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摆脱烦恼靠自己:日常烦恼自我化解80法
5105600000012

第12章 顺其自然篇(2)

一分为二法,对自己,即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记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上帝安置的伊甸园,也没有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幸福理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努力创造。要创造,就要有坎坷和曲折,就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样想,你就会少些生不逢时之感,怀才不遇之忧,排除许多烦恼。

自选运动法

自选运动是指针对自己的年龄,并结合适宜自己的运动项目,使之达到健身除烦的效果。

较剧烈的运动适合人们紧张、愤怒的情绪发泄,轻松优美的运动可使心情舒畅忘却烦恼。每天最佳的运动组合是20分钟耐力锻炼加5分钟的灵活性锻炼。耐力锻炼可以跑步、跳绳、骑车等,灵活性锻炼可以做体操和打太极拳。

运动是健康之本,无论是跑步、疾走、游泳、打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骑脚踏车、登山,你都应该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运动可以改变你的心情,更可以帮你摆脱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应该让运动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心理,它都能给你带来帮助。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向老年人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因为人老脚先老是人的生理规律。所以步行是防老抗衰的有效方法,是很适宜于老年人的一种全身性的协调运动。

根据步行者总结出来的步行要领是:

思想集中,目视前方;眉展心舒,面带笑意。

头正身直,挺胸收腹;步态均匀,沉稳矫健。

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双臂协调,前后摆动。

需要指出的是,步行时要心情淡定,不要带着怒气去健身。迈出每一步时,把烦恼抛在脑后,感觉到希望就在眼前,这样能调节心智,缓解压力。

想哭就哭法

为什么很多人在痛哭一场后,会感觉轻松不少?科学家发现,哭泣时流下的眼泪,能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激素,而正是这些激素让我们产生了烦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哭泣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发泄方式,为什么非要“有泪不轻弹呢”?想哭却要强忍着眼泪,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把哭泣、流眼泪,看成是软弱、无能、失败的表现,其实,哭泣与坚强并没有必然的冲突,哭泣和开心大笑,同样是人正常的情绪反应,为什么只能笑而不能哭呢?所以从人性的本能层面来说,哭泣是人的一种本能,是情绪的自然流露,我们应该承认我们情感的正常性、自然性、合理性,承认它是我们充实人生的一部分。难过痛苦就哭出来吧!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而当你过分压抑自己,“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时候,那该多么痛苦啊!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多种情绪会刺激身体产生毒素,而哭泣则可以让这种毒素顺利地排出体外。而且哭泣还能够消除紧张缓和情绪。研究表明那些观看伤感的书或电影都会轻易落泪的,在关键时刻比那些“有泪不轻弹”的人,意志更为坚定。眼泪是缓解精神负担的最有效的方法,正因为女人爱哭,所以女人比男人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的概率要低得多。

哭一哭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你身受挫折、痛苦煎熬的时候,有利于你疏导情绪,缓解压力,但是不宜号啕大哭,只宜轻声啜泣,让痛苦和委屈随着泪水一起慢慢流出。

如果有人不敢哭,不会哭,那么他就失去了一种宣泄情绪的好途径。过分地压抑情绪则可能导致情感障碍,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痛苦时眼泪是不应该被制止的,女人哭天经地义,男人哭也不是罪。

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量血压,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说从不流泪。看来,让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研究表明:流泪后不良情绪强度可减低40%,可有效缓解情绪压力,预防疾病。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承受着难言的压力和烦恼,因不善发泄导致的心因性疾病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学一学梁武帝,别那么压抑自己,该哭就关上门痛哭一场,把疾病赶出门外,将健康长寿留给自己。

昂首挺胸法

现代生活节奏快,许多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埋头苦干,猫腰赶路,更是司空见惯。烦恼缠身者,大多有弯腰驼背,打不起精神的特征。

心理学家发现,抬头向上看,可以让人兴奋、乐观起来。有专家认为,这为治疗抑郁提出了新思路。

一项调查表明,同一位老人弯腰驼背比挺胸抬头看上去要老上3~10岁。因此,从身心健康着想,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应该抬头挺胸。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腰板儿笔直、昂首阔步的老人自然会让晚辈刮目相看。从心理学上讲,昂首挺胸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是积极的,即使有困难我也是斗志昂扬的。而且,挺起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10%~20%,也利于血液顺利输送到大脑,保持思维敏捷、记忆良好,避免“脑衰”。

此外,坚持挺胸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人在大脑所需的氧是全身的40%,其血液的需要量是其他器官的30倍。供给大脑的血液越多,其思维记忆能力就发挥得越好。反之,人则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久而久之造成大脑萎缩甚至使人患上老年痴呆症,而挺起胸膛可使丰富的血液顺利输送到脑部,保证大脑所需的乙酰胆碱、卵磷脂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保持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记忆。

因此,老年人要养成“站如松、坐如钟”的良好习惯,越老越要挺起你的胸膛。切莫高兴了就趾高气扬,稍一碰到了麻烦就垂头丧气、腰都直不起来,时间久了将会出现龟缩的体形、吊滞的眼神。

昂首挺胸,最大的好处还在于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龟缩的体型是示弱、抵御性和消极应对的表现,而时时注意修正身姿,相当于不断提醒自己:我是积极的,即使有困难我也是斗志昂扬的。

关爱自己法

关爱自己是对自我的关怀、尊重、负责、了解。不爱自己的人,不可能爱别人。

自爱即是和自己交朋友。我们必须鼓励自己,如果没有自爱和自信,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

在面对自己之前,必须要先了解自己,爱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务必相信,你是唯一的,你是个有价值,值得爱的人。

关爱自己并不表示自怜或放纵,而是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鼓励自己,并时时激励自己将深藏的潜力开发出来。

我们常常会将关爱自己解释为“自我放纵”,但这不叫爱自己,而是恨自己。譬如暴饮暴食、烟酒过度、生活习惯不规律、完全不运动、不吸收新知识、懒惰……这些行为都是在虐待自己的身体、伤害自己,这样的放纵,绝不是关爱自己,而是害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关爱自己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靠物质来满足,深入探索自己内心世界,关心心灵渴望,保持成长,或许是更好的方式呢。

关爱自己的第一个实践就是:多给自己一个机会。

关爱自己的第二个实践是:认真过好每一天。

关爱自己的第三个实践是:全力以赴地做每一件事。

关爱自己,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能够从从容、踏踏实实地去走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只有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才可能在有生之年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学会关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从容面对法

一位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备感惋惜。不料,老人却不慌不忙地把另一只鞋也从窗口扔了出去。这举动让大家备感疑惑。老人从容地解释道:“这一只鞋子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什么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传说这位从容的老人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和“文明不服从”运动的领导者、印度开国之父、“圣雄”甘地。

“新儒家心学派的开创者”程颢(公元1032-1085)在《秋日偶成》写道:“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快乐的入门之径,就是不要太在意生活中的一切,不要把生活所需要的任何东西看得太重。面对生活现实的种种问题,要有一种忘我的境界,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从容不迫、不慌不忙,这样一来,即使有再多的工作、再多的任务,你也不会焦虑失眠以至夜不成寐或做被鸟儿吃掉的“早起的虫儿”,可以一觉睡到日出三竿——“睡觉东窗日已红”。

一个人的梦中情人是汽车,但是凭他的收入想买车是不可能的。朋友们就开玩笑说:“你去买彩票吧,中了奖就有车了!”于是他就真的买了两块钱的彩票,结果真的中了个大奖,他也就真的买了一辆车。

然而仅仅一天的时间,他的车被盗了。朋友们想到他那么爱车如命,十几万块钱买的车说没就没了,都担心他爱不了这个打击,便相约来安慰他。结果这个人心态很平和,平和得令人吃惊。

他对朋友们说“我为什么要悲伤啊?如果你们丢了两块钱,肯定不会悲伤吧?我也一样啊,不过就是丢了两块钱嘛!”

人生在世,烦恼也会无休止的迎面袭来,活着就要面对问题。渴求没烦恼实际上是一种贪心的念头。当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容淡定地面对,寻求解决之道,才是面对人生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