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48

第48章 1996年日本“0157”感染事件

1996年,大阪府市(人口约800000)的学龄儿童中突然暴发一起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报告病例大多是该市62所小学校的儿童,年龄在6岁~12岁之间。

这次暴发从1996年7月12日傍晚开始,病人出现腹痛及腹泻(包括血便)。以后几天病人迅速增加,到7月24日,感染儿童数已达到6259例,其中92例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此外,在学校的教师及职工中有92人被感染。在542份病人的粪便标本中检出EH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0157”的有287份。鉴于学校的午餐是由一个中心供应站提供的食物,所以供应的午餐被认为可能是这次疾病暴发的原因,但具体是哪种食物尚未查清。

埽市有92所市立小学,共有小学生4.8万名及教师2288名。日本厚生省、埽市政府及大阪府政府建立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并与文部省协作,研究及制定了防止二次感染及新的暴发流行的措施。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厚生大臣日前宣布,根据调查,大阪府市和埽市集体食物中毒的小学生所感染的EHEC“0157”可能来自该市出售的萝卜苗,目前市场上已停止出售萝卜苗。

据报道,此次感染从1996年5月下旬在冈山县小学开始流行,到7月下旬已蔓延到包括东京、大阪、京都等36个都府县,病人总数已远远超过8000名,且已有若干病例死亡。

牛是“0157”大肠埃希菌的主要传染源,所以饮用消毒不彻底的牛奶,食用未煮熟的牛肉无疑为病菌大开方便之门。另外,受污染的水和饮料也容易传播病菌。小孩、老人以及其他免疫力差的人群容易成为“牺牲品”。曾有一段时间,日本等地民众谈“牛”色变。虽然牛是“0157”的主要带菌者,但与其怪罪它们,还不如反思一下饮食卫生方面的漏洞。其实,“0157”大肠埃希菌是不难制服的。这种病菌对热敏感,一般不会在充分煮熟的食物和经过严格灭菌程序的牛奶及奶制品上找到栖身之所。在卫生检疫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们尽量不要贪图鲜嫩而生食、生饮。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华厨艺炸、煮、炒、蒸等方法尽管会使食品损失一些营养成分,但却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消毒剂也是“0157”大肠埃希菌的致命克星。食品容器、刀具包括人们的双手都应经常用碱性肥皂或乙醇(酒精)清洗。饮用水要经氯或其他消毒剂处理。家畜的粪便要严格管理和净化,避免所含的大肠埃希菌穿过土壤向下渗透污染地下水。

东京区域保健卫生部参事黑岩京子回顾“0157”病菌袭击时说:“我们在五六年前经历过‘0157’病菌的袭击。不少老人院、医院以及学校曾因病毒蔓延而导致100多人丧命,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打击。但是,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后来我们就在医疗界制定了防止医院内传染的严谨流程,更注重必须彻底防止突发传染病。”

小贴示:

社区和个人在这个经历中应学会有规律的洗手方法,对食品卫生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有整洁卫生的环境、完善的食品贮存和烹调方法以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驾护航”,相信美食与健康不会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