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自诊自疗手册
5109000000036

第36章 传染科疾病(3)

“非典”患者在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早期,也就是发病的最初1~3天,还没有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胸片x摄片即出现不正常,多见双肺片状或团块状浸润灶。

主要诊断标准:

发病前两星期曾密切接触过同类患者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两星期到过“非典”正在流行的地区。

发热(超过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哕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早期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诊断为疑似病例需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有关项目:1+3+4或2+3+4+5

临床诊断病例需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有关项目:1+3+4+5或2+3+4+5+6

死亡的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50岁。

有基础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

血小板计数小于100x109/升。

[西医药治疗]

抗病毒治疗,可减轻发病后的症状。

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x线胸片显示的病变。

及时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以促进供氧,预防肺泡萎陷。

防治并发症。首先防治二重感染,其次防治其他器官损害,如心动过缓。以防出现心脏骤停及肾功能衰竭。

其他:免疫球蛋白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病毒作用。

中医药在急性期,在有流感样症状时有作用,但对其是否可缩短病程,目前尚无证据。

[中药预防处方]

以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推荐的中药预防处方:

处方一:

主要功能:益气化湿,清热解毒。

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二:

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药物组成:鱼腥草15克、野菊花6克、茵陈1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三:

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散风透邪。

药物组成:蒲公英15克、金莲花6克、大青叶10克、葛根10克、苏叶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四:

主要功能:清热解表,疏风透邪。

药物组成:芦根1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五:

主要功能: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10克、苍术6克、藿香10克、沙参10克、金银花10克、贯众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六:

主要功能:益气宣邪,解毒化湿。

药物组成:太子参15克、贯众6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苏叶6克、葛根10克、藿香10克、苍术6克、佩兰10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以上药物煎服方法: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2~3厘米,中火加热至沸腾后,小火加热15~20分钟,取出药液。每剂煎煮2次,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分两次饭后温服。服用量每次不超过200毫升。处方中的薄荷、藿香、苏叶,应在药液沸腾后加入。

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通常服用3~5天,若感觉不适,应立即停药。在应用中药预防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因人选择中药。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减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对中药预防药方中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日常预防]

认真洗手,采用普通肥皂流动水洗手三次后,皮肤表面病原体可显着下降。

改掉揉眼挖鼻的坏习惯。这些不良动作可能造成鼻、眼黏膜破损,使呼吸道、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后,可以用棉签蘸外用碘伏溶液清理鼻腔。

保护口腔黏膜,用盐水等漱口。

经常洗澡换衣。回家后立即换下外出的外衣。保证家里清洁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不要共用毛巾,应使用一次性餐巾纸。

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

尽量采取分餐制。

减轻压力,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保持空调系统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非典”及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到医院看病者及医务人员,不得不戴口罩。

[预后]

“非典”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以下情况除外:治疗不足。出现呼吸衰竭;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出现并发症。如肾功能障碍或心脏骤停。

7.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等感染中毒症状。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以耳垂为中心,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压痛,腮腺管口红肿。且可发生颌下腺炎、舌下腺炎、睾丸炎、脑膜脑炎、胰腺炎等。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仅出现脑膜脑炎、睾丸炎、颌下腺炎或舌下腺炎。

[检查诊断]

流行病史。冬春季节。当地有本病流行;或患者于病前2~3周内有与流腮患者接触史。

血清、尿淀粉酶检查,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从唾液、血、尿、脑脊液分离病毒可助诊断。

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略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多。

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正常或轻度至中度增高。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可作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病毒中和试验等,均可出现阳性结果。

应注意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急性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多有局部病灶(如中耳炎、咽峡炎等),肿块边缘清楚。质地较硬。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通常升高。

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慢性感染,全身抵抗力降低之后,腮腺肿胀为一侧性,边界较清楚,局部红肿热痛,压迫耳下肿胀部位可见有脓液自腮腺导管口排出。

[并发痘]

成人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儿童可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偶可并发肾炎、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前列腺炎、胸膜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小儿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睾丸疼痛等,可能是并发了脑炎、睾丸炎,应及时就诊治疗。

[西医药治疗]

通常治疗。重症应卧床休息,直到体温正常,腮腺肿消。予半流质或软食,避免吃酸性食物。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药物治疗。干扰素有抗病毒功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重症或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睾丸炎等可考虑短期应用,每日强的松30~6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3~5日后争取尽早停用。

本病通常不用抗菌素,在高热、头痛及腮腺疼痛厉害时,可口服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必要时每次每千克体重服5~10毫克。

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及并发睾丸炎时可给解热止痛药,睾丸局部冰敷并用睾丸托支持。严重呕吐者应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有颅压增高时以甘露醇或利尿剂降低颅压。通常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明。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中药可采用内外兼治法,用普济消毒饮加减,煎服;板蓝根针剂2毫升,肌注,每日1~2次;腮腺炎片每日6片,每日3次。

本病属中医“湿病”的范畴,是由于温毒之邪,从口鼻侵入,壅结少阳经络,郁结不散,肝胆之火上攻所致。

症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咽红,且舌苔薄白或淡黄、质红,脉浮数时为温毒在表型。适宜用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患处。

也可参考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板蓝根15克、柴胡10克、马勃6克、夏枯草10克、薄荷(后下)6克。

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口干饮水,食欲不振,或伴呕吐,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咽红肿痛,且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时为热毒蕴结型。适宜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玄参10克、牛蒡子1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黄连1.5克、连翘10克、板蓝根15克、僵蚕10克、桔梗6克、赤芍10克、夏枯草10克。

症见腮部尚未肿大或腮肿后5~7日,突然壮热,头痛项强,甚则嗜睡、昏迷、抽搐,且舌绛,脉数时为邪陷心肝型。适宜用清热解毒,熄风镇痉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紫雪散、至宝丹。也可参考方药:黄芩10克、黄连3克、僵蚕10克、牛蒡子10克、板蓝根15克、全蝎3克、钩藤10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0克、羚羊角粉(分冲)1.5克。

症见睾丸一侧或两侧肿胀疼痛,伴发热,少腹疼痛,呕吐,且舌红,脉数时为邪毒引睾窜腹型。适宜用清泻肝火,活血止痛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龙胆草10克、山栀子6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木通3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桃仁10克。

[外敷疗法]

鲜马齿苋一把,捣烂敷患处。

鲜蒲公英一把,捣烂后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

鲜车前草一把,捣烂敷患处。

野菊花叶捣烂敷患处。

绿豆粉研细,用蛋清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可洽腮腺炎,通常4天左右可愈。

马铃薯1个,以醋磨汁擦患处,干后再擦,不间断。

仙人掌外贴法。取新鲜仙人掌用针剖开,以切面或捣泥外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

[单方疗法]

紫草12~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板蓝根60~9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蒲公英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饮食疗法]

芦根30克(鲜品60~120克),咸橄榄4枚,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

橄榄25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分多次服。

白菜根疙瘩2个,一个水煎内服,一个捣烂外敷,可治腮腺炎。

将100克绿豆煮至将熟时,加入2~3个白菜心,再煮20分钟,每日服食1~2次。

[预防与调理]

儿童可在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血清抗体产生可达98%,少数在接种后7~10天发生腮腺炎。也可采用喷鼻或气雾法。

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对易感患者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做喷喉或气雾吸入,保护率可达100%。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可用板蓝根15~30克煎服,或板蓝根冲剂冲服,连服3~5天。

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至腮肿消退5天左右为止,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患儿要尽快隔离,并限制活动量,嘱其卧床休息。要多喝白开水。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患病期间要吃流质及软食,如绿豆粥、绿豆汤、大米粥或菜粥等。避免酸性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油腻食品尽量少吃或不食,如巧克力、冰淇淋、油炸食品等。

[预后]

腮腺炎大多预后良好,病死率为0.5%~2.3%。主要死于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

8.疟疾

[病因]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雌性按蚊为传播媒介,疟疾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虫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疟疾的潜伏期因病型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间日疟、卵形疟14日,3日疟80日,恶性疟12日。间日疟易于复发,可引起暴发流行。

[分类]

疟疾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4种。

[症状]

有典型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临床症状,如初起畏寒、寒战、持续约半小时,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至40℃,持续2-6小时后周身大汗,体温渐降至正常。

其中,间日疟与三日疟的典型发作为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恶性疟热型不规则,无明显间歇或有凶险发作。发作寒战时,常伴头痛、恶心、呕吐,持续约30分钟;接着出现高热,体温39.5℃~40℃,烦躁不安,重者出现谵妄,约持续3~8小时;而后进入出汗期而大汗淋漓。全程发作6~10小时,间歇期无症状。

[检查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如在流行区居住、旅游,或有近期疟疾病发作史等。

具有明显症状,如突然发作的寒战、壮热、头痛、汗出等。

数次发作后可有脾肿大,发作次数越多质地越硬,尚有贫血和肝脏肿大。

血常规检查,周围血、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助于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伤寒、血吸虫病、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病相鉴别。

[西医药治疗]

控制临床发作、消灭裂殖体药物:双磷酸氯喹首剂1克,第二、三日各0.75克。奎宁双硫酸盐0.12克/片,第一日0.48克,每日3次;第二日0.36克,每日3次,连用7日。亦可0.48克/次,每日3次,连用4日。磷酸咯萘啶第一日0.4克,每日2次,第二日’0.4克顿服。

对症治疗。

高热惊厥者用物理及药物降温,有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防止复发。

常采用联合抗疟法,磷酸伯喹连服4日,前3日与氯喹合用,每日52.8毫克。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本病属于中医“疟疾”、“疟母”、“疫疟”、“劳疟”、“间日疟”等范畴。

症见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疼,口干引饮,便秘尿赤,且舌红苔黄,脉弦数时为温疟。适宜用清热解表,和解祛邪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桂枝10克、青蒿10克、甘草6克、柴胡10克。

症见热少寒多,口不渴,胸脘痞闷,神疲体倦,且苔白腻,脉弦时为寒疟。适宜用和解表里,温阳达邪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0克、牡蛎(先煎)15克、甘草6克、常山10克、草果6克、槟榔10克。

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干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且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时为正疟。适宜用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之法治疗。

可用中药制剂:青蒿素首剂1克,第二、第三日各0.5克。青蒿素水混悬剂,每毫升含100毫克,首剂肌注600毫克,第二、第三日各300毫克。蒿甲醚首次肌注300毫克,第二、三日各150毫克。

可参考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人参6克、甘草10克、半夏10克、常山10克、乌梅10克、槟榔10克、桃仁10克。

症见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寒热时作,且舌质淡,脉细无力时为劳疟。适宜用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人参6克、何首乌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青蒿10克、常山10克。

[预防与调理]

治愈带虫者传染源、消灭蚊子、保护易感人群。

高疟区与暴发流行区的人群,可预防性口服乙胺嘧啶或氯喹。

积极治疗,注意休息,给予半流饮食。防止并发黑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预后]

间日疟与三日疟预后良好。恶性疟脑型凶险发作和黑尿热的病死率高。

9.炭疽

[病因]

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传染源主要是牛、马、羊、骡、骆驼、猪和狗。通过与受染动物及动物制品密切接触传染给人,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通常常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于带芽孢尘埃环境中的皮毛、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易于患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