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4898000000074

第74章 修大德而后谋大事(1)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亲近。”这句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绝不会孤单,肯定会有人与他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真正的有德之人一定生活在人群中间。也就是说,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友,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献身于道德学问,就会耐得住孤单和寂寞,即便暂时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中,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志和朋友,这样,他也不会孤立。说到底,因为道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绵延发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会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含有寓仁义于交往的意思。孔子在此提出两个关键的概念:一是“德”,一是“邻”。“德”就是美德,是从自己一方讲的;“邻”就是邻居、朋友,就是天底下所有愿意走在一起的人,这是从别人一方讲的。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两种关系带来的必然后果:

一、德若孤,必无邻;二、德不孤,必有邻。

一个人如果有“孤德”,自己只对自己好,自己美自己的,那么必将固步自封,最后必成孤家寡人。这样的人,不会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

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君最爱招揽天下贤能之士。当时有一个年过七十,却只做了个看守大梁东城门的小吏的隐士,叫做侯赢。

他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信陵君很希望将他纳入自己的门下,于是亲自去拜访侯赢,并馈赠于他极为贵重的礼物。但令信陵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侯赢竟然婉言谢绝了。

一天,公子府大摆筵席。当酒席摆好后,信陵君带着随从亲往东城门迎接侯赢。侯赢也不谦让,直接坐到信陵君的身边,企图用自己的傲慢无礼激怒信陵君。而信陵君却还亲自驾驶马车,态度丝毫也没有不恭敬。刚走出不远,侯赢就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屠宰场,您能送我去看他吗?”信陵君毫不犹豫地就将车赶到了屠宰场。

46侯赢见到自己的朋友朱亥后,故意把信陵君晾在一边,自己却和朋友谈话。侯赢一边谈话,一边注意观察信陵君的反应,他发现信陵君的脸色更加温和。因为信陵君的亲朋好友都在等着他回去开筵,他的随从都暗骂侯赢不识抬举,市人也都好奇地观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可信陵君自始至终都和颜悦色。

来到公子府,侯赢被信陵君请到了上座。信陵君还向他介绍了在座的宗室、将相,并亲自为他敬酒。直到这时,侯赢才真正心甘情愿地佩服信陵君。

信陵君能够招揽到侯赢,当然获益匪浅。首先,在大庭广众之下,信陵君亲自驾驶马车迎接侯赢,并在闹市站了很久,让市人围观,实际上成就了自己礼贤下士的美名;其次,侯赢后来还向信陵君举荐了朋友朱亥,并和朱亥一起帮助信陵君完成了击退秦军的壮举,成就了信陵君的事业。其实信陵君当时就知道侯赢的一切举动都是在试探自己,于是他就摆出了一副虚心温和、谦恭大度的姿态,把侯赢及朱亥纳入自己的麾下。由此看来,信陵君没有糊涂,忍了一时的无礼,却成就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人际交往中,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高下,是决定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质高尚,个人修养好,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如果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就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交不到真心朋友。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人:有的人看自己一枝花,看别人豆腐渣,处处自我感觉良好,盛气凌人;还有的人一事当前往往从一己私利出发,见到好处就争抢,遇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给别人拆台。这些人生活中之所以难有朋友,归根到底,就是在自身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方面出了问题。

也许有人觉得,有些人道德品质不好,个人修养难以恭维,身边不是同样有许多朋友吗?其实这种所谓“朋友”并非真朋友,而是“伪朋友”。别人与他交往不是冲着他的人品人格去的,而是奔着他的权势而去,是为了相互利用以达到个人目的,充其量只是“势利之交”。

一旦其丧失了权力地位,没有了利用价值后,那些所谓的“挚友”也就会弃他而去。所以说,要想收获真正的友谊,拥有真正的朋友,最终要靠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只有用高尚道德修养赢得的友谊和感情才是真诚的,才会历久弥坚。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的另一种诠释。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

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天下最让人喜欢的人,就是有德之人。他们总是按照良心法则去做人做事,从而能赢得人心。一个人能够赢得人心,就会在周围有一大批朋友。朋友是帮助你走向成功的资本。有德之人朋友遍天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碗饭吃。中国有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话的确是一句大实话。这里所说的“靠”,不是依靠,而是大家靠在一起,不把自己孤立封闭。这样,才能风调雨顺,马到成功。

有德之人具有极大的感应力与亲和力,根本无需去刻意寻找,自然就会有人来找你,来帮助你!

孟子说:“凭着自己的实力,假托仁义之名去讨伐别人的,称霸于诸侯,这种称霸的人一定要有个实力雄厚的大国作为他的基础;凭着自己高尚的道德,推行仁政的人,可以实行王道,使天下归附于自己,实行王道不一定要国家大、力量强,商汤王和周文王实行王道,前者凭借的是见方七十里的地方,后者凭借的也只是见方百里的小国。

倚仗势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在心里服从他,而是出于力量不足的缘故。凭借德行使别人归附自己的,别人是心悦诚服,完全出于自愿,像孔子门下七十二贤拜服孔子一样。《诗》里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无不心悦诚服。’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孟子“以德服人”的典故告诉我们,贤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凭借自己的道德,推行仁政,让天下的人归顺自己。治理国家,有用武力强制老百姓归顺自己的,叫做霸道;也有以德服人,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的,叫做王道,即仁政。孟子认为,前者不是真的君主所为,老百姓即使暂时归顺了自己,也不会长久。“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行仁政,才会使老百姓心向往之,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以德服人”的思想是对孔子“德不孤,必有邻”思想的发展。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绝对不会孤单,周围肯定有很多朋友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和风范可以吸引周围的人。

“以德服人”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应用。我们在日常的为人处事中,交友中,只有用道德感化周围的人,才能让人产生由衷的佩服之情。而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不是通过“位高权重”而的强势力量去命令下属服从自己,而只有通过道德的力量去影响下属,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

历史上最值得称颂的“以德服人”的例子,当属诸葛亮“七擒孟获”

的故事。

东汉末年,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蜀国昭烈帝刘备临终托孤,请丞相诸葛亮完成北伐大业,以光复汉室。

这时恰逢南方蛮夷侵犯蜀国,诸葛亮不得不出兵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