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英雄人物的故事
4959300000024

第24章 雪原英雄杨靖宇

勇气可嘉的少年杨靖宇

1905年2月26日,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在私塾里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就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人记忆犹新的故事。

有一天,杨靖宇正在教室看书,突然屋外传来阵阵呐喊和殴打的声音,原来是几个兵痞正围着一个人进行殴打,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很多人都在小声议论。突然,只听见一个男孩的声音:“你们太欺负人了!”这个男孩就是杨靖宇。他的这一声吼把观众的情绪都激发出来了,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大声嚷嚷着。其中一个兵痞盛气凌人地说:“怎么啦?他把我们给得罪了,就应该被揍!”说着,又要准备开打。

杨靖宇迅速组织几十个学生就上前来拉着那几个兵痞往学校外面拖,那几个兵痞如何抵抗得了这几十个人,只得灰头灰脸地走了,但他们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现在的离开只是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杨靖宇把那个人从兵痞手中救出来,安慰了几句就各自回去了。结果第二天,那些兵痞又喊来了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学校。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着找昨天那个大个子男孩——杨靖宇,很快就惊动了校长,连忙出来向这几个兵痞赔礼道歉。这些兵痞如何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依旧不依不饶要找到他。就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教室的屋顶上,手中拿着火柴大声喊道:“嘿!我在这!你们知道我手中这是什么吗?这是洋火!你们要是不快点离开,我就把这房子给烧了,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

校长也在一旁说道:“哎呀,我们也管不了这个孩子!你们还是快走吧,你们不走,把这孩子逼急了,真能把房子给烧了。万一真出事了,你们的头儿肯定也不会放过你们的吧?”

兵痞看到杨靖宇这架势,又听校长说得有理,只得灰溜溜地走了。这件小事充分显示出杨靖宇不畏权势、英勇果敢的品质。

雪原英雄杨靖宇

1923年,年仅十八岁的杨靖宇由确山县来到当时的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生活,同时这里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开端。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之后,杨靖宇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9年春来到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担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十七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6年初,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活动在抚顺地区的抗日联军,调集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在汉奸邵本良一群土匪的配合下,开始大举向抚顺地区进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杨靖宇采取牵“牛鼻子”的办法,迂回作战。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杨靖宇带领军部和一师部分指战员担当了牵“牛鼻子”的任务。他们从清原向新宾方向转移,再从新宾向桓仁转移,然后再回到清原。经过几次的长途急行军,拖得敌人筋疲力尽,失去了刚开始时的嚣张气焰。

杨靖宇部队分成几个小分队,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采取麻雀战术,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歼灭了许多敌人。由杨靖宇率领的小分队走到新宾的大琵琶岭时,被敌人发现,杨靖宇集中火力歼灭了六十多名伪军。然而,有一天,杨靖宇等一行人正在鸡房子岭吃饭,邵本良得知后,派二百名骑兵追来,杨靖宇便让战士们用轻机枪扫射,敌人丢下五十多具尸体狼狈逃窜。气急败坏的敌人吃了几次败仗之后,便集中兵力,在三木的指挥下,想找机会与杨靖宇决战。杨靖宇看透了敌人的阴谋,便将计就计,让战士们一路上丢弃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制造逃跑的迹象,敌人信以为真,派邵本良余部紧追不舍。而我军在杨靖宇的率领下,风雨不误,日夜兼程,长途跋涉千余里,迂回到凤城县的梨树甸子。杨靖宇布置好埋伏圈,待邵本良残部完全进入伏击圈后,一声令下,全体指战员一齐开火。经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了几乎所有的残敌。邵本良仅带着七名土匪逃掉。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大讨伐”。杨靖宇痛击邵本良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抚顺地区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战士们的斗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了牵制日本关东军入关,配合、支援全国抗战,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制定袭击奉海铁路(沈阳至梅河口)作战计划,进行了新宾黄土岗战斗。又在广大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宽甸县双山子、四平街痛击日军守备队,毙伤日军水出、陆岛队长以下三十余人,在本溪县碱厂沟与日军牛岛部队交战,击毙牛岛队长以下五十余人。在本溪县大石湖、桓仁县大甸子、冷沟等地,多次与日伪军激战,有力地钳制了日本侵略军。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东北作为征服中国的战略基地。东北抗联的存在,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反动统治,敌人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为此,1938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六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特别强调:“对于捕杀匪首杨靖宇等须全力以赴。在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时,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在军事讨伐的同时,日伪当局采取收买汉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抗联进行分化瓦解。至此,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极端艰难的时期。

1938年,杨靖宇指挥所属部队开展一系列斗争: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敌人,取得蚊子沟、土口子、长岗、岔沟、木箕河、大蒲柴河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指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边道大讨伐”。

进入冬季,斗争更加艰苦,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由于敌人实行了“梳篦式讨伐”和“狗蝇子战术”,战士们甩掉一股敌人不久又遇到一股敌人,体力消耗很大。加上长白山天寒地冻,气温经常是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由于缺医少药,不少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1938年夏,由于一师师长程斌叛变,一路军活动更加艰难,但杨靖宇领导抗联坚持斗争。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杨靖宇已经好多天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1940年2月23日下午,因为身边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四万多名日军包围。在与敌军交战的二十多分钟里,面对敌军的诱惑和哄骗,杨靖宇并没有委曲求全,而是面不改色,坚持用手枪向敌军射击。敌军的枪支击中了他的左手腕,他就用右手和敌军应战……生擒杨靖宇十分困难,敌军便向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孤身战斗的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抗敌不过,壮烈牺牲。

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已经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竟然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就连残暴的侵略者也被杨靖宇不屈的人格深深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