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实干胜于空谈:责任感与执行力培训读本
4914400000017

第17章 实事求是——实干者的思考特点(3)

按照通常观点,米糠除了当饲料,白菜萝卜除了吃以外可能不会有其他作用。但事实上用它们提取的维生素却可以用来改善生命质量,甚至挽救生命,而维生素最早也是从米糠中提取出来的。后来,科学家从新鲜的白菜、萝卜、柠檬中提取出其他的维生素。这就是思维发散和平面思维的结果。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树皮、破布这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蔡伦却用它们来造纸,使得人类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每个人对浓烟和热空气都不会陌生,但蒙哥尔费兄弟却用它们来灌满气球并使热气球成功载人在天空中飞翔……人类正是凭借着不断挖掘事务性能的多样性,才能使历史才能不断地发展。

第五、善于换种方式重来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佛勒是一位刷子大王,但当大家都在看到刷子有利可图而纷纷生产的时候,他却大胆地将目光从一般人身上转移到了军人身上。当时正处于世界大战期间,他精心设计了一款擦枪的刷子,并找到相关人士推销:这是一种特制擦枪的刷子,可以把枪擦的又快又好。相关人士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和他的公司签订了3400万把刷子的合同。这种“换地方打井”的策略使他赚了一大笔钱,也令其他其他还在百姓市场里争夺消费者的人望尘莫及,从而更加巩固了他“刷子王国”的地位。

“换地方打井”的策略,在市场定位方面,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68年,七喜汽水曾经提出“非可乐”的定位策略,并打破了美国几十年来可乐在饮料市场上一枝独秀的格局。七喜是一种碳酸饮料,而在它的一系列广告中都一再强调自己“非可乐”的性质,并将其灌输给消费者。清凉饮料有两种:一种是可乐,一种就是“非可乐”。如果喝腻了可乐,七喜可以成为你的另一种选择。“非可乐”定位的广告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一年内,七喜的销量便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位居第三。可见,在竞争中,“换地方打井”,也即是换种方式重来的思维具有超高的现实意义。

方法二:实干也要创新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人的经验越是丰富就越谨慎;财富越多就越追求稳定。虽然你还是原来的你,但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变得不是那么愿意承担风险,也不再那么争强好胜了。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上多了很多循规蹈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倾向。但是,这对于成功者而言是很危险的。既要敢于“尝试”,又要尽量压低风险成本,这才是成功之道。

世界上并没有一举成功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在尝试中前进,同时尝试中逐步逼近成功者的目标并取得成功。因此,没有尝试便不会有成功。

当我们走夜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虽然“看着黑”,但走下去却“未必如此”。往往在走到黑暗“近”处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并不太黑,甚至根本就是“亮”的。其实,在人生的事业、爱情、家庭、金钱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同样如此。坐在那里空想,越想越害怕;坐在那里呆看,越看越黑暗。如果我们能够尝试着前进并不畏艰难和黑暗地进行尝试,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问题。

美国人就很推崇“尝试”精神。在他们看来,做事情不可能百分之百有把握,因此主张在稳重决策的同时,还必须有一点儿“尝试”精神。无疑,冒险能激发创新、拼搏精神,并能大大鼓舞士气。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的奋斗故事恰恰可以给以我们一些经验和启发。

玫琳·凯自述道:“制造尝试气氛要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做起。假设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没有冒险精神,那么在这家公司里便很难看到冒险精神。这时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总经理如果放手让其他的经理人员去冒险,后者也同样会放手让自己的手下人员去冒险。这样,每一位经理人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都是决策者。当两名经理人之间的意见不合时,上级经理则会支持有能力作出决策的一方。当然,也会存在这样的时候:一位经理做出的决定最终被证伪。在鼓励经理们冒险的公司里,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在玫琳·凯化妆品公司,流行着这样一句格言,它适用于公司的经理们:‘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放手让人去冒险并允许其在冒险中犯错误,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条正是促使他们取得进步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我们首次举办玫琳·凯化妆品展销失败了。我曾经怀疑自己在公司里的新冒险。是的,我失败了,并几度为此忧心忡忡。但是待分析前因后果之后,我从失败中汲取了教训。我也曾千百次向公司的人讲述了这段往事。我要让他们明白,我首次举办化妆品展销时失败了,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我们的这次失败成就了以后的成功。我坚信生活就是一系列的尝试和失败,而我们只是偶尔获得成功罢了。重要的是不断去尝试,勇于冒险。

“我们队被拒绝采纳的不合理的建议十分谨慎,因为我们不仅知道人们对其建议十分谨慎,还对遭到拒绝也十分敏感。批评雇员提建议的公司最终只会挫伤雇员的自尊心,使他们从此不再提出任何建议。由于对这一点的认知,我们总是给提建议的人写信并表示感激。

事实上,当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新计划往往会让人兴奋不已,而试行后却有可能令人失望。一家公司如果鼓励革新就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不一定每一个可接受的设想最终都会被接纳。例如:曾经有人想玫琳·凯公司提出过一个被称为“盒子里的生意”的建议,是一种帮助第一线人员记账和安排时间的系统。该系统开始的时候被采纳了,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开支很大,而且第一线人员认为其太复杂便直接拒绝使用它。尽管这个建议没有获得最终的采纳,但提出该建议的人仍旧获得了感谢。因为公司必须保持他人向公司提出富于创新精神的想法的积极性。冒险精神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因此,趁现在身上还残存着不少的冒险精神,就应当发扬它、利用它。在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技术发展都十分迅猛,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现代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企业,规避风险往往会带来致命的打击。

很多资历老的经理都会懂得鼓励别人创新和冒险,但是他们却很难意识到自己对风险已然变得不再那么乐于承受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随着管理职位的提升,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明确地倡导理智的尝试精神。或许,你现在的管理方式和以前相比已经增添了一些深谋远虑。但是,总体来说,你的管理行为可能还没有根本上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管理行为适用于出在管理生涯各个阶段的经理。

一生规避风险、害怕失败的经理不仅自欺,还欺骗了公司;非但自己不能发展进取,还剥夺了员工成功的机会,也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如果你尝试的频率高于一般的优秀经理,那么你的失败也会更多。但当然,谁也不想经常失败。要明确哪些风险是该冒的,哪些是不应该的。而只了解事实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了解自己。在决定下注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自身的这个因素,包括自己在人生奋斗中所处的确切位置,以及这个位置对你思维多产生的影响。但即使你知道自己可能会输,赌注也不能不下。一旦筹码落地,你就不能再想输了,要想着赢。

因为失败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如果你下注输了也不用过分灰心。尝试是必须要付诸一定代价的,在决策时就应该把这种代价考虑进去了。

总之,成功之道不仅要敢于尝试,还必须尽量压低风险成本。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

尝试是第一位。人生需要尝试,特别是在创业阶段,或者是处在系统生成阶段。一般来说,创业之初并不知道结果如何,在这个时期就必须要反复地尝试和挑战。当然,我们所说的尝试并非无谓的冒险和牺牲。

方法三:改换态度

我们在现实啥呢干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十分平庸并且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仔细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使他们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一切。他们一遇到难题就会想要逃避,一遇到挫折便会自怨自艾。那么,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那些职场上的平庸者们却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在陌生的事物面前就会脱口而出:

“这事根本做不到。”

“现在还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

“我还是不行,放弃吧。”

这些消极颓废的想法根本不能帮助解决问题,还会限制他们潜力的发挥。而问题一旦不解决,他们也就永远与成功无缘。

事实上,他们只需要改变态度,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我们依次来看一下三个故事:

故事一:

周六的早晨,一位牧师正在为讲道而伤透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而外面正下着雨,小儿子强尼因无聊也变得焦躁不安起来。于是,牧师决定要找点事给强尼做,好使他平静下来。

牧师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随便翻看了一下,看到里边有一张色彩鲜艳的巨幅图画——那是一张地图。于是,他把这一页撕下来,随即撕成碎片并扔到了客厅地板上。牧师请求强尼过去并许诺他,如果他拼凑好了这幅图就给她一美元。

牧师原意是想让强尼至少能忙上半天,这样自己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可出乎意料的是,不到十分钟,书房的门便被人敲响了。小强尼拿着拼好的图画站在牧师面前,这使得他惊讶万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强尼居然这么快就把它拼好了。每一张纸片都整齐的排在一起,整张地图的原貌获得了复原。

牧师询问,强尼为什么能这么快就能拼好了。

“啊,”强尼答道:“这很简单。因为这张地图背面就是一个人的图片。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然后把人拼好。之后,又放上另一张纸,把拼好的图画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只要人物图片拼对了,那么地图也就拼对了。”

牧师欣然一笑,并给了强尼一美元。

故事二:

大学毕业后的罗宾如愿进入了当地一家报社当记者。某天,他的上司给她布置了一个大任务——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

这是他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但他的表情并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社并非当地一流报社,而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肯定不可能接受自己的采访。

考虑再三,罗宾决定找个借口推辞掉这个任务。

上司亚诺德在听完他的理由之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感受。让我打个比方,这就像是在一间阴暗的屋子里,想知道外面的阳光是如何的炽热。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面对,勇敢跨出第一步。”

亚诺德拿起桌上的电话就打给了大法官的秘书。电话里,他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我是XX报社的记者罗宾,我奉命采访法官,不知今天能否获得接见。”对方很快便作出答复,从亚诺德的答话中得知,约定好了明天中午1:15可以采访大法官。

罗宾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故事三:

亨利和阿尔伯特是一所高等学府毕业的大学生。

两人毕业的时候,正值社会经济动荡,工作很难找。但几经周转,他们都各获得了一个清洁员的职位。对于两个名牌大学金融系的毕业生,做清洁工无疑是大材小用了。但亨利却认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与其接受社会救济金度日,还不如接受这份工作。于是,他次日便到公司去上班。阿尔伯特则对这份工作十分轻视,但是迫于生计也只能先“混”上几个月,等经济情况好转之后再作打算。于是。两个人抱着不同的态度进了公司。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两人在工作中不同的表现。阿尔伯特整天懒懒散散,只知道抱怨,很快就被公司辞退了。而亨利则认真地做起了一个清洁员,每天把办公走廊、车间、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半年后,公司把他安排到了公司财务部处理一些杂事,他仍旧很漂亮地完成了工作。又过了一年,社会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公司的业务情况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被提拔成为了财务部经理的助理并负责协助完成一些金融业务。再过一年,公司的金融业务大增,于是决定成立新的金融部门,而此时科班出生的亨利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部门的经理。新的领域是亨利的才华得以展示出来,而他很快就成为了华尔街的红人,公司的金融业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而此时,阿尔伯特还是靠着社会救济金度日。尽管社会经济状况已经好转,而他却仍然找不到一个他看得起的工作。他也曾经尝试过去做一些所谓的“粗鄙、卑贱”的工作,但最终还是因为工作态度消极而被扫地出门。失败——找工作——失败不断地重复,他的一生也已经毁了。

就这样,两个人对待平凡工作不同的态度使得他们走出了两条完全相反的职业轨迹。

其中,故事一给人们的启示是:要学会翻转。如果你希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达成工作目标,你就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思维智慧”。而这一智慧的根源就是翻转。强尼因为懂得翻转,使一项原本十分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有些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会把纸翻过来,还必须要学会把心翻过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当你把“不可能”翻转成为“不,可能”的时候,再大的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故事二告诉我们的是:很多时候,“消极思维”会把困难在思想中放大一百倍;而当你拥有积极的心态时,就会发现那些问题与困难根本就不足为虑。其实,有的时候,优秀者与平庸者之间的差距仅仅就在于心态。已故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总裁佛里德利·威尔森在一次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如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他回答道:“一个优秀的人,无论是在挖土还是在经营大公司,他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无论工作条件有多么的艰苦,或者需要多么艰难的训练,都始终坚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样的态度,谁都会成功,也一定能达到目的,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