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风异俗(走进科学)
5066600000044

第44章 婚姻爱情风俗

表示爱情的不同方式

世界上各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示爱情的风俗习惯。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里,男女青年恋爱时,常以手帕作为礼品相互赠送。

巴拿马边纳巴奇村的青年求爱时,给对方送上一朵白花表示爱慕和亲热。

刚果青年常常把一只烤熟的鸟送给爱人,并且说:“这是我亲手做出来的。”

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伊班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青年男女总是在迎远客,庆佳节的时候,在由酋长主持的民族舞蹈中,用舞姿倾诉爱情,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成亲。

雪茄作信物

在拉丁美洲苏里南的东部,有一个名为嘎利比的印第安人部落,约有600多人。他们以捕鱼、游猎和种白薯为生,住的是四面敞开的棕榈棚,睡的是吊床。青年人的婚姻,须由父母做主。小伙子如果爱上了姑娘,由父母出面,带着雪茄拜见女方的父亲。雪茄有各种类型,说媒时带的雪前越精致,情义越重。如果女方父母接受了雪茄,说明同意这门亲事。如果不同意,两家父亲会避开婚姻问题而闲聊起天气或捕鱼来。当然女家不会收下雪茄。

扔石子表达爱情

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男女双方在挑选对象时,由女方采取主动。如果姑娘在一个小伙子家里扔石子,就表示他看中了这个小伙子。此外还有在过“特斯吉纳达”节日时。姑娘偷偷抢小伙子头上裹着的汗中或脖子套着的项圈,然后赶紧跑开。如果小伙子在姑娘后面紧追不放,就表示他同意了这门婚事,就可以双双来到部族“长老”处,要求为他们证婚。

相亲不能相见

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埃及,婚丧嫁娶的习俗也十分奇特。按照埃及人的传统婚姻习俗,婚前男方不能直接去会见女方,只能托自己的母亲或姐妹代为相亲,回来再向男方转告。如果女方满意,就把订婚礼物送到女方家去。

迎亲的那天,新娘坐在一辆用华贵的克什米尔毛绸以及玫瑰、蔷薇等鲜花装饰的花车上,由新郎的母亲在前面开路,新娘的母亲在后压阵,在一片吹吹打打的鼓乐声中到达新郎家。新郎冒冒失失前去迎车,但新娘却扭扭捏捏不肯下车,经新郎再三恳求,才下车。这时,为使来宾们顾不得细看新娘新郎,新人的亲戚就将大把大把的小金币和银币撒向众人。

夜幕降临时,人们手持花束和彩灯,簇拥着新郎向清真寺走去,新郎在那里做两次跪拜礼后再回到新房。这时急不可奈的新郎揭去新娘头上蒙着的面纱,紧坐在新娘的身边,小两口亲亲热热的共饮一杯甘甜的泉水,以示永生相爱,白头偕老。

一杯咖啡定终身

在南斯拉夫中部地区,如果哪一位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就可以到她家里去求婚。

女方家一般热情接待。接待小伙子的东西都是用好吃的食物。

小伙子在吃喝的时候,尽情地倾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尽情地谈论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小伙子的倾吐和憧憬无论如何好,并不意味婚事成功。那时他还往往充满着希望。

当主人家把一杯咖啡端到小伙子面前,让他品尝时,成功与否才见分晓。

原来,咖啡的味道含着成功与失败的信息。咖啡如果是甜的,那么,这门亲事就算同意了。如果是苦的,则对不起请你另找别的姑娘吧!

以勇订婚

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到了16岁,经部落的长老许可就获得成人地位,从此便可物色伴侣了。每逢喜庆日子或求神求雨等重大活动时,部落的长老便组织全部落的人出来跳舞。这是青年男女们求爱的最佳时机。小伙子们在短短的卷发上插着一根色彩艳丽的驼鸟毛,身披他们亲手杀死的最凶猛的野兽(如狮、虎、豹)的皮,踩着鼓点,在姑娘们面前欢快地跳呀、唱呀,如数家珍地重复着他们的“战绩”,如某年某月杀死过几只猪兽,抢过多少头牲口等,以显示自己的勇敢精神。姑娘一旦被小伙子的“赫赫战功”所打动,就会倒向他们的怀里,以示愿终身相随。要是姑娘不露笑容,表情冷漠,这说明小伙子尚欠勇猛。这时小伙子在一激之下,猛地冲出人群,直奔深山去斗猛兽,或只身闯入其他部落去抢牲口。说不定在当天晚上就背着一只豹子,或赶着一群牛羊去见姑娘。姑娘一见到小伙子的“战利品”,就会堕入情网,从而定下终身。

婚礼中将新郎新娘投入大海

夏威夷一带的小岛上,人们在婚礼中有一种风俗:新郎新娘和双方亲属一起到附近的海滨,男家选几名健壮的男子把新娘投入海中,女家也选几位美貌姑娘把新郎举起同时投入海中。新郎新娘便在海中一块游向事先设置在附近的小船上,船上有各种食物和用具。新郎新娘游上小船向亲属、朋友们告别,两人用力划船到另一个岛上去欢度蜜月。船走了,婚礼也宣告结束。

婚礼中的“新旧借蓝”

美国人说他们的婚礼“有新、有旧也已有借,有蓝”。“新”,就是新娘结婚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做的,标志着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旧”,就是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表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思;“借”,就是新娘手里拿着的白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蓝”,则是新娘身上披着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象征着新娘对爱情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