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没有沟通不了的客户
5016100000027

第27章 小动作"出卖"客户大心理(1)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征,所以销售员想要在短期内读懂客户的心理,就需要对客户的身体语言进行解码分析,这样你就能发现客户身上的"沉默小秘密",从而读懂对方的心理。

透过面部表情,看穿顾客心思

你知道吗?客户的言谈举止所透露出的信息远比我们所意识到的多得多。客户在做无意识的表情时,常常会反映出他当下的真实情感。这种表情由于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被称为微表情。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的一种自然反应。我们能够辨认的面部表情有25万种之多,但这仅仅是身体语言中的一小部分。当人们试图掩饰、刻意隐瞒某种心理活动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可能通过微表情表达出来。每一个表情、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透视他人情感的关键线索。虽然微表情最短只持续1/25秒,但如果知道其含义,还是很容易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

热播美剧《别对我撒谎》中,主人公卡尔用令人惊异的方法轻松破案:没有刑讯逼供、没有物证,只是和爆炸案嫌疑人聊了会儿天,捕捉到了对方耸肩、吸鼻子等几个转瞬即逝的表情、动作,便以此为线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点,让人目瞪口呆。

他凭什么线索破的案?答案很简单:微表情。

在销售工作中,客户的表情是销售员把握交易成功与否的晴雨表。语言可以修饰,表情可以伪装,但是本能做出的微表情,却是真实的。精明的销售员会抓住客户的每一个微表情,及时从中推测出客户的心理。

王女士准备买一辆新车,她到汽车销售市场转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一辆合适的车,不是价格不合适就是款式不中意。

下午,她又来到一个展区,漫不经心地看着琳琅满目的车子。这时,一位销售员走了过来,询问她是否买车。王女士皱了皱眉头,随便应付了一句。销售员见她眉头紧蹙,就知道她在买车的过程中碰到了坎,于是安慰她说:"太太,我看您好像很累的样子,不如先过来坐一会儿,喝点水,买车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喜欢而且价格合适的车,所以要慢慢来,不能急。"

这一句话正中王女士的心意,于是她便坐下来向销售员说起了买车的经过。从王女士的话中,销售员知道了她想要的车的款式和价位,于是便给王女士推荐了一款同类型的车。很快,这桩生意就做成了。

人是感情的动物,情感流露是人的本性。如果销售员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能准确地捕捉到客户面部表情所流露的情感信息,就可以轻松掌握主动权,那么,言谈和交往就变得容易多了。

1.真笑和假笑

当客户真心笑的时候,因为受到颧骨肌和眼轮匝肌的作用,这两块肌肉会同时发力,使嘴角向上眼睛上扬造成"鱼尾纹",这就是热情又真诚的笑容。

但是当客户假笑的时候,使嘴角向两边拉伸的是笑肌。跟真笑不同的是,这部分肌肉虽然能够有效地拉伸嘴角,但却无法将嘴角向上抬起。

2.消极

当客户忧伤、生气、沮丧或者受挫的时候,就会抿嘴,也就是把嘴唇闭紧,不让任何东西侵入身体。其实,抿嘴这个动作非常生动又真实地表现出了客户消极的情感,很少用来表达积极的情绪。

3.厌烦

厌烦的情绪主要包括叹气、伸懒腰、打呵欠、东张西望、看时间、表情无奈等。如果客户流露出这样的表情,就表示他已经厌倦了和你交谈。这时候,你一定要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交谈方式来把客户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4.兴奋

客户在兴奋的时候,会表现为瞳孔放大、面颊泛红、搓手、轻松地跳跃等。这是销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你一定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入引导客户,及时促成交易。

透过眼神变化,洞察客户心灵

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的:"眼睛的语言,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像海一般深沉,碧空一般清澈,黎明的黄昏,光明与阴影,都在这里自由嬉戏。"客户眼神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客户的内心活动。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从客户的眼神中看出客户的心理,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小菲是一名保险销售员,一天,他敲开了一家客户的们,开门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一看是陌生人,也没有说话,只是用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她。小菲赶快递上自己的名片,并主动作自我介绍。对方听完后简单地说了句:"进来吧!"小菲觉得这个客户肯定比较苛刻,应该小心应付。

进屋后,小菲对自己的业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男主人一直以怀疑的眼神看着她,而且态度非常冷淡。面对这种情况,小菲说:"我们的信誉您可以放心,在这个小区里,已经有很多客户购买了我们的保险,因为我们推出了一种新的业务,非常适合您这样的家庭。对了,前几天一楼的张先生也买了一份,您可以向他咨询一下。"

听完小菲的话后,男主人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就在这时,他家的小孩放学回家了,小菲便拉他和自己一起玩。男主人看到这个情况后,眼神变得柔和起来。最终,经过小菲的耐心说服,男主人终于决定买她的保险。

小菲在保险销售上的成功秘诀在于善于观察客户眼神的变化,及时捕捉客户内心的想法,并且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实和自信,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销售员,可以不具备良好的口才,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要能从客户的眼神中看出客户想要表达的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和客户的无障碍交流。

一位寒窗苦读十年的秀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凭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县令。

当他得到这个位置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去拜见上司。由于是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他忽然问道:"大人尊姓大名?"

这位上司觉得很意外,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但还是勉强回答了。

接着秀才又不说话了,开始低头思考,想了很久,说:"百家姓里面好像没有大人的姓啊。"

上司更加觉得不可思议,说:"我是旗人。你不知道吗?"

秀才一听,突然站起来,说:"可否请教大人是哪一旗的?"

上司面带愠色地盯着他,缓缓地说:"正红旗。"

秀才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

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

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

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起身告辞。

这就是不会察言观色的结果,如果这位秀才能从上司的眼神中观察出他内心的想法,料想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

医学界认为,眼睛是人的五种器官中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因此被称为"五官之王"。中国的先贤孟子也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观察一个人,最好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掩盖不了一个人内心的丑恶。心地光明正大,眼睛就会明亮;心地不光明正大,眼睛就灰暗无神。听一个人讲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神,这个人的美与丑怎么能够隐匿起来呢?"

所以,我们在与客户交谈时,一定要留心观察对方的眼神,这样就不会被客户的语言所蒙蔽。

1.客户的眼睛不与你发生接触

如果客户的眼睛一直关注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而不理会你的介绍,这说明他对你的产品不认可,不满意。这时候,你应该主动询问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介绍产品。

2.客户闭上眼睛

当我们喜欢某些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瞳孔就会放大;相反,当我们不喜欢某些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瞳孔就会缩小。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瞳孔,它们只是对外在刺激和内在刺激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地作出反应。当瞳孔没有靠自己缩小到足够小的时候,人们就会潜意识地眯起眼睛。

所以,一旦你发现客户已经闭起双眼,那就表明他已经对你的介绍感到厌烦,或者对你的话题没有兴趣了。此时,你应该换一个客户真正关心的话题,以提起客户的兴趣。

3.客户的双眼与你对视

如果在你介绍产品的时候,客户用眼睛直直地盯着你,并伴随着赞许的目光或是微微点头等其他动作。那就说明客户已经对你的产品产生了兴趣,你需要趁热打铁,争取一举拿下客户。

通过身体动作,读懂客户心理

幽默戏剧大师萨米·莫尔修曾经说过:"身体是灵魂的手套,肢体语言是心灵的话语。如果我们的感觉够敏锐开放,眼睛够锐利,能捕捉身体语言表达的信息,那么,言谈和交往就容易得多了。认识肢体语言,等于为彼此开了一条直接沟通、畅通无阻的大道。"

在销售过程中,我们想准确地判断出客户内心的真实想法,决不能单纯地听客户说什么,更要观察他的肢体语言。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向外界传达的信息中,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语气和声调占到了38%,剩下的55%信息来自于非语言的肢体形态。而且肢体语言通常很少具有欺骗性,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下意识的、不易觉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