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深谙说话的艺术。会说话的人,说话都会把握分寸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说话的时候,说得很充分,能够恰到好处,而成功的机会也就会因此而增多。
美国总统柯立芝的女秘书在打印文件的时候总是出错。有一次,女秘书又出错了,总统将她叫进了办公室,和颜悦色地对她说:“今天你的衣服很漂亮,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细节,让你打出来的文件跟你一样漂亮可爱就更好了。”女秘书不禁羞红了脸。
女秘书对总统的这番话印象十分深刻,从此以后,她认真工作,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有一个青年人他原本不懂诗,但是他在一次会议上遇见了一位诗人。青年人觉得非常幸运,他趁机恭维道:“我非常喜欢您的诗,写的真是太好了,我读了好几遍都没有读懂。”
诗人听完,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就径直走过去了。
青年人十分奇怪,他想,我夸了他,为何他丝毫都不理睬呢?
会说话实际上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社会步伐在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会说话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的标准。想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想要尽快地融入社会,融入群体,就要把说这项基本功充分地利用起来,努力做到会说、善说,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人的心坎上。将话说得恰到好处,自然能够如鱼得水。
不懂说话艺术的人,往往会将事情弄糟。赞美是说话的一种艺术,自古有之,但绝不是假意的吹捧和虚伪的讨好。赞美也要恰当,也要有“分寸”,不能不切实际、刻意夸大。真诚的赞美,能够收获友情,能够瓦解仇恨,能够让家庭和睦。反之,则让事情和人际变得糟糕,得不偿失。
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便是会说话者追求的目标。中国人讲究凡事有度,这个“度”就是分寸。会说话,先要把握一个分寸,把握好说话的分寸。然而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难免会有失言,即使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也有失言的时候。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这样才能够不失言,让人心服口服。
在说话的时候,要分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弄清楚身份,才会避免在有些场合分不清主次而造成误会。说话要注重客观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对那些信口开河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同时,说话要表达出善意,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也就懂得了人际交往的真谛。
说话要掌握分寸,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话少误事,言多有失,有的话不适合说得太明朗,有的话不可以说得太尖刻。人们经常所说的点到为止,话到嘴边含半截,响鼓不用重槌敲,皆为说话分寸之大理。
8.言多必失,三思而行
每个人都明白“祸从口出”这句话的意思,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在犯着这样的错误,是是非非的人情世故,多在说话当中演绎。正所谓言多必失,所以,人们应当明白事情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好做事的分寸,凡事考虑得当,方知道事情什么时候做最恰当,话什么时候说最有效。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所以,若是交谈的一方并不是你相知的人,你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图一时之快,对方会何等反应呢?何况,若你只是谈论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对方会愿意听吗?所以,言多必失,说话要掌握技巧,很多时候,直言不讳反而会让事情变得糟糕。
说话前要三思
人们若非残疾,天生就有说话的能力,但是并不见得所有的人都会说话。有人会认为,说话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说这种话的人怕是最不会说话的人。说话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想要使说的话让所有人都接受并喜爱,就必须学会三思而后言。
人人都明白“逢人只说三分话”这个道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多说话。交际复杂,所以,有些时候,有些话并不是不可多说,如果说太多没有必要的话,很容易就会引发不该有的矛盾。
一次,一个年轻人匆匆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面前,说:“告诉你一件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说的这个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年轻人不解地问。
“第一是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现在你要用第二个筛子去检验。你要说的这个消息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年轻人有些羞愧地说:“不,正好相反……”
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审查一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重要。”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人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么还是不要说了!如此一来,那个消息便不会对你我造成困扰。”
有些时候,话从口出,祸也会从口出。人们应当明白,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所以一旦说错了话,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或是导致了不可弥补的局面,想要收回可就难了。说话之前,当进行仔细的思考,思考一下对方的身份,思考一下所在的场合,思考一下说的话是否过重,思考一下是否会令别人觉得难堪……思考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有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说的话被人接受。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说话前再三考虑。因为,研究人员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几乎有85%都是由于没有认真考虑而造成的。生活中有的人很喜欢开玩笑,但却不能把握玩笑的度,说话时往往不顾场合,不顾对方的身份,结果造成十分尴尬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会对自己的事业和成功带来一定的损失。
人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仔细考虑,只有懂得如何说话,才能够有所收获。
直率、坦诚固然可爱,但是也会引起许多人的误会,尤其是那些不了解你的人。有人这样说过,世界上最坏的和最好的,都是舌头。
正所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在自己的家人、好朋友或陌生人面前,做到三思而后言,点到为止。凡事思虑后再说,这能够让你避免很多麻烦,也能够然让你得到意外的好处。
9.勇于自我超越
就人类自身来说,论飞翔不如鸟,论攀援不如猴,论跳跃不如蛙,论奔跑不如马,论游泳不如鱼,总之,若仅仅依靠自身肢体所具备的能力,人难以与其他动物相比。但是,人们拥有一份勇敢的心态,能够勇敢地自我超越,这是所有动物所无法匹敌的。
“语言就是力量”,法国着名文学家雨果如是说。想成功,就要不断地自我激励,经常对自己说“我可以!我是最棒的!”为自己未来辉煌的前程奋斗,要让不断累积的经验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多说“我可以”
有些人,当情况稍有不利时,他们便会断定:要做成某件事是不可能的。当他们的头脑中闪现“困难”两个字时,他们就很难再鼓起勇气。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信心坚持下去,少说“我不能”,多对自己说一声“我可以”,完成自我超越,你就有成功的可能。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需要在磨练中积累成长的经验。会议上,请勇敢地站起来发表你的看法,即使你说得结结巴巴,即使你的看法不是完全正确,只要你能勇敢地站起来,你就是自信的人;运动场上,你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退缩,没有经过失败洗礼的人,永远不会登上冠军的领奖台。人的一生中,当多说“我可以”,如此这般,才有信心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面对困难时,记得要求自己用“我可以”来替换“我不能”,机会不会降临在一个自卑者的身上,即使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也没有用,因为你没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当你说自己不行的时候,你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了!
多试一次就会成功
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存在,问题是在于你愿不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如果不去试试,又怎么会知道到底行不行呢?
这是一条很小的河流,它来自遥远的高山。它流经很多村庄和森林,挡在它面前的是一个沙漠。小河看着如此广漠的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下定决心要穿越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小河不肯放弃,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小河想,这也许就是我的命运了,我再也到不了传说中的大海了。
但是,当小河一点一点被沙漠吞没的时候,这个时候,小河听到身边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的声音,小河却说:“微风当然能够穿越沙漠,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又不会飞。”
沙漠说:“如果你不尝试,你将永远无法成功,其实凡事都有可能,只要你愿意多尝试一次,也许你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河决定尝试,果然,它投入到微风的怀抱,让微风带着它,奔向了它梦想中的大海。当小河变成雨点落入大海中时,它十分感谢沙漠的忠告,原来,多尝试一次,就能完成自我超越。
其实人生的历程也像小河流一样,不敢尝试,就会像那条小河一样,消失在茫茫沙漠中。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就需要有尝试的决心与勇气,这样才能迈向未知的领域,取得成功。
世上本没有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不是因为难以做到,只是你不懂得去尝试,不敢去做,更不敢自我超越,才会有失败的结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自信地说一句:“我可以!”
10.名利误人
人活在世界上,无论贫穷富贵,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所以,名利这个话题,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名利误人,有了权力,人们免不了要面对很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在众人的吹捧中,人们就会丧失原有的赤诚之心,渐渐在名利中迷失自己。其实,是非对错都只在自己的行动。人生的成功与否,只在于你是否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事。若是你不触碰一些规则,自然你也不会被规则淘汰。
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千差万别。有的人一直忠于职守,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耕耘着,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有的人却是名利思想严重,得到了得意洋洋,得不到便心灰意冷;而那些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人更是让人们轻视。
面对名利,保持淡泊之心
纵观古今,人们都离不开名和利。对人们来说,名利与我们有很近的距离,名利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关系,适度追求名利也是人之常情,但过分追求名利则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错误的。名利误人,名利会误导人们犯错误,因为过度的功名利禄思想,将会使你产生脱离实际不安于现状的急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面对名利,当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处世,才能够找到人生的高境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老子》也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人们应当将此作为人生的戒条,这种“心神恬恬”的意境能够让人们在名利中保持本真的自我。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深受皇帝的赏识。为了嘉奖他的医学才能,皇帝赐他御医之封,给他优厚待遇。但是孙思邈并不愿如此,他甘愿辗转民间,为黎民百姓治病。
陶渊明也是一位淡泊名利之士。当他在彭泽担任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令他执官场礼相见,陶渊明拂袖而去。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不愿丧失自己的气节,他宁愿辞官不做,回乡躬耕。陶渊明的清高和视官职如粪土为后人所称赞。
着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尽管为后人所称道,但是她自己却不以为意。
有一天,一位朋友前去拜访居里夫人。朋友一进门,便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一枚奖章。朋友过去,拿起奖章一看,原来是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她:
“居里夫人,这枚奖章代表着你极高的荣誉,你怎么随便让孩子拿着玩呢?”
居里夫人淡然一笑,说:“我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人生在世,荣誉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形形色色的事,人生起伏,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怀有一份宠辱不惊的心态呢?
淡泊名利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境界。淡泊功名以求实,宁静心绪以做事。淡泊宁静给人以抚慰、净化,令人潜下心来埋头苦干。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淡泊不是平庸,而是高尚。纵观古今,伟大的人物都能够保持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因为他们明白,淡泊将会让自己更加清醒,只有在淡泊宁静的磨砺中,人之心胸才能豁达宽广,心志才能长存不溺。
名利误人,生活中,不必计较名利,无求而自得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淡泊名利、笑看人生是至高无上的生活方式。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淡泊名利是一种笑看人生的境界,笑看人生才能享受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才能在平淡中寻找快乐,找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