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是年轻人,卧床不起,已经半年了,你奶奶偌大的年纪,天天不眠不休的给你煎汤熬药,接尿送屎,你不但不知感恩,反而急头摆脑得生气,哪能不生灾生病呢?我看你大概自从结婚那天,就嫌家穷,又讨厌丈夫愚笨,天天不乐,心里烦闷。这种怨恨,还说不出口,日久天长,才发生这种病。你违背了天理、丧尽了良心。你若是真要治好病,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只要照法实行,病就可好。第一、你奶奶再服伺你的时候,你要从心里感恩,还要说我有罪了,累了奶奶的心,真亏孝道啊!每次服伺你,都要这样说。第二、有空时,你要向奶奶追问,你爷爷怎样结婚,其时奶奶是几岁,什么时候生你的公公?你公公几岁娶你婆婆?你的公和婆在什么时候死?死的当时,你的丈夫是多大?你奶奶怎样把你丈夫养大?你丈夫娶你时,你奶奶怎样设法办喜事?有空就问,你这样常问,才会知道,你奶奶一生的千辛万苦。不用想你自己的病,问来问去,能把你的私心消灭,良心就翻出来了。只要能诚心诚意,照着我的话去做病就会好。不用想别的法子,也不用请医师或吃药。
病人说:我已经是死定的人了,幸得你老指示我此条明路,我再不照这样做,就誓不为人了。
我走后,她真照我的话行了,三天后已能坐起病床,七天后就能下床步行,十天后已经能自己走回娘家。
尊重人——多行善举,是我的处事之道。
平时,我是对事不对人,不计个人恩怨,说完了就拉倒。我常以毛泽东所倡导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要求自己,并在自己的行动中努力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干人民的人”。
“多行善举”这一点对做人处世非常重要,对一个领导者更为重要。只有这样,群众才能理解你、信任你、支持你;你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任,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你说有人听,你呼有人应,你推有人动。这样一来,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
在踏入社会几十年,凡是和我共过事的人一般都愿意和我联系,无他人事大事,我都会积极主动相助。
不在当地后,我仍一如既往地关爱着当地的人。逢年过节,我都不忘去看望老导、老同事、老朋友。无数事实告诉我,你关心别人,别人才能关心你。你给人家一分爱,人家就会给你十分情。
谁个好,谁个差,朋友们都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正像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说的那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百姓的心最明,老百姓的秤最准。
9、往清静想开点——治好了员工的颈痛、背痛
每当翻阅古代养生学著作,我耳边似乎总响起古人亲切的叮咛:清静、清静、清静……
是的,古人养生学的许多著作告诉我,清静是养生的核心,长寿的根本。古代许多养生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清静养生法。
战国时期哲学家,享年83岁的庄子,是清静养生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山“清静为天下正”,而后又在《庄子·刻意》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指出“清静”就是“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庄子把养生分为养形与养神两方面,而要做到“形神不亏”,关键就在于清静。
三国时文学家嵇康在《养生论》一书中也这样写道:“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他同样认为养生的根本就在于“清虚静泰”、“无忧患”、“无思虑”。
崇尚老子之学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老子“虚静恬愉”的养生观。他认为只要能“使耳目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就必然赢得高寿。
总之,古代养生名家无不认为唯清静可以养生,唯清静可以延年益寿。
具体说来,古代人所说的清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所处环境的幽僻雅静,二是指心理状态的宁静恬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涛人陶渊明对远离尘嚣、恬静安谥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的描述。东晋时的女诗人谢道韫也认为只要能离开杂乱喧嚣的环境,生活在“秀极冲青天”、“寂寞幽以玄”的山水之间,就可以“尽天年”。
寻求宁静的环境,其实也就是为了避免心理遭受外界的种种刺激。今天,在工业发达国家,喧闹的汽车、嘈杂的人声、摩天大楼的阴影以及犹如潮涌似的信息,使人的心理终日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失去了应有的宁静,致使身心疲劳成疾。由此也足以证明古人清静养生法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古人清静养生法的核心不光是指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心理态势,即内心虚静恬淡,这才是真正的清静。
如何求得心理的泰然自若、虚静闲适呢?《淮南子·精神训》提出了三个字:省嗜欲。对此,刘安从医理上作了深入的阐发:他说:“气血者,人之华也,而五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指出只有“省嗜欲”才能使气血专一灌注五脏,才能使人耳聪目明、健康无病。反之,“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不定矣;五脏摇动不定,则气血滔荡不休矣。”
所以,“嗜欲省,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一个人若嗜欲无穷,其心理就会始终处于焦灼不安之中,于是“志气日耗”,气血耗竭,寿命必然夭折。
要求得心理的清静,就必须清心寡欲。
苏东坡任胶西地方官时,说治病和治国一样,也要“贵清静”,否则乱投医、用药,小病也会酿成大病。
苏东坡有一首诗对此也作了专门的陈述:“出舆人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他认为出入依靠车舆,久居清官深室,贪恋女色美食,对健康的危害极大,简直如是“腐肠之药”、“伐性之斧”一样可怕。
求得心理清静至关重要的一条则是对功名利禄、荣誉地位之类淡然处之,不孜孜以求、不为之奔波劳碌,这样就可以摆脱使人心神不宁的种种人间纠纷。
古人养生,重在清静,这对渴望长寿的当代人,依然是最最重要的。虽然我们今天不可能都象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找到一处幽僻雅静的生活环境,但是省嗜欲、淡功名、薄利禄,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宁静闲适,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力求做到的。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大都有一种“活着太累”的感觉,不少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于是,现代养生学也主张清静养神是对人体的一种“健康充电”,它可以促使能耗减少、血压下降、心动趋缓、肌肉放松,甚至能够达到“忘我入化、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
这也成了许多老年人追求的一种养生模式,好像只有“静”才适合于晚年生活,才能延缓衰老的进程。
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也坚信“静”养是恢复健康的主要手段。于是,他们日以继夜地卧床休息,尽管躺得周身麻木、四肢酸痛,也不愿下床活动,或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喜好清静,不是坐在家里读书看报,便是悄悄地和宠物逗趣,清清静静度时光似乎是晚年生活的一种福分。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斯德哥尔摩巴士司机的交通事故率已经减少了一半。”斯德哥尔摩一家主要巴士公司的主任执行经理汉斯·施奈德,在最近接受国家报刊与电视台有关巴士司机训练“空达里尼静心”的数次采访中如此宣布道。
在发现80%的员工患有诸如颈痛、背痛、心脏病等身心失调症状并且病假比例很高的情况下,汉斯·施奈德决定引入静心课程来训练人的觉知能力和解决员工的内心冲突。
汉斯·施奈德评论道:“巴士司机的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很可能没有人会受得了。”正如他的一个雇员海伦娜·桑德斯特露姆所说:“干这一行很紧张,我们必须同时刻表拼搏……末班车的乘客……还有……小汽车……都很紧张。”
这一课程之后,对罗尔夫·达尔来说,一切都不同了。“工作结束的时候,我现在不再停下来抽支烟,或出去伸伸腿脚。我只是闭目静坐,平静地将气吸入腹中。”罗尔夫如今在教他的同事如何静心,他说:“在开始静心以前,我同乘客争吵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现在我能更好地管好我自己和我的思想。现在摆脱烦恼变得很容易了。”
“这个项目,一半由政府支付,一年40,000美元,但同涉及的巨大财政存款相比,对一个有500名雇员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投资。”汉斯·施奈德说:“好几个组织已经同我们接触,不久,这种情况会在多数公司开始出现。”他总结道。
瑞典人这种对改善工作的强调现在已经传到了挪威,正如挪威一家最大的银行—— Kreditkasson银行——付总裁在昨晚电视主要晚间新闻上所说的:“对我而言,静心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早上一定要吃鱼肝油,我觉得我只需要一点静心就可以了。”在评论“动态静心”和“空达里尼静心”如何帮助他同别人更好地交流相处时,他说:“我觉得在我干活时,效率提高了。”他总结道:“太好了,我太幸福了!”
当然,静也要有度!
经常处于“静态”不利于养生健身。慢性病患者的绝对“静”养,反而减缓了新陈代谢的动势,削弱了内脏器官的运转功能,显然不利于康复。
真正的“清静”,首先应该是个人心态上的宁静。
一位高寿老人对此曾有如下的自我感悟:人趋暮境之时,应该做到“想过去,不后悔;看现在,不攀比;望将来,不忧虑”,这样才能实现心态平静、快乐永驻。
此外,“清静”也并不是意味着终日生活在极度安静的环境里,失去了挚爱亲朋的交流、听不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声音、没有了大自然特有的音响,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变得情绪急躁、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其结果只能是健康每况愈下,各类疾病缠身。
喧嚣聒噪固然不适于老人的生活和休息,但是,万籁俱寂也无益于晚年的养生和保健。只有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方是明智之举。
下面这篇道家的《清静经》,更是对清静二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养生术中重要资料之一。 它首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清、静是浊、动的根源。因此,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接着说明,人神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 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所以《清静经》,是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是道门日常讽诵修持的重要功课之一。
道教徒认为:常清静设教,导俗辅正,扶宗务化,民以归根, 使含真而抱一,体洽玄元,炼神合道,羽化飞仙,不为乖谬……乃至千真万圣咸不出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