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业三字经
5090800000013

第13章 自字诀(2)

我们明知不宜发怒却又忍不住大发雷霆,在家伤父母亲人,在组织则得罪同事,我们明知不宜抱怨却又牢骚满腹,导致无法密切协作,我们明知应该早起却又忍不住睡懒觉,有人甚至怕起不了床而定好几个闹钟,我们明知已是上班时间却忍不住聊QQ看视频,我们明知办公室要整洁但却一团混乱,我们明知上级的命令应该立即执行却又一拖再拖,我们明知应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却又偷懒违备,我们发誓明天一定要好好工作,结果第二天到来时却依然如故。

我们有好多想做的事,最后都没有做成,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我们没有更好地学习,没有考上更好的大学;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我们没有把工作干得更好,没有成为团队中的先进分子,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我们的工作出错了,甚至是干砸了。

我们的激情是一时的,但自制力是永久的。如果把激情比喻为一时的兴奋剂,那自制力就是从不间断的体能锻炼。

我们大多数的失误都是由于自制力缺失造成的,想把工作干好就必须有足够的自制力。自制力好比刹车,防止我们因失去控制而撞车翻车,自制力好比方向盘,防止我们自由散漫冲出车道。

自制力,就是要控制我们的情绪和冲动,让每一个错误还来不及发生时就被制住,我们的错误言行一旦发生就会产生后果,这种后果必须自己承受,只有足够的自制力才能避免苦果。控制我们发怒的冲动,控制我们抱怨牢骚的冲动,控制我们打击报复的冲动,控制我们抵抗命令的冲动,控制我们拒绝配合的冲动,控制我们破坏工作的冲动,控制我们攫取私利的冲动,只有控制这些冲动,我们才可以防止因一时负气而犯错。

恶习何其多?唯靠自制力。

一念需一制,始到自由地。

冲动是魔鬼,自制力降之。

调伏归理性,安然无过失。

职场中我们经常提及伯乐与千里马这个话题,许多人认为自己是千里马,遇到伯乐便可脱颖而出,那么,究竟是良马还是劣马?有一个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良马:不用扬鞭自奋蹄。劣马: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职场中许多人需要上级鞭策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不合格的员工连上级的鞭策也不起作用,而优秀的员工并不需要上级费心鞭策,因为他在上级扬起鞭子之前,就已经奋起前进了。

为什么良马不用鞭策,因为他“志在千里”,一匹志在千里的马,时时刻刻想要在道路上飞奔,体验速度带来的快感,它当然不需要别人的鞭策。

一个千里马式的员工,有充足的动力在工作中奋斗,他不需要马鞭,也不需要胡萝卜,因为事业才是他的动力。

如果我们没有“志在千里”怎么办?至少我们不能做劣马,我们最少也要成为良马,良马也不需要鞭子,因为良马懂得自策。

良马比劣马多了耻辱感,工作落后于人是可耻的,落后于千里马式的员工也一样是可耻的,良马可能一时落后于千里马,但他时刻在追赶,时刻在努力缩小差距,他时刻自我鞭策,要追赶,要超越。

劣马即便鞭子抽在身上很疼,很没有面子,也不肯扬蹄奋进,因为它忘记了自己奔跑的天性,落后的员工奖不动罚不动,因为他拒绝承认工作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良马式的员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做好工作是自己的本分,完成任务义不容辞,所以,他对工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着卓越的追求。劣马式的员工未完成任务,会拖到明天后天甚至更远,而良马式的员工如果下班前没有完成工作,无论加班到多晚也要完成,劣马式的员工如果上午完成了任务,下午就会彻底放松,而良马式员工上午完成了任务,下午就会马不停蹄地为下一个任务做充足准备。

自策式的员工有着充分的工作自觉,他明白自己来到组织就是为了工作的,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都应废除,因为时时自我鞭策,他不会浪费工作时间,所以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成就。劣马需要胡萝卜和鞭子,因为它没有奔跑的自觉,劣马式员工需要惩罚和奖赏,没有这两点刺激就一动不动,因为他没有工作的自觉,良马式员工的眼界已经超越了胡萝卜和鞭子,因为他有工作的自觉,工作不是他的负担,而是他的需要。就像阳光、空气、水是植物成长的需要一样,工作是我们成长的需要。

能自策的良马一定可以超越不自策的千里马,这个道理就像是龟兔赛跑一样,因为龟害怕兔子的速度,所以只能一刻也不松懈地前进,结果它赢了。能自策的人因为充分认识到对手的强大,所以有极强的紧迫感,他抽在自己身上的鞭子,远远比上级抽过来的鞭子更重更密集,他不敢有一时的松懈,因为他知道,哪怕打一会盹都可能会落后于对手。

古人善于自策的,“头悬梁,针刺股”,强迫自己不打盹,我们要学习这种自我鞭策的精神,说得现代一点就是:“对自己要狠一点,再狠一点。”

对自己不够狠,就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自策,就要勇于狠下心来对自己,想让自己舒服就别想做出业绩,也别想有前途,自策,就是要自我严格要求,比上级的要求更严格,就是要自我鞭策,比上级的鞭策更有力,一个自策的人,是不肯让上级的鞭子落到自己的身上的,这是千里马和良马的风骨,也是千里马和良马的自尊,更是千里马和良马骨子里的骄傲。

千里马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伯乐一句话捧出来的,卧在槽前享受着胡萝卜成不了千里马,千里马是千里万里跑出来的,良马不忘自策,千里万里的跑多了,就成了千里马。

常自检,多自省,常自修,多自正

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用高标准检验自己。

自己检查自己的工作,自己纠正自己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常会被检查,上级来检查我们的工作,发现我们的懈怠、错误和过失,从而督促我们勤奋工作,纠正我们的工作错误。

我们有些人不拨不动,拨一拨动一动,让上级很无奈。这些人是永远没有上进可能的,只能被团队淘汰掉。

靠别人来检查我们的工作,是被动地前进,只有我们拿起自检这把武器,我们才能主动地前进。

每天都检查我们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数量和质量不过关的一定要过关后才结束工作,检查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组织中有明确规定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自检并达到,组织中要求没有那么高的,我们也可以参考其他组织里更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我们对工作进行过认真思考,那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更高的标准,拿这些标准时常检查自己的工作,我们就会杜绝懒散,杜绝工作失误,杜绝落后,杜绝退步,自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步,更快地出业绩,自检就是主动地检查并督促自己,自检就是一种自动自发的强制驱动力,自检可以让我们的事业始终处在正确的、高效的轨道上。

当然我们自检的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还应包括更多方面,比如工作的协调性,在互相配合方面我们做的好不好,我们有没有错误的言论发生,工作中有没有做错事,这些也都是我们需要认真自检的,只有主动地认真地自检,我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反省并做出总结,然后才能有效地改正。

吾日三省吾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常思己过善则日增,莫论人非过则日减。

自省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问难。

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反省自己,那样的话错误就永远得不到改正,本来正确的言行习惯也会丧失,错误就会变本加厉,到最后以错误为荣,不可救药。

究竟是什么心理让我们不能反观己过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在这里尝试梳理出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原因,供读者参考。

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自己没有高标准的要求,对自己的品行、事业没有高标准要求的人,对人生没有高要求的人,就不会有自省的意识。唯有怀揣理想,对自己的人格有较高要求,对自己的事业有严格要求,对人生的境界有不懈追求的人,才会有深刻自觉的自省意识,才会把自省当成一回事,认认真真地进行。

不求上进的人也不会进行自省,“我就是这样了”是我们常听到的、令管理者无可奈何的一句话,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要让他自我反省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组织里的各种处罚手段来改变他。当一个人知道要追求上进时,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种种不足,以消极落后为耻,这时就会有自省的内在动力。

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也就无法自省,如果我们从小就在家庭中或社会上接受了许多错误的言论,导致思想里缺少正确的观念,那么,即便犯了错误也认为是正确的,自省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重新进行足够的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才能明事理,同样的,我们要接触正确的人,接触正确的人才能听到正确的言论,才能学会判断是非,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越多,才会越有自省并改正的紧迫感。

有些人会因自己的错误受到严厉批评而改变行为,但内心里却并不服气,因为他并没有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他即便改正错误也是临时的,这种人一定要切实吃几次亏才懂得自省。

难道我们一定要在受辱、受责、受挫之后,才知道自我反省吗?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顺序反过来,通过自省来避免受辱、受责、受挫呢?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们找出了自己的毛病就要进行自我修理,这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老子说:“自胜者强”,那些战胜自我的人才算得上是强者,战胜自我首先就要修正自我。

说修理可能不太好听,但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是一身毛病欠修理的,父母爱我们,所以舍不得修理,上级要顾虑到我们的感受,所以不能放手修理我们,同事更自觉没资格修理我们,所以能认真并全程地修理我们的只有自己。

汽车有毛病了就不能上路,要修理,而我们在工作中其实存在很多毛病,但不修理也在工作,这样工作效果当然不理想,没有人会对我们的命运和结果负责,所以我们只能自己修理自己。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但这不代表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是正确的,都是好的,都是高效的,都是最完美的。孔子说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对自身的修正就好比是雕琢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样,需要细细地雕,细细地刻,细细地打磨。

用心来修正自己的品德,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端正,让自己的努力更加高效。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认真打磨好,不断地修改我们的错误,修补我们的不足。

我们都强调要先把人做好,但我们常常对别人强调,却很少有人对自己强调,事实上,这句话应该对自己多强调一些,我们必须要做到自正,然后才可以正人。

我们在哪里实现做人?首先我们要在组织中实现做人。

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有所偏离正轨或正道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自己的问题,有时是团队的问题,但不论是哪儿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自正。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组织,任何团队里都难免会存在不正的风气,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自正,我们就不可能干好工作,团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有很多,比如抱怨组织、同事、上级,比如自由主义,违反纪律和规定,比如贪污,占组织便宜,比如利用团队资源谋己利,比如拉邦结派排斥异己,比如制造矛盾和纠纷,比如懈怠工作,比如视错误为正常不知悔改,比如制造团队中的对立对抗……这些不正之风一旦左右我们,我们就无法干好工作,随波逐流不是一个优秀人士的选择,优秀人士在面对任何复杂的环境时都会选择自正。

我们不应该找借口说是因为环境的问题让我们出了问题,问题既不是上级造成的,也不是同事造成的,最大的根源还在自己,我们为何不能及时自正?

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这从来不是靠外力达成的,而是靠自己实现的。

有正的觉悟,时常自正,一身正气,把我们放到哪里都是正能量,放到哪里都能干好工作,放到哪里都能带起端正做事的风气,改变不正之风。

常自警,多自慎

人的心理很容易认同一件事物,不管是对的或错的,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一旦认同之后就会习以为常,对它的危害毫无察觉,直至泥足深陷。

学生玩游戏,就是在放松警觉时渐渐上瘾的,等到不可自拔的时候,就算无数人提醒、指责,他也生不起丝毫的警觉,就这样耽误学业。

工作中的种种坏毛病,小到迟到早退,大到贪污浪费,都是失去警惕后才产生的。

金钱、财物、名利、权利,这些都在职场中存在,无时无刻不诱惑着我们,使我们放松警惕,慢慢地接受,然后变本加厉,从犯错误到犯罪,最终毁了自己一生。

在警惕种种诱惑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种种游说。那些强大的游说力量比如说传销,可以将错误的事说得冠冕堂皇,可以将对你的欺骗和欺压说得推心置腑,可以将你的损失说成是长期赢利的必要条件,许多人面对这种狂轰乱炸式的游说时,失去了警觉性,在思想上缴了械,成了别人精神的俘虏,从而干起了传销。工作中也会有这样的种种游说在我们身边发生,动摇我们正确的工作意志,结果站到破坏工作的那一队列里去。

工作中我们要自警,警惕各种行为的正当性,不正当的事坚决不做,不正当的话坚决不说,不随错误的思想言行起舞,不轻易被他人蛊惑,坚守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言行。

我们要警惕那些阻碍工作的人,防备他们的破坏和拉拢,我们更要警惕自我的思想意识,不要让它变坏变腐朽。

要做到自警不容易,别人好心给我们提个醒,我们还有可能当成是对我们的责难,对自己的问题不想承认,何况是自警。由于角度不同,别人看我们的问题会更清楚更客观,而我们自己看自己的问题就难免会主观了,而且对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因为我们心理上的种种弱点,或潜意识逃避,或潜意识漠视,或潜意识地选择拒绝承认……

我们要成为一个重视工作修炼的人,只有我们真正有提高自我境界的紧迫感,有成就事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我们才能够意识到那些给我们造成困扰的问题是多么迫切地需要解决,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警觉性,随时警觉这些问题,杜绝错误发生。

在工作中,对我们不能把握的任何事物,我们都需要慎重,谨慎行事才能避免过失。自慎是发于自我内心的一种谨慎,不是靠别人警告而有的,自慎的内容有很多,可参看本书的慎字诀部分。

常自励,多自重,能自励,防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