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面子”害了你
4913300000018

第18章 别让面子害了你——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3)

识破不点破,让对方面子上好过

朱自清先生说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可见具有高超的说话水平,在应酬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备高超的说话水平,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同样,具备高超的说话水平,也是成就一个人的强大的工具,使人前途顺畅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备高超的说话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识破不点破。尤其是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说话的艺术显得格外的重要。

当你指责他人错误的时候,你的出发点本身是充满善意的,但是指责他人,是对对方才智的挑战,如果不注意方式,可能会严重地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进而伤害彼此的感情。这样的行为,就算对方能理智地接受,也坦诚地赞成你的见解,但是在对方的内心里,总不免会留下阴影,如果今后你们再有交往的话,或多或少会受到这些小过节的影响。所以,在应酬当中,有时候识破,但是并不点破,让双方心中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达到目的了,说出来,不一定就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他办事一丝不苟,从来不马虎,是一个充满上进心的年轻人。因为他非常勤奋,表现也非常出色,法官允许他参加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案子的辩论,年轻的律师觉得自己能够获得这样的锻炼机会非常难得,所以他非常重视这个案子,反复研究好了多次,悉心准备了好久,希望能在这个案子上展露出自己做律师的才华。但这个案子牵涉一笔巨款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这是案子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让这位年轻律师大伤脑筋。

在辩论一开始的时候进行得非常顺利,年轻律师表现也很优秀,无论是从辩论、回答问题,还是协助法官工作,都是无可挑剔的。法官对这位年轻的律师也连连点头,表示赞许。但是到快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有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一个简单问题,犹豫许久之后,问这位年轻的律师:“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是不是?”这位律师怔了一下,还是立刻鲁莽地否定了法官的话:“不是。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话音一落,整个法庭内立刻安静下来,法庭内的人都诧异地看着这位年轻人,对这种行为感到意外,因为,没有人当众指出过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官的错误。法官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场内的气氛令人感到恐惧。突然的寂静,让这位年轻的律师也惊呆了,他也意识到自己不该当众指出这个问题,不过话已说出口,无法收回。辩论也一时陷入僵局。

在这件事情中,很明显,那位年轻律师的回答是对的,他诚实地指出了法官的错误,但法官却没有因为他的正直果敢而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在这件事情当中,他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指出一位学识渊博、声名远扬的资深前辈的错误,说话方式并不恰当,态度也不那么友善。想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我们也比较难接受,更何况是一位名人呢?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位年轻人应该顾及法官的面子,而不是赤裸裸地把他的错误指出来。他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提醒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到识破不点破,给他留足面子。

年轻人可以这样回答:法官大人是在考验我吗?非常不好意思,这个我不太清楚,等辩论结束的时候咱们再探讨好吗?或者其他类似的话,那情况会大不一样,小律师巧用一句不好意思,把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解了法官的围,法官自然会非常感激他在众人面前给自己挽回面子,那么对他的好感也会多几分,年轻人的事业也许会因此而得到帮助。

喜欢赞扬而厌恶遭到批评是人类本性,就像女人天生爱美一样,人们对赞美的需求也一样非常高。在人与人的应酬当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当众直接指责别人,使别人下不了台。如果必须要指出的话,也一定要委婉、温和,点到为止,双方都心知肚明即可,千万别把话说得太绝对,要让人容易接受。

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的。首先,要把话说“好”。“好”的意思是批评别人的语言要深思熟虑加工之后再表达出来,避免盲目直言不讳,要保证话语说出来之后,气氛仍然能融洽,没有人因为你的言语而丢面子,下不了台;还要保证言语说出来后,对话能够继续下去,不至于让前后的人因为你的一席话而处于尴尬状态;“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出来的话必须让犯错误的人受益,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你的话语就是废话。

其次,要言简意赅。当你当众批评他人错误的时候,言语越少越好,点到为止,最好能一两句就使对方明白,双方心知肚明即可。如果你出言不逊,当众点破他人错误,使对方陷于窘境,很容易使他人产生反感。正确的做法是,点到为止,然后转移话题,不要让众人过多关注这个过错。要知道精练而有技巧的语言可以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又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但愚笨的言语不仅会让他人感到难堪,甚至使事情恶化。

必要时,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真正懂得厚黑学的人,任何不公都不足以让他们心灰意冷,反而更能鼓舞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促成大事。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难免会有受委屈的时候,而如何以柔克刚,尽显本色,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个人能否成大事,就看他在受到屈辱的时候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否肯夹起尾巴做人,忍一时的委屈。

夹起尾巴做人也就是要适时地示弱。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肯夹起尾巴做人,有意暴露自身的弱点,更不失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专权时,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她用严刑酷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并趁狄仁杰不备将其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来了个先斩后奏。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通知家人,也没有机会面见武则天,不由得焦急万分。很快到了审讯的日子,来俊臣在大堂上还没出言,狄仁杰已伏地告饶。狄仁杰不打自招,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属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而等到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要是再诬告几个人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怒气冲头:“皇天在上,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怕无法交代,赶紧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休息。狄仁杰趁王德寿出去的工夫,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下来,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并无大碍,心也就放下来了。

狄仁杰为把棉衣送出去,就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劳烦您将我的这件棉衣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听到父亲的要求感觉很蹊跷。他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入狱。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知道走漏了风声,便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瞒了过去。

过了不久,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的儿子也出来替父申冤,这引起了武则天的重视,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我从未写过什么《谢死表》,请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释放了狄仁杰。

这是一个典型的夹起尾巴做人而最终解救自己的例子。狄仁杰的做法告诉我们,有时候以“忍”为武器与对手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高调地反抗,会让自己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不明智的。欲成大事者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以此为鉴,学会耐住委屈,记住柔亦可克刚的要诀。

如果你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者,或是生活中的幸运儿,难免会遭人嫉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掩藏锋芒,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要使夹起尾巴做人产生积极效果,必须善于“看菜下碟”。在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知识能力有所欠缺,有过种种曲折难堪的经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对经济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倾诉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等,让对方感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说一说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

学着夹着尾巴做人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下,有意以己之短,衬人之长。夹着尾巴做人就必须要能忍。我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忍,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控制,也是成大事的必备素质。

就拿经商为例,忍耐肯定能给人带来机会与财运。如果好面子,不懂得忍耐之道,不知晓伸缩之理,那么,肯定一无所获。

厚黑学中的忍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胜才是最终的目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忘记这一点,而且务必做到在忍耐中等待反扑的时机,一招制敌。忍作为一种处世的学问,特别是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俗话说:心字头上一把刀,一事当前忍为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必要时,一定要学会忍耐,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当然,能忍人所不能忍,需要一个人巨大的勇气和毅力,需要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宽容与忍让的习惯和作风。一个人要成大事,这种习惯和作风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如此,才会在关键时刻显出英雄宽宏大量的气魄和魅力。

如果想有一番作为,一定要先掂量掂量自己,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折磨与压力,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忍耐力”。因为干大事业的人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多的困难、挫折,甚至是痛苦和孤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哪怕是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都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得有过激的言行,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

读懂他人心,该抹开面子时别

“不好意思”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灌输着“做人要有面子”的思想。“面子是好东西”这种观念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我们总觉得别人给了面子,对自己而言就是莫大的荣耀。实质上,别人给你面子,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对你的一种吹嘘,根本不切实际。接受这样的面子,只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所以,一定要对涉及面子之事加以甄别,该抹开面子时,千万别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