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5020400000029

第29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13)

农民,或是鸡鸣即起,披星戴月;或是烈日当头,汗滴焦土。他们奔的是“五谷丰登”,收成是他们的“利”。这利可以实现他们幸福的憧憬:或是娶妻生子;或是培育后代;或是报效父母……上帝安抚他们,酬劳他们,使他们在劳作中产生兴趣和得到愉悦还有健壮的身体。长此以往,有的老农你不让他劳作,他会浑身不适,吃饭不香,甚至闲出病来。

工人,有的高空作业,悬起数十、上百米;有的地下施工,遁地几公里。他们不避辛劳,藐视风险,奔的是更多的薪资。这薪资可能使他们实现幸福的梦想:或是娶妻生子;或是培育后代;或是报效父母……上帝安抚他们,酬劳他们,使他们在劳作中产生兴趣和愉悦,使他们因劳动而更睿智、更健康。

商人逐利的目的最明显。当然,他们逐利的目的离不开为了最终实现幸福。商人为消费者所打造的购物环境以及商品的摆放、商品的包装、商品的使用性能……无不围绕着消费者追求好感觉这一最本质的目标。

一位与笔者熟识的经营艺术品的“儒商”,他认定艺术品的制作、交流、收藏以至艺术发展,其根本在于财富:评价艺术品,要论价;畅销的艺术品,有利润的牵引,出产就快、就多;同一种艺术品,收藏得越久就越值钱,等等。他认为,艺术与财富,是二而一的关系,财富是根本。站在经商的角度看,这种观点是无可厚非的,并且与史圣司马迁的观点合辙。他们也算是参透了真理的一面,仅限于一面而已。

艺术品的一切交易活动,无不以艺术品可以给人带来的好感觉的品质为最终的基础。艺术品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艺术品的论价,要以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是审美的感觉,其次包括对物品和财富占有的感觉等为根据。有时,这种感觉,比如审美意识所引起的酷爱的感觉,能够使当事人晕菜或“打眼”;经营艺术品者,捞到的财富,最终也都一定消费在追求某种好感觉上。这些好感觉,可能首先体现在他与其家庭的衣、食、住、行方面。

艺术品分类,最能反映其本质的方法是着眼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感觉,譬如视觉艺术、听觉艺术……

那些当下流行的把玩物件如山核桃、小葫芦、念珠等,如果没有人们在生存与好感觉方面的需要,是绝对不会“热”起来的。借机淘金的人,眼盯着的是钱。但是没有人们追求这些玩物带来的好感觉的执著在,淘金人也不会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总之,商人把艺术品看成是聚财的手段,主要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以追逐钱财为主旨,无可厚非。其实,一切行为都是获得好感觉的手段,获得好感觉才是所有人的所有行为的最终的目的,包括商人。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人人都很在乎降低幸福的成本。商人和消费者之间买卖东西时的砍价,是最常见、最暴露本性的降低幸福成本的小品演艺。

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或幸福资源;学生则是为了将来的幸福而做准备的阶段。

下面是2010年10月7日《广州日报》刊登的,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夫妇发给他们子女的一封信。其内容中明显地渗透着陈教授对人生终极追求是幸福的认同,尽管不一定是很自觉的认同。现摘要如下:

“你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们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

……我们会在经济上(为我们自己)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我们这样做,不是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成为你们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的唯一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字里行间穿行的只是一根红线——希望子女幸福。这就是平民百姓真实想法的袒露、是对人生最高追求的由衷宣示。

阿根廷《号角报》2010年12月14日报道:

一名叫罗伯特·M的荷兰藉男子,他于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期间,曾在阿姆斯特丹的两家幼儿园工作。在与家长建立了信任关系后,从2009年3月开始到儿童家中提供临时看护服务。

罗伯特·M在担任临时看护员的两家幼儿园内先后猥亵30~50名年龄不到两岁的婴幼儿。受到指控被捕后,他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灵魂空虚是平民罗伯特·M先生在追求好感觉的道路上容易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作为平民百姓的罗伯特·M先生,追求幸福感觉的欲望对头,只是追求幸福感的方式,或者说在对如何获得幸福的认识上,不对头。

公园里成群休闲的老年人,自有他们追求幸福感的热情和方式。他们自愿组成各种兴趣小组,文的、武的齐备,各显神通;男的、女的都有,齐展优势。有的高调追求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有的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架势,试图发挥剩余的光和热,做出不同凡响的成就来,争求的是荣誉感、优越感等。

他们除了追求一般的幸福感觉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勇于冲破家庭或社会的阻力,通过再婚追求“性福”感的呢!

仔细观察,公园里唱歌、唱戏、跳舞、练剑、放风筝、写“地书”,等等,所有参与者和旁观者,无不以追求好感觉为归宿。

就连幼儿园中的宝贝儿,每天着眼和企盼的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父母亲近等,终究也不外是对幸福感觉的追求。

上文有述,信奉宗教的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最终目的也都是追求幸福感。现时很多年轻僧侣赶时髦地购买和使用电脑、名牌手机和其他先进产品的行为,也显示出了强烈追求好感觉的人的本性。

和尚们穿的服装过去叫“偏衫”。其渊源是佛祖释迦牟尼起初在菩提树下修行时,身着很不合身、偏小的少女的尸布,只能捉襟见肘凑合地斜披着。同时也是昭示静心苦行的一个范式。中国有“老衲”这种和尚的自我谦称,意思是“我是穿着浑身衲满‘补丁’的蔽衣的僧人”。这个谦称反映了过去的和尚,还是仍然本着注重内心精神境界的修炼,而崇尚苦行的生活。后来则出现了如下情况:华丽的和尚偏衫,通身用金丝装饰出整齐的长方块儿,以代表浑身布满的“补丁”;服饰的扣环往往是锃亮的贵重金属材质。现在北京的一些出售佛教用品的商店,竟然张贴出“台湾XX”的名牌僧服。佛教的理论越来越高深、越来越精辟,可是和尚的服装为什么不往更简陋的方向去发展呢?这些社会现实有力地证明:人是以追求幸福感为最高目的的,哪怕他皈依了任何一种宗教。名牌服饰,除了保温和遮体之外,就是给予观者好的视觉感受和穿着者舒服、自信等好感觉,好像不存在其他更重要的意义了。追求名牌僧服的现象,与佛教的本意似乎不太合辙;但是合于人的本性。所以,这名牌的僧服,就居然实实在在地形成了;堂而皇之地畅销了。旁证了笔者的观点——凡是人,无论哪行、哪业、操何种信仰,都是为追求好感觉而活着的。

常见现实生活中有的某宗教的教徒或居士,不能抑制自己追求好感觉的欲望而犯了戒:如吃了不该吃的肉、吸了烟或喝了酒。如果被人发现并疑问他们,他们则有遁词曰:“随缘”。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该破戒,也知道佛是洞察一切的。迫使他们不顾付出代价而犯戒的祸根,就是追求好感觉的天性。

少数的钟情于苦行修炼的也有,如传说中类似济公的人,别人也许认为他们在吃、穿等方面是痛苦的,他们似乎是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不追求幸福的感觉,而是在追求苦涩。那只是别人的感觉。济公们追求的则是超然的、忘我的、洒脱的“极乐”,也并没有违背生命追求幸福感的终极目标。凡俗的人中也有不少邋遢或很不修边幅的,他们的内在精神与济公们如出一辙。骨子里并不是不热爱生命或不热爱生活、不在乎感觉的好与坏,而是在追求好感觉这一点上另辟蹊径,与常人比较,属于殊途同归的另类。

我们再来纵向关注普通人每天从早到晚经历的所有时间里,是如何以追求生存和好感觉为核心地消磨着人生:

早晨,对于睡了一宿的被窝已很适应,赖被窝是不舍幸福感觉的行为,尤其是冬季生活在温带气候中或更寒冷地区的人。

出被窝穿贴身衣服时,天气冷,都喜欢穿温暖、柔和的;天气热,则喜欢穿凉爽、容易散热和吸汗的,这是身体表面触觉追求舒适感的缘故。

冬季里的农村地区,这时要打开炉火,制造温暖舒适的室温。有小孩子的还要准备给孩子烘烤冰冷的衣服,以便减少孩子穿衣时感觉痛苦而咧嘴或哭闹的情形。

洗漱一般是尽量使用接近体表和口腔温度的水,以避免水温太冷或太热的不良刺激带来负幸福感。

使用护肤品虽然是为了保护皮肤,属于有利于生存的举动,但护肤品的气味要顾及自己与他人的嗅觉感受;使人有粗糙或皱巴巴的负幸福感觉的护肤品是被淘汰的商品对象。华丽、精美又诱惑人的画面里发出来的声音——“你值得拥有”,这句话是人们都熟悉的。那是藉着有钱人追求用护肤品,取得养护形象和得到好感觉的商机来赚钱的聪明人,所雇用的明星们的口头禅。

早饭要吃“好”。所谓好,主要是指有利于肌体生存的营养和满足视、嗅、味觉追求的色、香、味,让人看到或尝到、闻到都能产生好感觉的品质。

出门之前少不了挑选适宜此行的外衣。年轻的女人大都不会忽视饰物和实施面部、手部外表的包装工程。

对外衣总的要求是,除了对于保护身体有利之外,在式样和颜色上,自己和他人的视觉享受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哪怕为此多挨些冻或多花些冤枉钱都行。

对装饰品和面部、手部的外表包装的效果要求也是,尽量美化整个外部形象,渴望使别人得到美好的感觉,提高“回头率”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优越感、自信心等幸福感。如果天生的形象有些缺陷,还可以花钱、忍一时之痛去美容院,那里有可能帮助人实现将来得到好感觉的梦想。

出了门以后的行程中,一般是要追求安全、舒适和快捷的感觉。

出门活动,往往是追求生存和幸福的主要题目。其过程和目的,从表面上看,可能符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规律。其实最终一定要围绕追求幸福这一总目标。

有闲、有钱的人,也可能是去锻炼身体、去购物,那也不外是享受幸福感(所谓“健身狂”、“购物狂”就是说的经常用这种方式追求幸福感而形成了上瘾性)或为以后追求幸福做准备;也可能去旅游、去娱乐场所、去恋爱,那纯粹是直接追求和享受幸福感的活动……

日常活动中,有的还要偷闲吸烟或吃些零食,吃东西的人可能是为了解除寂寞或解除饥饿所引起的痛苦感觉(上文有述,解除痛苦感,也属于追求幸福感)。后面将要进行分析,吸烟是典型不惜冒险追求好感觉的自损行为。

日常喝水是为解除干渴的难受感觉和利于生存,除了要求水温尽量有好感觉以外,有条件的还要提高成本,饮用对养生有益的、能满足味觉享受的添加了五花八门味道的饮料。各种名贵茶叶、“可口可乐”、“汇源”、“雀巢”、“乐百氏”之类的著名品牌就是看准在这方面,人们刻意追求好感觉的商机而起家的吧?

生存中的每一天,谁都少不了的排泄大、小便,那是上帝用憋闷的痛苦来催促人们克服懒惰及时解决必要的生理问题,同时用排便后轻松舒适的好感觉来鼓励和奖赏做了有利于生存的行为。这一点也体现出自然界认准人类追求好感觉的本性,因势利导地促使人类(其实也包括一切地球上的生命体)来随时保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妙招。

午饭要求吃“饱”,其他方面类似于早饭的要求。反正是一定要围绕着保卫生存和追求好感觉。

为了有利于养生,少生病、少受罪(罪少,幸福就多)和延长留在人间享受幸福感的时间,所以,晚饭的要求是“少”。

抓住有人特别喜欢依靠嗜烟、嗜酒、嗜美食来追求好感觉这一渠道,利用中午或晚上设饭局(请客)达到争权夺利目的的,大有人在。这种人就像孔夫子在鲁国当公安部长(当时的这一官衔称为“司寇”)时评断罪犯少正卯之过所说:“心达而险。”他们属于能看透并利用人性是一定以追求好感觉为最高和最终目标,往往是在社会打拼中表现出老辣和每每得手的人。

晚饭后的时间利用更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享受天伦之乐;有的通过玩扑克和麻将、打电子游戏、茶聊、网聊、看电视连续剧……通过各种兴趣爱好来刺激体内释放出引起兴奋、愉悦……感觉的生化物;有的钻空隙去寻找异型幸福感……

一般人都不拒绝看电视,因为电视节目多姿多彩,每个人都可以随意选择容易给自己带来好感觉的内容。

现在看电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追求好感觉,所以首先要满足视觉享受的需求:彩色的比黑白的好;彩色电视还要求色相、纯度、明度都适宜视觉感受的画面才好;听觉享受的要求是:立体声、音质好和音量容易控制。有人已经琢磨出了所谓“3D”模式,让视觉有立体感的电视。据说,现在已经有了视觉之外,另加嗅觉、触觉、平衡感觉享受的“4D”模式的电视和电影。生产新产品的人深知,只要能满足人们感官对新鲜的好感觉的追求,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因为那种做法是符合人的最高需求的。有条件的主儿,仅仅为了攀比或炫耀来获得优越感、满足感之类的幸福感,就要丢掉旧样式的电视机,重新花钱买时髦儿样式的。

电视演播的内容不管是良好的刺激还是恶劣的刺激,都比平淡无奇的内容受欢迎。因为良好刺激直接得到的就是幸福感受;前文有述,恶劣刺激得到的痛苦感受往往也可以转化成幸福的体验。

中国电视节目中,馋人的兜售“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和“丝一般的甜蜜”的巧克力商品广告等,都是商人们抓住一般人对好感觉的追求而压挤消费者钱口袋的惯用招数。广告画面效果和所介绍商品的性能,一定要围绕着给人以好感觉为宗旨。

因为商品的广告和包装,都要力求给消费者留下养眼的、感觉好的印象,因为这种好感觉也是抠挖出消费者钱袋里的囊中物的有力工具。所以,商家们都舍得往自己商品的外包装和做广告方面“砸大钱”。

最后,睡觉的总体要求是安全、舒适等幸福感。

就连做梦这种潜意识活动,也盼望着实现潜意识幸福感——做个好梦。唐朝女诗人金昌绪,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妇女如何思念身在塞北辽西服役的丈夫,用一首五言诗《春怨》道出了当时这些怨妇们,只能追求在睡梦中与情人相聚,从而得到潜意识幸福感的艰难渴望的思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为了追求睡觉时的好感觉,现代有条件的人不惜重金,纷纷购置进口、名牌的“席梦思”、水床之类享福的玩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