睡,厌食,咳嗽无力,口吐泡沫,就要考虑有患肺炎的可能性。病情加重时有呼吸浅表,见点头状呼吸,口唇指甲青紫。

婴幼儿肺炎:通常为支气管肺炎。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39℃左右),咳嗽,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有时可有呕吐、腹泻等。早期体征可不明显,婴幼儿可表现为拒奶、吐沫,而无咳嗽。

婴幼儿肺炎中以腺病毒性肺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较多见。

腺病毒性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持续高烧可达2周之久,早期除见咳嗽频频,咽炎、结膜炎等表现外,又有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嗜睡明显。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症状比通常肺炎严重,持续高烧不退,特别容易在肺内产生小脓肿,痰呈脓性,或脓血性,极黏稠,不易咯出,易发生脓胸及脓气胸等。

年长儿肺炎:以大叶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为常见。

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高热(39℃~40℃),寒战,烦躁,谵妄,早期气促,胸痛,咳嗽不多,约3~4天后,出现咯铁锈色痰。

支原体肺炎:起病急或缓。体温可高可低,咳嗽渐重,呈刺激性频咳,咯出黏液,乏力,头痛或胸痛。

[检查诊断]

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具有典型症状。

血常规、鼻咽拭子培养、血培养、胸部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可助诊断。

以上是诊断的普遍方法,但因发病原因和肺炎类型不同,检查诊断时还有较大区别:

支气管肺炎:除具有本病症状特征外。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引起者降低或正常。肺部x线摄片或透视见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

重症患儿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分;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四周、指甲青紫。两肺可闻及中、细湿哕音。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叩诊可呈浊音。在合并心衰时,患儿脸色苍白或紫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有浮肿、心音低钝、心率突然增快,超过160~180次/分(除外体温因素)或出现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腺病毒肺炎:除典型症状外,x线检查往往可发现大片状阴影,肺部听诊常以一侧为重,并需在发病后3~8天才能听到中、小水泡音。白细胞常在正常以下,通常在发病的第二周达到高峰,体温在数天内可迅速下降,但肺部病变消失时间则较长,整个疗程需3~4周才可告愈。此型肺炎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和中毒性肺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理化检查白血球增高,痰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叶性肺炎:除典型症状外,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有节段或大片阴影。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1支原体肺炎:除典型症状外,x线检查时常在肺门附近有毛玻璃样片状阴影,自肺门蔓延至肺野或呈斑点状阴影。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冷凝集反应(>1:32)呈阳性,双份血清第二次滴度较第一次增高4倍以上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西医药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紫绀者鼻管或面罩给氧。定时更换体位以利排痰。给富于维生素、蛋白质而易消化的食物,多次少量进餐。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在20℃左右,湿度60%为宜。

病毒感染时,可采用病毒唑每日10~20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或每日10-15毫克/千克,分2次静滴,或无环鸟苷每日15~20毫克/千克,分2~3次静滴。

细菌感染时可首选青霉素每日5万~10万u/千克,分2次肌注,至热退3天。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每日30~50毫克/千克,分2次静滴。头孢噻肟(凯福隆)每日50~100毫克/千克,分2次静滴。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每日50~100毫克/千克。弗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每日25~50毫克/千克,分2~3次。

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红霉素,可予每日30~50毫克/千克,分3~4次口服,或每日20~30毫克/千克静滴。浓度0.5~1毫克/毫升。

如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时。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净气管内奶汁等异物。注意保暖,供应足够的营养和液体,必要时输新鲜血浆,重症肺炎有酸中毒时应及时纠正。有脓胸时需反复穿刺抽吸脓液,同时胸腔内应用抗生素,或酌情闭式引流。

本病为急性病,迅速控制,多能很快治愈,如拖延耽搁,往往致病情恶化,同时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气急,无明显呼吸困难,不渴,且苔白脉浮。指纹青红在风关时为风寒闭肺型。适宜用辛温开肺,定喘化痰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小青龙冲剂0.5~1袋,每日2次。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清肺丸、小儿保元丹。

也可参考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子10克。

症见发热较重,无汗或微汗,咳嗽有痰,口干,面红,烦躁不安,甚则气喘,且苔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数时为风热袭肺型。适宜用辛凉清解。宣肺涤痰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射麻口服液每次0.5~1支,每日2次;止咳橘红口服液,每次0.5~1支,每日2次。或用银翘解毒片、小儿化痰丸、贝羚散、琥珀保婴丹、小儿金丹片等。

也可参考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白皮10克。

症见壮热,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红口干,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且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至气关时为痰热阻肺型。适宜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竹沥水,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还可服小儿牛黄散、八宝镇惊丸、乾元丹、妙灵丹、至圣保元丹、紫雪散。

也可参考方药:麻黄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龙、钩藤、黄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

症见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肋下出现痞块,且舌质紫舌苔薄白,脉象虚数或结代时为心阳虚衰型。适宜用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人参10克、附子10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龙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20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

[饮食疗法]

香菜黄豆汤:新鲜香菜30克,嫩黄豆50克,加水两碗半煎至一碗半,加食盐少许,调味服食(干黄豆可先用水泡开后用)。

生姜炒米粥:生姜30~50克,切成薄片,生米炒黄约50克,将两者一起来熬粥,加食盐、芝麻油少许,调味服食。

以上两方适用于风寒闭肺。

冰糖梨水:冰糖10~15克,雪梨1个,用刀将核挖出,把冰糖放进梨内,然后把梨放于碗里隔水蒸30分钟,吃梨喝水。雪梨不限量,亦可生服或水煮服。

豆腐石膏汤:生石膏50克左右,豆腐200克,加清水适量煮汤,煮2小时以上,然后加食盐少许调味,饮汤(豆腐可吃可不食)。

以上两方适用于风热袭肺。

蜜糖银花露:金银花15~30克,蜜糖30克左右,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放凉,分次加入蜜糖溶化后饮用。煎时不要太浓,通常煎成两碗银花汁,瓶装分冲,加蜜糖服。

茶叶煮鸡蛋:绿茶15克,鸡蛋2个,加水1碗半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水煮干时取蛋吃。

海蜇荸荠汤:鲜海蜇50-100克(干品酌减),荸荠100~150克(去皮,切成薄片),煎汤服用。

以上三方适用于肺炎后期热虽退,邪未清。

[预防与调理]

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居室空气流通,冬春季节少到公共场所。平时多晒太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避免交叉感染,轻症可在家中或医院门诊治疗。可用苍术、艾叶中药香熏烟以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病情缓解后,仍要严格控制活动量,多休息为宜。

保持足够的水分。多喝水、多吃水果。根据小儿年龄选择相应水果。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发热期间要给以流质,如米汤、菜水、果汁、人乳、牛奶。吃奶婴儿要暂减奶量,严格控制巧克力等高热量食品的食入。热退后,可加半流质,但不宜加得过快。在恢复期要加强营养,但仍需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过食油腻,对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更应加倍注意。

对重症患儿应注意观察呼吸、心率,预防各种并发症。

3.营养不良

[病因]

营养不良以消瘦和发育生长迟缓为主要特征。主要是因为生长所需营养摄入不足、喂养不当、消化吸收不良,或继发于各种慢性疾病等引起。

[症状]

主要表现不同程度的消瘦。皮下脂肪薄,肌肉松弛,毛发稀疏、干燥、无光泽或红棕色,可出现全身水肿,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色素沉着、脱屑、溃疡等。

[分类]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

轻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15%~25%,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为0.4~0.8厘米。

中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在0.4厘米以下。

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下,腹部皮下脂肪几乎消失。

[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