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自诊自疗手册
5109000000024

第24章 内科疾病(14)

咯血:痰中带血丝或大量咯血,可喷射鲜红血。有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或黏稠暗红色痰。

杂音:在心尖部听到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型杂音。

[检查诊断]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助诊断。

并发症:心房颤动、急性肺水肿、血栓栓塞、右心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肺部感染等。

[西医药治疗]

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防止风湿热反复发作。

无症状且心脏无明显扩大者。避免重体力劳动。可用长效青霉素,每次120万u,肌注,每月1次,防治咽部链球菌感染及风湿活动复发。

呼吸困难者应限制体力活动。以防诱发急性肺水肿。

重度狭窄伴心房颤动者,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以防附壁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每日75~150毫克。或华法令3毫克,每日1次,口服,后者需作血凝常规检测。

[手术治疗]

二尖瓣分离术:

适用于年龄20~5岁,心功能Ⅱ~Ⅲ级,隔膜型二尖瓣狭窄,近半年内无风湿活动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妊娠者在孕4~6月时,不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适应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有风湿活动、二尖瓣及腱索、乳头肌广泛病变者均为禁忌。本法不需开胸,是治疗单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一种较好方法。

人工瓣膜替换术:

心功能Ⅲ~Ⅳ级合并右室明显增大,瓣膜严重病变不能分离修补,钙化硬化引起狭窄者均适用瓣膜替换术。常用机械瓣或生物瓣。

[并发瘟]

常见并发症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

[预防与调理]

精神要放松,避免情志刺激。

避免剧烈运动。重症者应卧床休息,症轻者,可做适量活动。

饮食合理,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忌烟酒,多饮水,通大便。

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检查身体。

[预后]

从发生症状到完全致残平均7.3年。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抗凝治疗后栓塞发生减少,手术治疗显着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病因]

多种疾病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通常有先天性或遗传性,还有炎症性几种:

3先天性或遗传性。

先天畸形、主动脉瓣黏液样变性,马方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

炎症性。

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性主动脉炎等。

其他。

老年退行性变成严重高血压、主动脉扩张致瓣膜关闭不全。

[症状]

慢性病者可多年无症状。重者有心悸、头颈部搏动感、眩晕。可有心绞痛,随心功能减低可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在主动脉瓣区听到舒张早期杂音。为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如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及杜氏二重音等。

[检查诊断]

利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助诊断。

并发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脏性猝死。

[治疗]

主要是用药物调整心功能。无症状者预防感染。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明显左室扩大者行主动脉瓣换瓣术。

[预防与调理]

预防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检查身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精神放松,怡情悦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膳食平衡,运动适量,注意季节变化,多喝水,忌烟酒。

[预后]

重度患者经内科治疗5年存活率为75%,10年为50%。出现心绞痛者5年内半数死亡,心力衰竭者2年内死亡50%。慢性患者无症状期长,但可能已有左心衰竭。

11.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等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的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由化脓性细菌侵入心内膜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等。这些细菌毒力强。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毒力较低。体内常驻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

大多发生于原有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置换的患者。发病前可有感染病灶或拔牙、分娩、上呼吸道感染、手术等诱因。

[症状]

急性者呈暴发性败血症过程.高热、寒战,常伴头、胸、背及四肢肌肉关节痛,常突发心力衰竭。

亚急性者部分患者可有致病微生物侵入血流病史,但有些病例无明显症状。

本病主要为发热、进行性贫血、脾大等感染征象。热型多变,以不规则热最为多见。20%左右的患者也可不发热。皮肤黏膜或脑、肾、脾、肺等脏器或四肢栓塞。杵状指。患者多突然出现偏瘫、失语;胸痛、气急、紫绀;腰痛、血尿、脾区疼痛等。

皮肤血管栓塞可引起皮肤黏膜淤点及发生于手指、足趾末端掌面的欧氏结节,手掌及足底的结节等。

[检查诊断]

分类:按其病程分为急性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前者感染后发病急,病程短;后者发病缓慢,病程长。

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对于有明显心脏杂音,发热一周以上,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者应与毒力较大的细菌所致的败血症相鉴别。亚急性者应与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左房黏液瘤、淋巴瘤、结核病及腹腔内感染相鉴别。

[并发症]

心力衰竭、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动脉栓塞、细菌性动脉瘤、肝、脾及骨骼的转移性脓肿,脑栓塞、脑出血、脑细菌性动脉瘤、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肾栓塞和肾梗塞、肾小球肾炎、肾脓肿等。

[西医药治疗]

注意口腔卫生,清除局部病灶,及时控制各种感染。

首选青霉素1000万~3000万u,静滴,每日1次,连用6周为1疗程。必要时选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西力欣等。

[手术治疗]

对须行手术的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病,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可行结扎术。

[预防与调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手术治疗过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心态要平稳,忌情志刺激,遇事不急不躁,宽以待人、处事。多与人沟通。

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饮食营养,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多饮水,保证大便畅通。

12.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病因]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集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几方面为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也称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如:体质、神经、行为、环境、遗传等。患者常为弱型神经类型,较抑郁和焦虑忧愁,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较紧张时,往往不能适应于这种环境而易发病或使症状加重。患者的家庭成员中可有神经官能症。

[症状]

表现出的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以心血管方面的症状较为突出。

心悸、心慌、呼吸困难。

心前区疼痛,常为刺痛或刀割样痛,为时数秒或持续数小时的胸闷、隐痛,通常与体力活动无关。

多汗、手足冷、两手震颤、上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

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梦、低热、食欲不振、头昏、头痛、肌肉痛。有心动过速等。

[检查诊断]

发病: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为多见,偶有老年人也发病。

x线、心电图检查可助诊断。

[中西医治疗]

避开各种容易引发病情的环境。

了解病情,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放下思想包袱,相信并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进行适当的运动。

求助心理医生,必要时可用抗焦虑药。

必要时用药物对症治疗,如镇静剂。心率加快者用美多洛尔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或阿替洛尔25毫克每日2次,口服。

[预防与调理]

首先要放松心情,放下思想包袱,相信自己并无器质性疾病,多和家人与朋友进行思想交流。

饮食要富于营养,少吃或不食含脂肪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大便畅通,多做户外运动。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

[预后]

本症不影响患者寿命,但严重者可长期处于病理状态而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13.心肌炎

[病因]

心肌炎是指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性或弥漫性炎症。近年来由风湿热或白喉等引起的心肌炎逐渐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有上升趋势。本病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柯萨奇病毒、艾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所致。其他还有白喉等细菌、真菌和原虫等。另外,药物、毒物反应或中毒、放射线照射、皮肌炎或结节病的损害也可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症状]

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心脏不正常表现如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心界扩大、舒张期奔马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一斯综合征。

[检查诊断]

病史:病前1~3周或更长时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病毒感染史。

心电图检查,从咽喉嗽液、心肌活检、粪便、血液分离出病毒或病毒颗粒,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有助于诊断。

分型:隐匿型、暴发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休克型、猝死型。

本病的诊断依据:

有病毒感染的证据。

有明确的心肌损害证据。

除外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原因及β-受体功能亢进症。

[西医药治疗]

充分卧床休息,轻者于退热、心率减慢、心脏扩大与心功能恢复后,一般继续休息3个月;重症患者,至少卧床半年至心脏完全恢复。补充营养,保持水、电解质、蛋白的平衡。

纠正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频繁或有快速心律失常者,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生阿一斯综合征者,可安装人工临时心脏起搏器,以渡过急性期。

抗病毒治疗:可试用干扰素诱导剂治疗。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等亦可对病毒感染有效。

保护心肌、改善心肌营养、代谢药物:能量合剂如10%葡萄糖500毫升、ATP20~40毫克、辅酶A50~100u,维生素c2~3克联用。极化液如10%葡萄糖500毫升、10%氯化钾10~15毫升、普通胰岛素6~8u合用。上述两种合剂可单独使用,或合在一起静滴,7~10日为1个疗程。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病毒感染后头2周内,无特殊指征通常不用激素,但在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原性休克等情况下可以使用。使用原则为短程、及时、适量。用氢化可的松10~200毫克,静滴,每日1次,危重患者可配合抗生素应用,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与调理]

忌大喜大悲,应心态平和,遇事不急躁。多与人沟通。

吃富于营养的食物,不食含脂肪高的食物,忌烟酒。

做适量运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嘈杂环境及传染性疾病,注意休息。

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后]

急性心肌炎预后良好,多数可完全治愈。在患者过度劳累或缺少睡眠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少数未能完全恢复者可转为慢性心肌炎。

1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

肺心病即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

有80%~90%以上的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而来,其次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矽肺、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也均可导致肺心病的发生。气候寒冷的地区发病率比较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为主,常因呼吸系统感染而诱发。

[症状]

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如长期咳嗽、咯痰或哮喘外,主要是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并可有心前区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紫绀缺氧现象。

心力衰竭。以右心室衰竭为主。早期症状与呼吸衰竭近似,但以后出现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紫绀明显加重,伴有尿少、浮肿及腹水等。

缓解期。有明显的肺气肿征,即桶状胸、肺部叩诊过清音、肺浊音上界下降、听诊呼吸音减弱,心音遥远等。若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和剑突下有心脏收缩期搏动,则提示有右心室肥厚。

急性加重期。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紫绀、浮肿明显。听诊肺部有干、湿哕音。三尖瓣区或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心前区出现奔马律。

[检查诊断]

分期:肺心病可分为代偿(缓解)期和失代偿(急性加重)期。

病史:具有引起肺心病的病因即原发病的病史和相关表现。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有助于诊断。血气分析与电解质变化有助于判断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如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气胸等。

[西医药治疗]

控制呼吸道感染:通常首选青霉素,每日200万~400万u,分次静脉点滴,并加用链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过敏者改用红霉素1.5克加氯霉素1.0~2.0克,静脉点滴。每日1次。也可据病情选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有条件时,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选用药物,则更为合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平喘、化痰、吸氧及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措施。平喘多用氨茶碱0.25克稀释后静脉点滴。化痰可用必嗽平,每次16毫克。每日3次。

控制心力衰竭: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小剂量、短疗程、作用缓和的利尿剂和强心甙。如双氢克尿塞,每次25毫克,每日3次。速尿20~40毫克,每日3次。适当采用上述措施后,如心力衰竭未有纠正,方可考虑快速短效的洋地黄类强心甙,如西地兰0.2~0.4毫克稀释后静脉注射。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症见咳嗽痰多,短气喘息,痰白质稀,恶心易汗,身倦乏力,且舌淡苔白,脉沉细时为寒痰壅盛型。适宜用温肺化痰,降气平喘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茯苓30克,半夏、白术、苏子、陈皮、当归、厚朴、前胡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

症见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身热口干,胸闷烦躁,大便干燥,且苔黄脉弦滑时为痰热壅肺型。适宜用清热化痰的方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生石膏30克,瓜蒌20克,桑白皮、黄芩、半夏、莱菔子、杏仁、贝母各10克,炙麻黄、甘草各6克。

症见咳喘不止,动则尤甚,痰多质稀,腰酸腿软,畏寒乏力,且舌胖质暗、苔白滑脉弦细时为肺肾气虚、痰浊壅盛型。适宜用温肾纳气,肃肺化痰的方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茯苓、熟地、山药、泽泻各15克,丹皮、山萸肉、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款冬花各10克,肉桂、制附片各6克。

症见咳喘心悸,不得平卧,面色晦暗,四肢清冷,浮肿少尿,且舌胖质淡,苔滑腻脉滑细时为脾肾阳虚、水湿浸渍型。适宜用温阳利水,健脾化痰的方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车前子、泽泻、茯苓、白芍各12克,白术、猪苓、陈皮、半夏、贝母、桔梗各10克,桂枝、干姜、制附片各6克。

[中成药治疗]

症见咳嗽喘促,不得平卧,心悸胸痞,痰多白沫,身痛体重,肢体浮肿,发热恶寒,且舌苔白腻时为外寒内饮型。适宜用解表散寒,温里化饮之法治疗。可用小青龙冲剂、小青龙糖浆、寒喘丸等。

症见头晕心悸,咳嗽气短,喘促痰多,形寒肢冷,尿少浮肿,且舌淡或暗时为上盛下虚型。适宜用降气化痰的方法治疗。可用苏子降气丸、平喘丸、二陈丸、杏苏止咳糖浆等。

症见咳嗽喘促,呼多吸少,不得平卧,神疲易汗,下肢浮肿,且舌淡苔腻。脉细弱时为肺肾两虚型。适宜用温肾纳气之法治疗。可用济生肾气丸、蛤蚧定喘丸、黑锡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