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048

第48章 慈禧西狩(2)

吴永一路上为两宫办理粮台十分尽力。然而一出怀来县境,他因自己身无一文之饷,手无一旅之兵,办事极为为难。可是,王公大臣、京官、太监等毫不见谅,每至驻地皆向他索供应。随从武卫左军更向他索粮饷草料,还围住他举枪挥刀,其势汹汹。逼得实在无法时,他不禁放声痛哭。

正当吴永苦恼困难之际,恰遇甘肃藩司岑春煊率领马步旗营前来随驾,并携有饷银五万。吴永见他行为任侠有义气,便想让岑春煊代自己为督办粮台。但吴永是外官,不能面奏慈禧太后,便将此想法禀告庄亲王载勋。载勋即带他到东大寺行宫,对奏事太监说吴永有事陈奏。太监即禀报李莲英,李莲英通报慈禧太后获准后,便传吴永入内。

这时慈禧太后站在佛殿正廊抽着水烟,吴永到她面前跪奏说:“禀告皇太后,前来随驾的甘肃藩司岑春煊,极为效忠皇太后;又携有饷银五万,能解两宫膳食日用一时之急。小臣想让岑藩司为督办粮台,自己退为会办,相互间协力从事,于公于私均有裨益。”

慈禧太后听奏后即说:“你这主意很好,明日早晨就下旨意。”她接着安慰吴永说:“这次差事,真难为你办得很好。你很忠心,不日即有恩典。外面情形我已清楚,皇帝性情亦好,差事这样难办,断不致有所挑剔,你可放心,不须忧急。”

吴永听了,不禁感激流涕,即免冠叩首而退。

次日清晨,慈禧太后在沙城召见军机,降旨派岑春煊督办前路粮台,吴永、俞启元会办前路粮台。谕旨下后,吴永顿感轻松了许多。及至宣化后,慈禧太后又传旨他:著以直隶知府留于原省候补,先换顶戴。吴永接旨后遂具折谢恩。

折上后,慈禧太后即予召见,勉励他说:“你忠心且有才干,将来定当大用,望好好为国家效力。”

吴永原本是李鸿章的亲信幕僚,办事确有主见。他见慈禧太后信任自己,在叩头谢恩时即献言道:急难之中宜收罗人心,皇太后皇上如下诏求言,必令诸臣钦服。慈禧太后听了依计而行,便命章京草拟谕旨,以光绪帝名义下诏求言,命群臣对君主过误、政事得失、民生休戚,务当随时献替,直陈无隐,并电令新署直隶总督廷雍将此谕刊登京报。

诏下后,上至众王公大臣,下至各省督抚,闻之甚喜,纷纷回奏,说皇太后、皇上能从谏纳贤,真是度量如海,故在危难之间要尽忠尽责,报效朝廷。慈禧太后见吴永果是人才,更是喜欢他。空闲时总叫他陪侍着。

有一次,她从两宫西狩说起,向吴永谈起义和团乱事始末,谈起出宫情形:“拳乱起时,人人都说拳匪是义民,怎样的忠勇,怎样的有纪律、有法术,描形画态,千真万确,教人不能不信。载澜那一班人,也同他们混在一起了。载滢有一次居然同我抬杠,险些儿把御案都掀翻过来。这时我一个人,已作不得十分主意,所以闹到如此田地。我若不是多方委曲,一面稍稍的迁就他们,稳住了众民;一方又大段的制住他们,使他们对着我还有几分瞻顾。那时纸老虎穿破了,更不知闹出什么大乱子,连皇帝都担着很大的危险。闹到后来,洋兵就进城了。”说着说着,慈禧太后泪流不止。吴永见状,亦涕泪相陪。谈至最后,慈禧太后对吴永说:“国难思良将。知你能负要任,以后如有所见,或有重大事宜,准你专折具奏。”吴永听了,又叩头谢恩。

因得到慈禧太后的多次奖励,吴永心中暗喜,即有意表现自己的才干,以显示自己能在大难时担大任为上分忧。至宣化府后,他即上折条陈十事:(一)请下罪己诏;(二)请派王公大臣留京,办理善后事宜;(三)随扈京官,请酌给津贴;(四)请刊行在朝报,俾天下知乘舆所在;(五)随扈各军,请饬编补足额,恪定军纪;(六)各省义和团余众,请饬疆臣酌量分别剿办解散;(七)请饬各督抚宣谕逃匿教民,各归乡里;(八)请饬各省将应解京饬核定成数,分别解行在户部,以济时需;(九)请饬京外大臣遴保通达时务人才,破格任用,并注意出洋留学生,量才登进,俾得循途自效,免致自投他国,有楚材晋用之诮;(十)圣驾经过,沿途十里以内,请豁免本年丁粮。

慈禧太后接览上折后,见所奏十事中请下诏罪己列在其首,心中稍有不悦。若在平时,慈禧太后定会将条陈者赐死罪;只是在这国破城亡、仓皇西逃途中,她才承认自己或许有过失。不过,慈禧太后见其他九条皆好,想了想,便降谕将条陈交军机大臣商酌采用,请旨施行。奕劻等大臣奉懿旨会商吴永的奏折时,亦认为国破城亡之际,首要者在下诏罪己,以诏信天下。他们将此议在当日奏报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即命光绪帝照办。

次日,光绪帝即遵命下罪己诏,其诏言:自顾藐躬,负罪实甚;知人不明,皆朕一人之罪。自今以往,斡旋危局,我君臣责无旁贷。诏书还令部院堂司各官,著分班速赴行在,以便整理庶务。此罪己诏下颁后,朝中大臣、各省督抚对两宫的仰承日有所增。

吴永自条陈十事被慈禧太后见纳后,以为自己幸有进言机会,凡理所应言者,均当进言。

一日,他入见奏事后,见慈禧太后意尚闲暇,便乘机奏言:“徐用仪、许景澄、袁昶三臣,皆忠实为国。当时身罹法典,当然必有应得之罪;顾论其心迹,似在可原。据臣所闻外间舆论,颇皆为这痛惜,可否亮予昭雪?”

他话尚未说完,只见慈禧太后脸色一沉,目光直注,两腮迸突,额间青筋勃起,切齿厉声斥道:“吴永,连你也这样说?”

吴永从未见过慈禧太后动怒,顿时惶悚万状,急忙叩头谢罪:“臣冒昧,不知轻重。”

不意慈禧太后忽将怒容尽敛,又和颜悦色地说道:“想你是不知道这里面情节,皇帝在这,你问问皇帝。当日叫大起,王公大臣都在廷上,尚未说着话,他几个人叨叨切切,不知说些什么,哄着皇帝,至赚得皇帝下位,牵着许景澄衣袖,叫‘许景澄你救我’。彼此居然结着一团,放声大哭。你想还有一毫体统么?你且问皇帝,可是实在?”

光绪帝站在旁边,默无一语,他不敢回答慈禧太后的话,也不愿回答,以免把自己的情绪再次卷入痛苦中。

吴永见此,更是汗流夹背,又叩头说:“臣实在不明白当日情形。”

慈禧太后安慰他说:“这难怪你,咱们宫里的事,外间那里知道?你自然益发不明白了。”

自此以后,吴永再也不敢妄议朝中之事。

慈禧太后打算巡幸西安,

再次传令奕劻到京后赶紧与各国议和。

太原府慈禧太后怪罪毓贤

光绪帝在宣化府下罪己诏后,接着宣旨两宫暂行巡幸太原,并将前往西安府。宣旨后,两宫即先行启程西行而去,出怀安县行抵山西天镇县。

这时,总理衙门飞电奉告:海关总税务总司赫德致函总署,请朝廷派庆亲王奕劻为议和大臣,与各国急早开议。慈禧太后得到此电奏后,心中一轻,即授奕劻全权行事,并命载澜返回宣化府将谕旨驰付奕劻,促其即日驰回京城,与各国使臣商议和好之事。接着,慈禧太后又电促在沪的李鸿章即日乘轮赴京,会同庆亲王奕劻商办一切议和事宜。同时她又差军机处通知赫德,同意其所请,并请他设法向各国商借轮船载李鸿章赴京。此三旨发出后,慈禧太后感到议和事大,心里还不踏实,又增派昆冈、崇礼、裕德、敬信、溥善、阿克丹、那桐、陈夔龙等八人为留京办事大臣,帮同庆亲王办事,以免怠慢各国使臣。但慈禧太后生性多疑,怕联军尾追行在,不给自己以活路,特又降旨命荣禄整顿各军,着力布置山西防务。安置稳妥后,她才与帝、后及众王公大臣取道阳高,过聚乐镇继续前行,于8月底抵达大同。

两宫驻跸大同后,督署陕甘总督、陕西巡抚魏光焘,护理陕西巡抚端方来电奏请慈禧移幸西安,奏称和局定,则以还京为上策,可以安宗社之灵;和议缓,则以关中为退步,亦不受彼族之制。慈禧太后览电奏后,即嘉许魏、端二人议事正合己意。她最担心的是洋兵攻占山西,和议不成。在聚乐镇时,当她收到李鸿章的电报,得知英国公使窦纳乐透露,英国将主张严惩那些在排外骚乱中起主要作用的人的消息后,即惊慌不已,生怕洋人要自己的性命,以致在大同留驻的三天,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晚上多作恶梦,浑身不舒服。有了魏光寿、端方的奏请,慈禧太后心绪稍安,即下令起驾,急冲冲向太原而去,打算从太原继续西行入陕境巡幸西安。

然而行至崞县原平镇时,两宫行在又得到总理衙门的电奏:全国各地的义和团杀洋教士、烧教堂之事有增无已,厦门的义和团还贴出了揭帖,号召收复台湾;直隶一带的义和团在洋兵压境、清兵会剿时还在拼死反抗。得知这些情况后,慈禧太后又着急起来,生怕义和团有碍朝廷与洋人议和,即在原平镇颁发剿团谕旨。谕旨言:“洋兵大举侵中国,破京城,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在颁发谕旨的同时,她再次火速传命奕劻到京后赶紧与各国议和,并一再叮嘱“事宜从速,夜长则梦多,不可一误再误。”

9月上旬,慈禧太后一行过忻州、阳曲等地后,将至太原府。山西巡抚毓贤闻讯,即率自藩司以下文武官员于城外数里齐集迎驾。见到毓贤时,慈禧太后不由得火从心起:若不是毓贤在山东纵团杀洋人,自己决不会有今日的落难!不过她想到自己既已来到太原,置身毓贤的辖地,还得安慰他一番,以免他生二心。于是她命毓贤近前,平和地对他说:“去年你请训时,极力说义和团可靠,可惜你错了,现今京城破了。不过你奉旨甚力,今山西境内已无洋人,人皆说你有能力,我也知道。”她叹了口气,又说:“现洋人报仇,急着索要你,我或将革你的职,但你不必伤心,这不过是遮外人耳目而已。为国家计,不得不这样,我仍想着中国有强盛的一日。”

毓贤闻言,即九叩首,坦然答道:“微臣赴山西任上,捉洋人,如网中取鱼,虽幼童及狗,亦未任其幸免。臣已预备革职受罪。”

慈禧太后见毓贤敢于担责受罪,进而说:“这样就好。我在代州广武镇时,得李中堂电奏,言德国人对我议和条件有七条,第一是严惩捕杀洋人的罪魁祸首,还要赔款谢罪。我看你还是如李秉衡那样徇节徇名为好。”

毓贤见竟要自己的性命,顿时吓得面无人色。军机处章京则奉慈禧太后之意,将此对话记了下来,函寄上海李鸿章处,让其张扬,大造声势,说皇太后正在惩办祸首。慈禧太后如此行事,是想借此表明自己一意议和,以获得各国公使的好感。

毓贤将两宫迎入城后,即以抚署为行宫。慈禧太后见抚署甚是堂皇,略有宫廷气象;内中一切陈设器件,系嘉庆年间巡幸时所制办,心中稍喜。

入驻后,全权议和大臣李鸿章向两宫飞电奏告,言自己至北京后,即与各国公使协商请和,各国亦允许议和停战。慈禧太后得奏后,便想暂住太原,不再往西安去了。她召集行在大臣议商,王文韶、赵舒翘等极为附合她的主张,请暂驻晋省,以候动静。

正在行、住未定之际,忽报江苏督抚鹿传霖与湖南道台锡良率兵前来护驾,慈禧太后即传旨召见。鹿传霖本是主张灭洋的守旧之臣,昏庸老朽。他督江苏时,对刘坤一、张之洞二督同洋人所立的东南互保款约大不谓然。故在联军进犯津京时,他亲自率兵十营北上助战御敌,并想在事成之后居功南下督两江。及至京畿,鹿传霖亲见李秉衡兵败自杀,京师将立陷,其所率十营官兵又多散失,他只得率几百人回定兴老家。后闻两宫西幸,鹿传霖急忙前行迎谒,恰好湖南藩台锡良领残兵俱至,于是合兵追护,随至太原。慈禧太后见鹿传霖对自己如此忠心,召见时即简放为山西巡抚,以接替毓贤之职。她还对鹿传霖说:“只要速定大局,待和议行成,我就打算就近回銮。然王、赵二大臣,还有端王奏请静候晋省;刘坤一、张之洞二总督亦来电奏,皆言请‘暂驻晋省,静待和议,勿再深入内地’。故我与皇帝在驻晋与入陕事情上一时未决。不知鹿督有何见解?沿途所见的情况如何?”

鹿传霖见问,便向慈禧太后进言:“京师万分危险,洋人所言不可轻信。西安去海洋遥远,洋兵万不能到,进退战守,无不皆宜。皇太后还是幸陕为好,此乃上上策。”

慈禧太后听了鹿传霖奏言,复又担心,决计不再停驻太原而远避西地,便下诏定期启銮幸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