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老庄学管理:最有中国味的管理之道
4933500000032

第32章 不出户,知天下:布好一张外部信息收集网(2)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其实通过某种角度来说,资源也是这样,并不缺少只是欠缺发现的眼睛。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太多的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资源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我们该怎么去利用。

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都不同,所以当我们在面对资源的时候,对这个资源的看法和认识就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懂得善于观察,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独到的、敏锐的眼光。另外我们还应该具备辩证的思维方式,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好的资源,哪些是不好的资源;知道哪些资源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哪些资源则是潜在的资源……当我们具备了这种分析的能力,我们就要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我们就将那些是资源但是又还没有开发的资源进行阐述和研究,看看挖掘资源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我们要坚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人才是一个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每个人企业都有自己潜在的人才库。就比如联想集团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绝对和他们的人才分不开。企业的管理者想要挖掘并且管理人才有很多方法,但是唯一要注意的是要懂得挖掘,尤其是一些潜在的人才,一定要挖掘出来让其能够为企业贡献力量。而要想要从企业的内部挖掘能够任用的人才资源,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内部的人才时常进行盘点。

人才盘点其实就是针对当前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一次内部调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意义:可以打破之前存在的职位高低、工作优劣的观念,从而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在任何一个岗位工作都很重要,让员工之间通过调换岗位得到更好的锻炼;人才盘点的过程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就容易让大脑迟钝,甚至思维僵化,所以要进行人才盘点,更换工作岗位之后他们就可以站在一个全新的岗位上,有助于他们激发工作热情,能够让他们在新问题面前得到更好的成长,这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进行人才盘点还可以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固定的岗位中,他的思维就会固定化,这不利于他们在工作中有突破和创新,如果他们可以调换一下工作岗位,那么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开发,从而更有利于之后的工作。

其次,让全部员工参与到决策中来。

现在的社会正在高速发展,各个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人才制度,可以说管理一个企业非常不容易。如果企业对下层的员工在管理的时候管理太多,那么就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不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全员决策。

企业可以邀请企业中的员工、中下层管理者等等一起开会讨论,而且参与者的身份都相同,大家可以在会议中各抒己见。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了解程度远远高于一个管理者,所以管理者如果横加干涉他的工作,往往不能够深入,反而会产生企业中的官僚主义。所以鼓励所有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这样企业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而决策的正确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其次,管理者应该跳出来,看到更全面、更广的层面。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首诗中就包含了善于发现的道理。对于庐山的观察如果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到得就不同。虽然看到得都是庐山,但是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来的景色不同。而当我们身处庐山的时候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想要看到庐山的真正面貌,我们还需要跳出来,在庐山之外看庐山,让我们拥有最全新的视角,这样才会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一个企业中同样也是这样,我们在企业中难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无法看到企业中的全部资源,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浪费。

关于挖掘资源方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管理者说:“每个人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好比是看到一个大鱼缸,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做鱼缸中的鱼,还是做鱼缸外边的人。如果做了鱼缸里面的鱼,那么这一辈子就要受别人的摆布,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而如果做在了站在鱼缸外边的鱼,那么你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一切事情。”一个管理者掌控着一个大局,当他们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一定要跳出固定思维,跳出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样自己去分析和判断才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最后,要懂得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管理者对这个概念一点都不陌生,从现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整合就是对某个特定的区域、空间以及时间范围内的资源,在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前提下,优化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合理挖掘、合理利用,并且有效增加各个资源之间的联系,能够让它们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最为优化的资源配置,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资源整合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合理的资源整合可以将之前没有发挥效果或者被遗忘的资源重新利用,所以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这种方法,因为这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策略4:跳出周边的环境思考问题

安东尼?罗宾是世界上著名的潜能激励大师,他曾经说过:“人类生来就需要成就一番事业,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成就事业的一颗种子。”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额,我们都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很多人都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环境而改变了自己,并且否定了自己。他们将自己的优势和才能丢弃,也忘记了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理念。如果身边有人给他说过“你不够资格”类似的话,慢慢地他就真的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所以自己也会感觉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但是如果周边的人能够不断给你给予鼓励,那么这个人却可以强大起来。所以一个人周围的环境非常重要,这种环境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尤其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的交际范围非常广,所受到的环境影响非常大,那么这种管理者就更要注意周边的环境,尽量让自己不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家其实更像是一个“外交家”,他们必须拥有超强的外交能力。首先他们要说服投资方给他提供资金;其次他们要说服客户认可他们的产品并且购买他们的产品;第三他们要和恶意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防止他们被算计;第四,他们还需要合理解决员工的问题,然后恰当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他们还需要和政治部门打好关系,要证明企业有社会价值,需要得到政治部门方面给予的支持。如上的一些问题都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

所以,面对如此负责的人际关系,一个管理者需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避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让企业和企业中的员工都能够顺利发展。其实有时候跳出了自己所处的环境,那么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会很好解决。那么我们在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时,我们该怎样跳出这个圈子合理思考呢?

首先,思考那些试图影响你的行为和意识的人有什么目的。从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如果能够思考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盲目依从了。

曾经有一个非常努力的小姑娘叫威廉李斯,她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如果她在学校的考试中得了A的时候,她的父母就会非常开心,然后给她很多的奖励;但是她偶尔得一次B的时候,她的父母就会非常生气。后来一次,威廉李斯给自己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威廉李斯写道:“只有得到一个A我才是一个成功的人,而得到了B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在这个小故事中,威廉李斯的父母给孩子灌输的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和意识。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作为一个学生,威廉李斯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A,而得了A也未必代表她非常成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绝对不是为了去得A。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所做事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要被错误的思想所左右。

其次,当别人说你不行、说你不够格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这些,不要被周边的环境所影响,不要放弃自己的目的和追求。

曾经有一个叫雷斯特尔的传教士到各个监狱中去给犯人们传达福音,他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在这些犯人中有90%的人都有同样的经历,那就是他们的父母一再打击他们,告诉他们“你怎么努力也不会改掉你的恶习。”所以这些人最终来到了监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