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补足遗憾
5052700000039

第39章 坐车

对于有工作要上下班的人,坐车是件很寻常的事了,就像吃饭上厕所一样再寻常不过。人生苦短,一辈子也做不了几件大事,更不消说做成几件事——有人一生也没成功过,当然他自己未必肯这样承认——倒偏偏是花不少时间精力在那些日常事务上。无奈交通发达,又多了件坐车上班坐车回家的常规事情,照例做大事情的花费又得减少一成了,可惜生命不会同情似的多给一两个日出日落。褚慎明吹嘘道“人没有这个身体,全是心灵,岂不更好”(《围城·钱锺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85页)。我们也要老实地讲,人没有那许多琐事纠缠,全身心去做大事业,岂不更好。但身体没有不行,所以褚慎明真知道养生。没有生活日常之事不行,所以在日常生活里也能活出来情调。做日常生活小事也能做出许多趣味来,生活因此而有趣开心多了。譬如睡觉可以做梦,梦醒可以回忆,人生有多少风景唯独在梦里才能看到。吃饭能够增进感情,并且说话办事也顺畅得多。就是上厕所,据说也很能激发灵感,像中国古诗人的酒,或者西方文人手上的鸦片。许多人新奇的创意,高境界的顿悟,深邃的哲思正是上厕所时的意外收获——也许正是因为上通下泄,不再阻滞的缘故。毕竟生活主要是由许多日常例行的小事构成的,小事做好了,才有大生活,“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大学·经一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好比是今人常说“大部分是好的”或者“极少部分如何如何”。坦率的说只有小事做好了,才能做大事。饭吃好了才有体力干活,觉睡足了才有精力做事。要是肚子里不舒服,像女人的例假,男人的腹泻,不停地跑厕所,哪还有心思工作。就连坐车也是一样,早上上班坐车舒适了,一天都有好心情,做事无不顺利,就连一路红灯都让着你。下班回家舒服了,疲惫身心正好有机会休歇,到家也不觉得累了,可以从容的或者好脾气的地做饭吃饭,睡觉或者开始夜生活,这样的一天才算圆满。真还得拜坐车舒坦之幸。

坐车其实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只要坐定了,身心都像得到归宿,一劳永逸的看书、发呆、吃东西、瞌睡,路程以外的事暂时等于身后身外的事(《围城·钱锺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146页)。用不了多久就到目的地。如果是长途坐车也许还能赏一路风景,结识几个生人,听一段故事,来一次艳遇,添一份阅历。就是晚上坐车,看着车窗玻璃外漆黑的世界,仿佛置身于火还没有发明的天地,一下子沉静了,轻松了,像骆驼卸了载重,思想也越走越远。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深黑里,反愈见得清楚明晰了,像瞎子在黑夜里比常人走得更快。上班族个把钟点的车也同样值得一坐,当然也是非坐不可。每天差不多的时间上同一路公车,找个位置坐下,抬头四望,咦,都是些熟人熟脸。他从哪一站上,她到哪一站下,心里一清二楚,可是却不上前去问他姓甚名谁,去往何处做什么,当然更不会去自我介绍了,像个间谍秘密监视着一切。有时候你走上车来,发见位置全坐满了,你会走到某个人边上站着,因为你知道还有两站他就下了,那时候就该你舒服的坐着了,坐着总比站着要舒服很多。每天一来二去,渐渐地这车仿佛成了相知不多的人聚会,渐渐地有一两个人借机认识了,说话了。如果你运气好,心眼细,胆子大,和你同坐一路车很久的那个女孩,已经和你是老相识了,甚至牵手成了一双,像母猪癞象,才子佳人,天南海北居然走在了一起。坐车也促成了几对婚姻,算是造福一方。有几个熟面孔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不见了,有几个新脸庞补缺似的开始天天坐这路车。上上下下与来来往往,好比是哭哭笑笑,相聚相离,人生又经过了一程。

下雨天坐车,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水气太重,心里不免生厌,好比女人味太重的女人,让人柔软无力。车窗玻璃上的雨水像被白线串了起来,挂成了窗帘,仿佛这车就是个水帘洞。第一滴水在玻璃上沿着弯曲无规则的路线从上到下消逝了,后面的水珠居然默认这轨迹,沿着下来也消逝了。循规蹈矩与继往开来在这车玻璃上演绎得如此精妙。下雨天看车外的景象,一片狼藉与纷乱,像鬼子进村,或者恶魔临世,匆匆的行人打着伞,光着头赶路,快跑的车子飞溅起行人一身水来,正要回敬他几句,可惜车子早开出去老远了。下雨天更容易堵车,一堵车就误事。遇上堵车的时候,看看窗外面,公车并没有多少,一列列排得满满的都是私家车,停停歇歇的挪动着,像蚂蚁搬家,只苦了公车里站着的人,摇摇晃晃站不稳,仿佛练习跳舞。每辆车都风尘仆仆的,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都知道路上堵,可还都要开出来挤在路上,削尖了脑袋往前赶,看着红绿灯感叹,一壁骂车太多,人太多。这就是生活。

夜里坐车,路灯一盏一盏地接替着车的影子,灯光把车外景象的影子映到车里,一瞥而失,仿佛在放幻灯片。一处处一幕幕,还没看清就漂过去了。满车的鸦雀无声沉重的似乎要压过车外深厚的黑色。白天的你,昨天的你,过去的你,一点点泛出来,又一点点消失掉,像被映在眼前的车外景物,飞逝的在车窗玻璃上一闪而过。你向着前跑,它往后奔去。

据说,吃讲究的饭就是吃菜,那么坐人太多的车就是挤车。挤车在中国的城市里随处可见。一辆公车开过来,塞得满满的,像春节回家人的大包裹,拉链都要用力挤紧了才能拉好。挤车的苦不言而喻,做这样的车当然就是件不幸的事,远没有平日坐车的闲适淡然,换来的全是脚痛腰酸手麻,烦躁焦虑,以及被人踩脚,被人撞倒的遭遇,还有满车的叹息,摇头和谩骂,像早上上班的公车,像春节回家的火车,只巴望着能早一秒下车或者多下批人,可是上来了五个,却只下去了一个。不过,车总是要到站的,赶紧下来,还成个人形,好在总算走完了一程,从此这车里的事都与你无关。可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你不得不钻进另一辆车,参与到那车里的事情,或舒适的坐着,或疲乏的挤着,开启另一段路程。

作于2011年1月2日午1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