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5020400000015

第15章 幸福的真意——迄今既有的幸福论必须扬弃(10)

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几千年的各种宗教,尤其如伊斯兰教等,其教义把信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宗教行为规范之中。这些宗教长期无微不至地塑造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体验幸福的心理状态和追求幸福的行为取向。

又如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财富、权势等都是人生的负担。只有修行得“看破红尘”、无欲无求,才是得到极乐的途径。有的成功企业家在努力进行社会打拼的过程里,学习和体验到佛教这一主张的真理性。于是放弃所有,削发为僧,遁入佛门专心追求清静自在的幸福生活去了。

国家、政党、宗教或者是其他个人或组织,利用幸福感在这方面的相对性,使人们改变的是对幸福构成条件的判断取向,或者说改变人们对自己处境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对自己处境体验的结果,也就是改变的是人的信念和价值观。

有的本来感觉自己的处境很不好,经过思想改变后,对原来的处境的感觉反而很好了;有的感觉自己的处境很不错,但经过思想改变后,觉得自己原来的处境不堪忍受的痛苦了。有人夸张又形象地说这种现象叫“洗脑”。传销和一些邪教组织就是通过给人“洗脑”来改变人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改变人们对自己处境的幸福程度的认知和感觉,进而使人做出匪夷所思的行动来。

从2011年春天开始,由于某些原因较快地改变了中东和北非一些国家民众的观念,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原来的处境不堪忍受了。于是纷纷揭竿而起,先后使几个国家动乱起来。政治风浪惊涛拍岸;民众气势排山倒海。趾高气扬地在位几十年的国家领导人霎时威风扫地……

对于阿拉伯民众来说,还是同样的处境,转眼之间就感觉到痛苦不堪了,而且这结果就非同小可——幸福感的相对性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起着多么大的作用啊!

2009年6月30日《新京报》刊登《广州日报》供稿,题为《教授论文:“数钱可止痛”》的一篇文章,通过科学实验暴露了幸福相对性的一些重要特征。

主持实验的教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欣悦,32岁。

实验参与者:均为中大(中山大学)学生,一部分是在校园BBS上发帖后,招募来的学生志愿者,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在校园中随机寻觅来的。

实验内容:参与者数钱时,或用“金钱”造句后,是否更能忍受痛苦。

实验过程:(略)

结论:

A、金钱有符号作用。利用金钱概念可以改变社会性痛苦和生理性疼痛。

B、损失金钱会令人们感到生理性疼痛。

周欣悦教授的几点有关意见:

A、金钱的镇痛作用与社会关爱相比,是短暂的。社会支持抵御痛苦的能力比金钱更有效且更持久。

B、人类在寻求社会支持以及金钱来抵御痛苦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在实验过程中,X银行职员反复数钱之后,已经产生了适应,效果也就不明显了。因为人们普遍具有感觉上的适应心理特征。

从研究幸福的角度看周教授的实验过程,又一次证明:

第一,人的内在精神、观念和经历制约着人的幸福感。因为实验证实,人们对于金钱(货币)这种财富的代表符号,有着社会文化性质的认识,才会出现上述实验的结果;

第二,幸福感因人而异这种相对性普遍存在;

第三,幸福适应性的成因与人的整个机体感觉的适应性是一脉相承的。

跳大神儿(傩)和安慰剂(给病人施用,且病人确信有疗效,其实不含任何药理作用的物质)对于病人的治疗作用,也都是通过改变或强化病人的信念从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病人的痛苦感、增强了免疫力,就有可能对疾病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甚至起到治疗作用。这些也属于幸福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以上种种说明,幸福感的相对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人们追求幸福的整个生存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幸福相对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在社会实践中恰当地应用,不但可以指导个人的日常生活过得更好,也可以指导人们更科学、正确地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做到科学、适度地调节客观世界幸福资源与人们主观欲望、需求之间的矛盾,使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中。

同时,要想真正破解人性与人究竟为什么活着等问题,也必须深刻地了解幸福感相对性的种种表现。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只有真正了解了人的复杂多变的情感现象,才能深刻地了解人的本质。这一点说明研究幸福相对性同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七、异型幸福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演的日本著名电影《追捕》中的主要人物横路径二,本来是一个很有心计、善于在社会中打拼的聪明人。被敌人用药毒破坏了他的中枢神经功能以后,成了从外表上看仍像正常人,其实已变成了敌我不分、泰否无辨的呆傻人。不管境遇多么恶劣,他的体态和表情让人感觉到总是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感觉之中。

鲁迅笔下的阿Q,在面临死刑之前,还很在乎自己画押时所画的圈儿圆满不圆满;被五花大绑捆扎着,站在去刑场的囚车上还要抓紧时间享受唱地方戏的快感。好像幸福感随时随地追抓着他,使他除了感受快乐以外,无暇顾及其余。

阿Q那种幸福感,也是与一般幸福感有着某种区别的幸福感。

横路径二和阿Q虽属虚构的人物,但更集中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固有现象。

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曾提出过现实中常见的受虐狂、恐怖分子所追求的不同于一般的幸福感觉,他称为“自杀式幸福”和清教徒、老古板等人群所追求的那种与众不同的幸福感的问题。

莫里斯认为他们享受的是一种“精神优越感幸福”。莫里斯在他写的《幸福之源》一书中说:

“……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用他们自己享受的、完全相同于受虐幸福来影响别人,他们想和所有人分享自我克制的幸福。”

“心理受虐者有几种类型,分别为健康狂热者、节食狂热者、吸烟者和独身主义者……”(同注(1))

上述日本电影《追捕》中的横路径二所表现出的那种区别于一般幸福感的好感觉,以及心理学家莫里斯所举出的种种他所谓的“痛苦的幸福”、“精神优越感幸福”、“自杀式幸福”、“自我克制的幸福”等,使我们感觉到很有必要把一些不同于一般幸福感的好感觉,以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更贴切、更统一的新概念来表达。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以为引入“异型幸福感”这一新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对“异型幸福感”的释义:

正常幸福感是与正面性的、良好的刺激相对应、与人的生存良好状态相联系;与境遇不协调、往往与生命的生存不良状态相联系的幸福感就是异型幸福感。

由致幻药物所致的愉悦感觉;由先天因素或后天疾病所致的精神不健全或精神受损出现的与境遇不协调的愉悦心情;有害的嗜物或邪僻刺激所引起的幸福感觉,如吸毒、吃煤、吃铁、吃玻璃或其他不适宜人吃的东西、儿童吮吸自己的手指、成人吮吸儿童或异性的脚,甚至自残、自虐、受虐、杀人见血……而生成的快感即幸福感,都属于异型幸福感。

异型幸福感基本符合幸福定义,因为它也属于感觉主体感觉到的一种好感觉。其与正常幸福感的区别只在于:1.引起这两种不同幸福感觉的原因。引起正常幸福感的刺激,一般是对机体生存有利的正面性的刺激;引起异型幸福感的刺激主要是对机体生存有害的,或不一定有利的刺激。2.异型幸福感这种主观感觉,与引起这种感觉的境遇或刺激明显不协调。比如,一个疯子被别人打了一个耳光,这个疯子的正常反应应该是感觉不好,并且做出反感的反应;然而,他却表现得感觉好和喜悦。因而,正常幸福感与生命机体生存的良好状态相联系,而异型幸福感则常常与生命机体的不良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在他所著的《幸福之源》一书中写道:

“β——内啡肽——在陶醉和痛苦时分泌(类鸦片)。昆虫脑中也有。”其实,形成异型幸福感的生化物与生成正常幸福感的生化物之间不会有什么区别。形成异型幸福感与形成正常幸福感的生理机制也类似。问题的关键是感觉机制和神经中枢的思维机制出现了问题,导致机体不能对身体内外受到的刺激做出正确的、协调的反应。

正常幸福感的发生符合生命生存和发展正常规律,追求适度幸福感也是生命体的正当行为;异型幸福感的发生,如精神病人出现幻觉、有邪僻者进行吸毒、自虐或争求被虐,等等,通常是不符合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正常规律的。为了达到正常、良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一般地说,异型幸福应该是避免或剪除的对象。

幸福是主观感觉,异型幸福感也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人类是高度文明化和高度符号化的动物,极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打造出了复杂莫测的精神活动现象。一些为了实现某种理想或维护公益而追求异型幸福感,并因此献身的行为,如“人弹”的行为和其他献身政治理想的行为等,被莫里斯先生称为“自杀式幸福”的人,从现象上看,是不符合维护其自身生存良好状态的目的。但是,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角度进行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追求这种异型幸福感对于自身和群体生存与幸福的价值,不可简单、武断地进行评估,尤其应当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研究幸福的问题确实是个追求真理的事,不能敷衍了事和随波逐流。可是,人是充分社会化的动物,不能也不应该把自己悬在空中的楼阁里做“套中人”式的研究者。这里虽然不得不经常涉及和谈论社会现实中的政治问题,考虑到本文的要旨,又不适宜过多、过于深刻地探讨意识形态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