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逆境中的自在
5091900000019

第19章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2)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内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顽固地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心灵寄语:

宇宙万有[宇宙万物]本是一体的,心、佛、众生是无差别的。我们不能硬是要将此一体的、无差别的,分割开来,并以分别心看待。抱持了众生平等的观念,为人处世就会顺畅很多。

水至清则无鱼

我们只有学会了宽恕,才能够成功地生活。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也一定要退一步设身处地地想,不要因为一个错误而苛责自己,也不要因为一个错误而苛责朋友。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这正是古人眼中与人相处的“中道”。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很少人会以衡量自己的天平,来衡量别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过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当我们做了一件令自己觉得羞愧的事,使自我心像缩小到一文不值时,我们总会找到一个代罪羔羊——我们责备自己的良心。我们会说:“我的良心在折磨我。”然后我们很快就宽恕了自己。

但是当别人犯了错误或表示愤恨时,我们总是那么快地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更可笑的是,我们抓住了别人的一次谎言,而忘了自己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谎。要想具备做人的资格,必须记住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我们是善良与邪恶、成功与失败、信心与失望、友情与孤独、勇气与恐惧的混合体。人之所以相同,在于他们一生中有伟大的时候,也有渺小的时候,因时而异。唯有经由宽恕,我们才能发现,在我们一生当中,伟大的一面占了绝大部分的时光。

如果你能使“设身处地”这四个字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一定会是快乐的人。光说无益,而要实际去做到这四个字,使你更臻于成熟并寻到自我。因为当你批评与你意见相左的人时,他也会像你支持自己一样,尽量维护他本身的权益,因此你必须三思而后行。

当你被疑虑与缺乏自信所征服,被侵略与恐惧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压力。你要抨击他人时,不妨先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之下,我会怎么做?”如果必要的话,为你自己的权益而战,但是不要为仇恨、报复而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迫切地需要友情,而友情发射的第一道光和热,是在你失去理性时,犹能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我会怎么做?”

春秋时代,管仲与鲍叔牙相交甚笃。当两人合伙做生意时,管仲分账时,总是多分些钱。有人告诉鲍叔牙说:“管仲贪,所以分账不公平!”鲍叔牙笑着说:“这是因为他家中有年老母亲需奉养啊!”当打仗时,管仲在退兵时,跑得最快。这时又有人告诉鲍叔牙:“管仲太贪生怕死了!”这时鲍叔牙也只是笑笑说:“这是因为他必须照顾家中年老的母亲啊!”“管鲍之交”,呈现出鲍叔牙的宽厚和善解。因为宽恕,使两人的情谊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心灵寄语: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我们做人不能太较真,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你的朋友会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你交往,你也会活得很累。

如何面对愤怒

一天,一位禅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禅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

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禅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你为什么不生气呀?”

禅师借机开示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如果我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若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就化解了一段恶缘,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禅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

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禅师接到一封挂号信,信内附有五千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

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文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禅师的教诲,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的过错。

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所以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灾。

禅师的平和和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别人。平和的心态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纽带,让我们彼此相连,让我们认清彼此,珍惜生命。

心灵寄语:

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击,是一件不应该的事。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愤怒。如果态度更平和些,对双方都有益。一旦你拥有了平和的心态,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无上的处事诀窍

白隐是日本禅宗里的著名高僧,培育他的老师是正受禅师,两人的师徒之情极深。在白隐要出外云游时,老师给他的临别赠言是:“聚离都为友,如影随身行。”

这是正受对白隐的临别依依,但它不是世俗的依恋,而是将其升华为伟大的心愿,期望白隐领会存于两人心中的不只是人间温情,更重要的是由智慧而来的真情与佛的慈悲。

白隐并没有辜负正受的期望,下面这则脍炙人口的故事正足以说明白隐已尽得正受的衣钵真传。

白隐禅师本以生活纯洁的圣者闻名,不料有一日却被指为使附近的一个女孩受孕,女孩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因为这个美丽的女儿在父母逼问下指称孩子的父亲是白隐。

白隐默默地听着那对愤怒的父母的交相指责,最后只说了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之后,当然交给“父亲”白隐,此时大师的名誉扫地,恶名远播,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婴儿所需的奶水及一切用品,都由他向邻居乞求而来。

事隔一年之后,孩子的这个未婚妈妈终于忍不住良心的苛责:向父母吐露了实情,孩子的亲生父亲其实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儿,向禅师道歉,请他原谅,并且将孩子领回。白隐并不说话,只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

面对巨大的委屈、众人误解的不公的待遇,白隐禅师却能吃下这天大的亏,只一句“就是这样吗?”轻轻打发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白隐禅师吃亏却是件好事情,不仅事后给他带来了更高的声望,而且这件事情还屡见于史书。虽然白隐肯吃亏的目的肯定不是沽名钓誉,但能证明中国的那句老话:吃亏是福!

中国人向来有“吃亏是福”之说,但是吃亏可不是人家打了你右脸,你要把左脸也伸过去让他打。吃亏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它包含着豁达宽容与自信。通常来说,懦弱的人更容易吃亏,可是换个角度去想,通常是那些拥有更多资源的人更容易被人占便宜,因此这个时候便需要一份豁达的心态来对待了,当做同情也好,当做让步也好,当做成全也好,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吃点小亏的人,其实都是大智若愚的人。

凡事都是相对的,有吃亏的人,自然也就有占便宜的人,所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成全集体利益是一种伟大,委屈自己来成全别人是一种睿智的豁达。可是我们都以为愿意吃亏的人都会被人当成傻瓜来对待,其实不然,愿意吃点小亏的人其实是在以退为进,失去一些个人利益,得到的却是别人的尊重。更何况人在付出的时候不应该抱着对方回报的心态,如抱着回报心态不叫付出,而叫投资,投资总会有输有赢。如果细想想只要自己在付出的同时获得了快乐,这也便是一种收获了。

好胜心强的人通常是不愿意吃亏的,无论什么事都要争个你死我活的,而这种人其实说到底,也就是缺少自信的人。他们害怕认输后被人笑话,于是明明是不对的,也要死要面子,坚持到底。这种不愿意吃点小亏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吃大亏。而愿意吃亏的人也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但是在这个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如果我们一味的要求自己去忍让,去适应,那么就会活得很郁闷,因此吃亏也得讲究策略,也得为自己定下一定的底线。

心灵寄语:

多数人都想在生活中争得名利。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