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73

第73章 1931年中国南方八省大洪水

1931年6月至8月,我国很多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霪雨天气,珠江、长江、淮河、黄河及松江流域不断普降大雨和暴雨,南北大小河川全都涨溢,形成20世纪以来范围最大、灾情最重的全国性大水灾。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8省受灾最重。

湖北自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江、汉水及各支流水势暴涨,沿岸堤防90%溃决。据《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的保守调查(以下所引数字均见此书),全省70县有57县遭灾,灾民达860万人,死亡65854人,受淹农田2360万亩,经济损失约4.6亿元。

安徽省境内,长江干支堤前后溃堤决口254处,淮河干堤有的决口达61处。沿江滨河的县受灾,灾民963万人,死亡64236人,受淹农田3114万亩,损失4.46亿元。沿淮两旁的阜阳、颍上、霍邱、凤台、寿县、五河、凤阳等县,灾情惨重,“高原平陆,一片汪洋,逾丈之屋,绝断炊烟”。阜阳有五万居民没于水中,霍邱朝夕之间,被淹毙有姓氏可稽者已在八千人以上。“濒临长江的芜湖县,圩堤全决,市区被淹长达三月之久,积水深达二三尺至八九尺不等,其间因飓风过境,‘溺毙者约五千人’。据显示,该县灾民399334人,占全县人口78%,死亡9534人,淹田44083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9%”。灾情惨重,时称“数百年仅见之浩劫”。

江苏省江、淮、湖、运同时泛滥,灾区达45县,灾民887万人,死亡89360人,受淹农田2694万亩,经济损失531亿元。江北里下河大堤溃决,洪水东流沿岸10余县全部淹没,7万余人死于非命,罹灾甚为惨重。高邮也遭灭顶之灾,溺毙9500余人,兴化县受灾人口达40万,“民被溺死者无法统计,水面浮尸如过江之鲫”。

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频繁泛滥,再加山洪暴发,洞庭湖溃决,全省67县受灾,灾民636万余人,死亡约5.5万人,受淹农田1180万亩,经济损失3.4亿元。沅江上游的洪江市被冲去数百家,淹死3000余人。汉寿全县330余垸无一留存,城中水势已与檐齐,淹死4800余人,南县无处不灾,死亡达9000人以上。

河南省灾情更加严重。因为境内雨量过大,淮、黄、汉诸水系及其支流不断泛滥,全省87县罹灾,灾民950万人。死亡11万人,受淹农田3015万亩,经济损失2.67亿元。确山县山洪暴发,平地水深丈余,淹死2950人。遂平县沿河决口78米,溺毙2241人,环城30里尽成泽国。汝南县汝河洪水高涨,平地水深6尺余,死亡8596人。邓县死亡21400人,唐河流域死亡2710人。南阳地区死亡5800人。江西省受灾特别严重。4月~5月间,赣江汛情严重。谷雨以后,大雨倾盆连日不停,吉安县降雨515毫米,清江县降雨753毫米,南昌县降雨552毫米。赣江水位陡涨二丈余,水势凶猛,附以狂风,沿河决堤,抢救无效。南昌县溃决14圩,新建县溃决17处,受灾农田万余亩。7月赣北霪雨不断,伏汛猛涨。庐山7日降雨931.9毫米,湖口686.6毫米,永修564毫米,九江417毫米,星子406毫米,又逢川汀洪水直下,长江水暴涨。都阳湖积水不能外泄,且江水倒流。九江至德安铁轨均被淹没,中断行车长达半月。九江7月28日洪峰水位达21米,20米以上水位自7月24日起持续两月之久,决口120多处,受灾面积28平方公里,淹没房屋158万栋。9月,赣江洪水二次出现,长江高水位未退,抚河又一起猛涨,赣、抚两河水势汹涌,万宝圩溃决,新建县3/4被水淹没,南昌县1/3没于水中,连绵百余里,顿成汪洋。江西全省受灾8个多县,被淹面积8817平方公里,淹没农田547万亩,被淹房屋22万栋,倒塌房屋6万余栋。灾民179.8万人,四处流浪。伤20万人,死亡3628人,淹死牲畜5.6万头,估计损失8450万元。

总计,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八省受灾人口2700万人,占八省总人口的l/4,受淹农田1.46亿亩,占总耕地的28%,经济损失22.54亿元,死亡约40万人,堪称举世罕见的大灾难。

小贴示: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们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