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并不是说管得越多,管得越严格,效果就会越好。如果不能掌控一个度,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善于放权,乐于给下属提供民主的管理者,才是真正懂管理的领导。当一切都做到最好的时候,管理也就会变成一件“不管而管”的简单事。
【经典今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一个东西浑然天成。看不到它的形体也听不到它的声音,空虚而寂寞,可以不依靠外力而长久生存,甚至循环运动而不知道停歇,此物算得上是万物的根本。人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可以称它为“道”,再很勉强地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大”。这个东西广大无比而永不停歇,并且一直延伸,伸展到很遥远的时候再返回本原。宇宙间有四大,分别是: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我坚持以民为本的领导原则领导人民,人民就会得到教化;我对自己很严格,人民则会自然而然遵守规矩;我尽量不给人民增加麻烦,人民慢慢就会富裕起来;我没有过分的欲望,那么人民也就会变得淳朴。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
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
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
文王曰:“然则卜之。”
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竞。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斔斛不敢入于四竟,则诸侯无二心也。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庄子?田子方》)
文王曾经到渭水附近的臧地巡视,他看到一个老年人在钓鱼,但是他发现这个老人的钓鱼不用鱼钩,只是手里拿着钓竿而已。
文王召见了这个老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聊天之后他就想国家中的重要事情交给他去处理,他担心这个举动会引起其他大臣和自己父兄们的不安;但是这个老人实在是他优秀了,他又担心失去这样一个人才。于是到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对大臣们说:“昨天晚上我梦到了一位良臣,他面孔非常黑,而且留着胡子,骑着一匹杂色的马屁,马的蹄子一半是红色的,他对我说:‘将你国家的一些重要事情交给臧地的一个老头,因为他是一个千年难遇的贤良之臣。’”
诸位大臣听完之后都非常紧促于是说:“这不就是先王季历所下的命令吗?”
文王窃喜然后说:“要不,我来占卜一下看。”
诸位大臣则继续说:“这可是先王的命令,大王不应该猜疑,没有必要占卜了。”
于是,文王迎接来了臧地的这位老人,并且将国政交给了这位老人,这位老人上台之后并没有颁布任何法令,也没有修改任何的法典。经过三年时间之后,文王再次巡视全国,发现是士大夫们都解除了朋党,地方官吏也都不敢贪赃枉法,都在同心协力。而其他不法分子都不会进入其国境。
文王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于是拜这位老人为太师,并且请教他说:“这种政令可以推广到全国吗?”
老人对此没有回答,只是告辞了文王。而早上还在施行的政令,下午就已经不知所终了,从此再也没有了音讯。
【古为今用】
策略1:用最简单的方式做管理
其实往往复杂的东西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很多大道理都是通过大量的事实认识之后而达到一定的境界,然后用最简单、最易于别人接受的句子概括出来。也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
亨利?明茨伯格是全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他曾经说过:“管理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的回报非常大,但是往往缺乏常识。”而常识则是人类共有的,通过大量事实证明过得真理。
最简单的概括往往是又通俗、又容易让别人理解的。但是很多人都这种简单的道理却不相信,认为其中包含着很大的背后答案。
曾经有一家报纸举办了一个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承载着三个关系着世界兴亡的专家,一个是环保专家,他所致力于的研究可以拯救很多人,让地球免于环境方面的污染;一个是核专家,他可以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从而使地球免于全球性的战争,使地球免于战乱;还有一个是粮食专家,他可以在毫无生机的地方利用自己的知识而种植出粮食来,这样可以让上千万人免去饥饿问题。这个时候热气球动力不足了,必须将一个人丢下去从而减轻重量,那么该丢下去哪个专家呢?
这个问题抛出去之后,因为奖金很高,所以参与的观众非常多,在这些观众中很多人想到了很多奇怪的解释丢下去哪一位专家,其中不乏宏观的见解。
但是最后的结果揭晓的时候,人们发现获奖的居然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也很简单:将最胖的那位专家丢下去。
其实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事情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考虑问题的人将它复杂化了。
很多人告诉我们读书需要将书读薄,然后再读厚。而在管理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会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其实我们需要将其还原。一个管理者想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就需要懂得将事情简单化的方法。管理的目的也是将所有的东西简单化,一个管理复杂的企业终将会害了自己。
曾经有一个农夫经过了大半辈子的努力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拥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牧场。
等到这位农夫的牧场开张的时候,他的朋友都来祝贺,同时也都在来欣赏这里的景色。很多人都问这位农夫有没有给牧场取名字?牧场主非常得意地说:“说到名字真的很有意思,我的大儿子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名字‘詹姆斯’;而我的小女儿则希望用她的名字‘司连丽’;我太太认为这里的生活让她感觉很开心,所以干脆就简单一点叫快乐牧场;而我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牧场,所以我想叫它‘梦想牧场’,现在我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它的名字叫做‘詹姆斯司连丽快乐幸福牧场’。”
朋友们听完之后说:“名字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在你的牧场里怎么没有看到你喂养的牲畜呢?”农夫则回答说:“以前是有的,但是很多牛和马都因为忍受不了在身上烙那么长的名字,而逃跑了。”
其实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如果将简单事情复杂化,那么会害死人的。同样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复杂,那么就会坑害这个企业。
清华紫光集团总裁张本正主张“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这里讲到的“去除管理”并不是不要管理、不是不要管理制度,而是要让员工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制度不能束缚和约束员工在精神上的自由。
一个高明的领导能够做到让部下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不管他在还是他不在,员工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工作。这其实就是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每个企业渴望看到的。
作为一名管理者,可能面对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有点手足无措,没有了方向,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需要去做什么,他们要记住的就是一句话:管理方面的事情越简单越好。然后根据这种管理去挑选和提拔一些优秀的人才,然后将权力下放给他们,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工作支持和保障,给他们一个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大家营造一个彼此都喜欢的环境而已。如果做到了这些,就会让企业达到成功的彼岸。
策略2:懂得放权去做管理
道家的思想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其实完美化的管理同样是无为而治的管理。
中国台湾奇美公司以生产石化产品ABS而在行业中位居全球第一,奇美的董事长许文龙所采用的管理企业的风格和观念就是“无为而治”,其实简单说就是需要管的少管、不需要管的不管。
企业内部的很多事情许文龙总是实行全部授权的方式,他从来不做任何书面的指令,就算是偶尔和主管们开会,也只随便聊聊天而已。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印章放在什么地方,而且更令人叫绝的是他连一间专门的办公室都没有,因为他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所以他经常开着车去钓鱼。曾经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大雨,于是他就到公司去避雨,结果员工看到他感觉很奇怪,很多人问他说:“董事长今天没有事情你来干什么?”许文龙想了想说:“是啊,没有事情我来干什么呢?”说完之后居然开着车离开了。
杰克?韦尔奇也曾经说过“管理越少,成效越好”的道理,其实就是“无为而治”。
杰克?韦尔奇在接受GE的时候,GE已经处于官僚主义盛行,令人憎恨的大企业顽疾中,杰克?韦尔奇认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扼杀公司的竞争力。杰克?韦尔奇采用自己的管理方式,按照“管理越少,成效越好”的理念,尽可能放开自己手中大权,然后让员工放手去做。他不仅自己做,而且督促自己手下的经理也减少管理,因为他认为一个经理要是管理得少一点的话,那么公司的员工们就会做得更多一些。
“管得越少”就会“成效越好”,其实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正确,成效少了绝对可以证明管理得少,这是一种管理的境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者企业管理者懂得这个道理。
根据一项较为权威的调查得出:“中国有80%的企业将时间都花在了管理上,而仅仅将20%的时间花费在了工作中。”而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也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管’和‘理’的比重是2:8,显然这种比重和国内的一些企业比重正好相反,或许这就是国内一些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吧。”
很多人都在考虑如何将管理做到“管得少”而又“管得好”,其实关键就在于“管得住”。管理者未必要任何事情都亲自去做,只要懂得了委托和授权就可以了。在企业的管理中,其实少就是多,你越管理得少,则收获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