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4999900000006

第6章 遵守党的政策的模范

1935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进,准备渡过大渡河,和红四方面军会合。为此,中革军委决定由红1军团1师1团组成渡河先遣部队,特派刘伯承、聂荣臻分别担任先遣司令员和政委。

先遣队的任务十分明确---由泸沽出发,经冕宁、大桥镇,抢占安顺场渡口,保障红军主力迅速渡河。为加强先遣队的力量,军委还把总部直属工兵连配属1团指挥。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向是工兵连的拿手好戏。尤其是长征以来,部队每次抢渡天险,几乎都少不了工兵连的赫赫战功。"工兵连从成立以来从未打过败仗",成为挂在连长王耀南嘴上的一句口头禅。然而,这次的任务却非比寻常。王连长和他的连队既将要面临一次特殊的考验。

这是因为,部队从冕宁到安顺场,必须要通过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彝族区。当时,彝族还处在落后的奴隶社会,几大部落之间,经常为争夺土地、奴隶、牲畜等引起激烈的械斗。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对彝族人民采取歧视和压迫的反动政策,使彝汉之间存在着很深的民族隔阂,再加上国民党当局事先在这一带大肆散布谣言,说什么"红军要把青年妇女抢去带走,壮年男子抢去支差,小孩子抢去喂马",等等,疯狂煽动彝族人民对红军的仇恨与对立情绪,因此,红军队伍要想顺利通过这一地区是极为困难的。

中革军委事先预见到了这些困难,并作出了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彝族人民进行说服教育,争取和平通过大凉山彝族区的方针。与此同时,一张由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广泛张贴在沿途大小村镇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这张布告,集中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纪律,在沿途各地群众和红军指战员之间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部队开拔之前,红1团团长杨得志和政委黎林来到工兵连进行动员,一再强调指出:因为彝民不了解红军,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取得彝民的信任。因此,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准向彝民开枪。并说,这是总部的命令,谁开枪谁就违犯党的政策和军队纪律。一番沉甸甸的话语,使王耀南对这次行动的艰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深切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一切准备完毕,工兵连作为先遣队的"开路先锋",紧跟在侦察连的后面向彝民区进发。

这一带,峰峦叠嶂,古木参天,野草丛生,山路崎岖,地面覆盖着厚厚一层腐烂的树叶,十分难走。彝民听说汉人军队要来,早已将山涧上的独木桥拆毁,把溪水里的石墩搬掉,这就更加重了行军的困难。工兵连只好边走边砍树架桥,修整道路。过了一个叫俄瓦拉口的地方,他们便渐渐地落在先遣队的后面,连队也散开了。这时,不断有小股彝民挥舞着土枪、长矛出现在道路两旁的丛林里,冷不防就射来一箭,打来一枪。为了安全起见,王耀南下令全连集中起来行动。

刚刚登上一个小山岗,远远看见一伙人迎面走来。战士们放慢脚步,紧张地注视着。这些人越走越近,只见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个赤身裸体,神色狼狈。战士们紧张的心情顿时变得非常惊讶。这伙人走近后,支支吾吾地自称是外埠商人,路过"倮倮"区被"蛮子"抢了东西,剥了衣服。其实,这些人是国民党冕宁县政府的官员及家眷,听说红军快到了,就逃往山上,被彝民缴了枪,释放回来的。遇到这个意外插曲,战士们禁不住议论起来。这个说:"我们可别被扒个赤屁股精光。"那个说:"我们不是财主,又不去惹他们,他们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听到这些话,王耀南和指导员罗荣迅速商量了一下,然后分头向战士们做解释工作,反复强调必须坚决执行总部的命令,无论如何不准开枪,谁开枪谁就违犯党的政策。

部队刚走进离巴马房不远的一个山谷里,突然,从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紧接着,几个彝民朝这边飞跑过来。他们手里拿着土枪、长矛、弓箭等,一边挥舞,一边大声叫喊,不由分说地挡住了队伍前进的道路。部队被迫停下来。在前面的3排长陈亦民上前交涉,谁知他们个个虎着脸,连理都不理。罗指导员见状,赶紧带着会说四川土话的战士小程上前解释,没等他俩开腔,只听得这几个人大喊几声,山上顿时响起了阵阵号角声。霎时,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许多彝民,手里拿着大刀,长矛,呐喊着蜂拥而来。指战员们还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中间。指战员们尽管一个劲地向他们解释,可他们好像一句也听不懂,嘴里还是"呜呼!呜呼!"不停地叫喊。彝民越聚越多,把队伍挤得半点动弹不得。王耀南又急又气,战士们也毫无办法,真是束手无策,进退两难。

不一会儿,彝民采取几个人围住红军一个人的办法,动手抢起战士们的武器和工具来。有几个彝民挤到王耀南身边,通信员小刘立刻上前阻拦,可是又高又壮的彝民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刘按倒在地,用脚踩住他,连枪带衣服抢了个精光。王耀南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事,一气之下,他拔出手枪,顶弹入膛。这时,周围的战士也哗啦一声拉开枪栓,一双双仿佛要冒出火似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王耀南,那神色分明是在说,连长,打吧!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保证把他们??眼看一场严重的流血事件就要发生!猛然,党的政策、军队的纪律、上级的命令如同一道闪电,划过王耀南的脑际,手上的枪顿时觉得沉重无比。正在这时,混乱的人丛中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王耀南凝神一看,原来是浑身上下已被扒得精光的罗指导员,正在不远处高声大喊:"总部命令,不准开枪!??"王耀南马上收回了枪,向周围战士命令道:"不准开枪!谁开枪谁就违犯党的政策。"几个大个子彝民见状立刻上前,拧着他的胳膊抢起了枪,接着,衣服也被抢走了。

在枪林弹雨中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王耀南何曾受到这般委屈!他一肚子火冒上来,压下去,压下去,又冒上来。但一想到首长的指示,想到政策,最后还是把火压下去了。

双方一片混乱之中,王耀南突然看到几个侦察连的同志带着一个人朝这里走来。只见这个人身材魁梧,头上缠着一条卷成尖的缠头,身上披着一条黑色毛毯,露出的裤角又肥又大,打着赤脚骑在高头大马上。王耀南心里暗想:这一定是侦察连捉到的他们的头人,这下可好办了。等他们走到跟前,那个人对着包围红军指战员的彝民大声说了句什么话,只见众多彝民齐刷刷地退到一旁。显然,此人很有权威。经侦察连的同志们介绍,才知道这个人是果基家族的首领果基约旦(小叶丹)的代表,侦察连的同志正要带他去见总部首长。于是,工兵连跟着他们一同退出了彝民区。

顺原路走回不远,工兵连碰上了一支友邻部队,他们虽然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原委,但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一见工兵连干部战士的这副模样,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工兵连真凉快呀!""喂!你们到哪儿洗澡去了??"他们一面笑着一面给工兵连凑衣服。

当时所有红军指战员的服装都很破旧,可是他们还是把自己最好的衣服拿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这支部队的指挥员闻讯赶来,他马上让通信员把他的换洗衣服送给王连长和罗指导员,并传令凡有3件衣服的包括身上穿的,拿出1件,凡有两套衣服的拿出1套,马上集中交给工兵连。他怕衣服不够,还让供给处捡一些好点的麻袋送给工兵连。这样,工兵连指战员们才免受了这赤身露体之苦。

工兵连从成立以来从未打过败仗,然而这次不但枪被缴了,连衣服裤子也被扒光了。回来的路上,有的战士又听了些玩笑话,心里就别提多别扭了,甚至有的干部也想不通,埋怨情绪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王耀南和罗荣同总部派来的巡视员一起,通过召开支委会和军人大会等各种形式,耐心地讲了为什么不能打的理由,以及如果我们打了彝民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等等道理,终于扭转了部队的埋怨情绪。

第二天,刘伯承司令员来到工兵连。

王耀南红着脸,低着头说:"司令员,我们没有完成任务,还??"刘伯承亲切地说:"你们模范地执行党的政策,就是完成了一项大任务。"事实的确如此。正是由于红军先遣队指战员们忠实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用自身的行动显示了人民军队的本色,才逐渐打消了彝族人民的疑虑和仇视心理。随后,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族的首领"歃血结盟",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中央红军主力通过彝族区时,不仅一路畅行无阻,而且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欢迎。

经历了这次特殊考验的王耀南和他的工兵连,通过彝族区后继续赶路,直指大渡河边的安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