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4905300000026

第26章 不敢生气是懦夫,不去生气是智者(3)

当天夜里回到家,昏黑中发现妻子与人同眠,顿时怒起,拔出刀来便想行凶。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买来的智慧,心想:何不试试?于是,他前进7步,后退7步各3次,然后点亮了灯光再看时,发现妻子在与自己的母亲同眠。还好他有幸买了智慧,避免了一场杀母大祸。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学会了控制愤怒,才能为自己的成功增添筹码;而持续的愤怒除了让我们身体受到危害,更会湮没我们的快乐与成功。因此,请大家牢牢记住——愤怒的人总会打败自己。

不可否认,日常生活中,总是免不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但是,每个人在选择冲动的同时,也可以选择克制或者以退为进,要知道,我们的自制是他人无法攻克的堡垒。

7.与人相处,不争一时之气

【厚道经】

不争一时之气能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充满美感,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轻松,让每个人的灵魂开满智慧的花朵!

生活中,见到别人发脾气恐怕是我们每个人经常会遇到的事,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因为发了脾气,最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个人的能力不够,更不是这个人不善于和他人沟通,而是因为这个人一丁点的坏情绪,导致了最后不可收拾的残局。

与人交往,总免不了产生一些摩擦或者矛盾。在这些不愉快面前,人和人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各不相同。如果一个人心胸豁达,懂得包容和宽恕别人,那么,他眼中的世界永远是阳光明媚、积极向上的。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心胸狭隘,喜欢和别人斤斤计较,凡事针锋相对,这样既容易伤害到对方,又会让自己变得缺少朋友,以后有了什么困难也难以找到辅助自己的人。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可以反映这个道理:

一次,一头大象在森林里漫步,由于没注意,大象不小心踏坏了老鼠的家。大象很诚恳地向老鼠道歉,可是老鼠却不肯原谅,并且对此耿耿于怀。

此后的一天,老鼠见大象躺在地上睡觉,心中暗想:“报复大象的机会来了,我要趁它睡觉的时候咬它一口。”

老鼠狠了狠心,张开嘴巴就去咬大象。但是大象的皮特别厚,老鼠根本咬不动。这时,老鼠围着大象转了几圈,发现大象的鼻子是个进攻点。

就这样,老鼠又钻进了大象的鼻子里,狠劲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黏膜。

大象被惊醒了,它感到鼻子里有一阵刺激,就猛然打了个喷嚏。没承想,大象的喷嚏力量太大,把老鼠射出好远,老鼠被摔得嗷嗷直叫。

经受了这次教训,老鼠开始对前来探望它的同类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不要睚眦必报,而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

生活中像老鼠这样的人也并不罕见,他们总是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直到自己因此而吃了亏方才醒悟。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和老朋友在雅典城里一边散步边一边愉快地聊天。忽然有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出现,用棍子打了他一下就跑走了。他的朋友看见了,立刻回头要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他,不让他去追,朋友奇怪地问道:“难道你怕这个人吗?”

“不,我绝不是怕他。”苏格拉底说。

“那么为什么人家打你,你不还手?”

此时,苏格拉底笑着说:“老朋友,你糊涂了,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踢它一脚吗?”他的朋友点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得饶人处且饶人。

两人相斗,你若由他,或许是为往后留得了一条康庄大道;但若睚眦必争,不依不饶,便是在无形中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墙。正如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所言:“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

从前有个尤翁,在城里开了一家典当铺。有一年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便整整衣服到外面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正和自己的伙计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站柜台的伙计愤愤不平地对尤翁说:“这个人将衣物押了钱,却空手来取,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您说,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

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渡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争得这样面红耳赤吗?”于是,他命令店员找出那位邻居的典当物,加起来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御寒不能少。”又指着外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还是先留在这里,等你有钱再来取。”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好离开了。

谁知,当天夜里,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原来,穷汉和别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但是,死后他的妻儿将无依无靠,于是他就先服了毒药,故意寻衅闹事。他知道尤问家富有,想敲诈一笔安家费,结果被尤翁以圆融的手法化解了,没有傻乎乎地成为他的发泄对象,于是他就转移到了另外一户人家里——和他打官司的那家。最后,这户人家只有自认倒霉,出面为他发落丧葬事宜,并赔了一笔“道义赔偿金”。

事后,有人问尤翁,难道是事先知情才这么容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是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倚仗。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容忍,那么灾祸就会立刻到来了。”最后,佛陀说:“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容忍。”

不可否认,很多灾祸都是由一点小事引发的。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容忍他人,斤斤计较,那么灾祸就会立刻到来;如果在小事上能够容忍他人,不争一时之气,灾祸自然找不上门来。

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善于忍耐的人好比是金子,炼出心中的渣滓更加明智;不善忍耐的人,结果正好相反。

8.放下指责的利剑,敞开宽容的胸怀

【厚道经】

宽容是对付人生苦难的手段,是为享受生命乐趣服务的。拥有宽容豁达境界的人,将拥有更多的享受生命快乐的情趣。

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总喜欢严厉地责备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不觉中使彼此的沟通难以进行,事情也办得一团糟。因为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责备自己的,谁愿意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呢?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即使一个人知道自己犯了错,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承认这一点,更不愿意别人当面指出。如果有人当面指责,他会立即调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来辩解。其实,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而真正的智者则会用自己的威信去让别人折服。

宗演禅师还是个游僧的时候,在建仁寺的俊涯禅师座下参禅。夏日的一天,由于天气非常闷热,宗演就利用俊涯禅师外出时,躺在寺院的走廊上,伸展着四肢睡着了。不久,俊涯禅师回来了,看到宗演那种“大”字状的睡相,不禁大吃一惊。同时,听到脚步声的宗演也惊醒,但已来不及回避,只好厚着脸假装继续睡觉。

“对不起!对不起!”俊涯禅师轻声地说道,并小心翼翼地绕过他的脚边,走进客厅。宗演此时则惭愧得冷汗淋漓!从此,一分钟也不敢放逸,朝夕精进参禅!

俊涯禅师圆寂后,宗演慢慢成为一代宗师,领导三百学僧参禅,因为想到过去老师对自己的慈悲,连在走廊上睡觉都不责备,所以他待学僧一向都比较宽容。

后来,年老的宗演禅师,每日为教育学僧而操烦,日夜无法成眠,不得已,利用静坐的时候,小眠片刻。

有一次,在宗演座下习禅的一位学僧就批评道:“我们的老师宗演禅师,每天打坐的时候都有打瞌睡的习惯,我们问他为什么禅坐的时候打瞌睡?老师回答说:“他是去见古圣先贤,就像孔子梦见周公一样。””这样的批评在学僧中流传很广,甚至后来学僧也学着利用禅坐时睡觉,宗演禅师仍不厌其烦地鼓励学僧好好用功。

学僧不服气道:“我们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就如孔子梦见周公一样。”

宗演禅师毫不生气地问道:“你们见了古圣先贤,他给了你们一些什么开示?”学僧无言以对,但均有所悟。

学僧和老师的境界,终究不一样。宗演禅师承受老师的慈爱,故也以慈爱摄受学人,但教育只有慈爱的摄受,没有威力的折服,不易养成尊师重道的心性。但宗演禅师的爱心,加上禅味,一句古圣先贤给了你们什么开示,终于折服学僧不能和老师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