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三靠:断谋说
4914900000021

第21章 “谋”在执行——成竹于胸,就要贯彻到底(1)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纵览先贤,我们可以发现,成功者不是有天赋,就是能够坚持。想要取得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懂得坚持,谋虑就在于长远的坚持,就在于对自己有信心。

有信心才能把一切贯彻到底,才能让成功如期而至。人生最大的谋虑在于坚持,只要你不放弃,去坚持,成功就会向你绽放出最灿烂的笑脸。

人生当立志,无志难成事

人们常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可见,志向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而奋斗就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开始。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是没头苍蝇一般,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有目标的人生,是深谋远虑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我们一直在路上,在奋斗的路上,而且从不停歇。有人说梦想就像香醇甘洌的酒,就算巷子再深,酒香也能飘出来,送到你的身旁。再多的想法,如果不去付诸实践,你的想法终究会成为空想。很多人总是感叹,总是认为自己错过了很多东西,殊不知,这些都是因为你目标不明确,白白地让光明的未来从身边溜走了,就算发出再多的感慨,也只能是徒唤奈何而已。

人生在于奋斗,而不在于静止,如果我们每天只是空口说白话,没做多少工作,却想要很多报酬,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我们失去奋斗的动力,取而代之的则是惰性心理。

1911年,周恩来正在沈阳上学。有一天,学校的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们来上课,正当课讲到高潮的时候,魏校长忽然间停顿了下来,他问课堂上的学生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学生们先是一愕,接下来便是四下一片静寂。

魏校长笑着说:“如果你们都不回答,那我就一个个地问了。”

接着,魏校长就走下了讲台,一个个问起了学生们。

第一名学生回答说:“我要为光耀我家门楣而读书。”

魏校长点了点头,不予评论。又问了第二名学生,第二名学生回答说:“我是为了知书达理而读书的。”

魏校长接着问第三名学生,第三名学生回答说:“我是为了我父母而读书的。”第三名学生回答之后,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校长接着就走到了周恩来身边,问了他同样的问题。

当时,周恩来在同学们中间很有威信,在此之前,辛亥革命刚刚取得胜利。当时清政府要求每一名汉人都要留着长辫子,不然就要杀头,而周恩来率先抵制,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学生们被周恩来的胆气所折服,非常钦佩他,而在课堂上也是如此。魏校长问话之后,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周恩来,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周恩来表情严肃而深沉地回答说:“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魏校长非常惊讶,他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周恩来这样的一名学生已经足矣了,于是就说:“有志的学生,应该像周恩来学习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也一直吸引着周恩来,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不断被这个志向所吸引,终成一代名人。

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当初的目标也就被抛之脑后了。其实,青春是短暂的,是易逝的,如果我们没有趁着年轻闯出一番事业,等到我们青春老去,两鬓斑白的时候,就只能是老大徒伤悲了。

确定志向,坚持你的坚持,当壮志得酬的一刹那,你才能够体会到奋斗过后的喜悦。如果你有志向,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纵览中国古代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全都得益于年轻时树立的大志向,并且随着行年渐长,能够不断坚持,正因为这样,成功才会在我们的坚持下不断散发光芒。

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年幼的时候家里十分贫困,根本没有余钱去上学。但是范仲淹不甘于平庸世俗,便决定跑到寺院僧房里去读书学习。

在僧房学习的时候,范仲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废寝忘食地读书。每天都是彻夜不眠,就是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范仲淹的衣食起居非常简陋,他每天晚上都用糙米熬出一碗饭,到了早上饭凝固了,范仲淹就拿刀把饭切割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即使生活如此艰苦,但依然磨灭不掉范仲淹的志向,他还是一如往常地努力读书。

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听说他窘迫的生活现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同学的家人非常同情,就让儿子给范仲淹带去一些鱼肉,以使他能更好地读书。

但是范仲淹却坚定地说:“我不要,吃简陋的饭更能磨炼我的意志。无功不受禄,你还是拿回去吧!”

那位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才没有接受,于是,就把鱼肉放下了。

过几天,那名同学又来看望范仲淹。看到他前几天送给范仲淹的鱼肉丝毫没动,而且已经变质发霉了。于是非常生气地说:“我好心给你东西吃,你还不领情。现在东西都变坏了,这不是浪费粮食吗?”

范仲淹解释说:“并不是我想让这些东西坏掉,只是我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我吃了这些美味佳肴,等到以后我再过回艰苦的日子就不习惯了。我感谢你和你父亲的一番好意!”

回到家中,那名同学把范仲淹的话和父亲说了,得到了大加称赞:“范仲淹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好孩子,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果然,经过刻苦的学习,范仲淹成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人穷志坚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范仲淹的成功就在于他早早就树立了志向,并且执著于梦想,不因任何困难而改变。范仲淹认为,艰苦可以磨炼他的意志,经过这样的磨炼,范仲淹能在梦想实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范仲淹知道,成功道路上的糖衣炮弹理应舍弃,因为这些东西会让自己产生惰性。奋斗铺就成功路,范仲淹正是依靠自己志向的坚定从而走向了成功。

如果我们没有树立志向,不知道成功在哪里,就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走向成功。如果我们半途而废了,那么,之前所有努力和奋斗的价值,就永远也不会被发现了。志向是人生的启明星,它会在你身处黑暗的时候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指引你前进。成功需要指引,更需要坚持。在奋斗的路上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我们的脚步才能迈得坚实,道路才能铺得长远。

杂而不精不如专一而精

杂而不精和择一而专哪个更好?也许有人会说杂而不精更好,因为这样的人懂得的更全面;或者有人说两者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我要说的是,择一而专更好!

人生的目标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专一。有的人目标繁杂不均,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虽然目标很多,但是自己要身体力行,能够达成的却是寥寥无几。如果是这样的人,不管过了多久,等到我们回过头再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他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路的起点,永远都是在岔路口上徘徊,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

很多人会问,世上的路有千千万万,哪一条才是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呢?我们要知道,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我们的,我们才会喜欢去做,并且会,能够吸引到你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会走无数条路,但是,能够让我们记忆深刻的道路就只有几条,而这几条路,有的是因为成功了,有的则是因为失败了,但是自己觉得已经尽力了。尽自己全力去做一件事,如果还是没有做成,就算失败了,我们也不会觉得后悔。

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有一位非常出名的花鸟鱼虫画家,在他16岁的时候,就举办了个人画展。他的作品被选送到美国、法国等国展出,被世人称为“天才画家”,种种荣誉铺天盖地地向他涌来。但是,这位画家依然是坚持自我,该如何作画还是如何作画,不为名利所动。

在一次画展上,有人走过来问画家:“你现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你从众多画手中脱颖而出呢?这一路走来,你是不是感觉非常艰难?”

画家微笑着说:“其实,一点都不难,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本来是很难成为画家的。在当时,我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全面发展,我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游泳,打篮球,等等,不仅是我父母希望,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全方面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成就。正在我迷茫,准备全面发展的时候,我的老师找到了我。”

画家继续说:“他拿来一个漏斗和一把玉米种子,老师让我把手放到漏斗下面接着。老师先把一粒种子放到漏斗上,那粒种子很顺利地就滑落到我的手中了,如此再三,结果都是如此。老师把一把玉米种子都放到了漏斗上,但是因为玉米种子相互拥挤,竟然一粒种子都没有滑落到我的手上。这时,我才知道,我的人生目标太多,反而会得不偿失,所以,我必须要找到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然后全身心的投入,这样,我才能取得成功。为此,我放弃了篮球等诸多爱好,全身心地投入到画画中来,最后,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故事中画家的感悟,不可谓不深刻!人生有太多的牵绊,年龄越大,牵绊越多,如果我们被众多不必要的目标所左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杂而不精,长此以往,我们就很难取得大的成就了。心有多大,我们梦想的舞台就有多大。但是大舞台需要的是专一的目标,如果目标太多的话,舞台的负重就会变大,很有可能承受不住,最后免不了出现倾塌覆灭的危险。

我们知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成大事者更要学会摒弃次要的目标,抓住主要目标,因为这才是人生大谋略的重要体现,而目标太多,反而会让我们的精力分散,这样,我们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主要目标,舍弃次要目标,这样,我们所有的努力才会形成合力,远大的目标才会实现。

一个人如果心中不专一、做事不专注,必会使他所有的快乐以及一切与他有关的,变得不真实,如此荒芜一生。相反,如果能够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眼下正在做的这件事上,那么终究会取得优秀的成绩。

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向学生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到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免费餐会。

这“太空针”高塔高185米,登上高塔餐厅可以一览西雅图的美景。另外,那里的甜点也是孩子们向往的美味,可以说那是每个孩子都梦想去的地方。但是要获得这个机会并非易事,因为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又称“山上宝训”,是圣经中的著名篇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有一天,一个11岁的学生胸有成竹地坐在戴尔?泰勒牧师面前,以孩子特有的童音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下来,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竟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泰勒牧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真正的圣经门徒能背诵全文的也是少有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牧师不禁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

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去背。”

16年后,这个孩子成了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的名字叫比尔?盖茨。

在人生的道路上,外在的客观原因起一定的作用,但个人的主观努力却是最根本的。比尔?盖茨无论是对圣经的背诵还是后来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得益于他总是集中精力去做好眼前的事。比尔?盖茨的竭尽全力向我们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重视内因的积极作用,用专心致志的精神去叩开成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