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悟人生
5092000000011

第11章 修炼佛心,专注生活点滴(1)

圣严法师说:“常有人把修行误以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佛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无圣之心。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佛心。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应该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只有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只能是越改命运越坏。

古语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辉煌的事物都是建立在最初的平凡之上的,所以我们做事情切不可抱怨无大事可做,只要用心观察,体会生活,就会发现生活本身本是一个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大千世界,辉煌绚烂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事物总是默默无闻地存在着,因而,平凡中产生点点滴滴的美也构成了美的主体,况且那些辉煌绚烂的事物不也是以平凡的小事物或点点滴滴为基础的吗?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满“细节”的时代,细节已成为决定我们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关注小事和细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在小事和细节中逐步积累成功的要素、孕育成功的希望。

神医的奥秘

明朝初年,寒山寺里出了一位神医叫慧闲,不管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药到病除;就算是阎王爷看上了的危重病人,他往往也能妙手回春。莫非,他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说:“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不过我对病症诊断得准确,能对症下药罢了。”

是啊,对于疾病说来,只要药性对症,一把茅草即是妙药;若是不对症,灵芝、人参也是毒药!

更难得的是,慧闲对于上门求医的人,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都尽心治疗。因此,乡下百姓称他为“活菩萨”。他之所以被称做“活菩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他为了躲避战乱,跑到附近的寺院去出家。

俗话说:“半路出家也能成佛。”他成佛不成佛没人知道,人们知道的是,他在寺院参了几年禅,从一个无名郎中,一跃成了苏州城最高明的医生。

同行们百思不得其解:他在寺院参禅念佛,长期未行医看病,为什么医术不但没有荒废,反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真是难以置信!莫非他在寺院里遇到了奇缘?像传说中的那样,得到了世外高人或佛菩萨的点化?

曾经有同行向他请教其中的诀窍。他说:“给人看病,要善于使用药引子。比如,乡下人来城里看病,一定要先给他食用一些点心;而贫穷的病人,不但要施舍医药,还要奉送他一些钱粮。因为……”

不等他说完,同行拂袖而去:有点心,我还“孝敬”老婆、儿子呢!送给病人钱粮?我还开诊所干什么!你不肯说出秘诀就算了,何必要戏弄人?

他只能苦苦一笑,因为,这真的是他之所以成为神医的诀窍。乡下百姓进城来看病,要走很远的路,一定又累又饿,所以血脉十分紊乱。若是此时把脉,怎能准确诊断出病症呢?而给他茶点充饥的同时,让他稍稍休息一会儿,脉象就稳定下来,就能把准病情的细微差别了,从而精确用药,药到病愈。而贫穷人家的病人,体质肯定虚弱不堪,无法发挥药物的作用。所以,在治病的同时,必须同时补充营养。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有一个善良的心,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南宋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宋、金、蒙古三国各占一方,混战不休。老百姓为了逃避战火,纷纷离开故土,扶老携幼,四处逃难。

有一天,在金朝统治下的河阳县地界里,大道上走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和尚。小和尚一边走,一边望着路边荒芜的田野、破败无人的村庄,胸中涌出无限感慨,他想:如果战争再不停息,天下的百姓真是活不下去了。但愿菩萨能保佑一位英明的君主,统一天下,让老百姓重新安居乐业。这样想着,他更加快了脚步,恨不能一步赶到目的地,以避免目睹这种悲惨的景象。

这时正是三伏天,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空中一丝风也没有。小和尚走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真想找个地方乘乘凉,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可这里刚刚经过战火,四周的人家跑得一干二净,哪里去找水喝呢?走着走着,他看到前面路边的大树下,有几个人正在那里乘凉。他急忙赶过去,希望能讨口水喝。走到近前,发现这几位是赶路的小商贩。一问,才知道他们身边带的水也喝光了,因为无处找水喝,正在那里唉声叹气。

小和尚只好在他们身边坐下,准备歇口气再走。小和尚边休息,边听着旁边的人闲聊。

这时,远处跑来一个人,怀里捧着什么东西,边跑边大声喊着。商贩们都站起身来张望,原来那人是一起赶路的商贩,刚才独自出去找水。等他跑近,大家才发现他怀里捧着的,竟然是几个黄灿灿、水灵灵的大梨!商贩们都欢呼起来,一齐跑过去抢梨吃。小和尚也走上去问道:“这梨是从哪里买的?”“买?”那个商贩哈哈大笑起来,“这地方的人都跑到山上躲兵灾去了,连个人影都没有,哪里去买?”“是呀,那你是从哪儿弄来这好东西的?”商贩们边吃边好奇地问。“我到那边村子里转了转,想找个人家,把水葫芦灌满。可是,别说是人,连个老鼠都找不着!水井也都被当兵的用土给填上了。我正在泄气,忽然看见一家院子的墙头上露出一枝梨树枝,上面结着几颗馋人的大梨。这下子,我乐得差点晕过去,可是跑过去一看,这家的院门都用石块给堵上了,墙头也挺高。我顾不上这许多,费了好大劲,才翻进院子里,摘了这些梨。那树上的梨还多得很,我们一起去多摘些,带着路上吃好不好?”商贩们齐声说好,各自收拾东西,准备去摘梨。小和尚插嘴问道:“你说村里的井都被填上了吗?”“可不是嘛!当兵的看老百姓都跑光了,一气之下,走的时候,就把井都填了,你甭想找到水喝。”小和尚叹了口气,默默地转身走开了。商贩们奇怪地问道:“小师父,你不和我们一起去摘梨吗?”小和尚说:“梨树的主人不在,怎么能随便去摘呢?”商贩们又笑起来,说:“你真是呆和尚!这兵荒马乱的日子,哪里还有什么主人呢?再说,那树的主人没准已经被打死了呢。”小和尚认真地答道:“梨树虽然无主,难道我们自己的心里也无主吗?不是自己的东西,我是决不会去拿的。”

说完,小和尚背起行囊,向商贩们拱手道了声别,就转身上了大路。

古人说:“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品德是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遵守规则,保持良好的道德,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傲慢的马鸣

马鸣是印度有名的剧作家、音乐演奏家,又是佛教传记文学的巨匠,《佛所行赞》的作者。他是一位名声显赫的佛教僧侣,然而,马鸣年轻的时候却是一位婆罗门教学者,智慧超群,才辩绝伦,他与人辩论,常如秋风扫落叶,世间罕逢敌手。马鸣由此自视极高,把人们视作草芥一般,不屑与之为伍。他提出一个论点,认为人乃至万物都是有我(自在主体)的,开始四处寻找聪明辩达之士论战交锋。

当时有一个佛教僧侣,名叫富那奢,智慧深邃,见闻广博,也是一位出名的人物;而其所持的论点正好与马鸣相反,认为一切皆空,无我无人。

马鸣知道后,立即前去辩论。两人刚一见面,马鸣便傲慢地说:“世间一切言论,我都能予以破斥,如击败草,如果此话有假,我自愿断舌谢罪。”

富那奢说:“佛法建立的是两重真理,如以世俗真理而论,人们所说的自我都是假名而已;若就胜义真理①而言,一切都是空的。请你顺此推论下去,你所说的自我到底何在?”

马鸣听后,心里开始嘀咕:世俗真理既然是假名,其所说的自我当然不是真正存在;而胜义真理以空为性,自我当然也不存在了。以此推论,富那奢所说的两重真理不仅否认了自我,实际上连一切可能的存在都否定了。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建立什么论题。即无论题,当然也就无法驳斥了。马鸣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是不如富那奢了,便欲断舌谢罪,履行诺言。

富那奢对他说:“佛法以慈悲为怀,志在救人,不在伤人。你不必断舌,就剃发出家,跟我学习好了。”这样,马鸣便在富那奢门下出家修行了。

一个人立身处世不可有傲慢之心。一旦有了傲慢之心,就会对他人产生偏见,使自己很难融入群体之中,失去很多获得帮助和取得进步的机会。

如意论师和健驮罗国王

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佛陀去世一千年后,印度健驮罗国出现了一位名叫如意的论师,少年好学,才辩超群,僧俗二道对之极为敬仰。那时,健驮罗国王的名字叫超日王,喜欢布施,常聚有余以给不足。又好骑马打猎,游戏玩乐。

有一次,国王打猎时围住了一头野猪,却终于被那野猪逃走了,不知去向。国王于是发布文告说:“有寻知野猪踪迹者,赏金钱一亿。”这样的赏赐应该说是极重的了;但与如意论师相比便算不上什么。如意论师有一惯例,凡请人剃头一次,便赐给金钱一亿。

健驮罗国的史臣觉得把这两件事记在一起肯定会很有趣,便在史书上同时记录下来。后来国王翻阅史书,见到了这两条记载,心里立即不快起来,认为自己受到了如意论师的羞辱。他想:自己寻野猪赏钱一亿不过是偶尔一次;和尚的头却是常剃的,如意论师每次都赏给理发匠一亿,这不是说他一个出家和尚比我堂堂国王还富有吗?真是气煞我也!

自此之后,健驮罗国王心中怏怏不乐,总想借机侮辱如意一番,以泄心头之恨。

如何侮辱如意论师呢?如意既然是位文化人,健驮罗国王便谋划动用文化界的力量,向如意论师发难。他暗中召集了一百位外道学者,都是学富德高之辈,准备利用他们同如意论师进行辩论。诸家外道早就对佛教嫉恨万分,见有此良机,当然与健驮罗国王一拍即合,要与如意论师一比高低。于是,健驮罗国王立即派人送信,请如意论师前来论辩。如意论师不知就里,对辩论也不以为然,想也不想,便跟着国王的信使赴会来了。

辩论开始,健驮罗王宣布说:“这里的外道论师都是教中精英,如意论师则是沙门中的名流长者。今日这番辩论,如意论师如胜,本王当尽力崇敬佛法;如意论师若败了,本王也就不客气,要驱逐屠戮沙门了。请各位好自为之。”

如意论师这才知道此番辩论原来是冲自己来的,遂收起轻敌之心,与外道论师进行辩论。结果,如意论师果然大发雄辩之威,不一时便将百名外道中的99位尽数驳倒,只有一人仍然下席来与他争辩。

如意一看此人也没什么了不起,便按着自己所思所想,侃侃而谈,毫不停滞,视那位外道论师如无物。那位外道见根本插不上话,便只好站在边上听。

后来如意论师谈及烟与火的问题,先说了火,而后才说了烟,与人们先谈烟后说火的说法有异。那位外道论师便大声嚷道:“如意论师辞义有误,有烟必有火,此是常理。如意论师却先火而后烟,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健驮罗王眼看自己的图谋就要成空,看到有此时机,便不顾身份,也大声嚷嚷:“如意错了,如意错了。”

实际上,如意并没有错。别人说有烟必有火,是从结果反推原因;如意说有火才有烟,是从原因顺推结果,两种说法当然都成立。但如意论师已经没有辩解的机会,当他想要为自己的立论作解释时,健驮罗国王和众位外道却认为自己一方已经获胜,乱哄哄地庆祝起来,根本没人听听如意要说什么了。如意论师气恨至极,耻于见辱,便咬断舌根,自杀而死了。

如意论师可能是佛教僧侣中死得最冤的一位了,其死因不过是由于健驮罗王的嫉恨。实际上,健驮罗王对整个佛教并没有一点成见,即使是对如意论师本人在学术上的成就,此王也极为佩服。后来并公开宣称如意论师是位“哲人”。所以,如意论师之死,不过是因为他常赐亿金于人,因而招致了国王的嫉妒。在王权超越一切的时代,任何一种容易引起国王气愤的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意之死也就可以想见了。

在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谦卑的心态,要宽厚待人、低调处世,千万不可过于张扬和招摇,不然就易遭他人的嫉妒,甚至是阻挠和破坏。

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某一天,佛祖说,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他指定的河流,他就会赐给这个泥人一颗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这个诺宣布之后,泥人们久久都没有回应。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

“泥人怎么可能过河呢?你不要做梦了。”

“你知道肉体一点儿一点儿失去时的感觉吗?”

“你将会成为鱼虾的美味,连一根头发都不会留下……”

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他不想一辈子只做这么个小泥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得先过地狱,而他的地狱,就是他将要去经历的河流。

小泥人来到了河边。犹豫了片刻,他的双脚踏进了水中。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顿时覆盖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脚在飞快地融化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远离自己的身体。

“快回去吧,不然你会毁灭的!”河水咆哮着说。

小泥人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往前挪动,一步,一步。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选择使他连后悔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个残缺的泥人;在水中迟疑,只能够加快自己的毁灭。而佛祖给他的承诺,则比死亡还要遥远。

小泥人孤独而倔强地走着。这条河真宽啊,仿佛耗尽一生也走不到尽头似的。小泥人向对岸望去,看见了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和快乐飞翔着的小鸟。也许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几乎不能抵达。他没有出生在天堂当花草的机会,也没有一双小鸟的翅膀。但是,这能够埋怨别人吗?他是可以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弃了安稳的生活。

小泥人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挪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鱼虾贪婪地啄着他的身体,松软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间都摇摇欲坠,有无数次,他被波浪呛得几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会永远安眠,连痛苦的机会都会失去。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当小泥人觉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时候,总有什么东西使他能够坚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简直就到了让小泥人绝望的时候,小泥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终于上岸了。他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身上的泥土玷污了天堂的洁净。他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长在他的心上。

他什么都明白了:天堂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幸运的事情。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小鸟要经过扑打挣扎、失去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而作为一个小小的泥人,他只有以一种奇迹般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然后,照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那颗金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