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世说新语译注
4901000000033

第33章 赏誉第八(5)

丹阳尹刘惔先推崇镇西将军谢尚;谢尚后来也很推重刘惔,说:“过去我曾经向他学习过。”

(125)谢太傅称王脩龄曰:“司州可与林泽游。”①【注释】

①王脩龄:王胡之,字脩龄,朝廷曾召为司州刺史,还没有就任就病死了。故下文称他为司州。

他常不问世事,追求清高。

【译文】

太傅谢安称赞王脩龄说:“司州这个人,可以和他一起隐居,纵情山水之间。”

(126)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①”。

【注释】

①“扬州”句:(晋书·王坦之传)载:”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译文】

谚语说:“扬州的独特人才是王文度,超越常人的后起之秀是郗嘉宾。”

(127)人问王长史江虨兄弟群从,王答曰:“诸江皆复足自生活。”①【注释】

①群从:指堂房兄弟子侄辈。据载,江虨和弟弟、堂弟都有德行,知名于世。生活:生存;自立。

【译文】

有人问长史王濛关于江虨兄弟和堂兄弟的情况,王濛回答说:“江氏诸人都完全能够自立。”

(128)谢太傅道安北①:“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

【注释】

①安北:指王坦之,死后追赠安北将军。他坦率直言,曾经苦谏过谢安。

【译文】

太傅谢安评论安北将军王坦之说:“见到他却也不让人生厌,可是走了以后也不再让人思念他。”

(129)谢公云:“司州造胜遍决①。”

【注释】

①造胜:指造胜境,能深入优美的境界。按:司州刺史王胡之喜欢玄言,年轻时就有声誉。遍决:指全面排除疑难。

【译文】

谢安说:“司州谈玄能到达胜境,遍决疑难。”

(130)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①。”

【注释】

①“见何”句:《晋书·何充传》说何充(字次道)能饮酒,并注明:“言其能温克也”。温克,是指喝醉酒后能温和、控制自己。因此刘惔才有欲倾家酿之叹。又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晋人所谓见何次道,令人欲倾家酿,犹云欲倾竭家货以酿酒饮之也。”

【译文】

丹阳尹刘惔说:“看见何次道喝酒,让人想把家产都用来酿酒喝。”

(131)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①。”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

【注释】

①阿龄:王胡之,字脩龄,清廉简约.以有操守、有风采自居。故欲:好像。

【译文】

太傅谢安告诉刘真长说:“阿龄对这件事好像太严肃了。”刘真长说:

“他也是名士里面有高尚操守的人。”

(132)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①。”

【注释】

①我家:我。

【译文】

王子猷解释说:“世人评论祖士少是开朗,我也认为是通达。开朗。”

(133)谢公云:“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①。”

【注释】

①长史:指王濛。王濛善清谈,谈论简练而且抑扬顿挫。令音:优美的言辞。

【译文】

谢安说:“长史的话很少,可以说是言辞优美。”

(134)谢镇西道敬仁①:“文学镞镞,无能不新②。”

【注释】

①敬仁:王脩,字敬仁,是王濛的儿子,起家著作郎、琅邪王文学(文学是官名,王国置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有异才,为时贤所重。

②文学:辞章才学。镞镞:形容突出。

【译文】

镇西将军谢尚评论王敬仁:“辞章才学,卓然不群,没有哪一种才能不是新奇的。”

(135)刘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①。”

【注释】

①能不言:指能以不言胜人。

【译文】

丹阳尹刘惔称道江道群:“虽不擅长言辞,却善于不发言。”

(136)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①。”

【注释】

①警悟:机敏、领悟。

【译文】

支道林说:“看到王司州的清谈机敏和悟性递相涌现的时候,真使人不愿停下来,听一整天也不觉得疲劳。”

(137)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①。

【注释】

①苟子:王脩,字敬仁,小名苟子。阿兴:王蕴,字叔仁,小名阿兴,是王脩的弟弟。

【译文】

世人称赞苟子优美杰出,阿兴清静平和。

(138)简文云:“刘尹茗柯有实理①。”

【注释】

①茗柯:柯,宋人校记说一作“打”,又作“仃”。茗仃,是连绵词,即酩酊、懵懂。按:这句是说刘惔表面像是湖涂,而谈理却很充分。

【译文】

简文帝说:“刘尹外表像是湖涂、谈论起来却有根充分的道理。”

(139)谢胡儿作著作郎,尝作《王堪传》①。不谙堪是何似人,咨谢公②。谢公答曰:“世胄亦被遇③。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④,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姑,我父唯舅⑤。’是许允婿。”

【注释】

①“谢胡儿”句:谢胡儿是谢朗,小名胡儿,谢安的侄儿(参看《言语》第71则)。著作郎任职时要撰写一篇名臣传,所以谢朗虽不熟悉王堪,也要写。

②诸(ān):熟悉。何似:何如。

③世胄:王堪,字世胄,曾任车骑将军,后被害,追赠太尉。

④中外:中表,指中表兄弟。

⑤“子亲”两句:大意指你的母亲是我的姑母,我的父亲是你的舅舅。伊、唯,都是加强肯定的助词。按:谢安所以遍举姻亲,是因为晋代重视婚姻门第。

【译文】

谢胡儿担任著作郎一职,曾经写过一篇《王堪传》。他不知道王堪是什么样的人,就去问谢安。谢安回答说:“世胄也曾得到过君主的重用。王堪是王烈的儿子,是阮千里的姨表兄弟,潘安仁的姑表兄弟,就是潘安仁诗里所说的‘子亲伊姑,我父唯舅’。他是许允的女婿。”

(140)谢太傅重邓仆射①,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②。”

【注释】

①邓仆射:邓攸,字伯道,渡江避难途中为了保全弟弟的儿子,抛弃了自己的儿子,以至绝了后代。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参看(德行》第28则。

②无知:没有知觉。

【译文】

太傅谢安很敬重左仆射邓伯道,曾说:“者天没长眼睛,竟使伯道绝后。”

(141)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托好佳①。”

【注释】

①敬和:王洽,字敬和,是王导的儿子中最知名的。曾任建武将军。多国内史,不久加中书令,和晋穆帝关系密切。栖托:安身;寄托。

【译文】

谢安给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信中说:“敬和的寄托处很美妙。”

(142)吴四姓旧目云①:“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注释】

①吴四姓:吴郡有张、朱、陆、顾四姓,三国时,四姓人才兴旺。

【译文】

从前评论吴郡四姓说:“张家出文人,朱家出武官,陆家忠诚,顾家敦厚。”

(143)谢公语王孝伯:“君家蓝田,举体无常人事。”①

【注释】

①王孝伯:王恭,字孝伯。蓝田:指蓝田县侯王述(字怀祖)。王述最性急。年轻时性沉静,被认为痴呆。他和王孝伯同族。举体:全身。

【译文】谢安对王孝伯说:“你们家的蓝田,所做的事全都和普通人不同。”

(144)许掾尝诣简文,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①。襟怀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②。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达于将旦③。既而曰:“玄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许!”

【注释】

①许掾:许询,字玄度。参看《言语)第69则注①。曲室:密室。

②辞寄:言辞、寄托。③契素:情意相投。造膝:两人膝相接,表示亲近。又手:交手;执手。

【译文】许玄度曾经去谒见简文帝,那一夜风静月明,两人就一起到密室中清谈。抒发胸怀,这是许玄度最擅长的,他的言辞和寄情托意都清新婉约,超过了平时的谈论。简文帝虽然一向和他情趣相投,这次会面却更加赞赏他,言谈中两人不觉愈靠愈近,促膝相谈,执手共语,一直谈到天快亮了。

事后简文帝说:“像玄度这样的才华,确实是不易多得啊!”

(145)殷允出西,郗超与袁虎书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开美求之①。”世目袁为“开美”,故子敬诗曰:“袁生开美度”②。

【注释】

①殷允:字子思,故下文直称子思。托好:交好。开美:开朗美好。按:袁虎是一代文宗,有超群之才,文章绝美,且性格刚强正直。

②“故子敬”句:子敬是王献之的字,这句诗大意指袁虎有开美的气度。

【译文】

殷允到京都去,郗超给袁虎写信说:“子思要寻找好友,来和您结交,请不要用开美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世人评论袁虎为“开美”,所以王子敬有诗说:“袁生开美度。”

(146)谢车骑问谢公:“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①?”答曰:“是不见耳②。阿见子敬,尚使人不能已③。”

【注释】

①峭:严厉。

②是不见耳:按:刘真长逝世时,谢玄还是幼年,所以没见过。谢安认为谢玄没见过刘真长,所以这样说。

③“阿见”句:指对王子敬尚且敬重,何况是对刘真长呢。阿,我。

【译文】

车骑将军谢玄问谢安道:“真长禀性最严厉,哪里值得如此敬重他?”

谢安回答说;“你是没见过他罢了。我看见子敬,还使人情不自禁呢。”

(147)谢公领中书监,王东亭有事,应同上省①。王后至,坐促,王、谢虽不通,太傅犹敛膝容之②。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③。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故自未易有,虽不相关,正是使人不能已已④。”

【注释】

①中书监:官名,掌管机要,是中书省的长官。王东亭:王珣,字元琳,是王导的孙子,封东亭侯。曾任黄门侍郎。

②“王、谢”句:王珣兄弟原为谢家女婿,后两家有了摩擦,便绝婚,终于成了仇家。

③倾目:斜着眼睛看,等于注目。

④阿瓜:指王珣,他的小名,一是法护,一是阿瓜。已已:第一个“已”,解为停止,第二个“已”,是语气词,用法用”矣”。

【译文】

谢安兼任中书监的时候,东亭侯王珣有公事,须要同他一起坐车上中书省。王珣来晚了,由于座位紧挨着,王、谢两家虽然不来往了,太傅谢安还是收紧腿留出地方给王珣坐。王珣神态闲适自在,使得谢安对他倾心注目。

后来谢安回到家里对妻子刘夫人说:“刚才看见阿瓜,确是个不易得的人物,虽然和他不相关了,还是使人心情不能平静下来。”

(148)王子敬语谢公:“公故萧洒①。”谢曰:“身不萧洒。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调畅②。”

【注释】

①萧洒:同“潇洒”,豁达不拘束的样子。

②调畅:指精神和适,心情舒畅。

【译文】

王子敬对谢安说:“您确是风度潇洒。”谢安说:“我不潇洒。您评论我是最合适的,我只是襟怀和适、舒畅。”

(149)谢车骑初见王文度①,曰:“见文度,虽萧洒相遇,其复愔愔竟夕②。”

【注释】

①王文度:王坦之,字文度,反对世俗的放纵和不学儒学的风气。

②愔愔(yīnyīn):安详和悦的样子。

【译文】

车骑将军谢玄初次见到“王文度,对人说:“我觉得文度这人,虽然用潇洒的态度来对待他,他也仍旧整晚态度温和,举止安详。

(150)范豫章谓王荆州①:“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②。”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

【注释】

①“范豫”句:范豫章指范宁,曾任豫章太守。王荆州,王忱,曾任荆州刺史。王忱的母亲是范宁的妹妹,所以王称范为舅。

②风流俊望:风雅、有根高的声望。

【译文】

豫章太守范宁对荆州刺史王忱说:“你很风雅,声望过人,真是后起之秀。”王忱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舅舅,哪里会有这样的外甥!”

(151)子敬与子猷书①,道:“兄伯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反,乃自可矜②。”

【注释】

①“子敬”句:王献之字子敬,其兄王徽之字子猷,都是王羲之的儿子。子猷有才而放荡不羁,做官而不管事。

②兄伯:哥哥。萧索:淡漠。寡会:寡合,指本性很少能与流俗相合。

【译文】

王子敬给王子猷的信上说:“兄长为人淡泊,不随流俗,看到酒便尽兴痛饮,流连忘返,这确是值得骄傲的。”

(152)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①。

闻皇京多才,钦羡弥至。犹在渚住,司马著作往诣之,言容鄙陋,无可观听②。天锡心甚悔来,以遐外可以自固③。王弥有俊才美誉,当时闻而造焉④。

既至,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说古今,无不贯悉。又谙人物氏族中来,皆有证据⑤。天锡讶服。

【注释】

①“张天锡”句:张天锡占据凉州,继承前凉政权,后投降苻坚,在苻坚的弟弟符融手下任征南司马。到泥水之战苻坚大败时,他又逃归晋朝(参看《言语》第94则注①)。所以这里说的“以力弱诣京师”,并非事实,只是掩盖之辞。其次,张天锡是汉代张耳的后代,是安定郡(今甘肃省东部一带)人,并非远方殊类。雄,称雄,凭武力统治。

②渚(zhu):指江边码头。司马著作:未详,可能是姓司马、任著作郎的。

③“天锡”句:所谓“心甚悔来”,并非事实。张天锡所占领的凉州被前秦苻坚吞并;他投降苻坚,而苻坚又大败,不得已才归顺晋朝。遇外,边远地区。

④王弥:王珉,小名僧弥。

⑤中来:一说当是“中表”之误。

【译文】

张天锡世代称雄凉州,后来因为势力衰微便投奔京都,他虽属远方异族,却也是边境上的杰出人物。他听说京都人才很多,钦佩、羡慕到极点。到京都,还停留在江边码头上时,司马著作便去拜访他,司马氏言语粗鄙,容貌丑陋,既不中听,也不中看。张天锡因此很后悔来这一趟,认为凭着凉州那样的边远地区还可以自己固守下去。王僧弥才能出众,名声很好,当时听说张天锡来,就去拜访他。到那里后,张天锡看见王僧弥风度高雅秀美,言谈敏捷,说古道今,无不通晓。又熟悉各方人士宗族和亲戚关系,都有真凭实据。张天锡十分惊诧、叹服。

(153)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①。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②。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④。”

【注释】

①王建武:王忱,字佛大,也叫阿大,曾任建武将军,是王恭(字孝伯)的同族叔父辈。他和王恭很要好,而且同样有名望。后来袁悦在会稽王司马道子面前责备王恭,王恭以为是王忱假手袁说来陷害自己,两人交情便产生裂痕。间(jiàn):离间。

②兴会:兴致,指有兴致的时候。

③行散:参看《德行》第41则注②。京口:王恭曾镇守京口。

④濯濯:形容有光泽;清朗。王恭看见清露、新桐,有所感,赞美王忱也如此。按《晋书·王恭传》载:“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用“濯濯”来形容王恭,与这里所述不同。

【译文】

王恭起初和建武将军王忱很有交情,后来受到袁悦的挑拨,便产生了猜疑,裂痕。可是每到兴致勃勃时,还是会想起他。那时王恭曾服药后行散,走到京口的射堂,当时,清露在晨光中闪动,新桐初吐嫩芽,王恭触景生情,评论王忱说:“王大确实清亮明朗。”

(154)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①。”

【注释】

①亭亭直上:向上,指挺拔,形容刚强正直。亭亭,形容直立。罗罗清疏:指清朗疏放。罗罗,形容清疏。

【译文】

太傅司马道子给王孝伯和王忱下评语说:“孝伯刚强正直,阿大清朗放达。”

(155)王恭有清辞简旨,能叙说而读书少,颇有重出。有人道孝伯常有新意,不觉为烦。

【译文】

王恭的谈论言辞清新,意思简明,善于畅谈,可是读书少,多有重复的地方。有人说王恭常有新意,使人不觉得烦闷。

(156)殷仲堪丧后,桓玄问仲文①:“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②。”

【注释】

①仲文:是殷仲堪的堂弟。

②“休明”句:殷仲堪生前名望很高,他是被桓玄害死的,所以殷仲文的回答必须小心谨慎。

休明,指德行完美光明。九泉,黄泉,阴间。

【译文】

殷仲堪死后,桓玄问殷仲文:“你家的仲堪,究竟是怎么样个人?”仲文回答说:“他虽然不能一辈子都德行完美光明,可是也足以光照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