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096

第96章 袁世凯复出(4)

北洋军攻陷汉口的次日,北洋第六镇统领吴禄贞匆匆赶赴石家庄,急命已开至井陉的自己属下的一协官兵退回原地,而不开赴山西镇压起义军。吴禄贞此时正想乘袁世凯南下督师之机,率军北上直捣京城,以一举推翻清廷的统治。然后与湖北革命军南北夹击袁世凯,扫荡北洋军,光复中原,建立中华共和民国。但吴禄贞接任北洋第六镇统领后,早为徐世昌、荫昌及袁世凯等人所忌。在武昌起义之初,陆军大臣荫昌奉旨率军南下镇压湖北民军时,就曾下令将吴禄贞属下的第十一协改编为混成协,由李纯率领开拔,随大军往湖北。荫昌这样做是为削减吴禄贞的兵权。他对吴禄贞素有戒心,亦知道他曾参预自立军活动,留日回国后接任第六镇统领的职位,是花了两万银两向庆王贿买到的。就在不久前,陆军部准备举行直隶永平秋操,因传吴禄贞想相机举事,荫昌即下令命第六镇停止参加。

吴禄贞一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为了与革命军取得联系,特向荫昌请战赴鄂,说:“卑职本是湖北人氏,如能随军,必能劝导叛军解甲反正。”荫昌却话中带刺地对他说:“你们湖北首先发难反叛朝廷,你这位湖北人当应前去劝导。”吴禄贞见荫昌话中有话,怕他借故陷害,只好告退。

吴禄贞在日本士官学校就读时的同窗好友良弼,在得知摄政王载沣起用袁世凯后,反对尤烈。他认为亡大清者必定是袁世凯,于是屡次与载涛等人密议铲除袁党的方法。当袁世凯南下督师后,良弼私拟以吴禄贞所统的第六镇扼守京汉铁路中段,阻止袁世凯北上,并相机除掉袁。吴禄贞见良弼有除袁的谋图,欣喜不已,连忙表示愿意效忠;他早就想铲除与革命势不两立、且多心术的袁世凯,进而推翻清廷,以完成自立军的未竟事业。

张绍曾在滦州截留军火、与蓝天蔚等联衔电奏清廷后,摄政王载沣急派吴禄贞前去宣慰。吴禄贞到滦州后,却召集将士发表反清演说:“荫昌倾北京兵南征武昌,诸君倘偕我倒戈,掩北京不备,可无血刃而定。然后绥靖士民,易置帝政,而传檄东南,释甲寝兵,天下事大定了,还搞什么君主立宪!”他的演说使中下级官兵欢欣鼓舞,齐声叫好。演说后,吴禄贞又与张绍曾密议,说:“兄率二十镇往南,弟率六镇往北,同趋北京,推翻清室,创造民国,如何?”张绍曾立表赞成,说:“两军会师北京后,可打出维护清室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先解决袁世凯,再分化汉口前线军队,似更稳妥。”二人议妥后,即准备分头行动。然而张绍曾与属下各协统相商时,与徐世昌有旧交的潘矩楹却不同意举义,并向徐世昌告密。徐世昌奏请载沣后,立即将滦州车站所有车皮全都调至北京,以防运兵;同时调吴禄贞的一协兵力开赴山西镇压起义军。

吴禄贞赶往石家庄追回自己的部属后,即改派参谋前往山西,以招抚名义与山西革命军接洽,同时又派人南下与黎元洪联系。为麻痹清廷内阁,吴禄贞却电奏说:赴山西作战的第六镇官兵奋勇杀敌,初战告胜;现已停止攻击,自己准备单骑赴娘子关抚慰。载沣得奏后,降旨嘉奖,并授吴禄贞署山西巡抚,想以晋职打动其心,消其异志,同时亦让其西进太原,解除京汉路中段威胁。吴禄贞得旨后,却违旨前往娘子关与山西都督阎锡山会晤。他告知阎锡山,说自己愿与山西革命军携手,决不就任山西巡抚,并鼓励阎锡山说:“山西很要紧,山西光复,中国就光复。山西起义得正是时候,清廷已经震动。我第六镇,加上张、蓝军,与山西军会攻北京,指日可下。袁世凯是中国最狠毒之人,现一面借北洋军压迫黎元洪,一面又借革命军压迫清廷,两面投机,是极危险的窃国大盗。如果我等早日攻下北京,袁世凯就不会得逞。”阎锡山对吴禄贞的主张完全赞同,当即议定成立燕晋联军,以吴禄贞为大都督兼总司令,自己为副都督兼副总司令,并拨出两营人马归吴禄贞指挥。

从娘子关返回后,吴禄贞又奉良弼之意,将北京开往汉口的一列装满辎重的火车截扣,并电奏清廷说:“自湖北兵变,各省响应,如决江河,莫之能御。为今之计,莫若大赦革军而息战事。夫革军之所以敢冒不韪,赴汤蹈火而不辞者,固欲求国民幸福,而非甘心与国家为难也。现禄贞已经招抚晋军混成一协、巡防二十余营,可供征调。如蒙采一得之愚,请饬冯国璋军队退出汉口,愿以只身赴鄂,说以大义,命其投诚,以扶危局。倘彼不从,当率所部二万人以兵火相见。朝廷若不速定政见,深恐将士愤激,阻绝南北交通,而防害第一军之后路,则非禄贞所能强制也。抑更有言者,官军占领汉口,焚烧掠杀,惨无人道。禄贞桑梓所关,尤为心痛,此皆陆军大臣荫昌督师无状,应请圣裁,严行治罪。”接着,吴禄贞又电军谘府,说自己“主张南北停战,南方不听,自告奋勇讨伐,北方不听,断其后路。”

载沣得其电奏后,深恐吴禄贞有异举,急忙下令要吴禄贞先靖西路之乱,并嘉奖他招抚有功。然而徐世昌却暗中将吴禄贞的电奏转发袁世凯。袁世凯得电后大惊,他早把吴禄贞视为眼中钉,认为他不应窃取北洋第六镇的统领大权,故曾不止一次在亲信面前说吴不是自己人,必须除掉;不过他有时不明说,只挥右臂作一个有力的砍杀手势。袁世凯担心吴禄贞举兵进据北京,一举推翻清廷,自己将难圆内阁总理大臣的美梦;更有甚者,如果吴禄贞在中原得手,北洋军亦将处于南北夹击的危险之中,自己甚或性命难保,于是他决定剪除这一心腹大患。

袁世凯正愁无计下手时,恰好李纯来告:“被吴禄贞撤职的第六镇原十二协统领周符麟随荫昌在前线,他常在醉酒之后拔出所佩之刀,恶毒咒骂吴禄贞,一心想要报复。总督何不一用此人?”袁世凯听后大喜,即派李纯与周符麟密商,令其下手刺杀吴禄贞。

周符麟受命后,立即潜往石家庄,用两万元收买了第六镇骑兵第三营管带马惠田。马惠田是东北人,系周符麟的同乡,吴禄贞在延吉任陆军协都统时曾令他任卫队长。第六镇参谋何遂得知周符麟已来石家庄,与马惠田秘密接触,行动有异,便立即报告吴禄贞。吴禄贞却不以为意地说:“不要紧的,马惠田是我的心腹,靠得住。”稍后,何遂又来报告,并要调一营取代马惠田的三营来做吴的卫队,吴禄贞仍毫不在意,说:“不用了,禁卫军一团人天天跟在我身边我还不怕,这几个人怕什么?”

入夜,志大气豪的吴禄贞反而把马惠田传来问话,对他说:“听说你要杀我?你就杀罢。”

马惠田急忙双膝跪地,说:“统领待我甚厚,我天胆也不敢。”

吴禄贞笑笑说:“我量你也不敢,起来去吧。”

马惠田走后,吴禄贞忙着在火车站办公室召开军官会议,拟定在11月初进攻北京。会议完后,已是凌晨,但吴禄贞仍在办公室批阅文件,这时马惠田带着三人突然进来,吴禄贞一惊,厉声喝道:“谁让你们进来的?”马惠田和身后的人满脸堆笑,一齐跪下说:“听说大人升任山西巡抚,特此前来叩贺!”言毕抽枪射击。吴禄贞后悔不已,急忙越窗出室,但窗外也布满伏兵,他身中数枪而倒地,头颅也被凶手割掉邀功领赏去了。

刺杀吴禄贞后,袁世凯重新控制了第六镇。接着,他让徐世昌授意第二十镇第四十协协统潘矩楹逼迫张绍曾离开军营。张绍曾闻吴禄贞被刺,已有几分恐惧;见潘矩楹施以威胁,他急忙避走天津并藏匿在租界不出。逼张成功后,袁世凯即荐举潘矩楹代理第二十镇统制,借以安定后路。为了肃清北方革命势力,袁世凯又派段祺瑞去山西安抚,任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并命曹锟率北洋第三镇入山西,将阎锡山军赶出太原。

三十二黎元洪拜将

历史有时会开玩笑,它会把一个革命的反对者拥上革命的宝座,会把一个平庸人物装扮成时代英雄。黎元洪便是受历史嘲弄的这样一种人。

黎氏虽军务娴熟,为人厚重,又出过洋,颇有名望,但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他也许一辈子默默无闻。辛亥革命使他时来运至。武昌起义后,民军营中尚无有威望的统帅,群龙无首的局面使得时任协统的黎元洪出人意外地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时局还迫使这位名义上的都督战战兢兢地地在台上表演:始则祭天誓师,继而登坛拜将;出于生存的本能不得不守城拒敌,对官位的向往更为袁世凯的花言巧语所动心;在北军压境、形势濒危之时,却又弃都督之责而逃匿。——尔后出任副总统和总统后,黎元洪同样无所作为,不过他断然不会像袁世凯那样祸国殃民。

如果说,时局把黎元洪打扮为成功的平庸者,那么时局也使黄兴成为失败的英雄。敢当失败时的英雄才是真英雄,故真英雄的头上未必套有一圈耀眼的光环。起义军的群情激奋和人心思战,致使黄兴孤注一掷以期反攻获胜。然以未练之师对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其结局是不但未能反攻汉口,反而丢失汉阳,危及武昌。这位失败的英雄也只能在羞辱和悲伤中暗然离去。

然而英雄总不失英雄本色,平庸者总归是平庸者。任凭历史怎样变幻,黎元洪仍是黎元洪,黄兴就是黄兴。

湖北军政府筑将坛拜将,黎元洪

亲授黄兴战时总司令印信和令箭

汉口失守后,黎元洪即电请黄兴渡江过武昌,商议退保汉阳计划,前线部队交付标统王安澜指挥。

黄兴将军务交付妥贴后,即渡江至武昌军政府参加黎元洪主持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他风尘仆仆,入座后即述说汉口战事经过。在详述革命军与北洋军苦战三天的战况后,黄兴以犀利的目光一扫会场,最后总结说:“汉口失守,其原因颇多,但主要原因有五:一是各队新兵多,未受到训练,秩序不整,颇难指挥;二是军官多从弁目提升,程度太低,均不上前线指挥;三是各队战斗日久,伤亡过多,官兵疲劳太甚;四是在汉招募的士兵甚多,夜间潜回家中,以致战斗员减少;五是火力远弱于清军,只有步枪而无机关枪,且只有山炮,而不能抵御敌方的管退炮。因之,我军较敌人的损失为重。”黄兴停顿了一下,提高语气说:“不过,我军有一优点为敌人所不及,即我军冲锋时异常勇猛,敌人虽北洋久经训练之兵,每遇我军喊杀时即后退。而革命军方面可恃者,全靠这一点猛劲。日后守汉阳,也全靠这一点猛劲。”

黄兴述毕,黎元洪即赞扬说:“此次汉口之失,不在我军意志不坚,而在敌军势众。黄总司令实是劳苦功高,虽败犹荣。”说罢,他带头鼓掌,众人也跟着鼓掌表示尊重。

这时,蒋翊武提议:“黄总司令英勇善战,危难受命,风尘仆仆即出阵指挥,且身先士卒,是大将之才。我意推黄总司令为两湖大都督,直接掌握两湖军政事宜。”参谋杨王鹏即支持此提议:“现汉口已失,军情紧急,拟迅速部署军事为上。故我同意讨论黄总司令的名义和地位之事。”

吴兆麟听了,却表反对:“大敌当前,不能动摇根本。黎都督当时由大家一致推举,且已为党人公认。”

杨王鹏则驳斥说:“湖北拥黎,湖南推谭,乃一时权宜之计。今党人领袖已来,事实上居了革命军之总司令,实至名归,何为不可?”

黎元洪听了此语,顿感不悦。

宋教仁见二人争论甚烈,怕引起分裂,调解说:“革命以服务为主,目的不在权利。现在紧要的是讨论军事。”

蒋翊武见自己的提议多数人不表示意见,即改议道:“若不推举黄总司令为两湖大都督,为统一事权计,也应请出任战时总司令,主持军事,节制和调遣全省军队及各省援军。”

众人对此议都表同意。但吴兆麟却又说:“大敌当前,理应统一事权,如设战时总司令一职,亦应由军政府都督委任。”

吴兆麟话语刚毕,孙武等人即表赞同。孙武自以为有首义之功,本想揽鄂省军事大权,现黄兴来汉督师,使他深感自己身价锐减,故有意排挤黄兴。

黄兴则于个人名利不计,见众人同意自己统领军事,即表示愿意接受战时总司令称谓。黎元洪见黄兴甘心屈居自己之下,十分高兴地对他说:“昔者汉高祖登台拜将,韩信不负重托,为汉朝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本督将效法刘邦,筑将坛拜兄为总司令。”

11月3日,湖北军政府即在武昌阅马场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军政府各部官长与各部队官兵都列队肃立。是日天高气爽,在高高筑起的将坛上,树有大旗一面,上绣“战时总司令黄”六个大字。

仪式在鼓乐声中开始后,都督黎元洪登坛致词:“黄总司令献身革命,屡经战阵,指挥若定,卓著功勋,特举为战时总司令。凡我将士,均应听其指挥调遣。”致词毕,黎元洪请黄兴登坛,亲授印信、委任状和令箭。授受时,全场高呼万岁,欢声雷动。

黄兴受任战时总司令职后,即慷慨陈词:“为国尽瘁,义不容辞。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兄弟愿从黎都督与诸同志后,直捣虏廷,恢复神州。”继之他又申明军纪:“兄弟有三点意见与我同胞共勉:第一须努力,清兵拼死与我对敌,我若稍存畏缩,敌即攻入我心腹。临战时必须努力,后退者斩首示众。第二须服从军纪。纪律非绝对服从不可,倘不服从,命令何能贯彻执行。今后无论如何危险,皆须服从军纪,不得借故规避。第三须协同。若各存意见,互相磨擦,无论条件如何好,都不能成大事。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前车之鉴。”

黄兴面色黧黑,神态威武,讲话时声音洪亮,情绪激昂。参加仪式的全体官兵听了,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讲话毕,黄兴下台乘马巡视全场一周,官兵全体举枪向他致敬,他在马上频频举手答礼。最后,黄兴在黎元洪的陪同下返回都督府。

拜将仪式结束后,黄兴即在汉阳伯牙台组织总司令部,以李书城为参谋长,吴兆麟为副参谋长,田桐为秘书长,王安澜为总粮台,唐蟒、蒋光鼐、陈铭枢等各方投效人员分任参谋、副官、督战员等职。日本友人萱野长知这时也率人前来参加司令部工作,黄兴特命他为总司令部军事顾问。

陈其美做了上海都督,

李燮和成立吴淞军政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