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任正非管理日志
4907100000050

第50章 后记 化为需要自醒,公众需要自律

2008年2月26日下午13时左右,华为成都研究所一名名为李栋兵的员工(工号:00109981)从7楼坠落,当场身亡。这是近年来,又一起华为员工伤亡事件。

其实,从2006年以来,有关华为的负面消息就不断传出。在这些令人遗憾的事件发生以后,部分新闻媒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边倒”态度令人费解。

在华为集体大辞职事件发生后,众多媒体一致声讨华为的做法,甚至将华为与故意拖欠员工工资、故意逃避缴纳社会保险等社会责任的“黑砖厂”相提并论。实际上,华为多年来所纳税额一直位居国内电子行业的前几名,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总额也位居深圳前列。华为员工的个人收入、福利水平颇令同业羡慕。某种程度上说,华为对员工权益的保护、对社会责任的尽力为很多企业做出了表率。

更可笑的是,在外界众多媒体、舆论连篇累牍地为那些辞职的华为员工鸣不平、伸张正义的时候,那些自愿签署了辞职报告,顺利拿到了巨额补贴,且享受了一个月假期的辞职员工却满心欢喜。

就在外界质疑声音最激烈的时候,我受《21世纪商业评论》的委托,也要写一点有关该事件的案例。为了解真实的情况,我在一个周末去了深圳,约了几个刚刚办理完辞职手续的华为朋友,以及几个没有辞职的华为人。在蛇口一家咖啡厅的包厢内,一群人喝着咖啡、绿茶讲述自己和华为的故事。

几个刚刚辞职的华为朋友,兴高采烈,互相打探着对方拿到了多少补偿,以及准备到哪里享受难得的假期。另外两个在华为工作年限不够、没有能够签署辞职报告的华为人羡慕之情表露无遗。

“在公司内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人反对,或不同意这次改革。在我们看来,这是公司正常的人力资源改革举措,我们都平静地接受了。由于相信自己的实力,以及华为还需要大量用人的现状,我们非常有把握,在辞职以后,公司还会重新雇用我们。”在浓郁的咖啡香味里,几年前已经做到中层,在华为工作了近9年的这位华为人显得信心十足。

此时,这位老兄的手机响了,是一名在此次事件中辞职的一个同僚打来的。“这小子正躺在澳洲的沙滩上,数着大把钞票偷着乐呢。”接完电话,他说。

当然,既然是改革,肯定有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据悉,最终,在此次辞职的900多人中,有二十几个人没有再与华为签约。

然而,媒体的质疑却在继续。

某著名网站将诸多新闻报道集纳在一起,制作了一个专题,专题用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通栏标题——《华为榜样已死》。看到这个标题,我对该新闻网站的编辑水平产生了严重怀疑,如此武断地用一个陈述句式为一家企业做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实在是低劣至极。

这样一个在内部反应平淡,甚至一些辞职员工欢欣鼓舞的改革事件,却被众多媒体描绘成一个可怕的侵犯员工权益的“黑心老板”事件,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此时,《南方都市报》评论编辑林涛约我写一篇看法,作为持续观察华为多年的第三方,我虽然觉得部分舆论对华为存在误解,华为自身也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但此时出来说话,有点不太合适,因此,一直没有写任何东西。

过了几个月,风波稍微平息了,我觉得时机比较好了。在接受北京《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采访中,我就上述事件表达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公司具有自治权,基于公司长远利益的改革,只要不违反法律,应该不受外力的干涉,如果违法,诉讼乃至行政制裁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对于一个企业的做法,公众应该更多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分析,用商业的眼光考察;华为是国内企业中管理水平最高、最规范的公司之一,华为今天所遇到的问题,很多企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将遇到,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理解不了华为的某些做法,就认定那是不合适的,不应该的,甚至是应该被严格禁止的。

当然,从外部看,事件演进到后来的地步,华为公司也有一些做得不妥当的地方。

就2006年以来的一系列事件本身来说,华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缺乏完善、有效的公关策略,导致舆论和媒体在某种程度上站到了华为的对立面,使得华为成了被质疑、被声讨的对象,导致华为的品牌形象受到极大损害。

品牌的建立是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品牌形象需要精心维护,稍有疏忽,就可能对品牌造成巨大的危害。

虽然,华为还没有上市,但作为一家知名度非常高、某种程度上为部分国人引以为豪的企业,华为必须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华为在海外雇有专业的公关公司为其进行品牌维护,但在国内尚没有聘请专业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更应该注意公司的外界形象,及时消除不利影响。

遗憾的是,在华为员工伤亡事件接连发生后,公众仅仅看到了华为有关部门的一纸声明,很多记者的采访也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到了2007年9月,集体辞职事件被披露出来后,华为也没有正面回应,导致各种猜测漫天飞,而原定的与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等机构联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也因故取消,更加重了各种传言的扩散。

可以说,华为辞职事件是华为在公关和新闻上“不作为”,导致品牌受损的典型体现。

这或许与任正非总裁的一贯低调有关。

任正非早在多年前就强调,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不需要为公众负责,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按章纳税就可以了(实际上,华为还做了很多诸如资助贫困大学生、捐助某些贫困地区的善事),但华为毕竟是家知名度很高的公众公司,任何人或公司,一旦有了足够的知名度,在很多时候,它的一举一动,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至少不再只影响一两个人,而是会造成社会影响的,华为也不例外。不管任正非承认与否,华为已经不再是华为人的华为,不再是中国的华为,而是世界的华为,华为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很多企业学习的标杆,都会成为亿万公众关注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华为的任何举措,在启动之前,都必须进行充分评估。

所以,任正非总裁的一贯低调可以继续坚持,但个人可以低调,公司则需要高调,毕竟,品牌美誉度的前提之一是知名度。

2007年4月,我在杭州参加首届中国公司史创作高级研究班的时候,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吴晓波先生,以及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先生就希望我能再出版一本《任正非管理日志》。当时,我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解剖任正非管理思想的好角度。后来,我从网络上购买了《德鲁克管理日志》,仔细研读后,发觉这样的文体阅读起来很方便,很适合经理人。此时,编辑崔璀又跟我进行《任正非管理日志》的协调,在吴晓波以及王斌先生的鼓励下,《任正非管理日志》终于开始启动了。

这是国内外第一次以日志的方式解构华为总裁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虽然,我持续关注华为多年,对任正非的思想做了一些研究,但此次以这种方式梳理,还是发觉难度很大,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自己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作为明星企业家,任正非的内部讲话有一部分,但外部讲话很少。总体来看,与柳传志、张瑞敏等高调的明星企业家相比,任正非可供研究的思想文本少得可怜,原始素材的缺失,是本项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也更加说明了我们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外界对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还是了解甚少,作为长期关注、研究华为和任正非的第三方研究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进一步发掘,给社会提供一本可资研究的书籍。

在华为出现了如此多的负面消息后,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家公司?如何评价任正非的经营管理?

我一直认为,华为今天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员工压力问题,一揽子解决人力资源的遗留问题导致的社会舆论压力等等,都与华为发展过快、走得太超前有一定关系。但是,瑕不掩瑜,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尤其是在中国传统体制、传统社会下成长起来的高科技公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自然的,是可以而且应该被理解的。

虽然,华为2007年的销售额突破了1 000亿元大关,毋庸讳言,华为的管理中或许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华为还在快速成长中,还基本上属于市场驱动型,管理驱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虽然,华为的管理水平在国内企业中领先,但不代表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代表对所有员工都适应,不代表完美无缺。华为高层应该在大好形势下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人性化。

作为一名长期跟踪记录华为的独立观察者,我衷心希望而且相信,华为会通过2006年以来的多起事件,改善不足,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可爱、可亲、更加人性化的华为。

期待您的交流,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通过以下邮件联系:petercheng2010@gmail.com

程东升

2008年2月20日于中国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