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帝王统驭智慧方略全书
5055000000025

第25章 通权达变篇(3)

陈赓就地拣了一捆传单背着,装着若无其事地在街上走。见到岗哨前来盘问、搜查,他就拿几张传单塞过去;敌人见是散发传单的便衣,也就根本不盘查。陈赓在广州市活动了三天,就靠这些反动传单作为通行征,通行无阻,把市区敌人的设防情况探得一清二楚,把敌军的火力点与部队位置都准确地标在地图上。当东征军发动进攻时,陈赓率领连队,准确又迅速地将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错觉在日常生活中是时常存在的,尤其当事物或现像之间在时间、空间特性上具有接近性、相似性的时候,错觉更容易产生。自然现像是这样,社会现像也是如此。善于利用错觉,常能使他人对某些现像心安理得,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鱼目混珠、以假当真。在危急之中更能体现化危难为平安的奇特功效。反之,精晓“错觉”心理者也能拨开层层云雾而看清庐山真面目。

贺龙脱帽,借刀杀匪

红军长征时,贺龙率领一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时值盛夏,为了防暑,指战员们头上都戴着草帽。可这一明显的标志常陷来敌机的空袭和白匪的追赶。

有一天侦察员报告说,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匪追上来了。贺龙灵机一动,决定来个借刀杀人。他命令部队走过山坳时,把头上的草帽丢在路边,然后继续赶路。从后面追赶而来的匪徒,见有现成的草帽,都争着捡来戴上。不久,敌机又飞来了,看见地面上行走的部队头上戴有印着五角星的草帽,想必是红军。一阵狂轰滥炸,炸得白匪们骨肉横飞。贺龙的队伍则顺利地进入了贵州境内。

借刀杀人乃计谋之中的上策,但要使对手自愿举刀砍向自己的同党,也并非易事。运计时必需巧妙地让对手的同党具有与运计者相似的某些特点或明显的表面属性。只有当强敌误认为同党是死敌之时,才会干脆、果断地消灭对方。

敌机保驾闯险关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某师奉命向三所里实施战役穿插,一夜疾进了115里。天已蒙蒙亮时,部队距三所里还有30里路程。白天敌机成群,一旦被敌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在此紧要关头,师长果断命令,全师去掉各种伪装,沿公路跑步前进。

结果,几十架敌机在他们上空活动,误认为他们是从德川里方向撤下来的李伪军,不仅不空袭,居然还通知三所里的守军准备米饭、咸鱼和开水,等待犒军。这样,志愿军在敌机的护送下及时到位,先敌五分钟抢占了有利地势,堵住了南逃北援之敌,为志愿军取得这次进攻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去了表面上明显的伪装,有时恰是精妙的伪装。

聂荣臻巧借电台过铁壁

1945年8月下旬的一天,聂荣臻司令员正率领军区机关跳出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精心设计的包围圈。走到阜平以北三十里的雷堡村时,突然遭到敌人飞机的轰炸。同时,侦察员也报告四面都有敌人。聂司令员冷静地思索着:穿插是在非常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敌人飞机为什么跟踪得如此及时准确?这时,司令部滴滴哒哒的电台呼叫声传来,他顿时醒悟到,敌人很可能熟悉我方电台信号,因而能及时准确地找到我军的位置。聂司令员决定将计就计,变害为利。

聂司令员立刻命令一支由50人组成的小分队,带着一部电台到雷堡东边的台峪,仍沿用军区的呼号,煞有介事地不停呼叫。果然,敌人一面派飞机去轰炸台峪,一面组织各部以进攻作战阵形向台峪逼近。三天之后,敌人在北平的广播电台吹嘘,“聂荣臻总部的电台已被英武的皇军炸毁了。”

就在敌人得意忘形的时候,聂司令员正带领着军区机关,在离敌人不到一里的地方,悄悄地从眼皮底下秘密迅速地向西转移,这支近万人的队伍,终于又一次从敌人所谓的“铁壁”合围中跳了出来。

敌方熟悉我方电台信号,我军“将计就计,投其所好”。敌军闻风而去,我军首脑部门则悄然离去。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战术导致了我方的胜利,敌方的失败。

周恩来佯攻出围剿

1932年初,蒋介石调集了十二个师的兵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2月12日,红一方面军强袭南丰。坐镇抚州的陈诚得知消息,非常高兴,急令其指挥的三个纵队向南丰进发,准备包围南丰,同时令南丰守敌积极固守,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根据这种局势,周恩来决定以声东击西之计,改袭为佯攻,消灭敌增援部队。命令红十一军组织部分兵力,伪装为主力,继续进攻南丰,引诱敌人按计划“合击”;一部分东渡抚河向黎川前进,以分散敌人的兵力。而红军一、三、五军团主力则隐蔽地向西南后退,待机歼敌;并故意遗失“绝密”文件一份。

敌总指挥陈诚果然继续做他的美梦,亲自率领三路大军,向南丰杀来。2月25日,敌第一纵队指挥官罗卓英,根据陈诚的命令,督促所属的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和第十一师向南丰进发。周恩来发现敌右翼的第五十二、五十九师分散孤立,且距敌二、三纵队较远,而沿途森林茂密,山坡陡峭。于是调兵遣将,于黄坡以西、登仙桥以东的摩罗嶂西侧山区设下埋伏,准备伏击敌第五十二,五十九师。

敌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奉令率部向指定路线前进。由于天雨路滑,山路崎岖,加上士气不高,部队行如蜗牛。适闻部下拾得红军绝密文件一份,内有红军主力在南丰等密语,因而精神一振,想到“内外夹击”红军于南丰城下,李师长自己当立头功,当即下令全师全速前进。李部于是走进了一条被阴森森的树木遮蔽的小道。当第五十二师进入红军的伏击区后,红七师、十一师、九师相继向敌开火,五—十二师很快就被歼灭了。

其友邻第五十九师得知第五十二师与红军交火后,不以为然,他不相信第五十二师会翻船。第五十九师继续前进,虽然沿途也遭阻击,但他认为是游击队,依然继续脱离本队前去督战。突然枪声四起,杀声震天,敌五十九师被红军紧紧包围,六个团被歼灭五个。

敌第一纵指挥官得知其第五十二师告急时,急令第十一师驰援,可就在这时,五十九师又求救,又即令十一师不顾一切向五十九师靠拢。待第十一师于2月29日赶到黄坡,只见遍地是第五十九师官兵的尸体,而红军早已经无影无踪了。

紧要时刻,一旦天机泄露,便万万不可仍依之取胜,否则将反受其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时若能应势而变,或将计就计,或声东击西,就能避实就虚,各个击破,化不利为有利。

朱德巧设鸿门宴

南昌起义前,朱德同志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利用熟识城里滇军高级军官这一条件,在起义前设法稳住他们。

1927年7月31日晚,朱德大摆筵席,宴请了国民党第五路军、第六军在城里的全体高级军官。晚上9点多钟,宴会结束,朱德又留客人摆开阵势,大打麻将牌。朱德计划拉他们打到午夜,打到起义开始。但不久,滇军一个军官慌慌张张地进来报告说,他刚接到报告,有人要解除他辖区的武装。起义的计划也泄露了。这时,如滇军军官立即组织起来,很有可能给起义造成极大的危险。朱德心里一惊,但转瞬间又恢复冷静。他对大家哈哈大笑说:“纷乱时期,真是什么谣言都有啊!大家请接着打牌,莫为流言蜚语分心。”他又带头坐下,其他人也纷纷回到座位上,继续打下去。席间有人要回去,朱德也不强留,一一送走。大部分军官一直打到深夜,个个疲劳不堪,头昏脑胀。朱德在如期完成任务后,迅速赶往指挥部。起义号令一发出,起义军迅速解除了大部分敌人的武装。南昌起义胜利后,指挥部大为称赞朱德在宴会上的镇静、机智,把敌人蒙在鼓里,使起义顺利完成。

部队失去指挥员则不战自乱。朱德巧设酒宴,诱使敌人指挥人员脱离军队;方便我方行动;当敌人觉察到有危险时,又沉着自如应付,稳住敌人。这样,我军以不流血的方式,解除了大部分滇军武装。

不拘一格歼顽敌

粟裕同志用兵灵活,不拘一格,集中体现在他从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哪里好打就打哪里,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那部分敌人,创造性地运用军事战略。

孟良崮战役是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一个重要战役。1947年四、五月,蒋介石调集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25万兵力,由顾祝同指挥,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敌人接受历次失败的教训,改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企图在鲁中山区与我决一死战。粟裕同志为调动敌人,协助陈毅同志创造与捕捉战机,曾先后五次下决心求歼敌人一部。但因种种原因而改变决心。中央军委、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要有耐心,寻机歼敌。

粟裕同志反复研究指示精神,协助陈毅指挥我军有计划地向蒙阴以东地区转移,待机破敌。蒋介石、顾祝同错误地判断我军的有计划转移为“溃退”,决心抓住战机出击,妄图突破我军防御,歼灭我军于鲁中山区。敌人以其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为主力,在两翼强大兵团掩护下,对我实行中央突破。张灵甫狂妄自大,单兵直入我防御区。粟裕当机立断,改变原来准备歼灭沂水以东敌军的计划,决心集中我军主力,以反突破、反包围歼灭敌七十四师。这个战役是要在敌人第一线齐头并进的10个整编师中挖歼其中最强的一个师,这好比是虎口拔牙。敌人虽强,但狂妄自大, 内部矛盾多,孟良崮山区的交通、地形不利重装备行动,敌人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5月13日晚战斗打响后,粟裕紧紧抓住战役重心,首先重点指挥第9纵队迅速抢占坦埠,阻止敌人的突破;守住坦埠,七十四师前进无路,这盘棋就活了。继之粟裕又令一个纵队抢占垛庄,切断敌之退路。随即,粟裕又指挥两侧穿插分割的另外8个纵队,把靠近七十四师的两冀敌军完全割裂开来,形成对七十四师的内三层外三层分割包围,使七十四师完全陷于死地。经过三天三夜激战,全部美械装备的蒋家王朝“御林军”七十四师,在孟良崮的狭窄山区被我军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掉。

孟良崮战役,充分体现了粟裕同志准确判断敌情,适时改变决心,娴熟地运用战略战术的指挥艺术。

毛泽东曾说过:“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的“运用之妙”。粟裕在孟良崮战役中一反过去先打弱敌、侧面之敌的打法,根据当时形势,集中全力,打击中路敌主力,取得完全成功,显示了其用兵的不拘一格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