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如是说
4883000000012

第12章 驾驭成功的艺术(3)

在这一方面,日本的东元电机和丰姿美容院就首先采用了此一方案。而他们成功的经验也是值得中小企业经营者借鉴的。东元电机公司是以制造马达闻名的公司,在它以前的管理体制中,对老师付冠以班长之名,而且执行的也是班长教导一切情况的做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这个效果不太好。因为虽然老师付们都对本行业具有高超的手艺和技术,但是多半都缺少管理才能,因此导致管理上的混乱。经过经营者的发现和研究最后决定,将老师付冠以班长之名和全权负责的工作进行改革,改为对老师付授与"特等技工"的称号,而"班长"以及全面负责此一任务交给了高工以上学历的年轻人。

而丰姿美容院则是实施了将分店经理与美容师进行相互轮换的措施,其作用不言而喻,则是为了防止因为长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职位上任职而出现心态变懒、毫无进取精神的现象。

这两个企业对自己内部员工的改革都收到了极好的成效,可见这个职位轮换制有其积极的作用。

二、善待他人,才能成全自己

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老板也要讲义气;如果你让人有归属感,亲信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只有所谓领导者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拥有一批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员工,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正如一部机器一样,如果只有重要的几个大部组件而缺乏将他们组合在一起的小部零件或者螺丝钉,这个机器也永远无法开动,更不要说持续正常的运转。螺丝钉虽小,可作用颇大,所以对于螺丝钉我们也必须把它当成重要一分子,要时常关心它的磨损状况。在企业里,对于员工也是一样。不管什么企业、什么领导者都必须知道:一个企业从建立到获得成就,虽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决策非常重要,但是,普通员工的贡献更是重要。员工是一个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一个企业的关键。既然员工的作用是如此重要,那么领导者对于员工应该时时怀有一种尊敬和感激之情。领导者对于员工的最好回报,也莫过于此;同时,更不可缺少的当然还应该包括物质上的奖励和回报。善待员工,只有让他们能在一个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报酬,才能获得他们对于领导者和企业的信任和忠诚。这是李嘉诚作为一位成功领导者的经验,也是所有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借鉴的经验。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沟通

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能够以身作则,好像最多只能说明他具备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所应有的基本素质,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像李嘉诚那样家财万贯和声名显赫的富翁,在与自己下属面对面的时候,能够始终以一个平常人的姿态和普通员工平起平坐,且事事躬亲起带头作用,那么员工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我想,感到被尊敬和重视,想必是最合理的答案。

从一个贫苦家的孩子一路走来,到今天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的管理者,李嘉诚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但是在他的风光背后,我们不能忽略:李嘉诚为此所经受的磨难,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也必定是常人的很多倍。我们从长江塑胶厂到长江实业公司的发展轨迹中不难看出,李嘉诚一直坚持以身作则,事事要对员工起表率作用,这也是他往往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原因。长江塑胶厂创立之初,是一个规模极其小型的企业。因为缺乏资金和人手,在生产运转的环节中都会出现人手短缺的现象。本来,身为老板的李嘉诚能够以自己的权力去要求每个员工承担更多的任务,而且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和一般的老板不同,李嘉诚总是能够放下"架子",亲自深入第一线和员工一起辛勤地工作,参与到原材料购买、产品的生产和推销等每一个环节。

对此,李嘉诚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老板还做这些耗体力的粗活而感到有失身份,和员工们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跟随李嘉诚多年的老员工现在还能回忆起,每每在工地里干活累了、饿了,李嘉诚就和他们一起休息聊天,吃便宜的普通盒饭,从来没有对谁摆过架子。有这样能够以身作则而且心地善良的老板,就让员工感到很幸运。

李嘉诚这样做,不仅因为长江塑胶厂是自己的事业而必须花费最大的精力来使它有最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更能拉近他和员工之间的距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尊敬是互相的,李嘉诚对于工作和事业上的勤勉能够帮普通的员工减轻很多负担,他的谦和、平易近人给员工带来的体贴和关怀,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和尊敬的。相对地,这些都能让员工明白老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李嘉诚的勤奋、努力,尊重别人和以身作则的品格同时也能让他获得员工们对他的尊重,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领导教育员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位领导光说不做,可能就很难让自己的下属信服。长江实业公司中有一位李嘉诚的得力女将,她就是负责大楼销售的洪小莲女士。最初洪小莲在长江实业的职务是秘书,比起现在来说工作是轻松很多。有一次吃过午饭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洪小莲就坐在椅子上看报纸,当李嘉诚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翻阅娱乐版。当时,李嘉诚也没有对她做什么严厉的批评,只是说:"看这些东西,是没有益处的。"当时洪小莲心里还有点不高兴,她想:这又不是上班时间,我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关你什么事呢?但是,后来洪小莲仔细考虑了李嘉诚说的话,觉得自己的确还可以将这些充裕而宝贵的时间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洪小莲就把空闲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帮自己充电,渐渐地她不仅增长了学识,同时也觉得生活过得更充实。后来洪小莲成为了领导者后,也鼓励自己的下属要不断学习。

李嘉诚对洪小莲这一句话的劝诫,是因为他想让自己的员工成为更有学识和能力的人。而李嘉诚自己平日的作为,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生活中的李嘉诚基本上不看娱乐新闻,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是对他个人进步和事业的经营没有任何作用的。即使到现在,每天晚上回家,李嘉诚还是坚持不断地学习英语,看经济、管理和政治等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水准。

严格地要求员工,有时候就是关心和鼓励员工发展的一种表现。洪小莲曾经说:"没有李先生,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这也是李嘉诚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结果。

有些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面临的困难比较多,经营者和员工之间能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地去面对;但是,一旦当这个企业的业绩有所上升、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经营者与自己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员工们就会出现脱离现象。因为这些经营者目光短浅,认为自己现在经过艰难险阻,终于将企业越做越大,可以舒服地享受这一切;有的虽然知道还不能过于乐观,但是却整天将自己困在办公室里,只是听听下属的报告,自己做自己的策略,很少再与员工一起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员工严重脱节。

实质上,不管是创业初期,还是企业已经发达起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都是一个经营者不可或缺的。做一个比喻,其实,企业的经营者与员工之间就像一家人,经营者就是家长,而员工就是家里的孩子,如果家长不与孩子们多交流,势必两者的步调就会不一致,而一个家庭里也就不存在什么幸福可言了。日本京都天使工业株式会社的社长佐藤重信在与下属的沟通上面,可称得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上司。在他的公司里面,他自己不像其他公司那样,他本人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所坐的位子是不固定的。他的办公室就是作业现场与管理部门,他的坐椅随处都有;换句话说,就是他每天都与员工、管理人员们一起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一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充分的讨论和理解。

日本另一家公司的久保好政也是同样如此。久保好政只有小学文凭,但凭着他的努力和拼搏,他从水泥制品的小工而成为目前拥有4家联合企业的老板。在他50岁的时候,他发起了一项活动,他与公司员工们一起在第一线肩并肩地工作,甚至也穿上工作服与其他员工一起工作,还接受班长的指挥。他指出,他的公司之所以没有衰退和老化,全是因为他与公司员工是上下一心,经常在一起并肩作战。久保好政还将公司副经理以上的高级职员组织起来,规定每一个月必须定期在工作现场从事一天时间的基本操作。

不管你是怎么精明的经营者,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与员工们一起为企业打拼,你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老板。应该将员工看做一家人,大家应该多交流、多沟通,常常讨论公司的大事小事,多提意见和解决方法,大家一起共同迈进步,这才是真正成功的经营者。

从细微处体谅他人

要做一位成功的领导人,首先要能获得下属的尊敬和认同。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位让员工信服和爱戴的老板呢?我们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尊敬都是互相的,即使在有上下之分的老板和普通员工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要获得员工的尊敬,首先就要懂得体谅他人。

长江塑胶厂刚成立不久,因为产品出现品质问题一度面临倒闭的危险。为了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状况,李嘉诚曾经大量裁员以求获得解决之道。人员是少了,成本费用是降低了,但是,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那些被裁员工的家属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三天两头到工厂里来吵闹。本来已经人心涣散了,这样一闹情况更加糟糕。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任何一个企业裁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谁应该为谁感到抱歉,但是,李嘉诚却不一样。他知道这些工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一些贫民百姓,突然失去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而李嘉诚也是从艰辛的生活中走出来的,他对于那种生活境遇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

所以,李嘉诚并没有责怪那些被辞退的员工家属,更没有像很多老板一样动用人员将他们扫地出门。相反地,李嘉诚对那些家属很诚恳地承认是自己经营上的失误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他对被辞退的工人及其家属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他也保证,只要长江塑胶厂的状况能有转机,只要愿意回来工作的员工仍然能在长江公司找到他们的工作职位。有了李嘉诚的承诺,那些员工的家属再也没有上门来找碴儿了。

事实上,当长江塑胶厂的经营状况好转并步上盈利轨道的时候,他确实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重新将被自己辞退的大部分工人邀请回来,继续在长江公司工作。而被邀请回来的工人大部分都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为长江实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为面对一个有情有义、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的老板,大家心怀感激是必然的,以自己的努力工作来作为回报也是必然的。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李嘉诚的司机,在谈到自己老板的为人的时候,他满怀感激地说:"我们真的很喜欢我们的老板,他对我们真的很好。"这位司机能有此肺腑之言,是因为他对李嘉诚体谅善待员工有亲身的体验。原来,在遇到香港金融风暴的时候,长江实业员工的公积金因为放在外面投资也损失了不少。为了让自己员工的利益不受到损失,不加大他们的负担,李嘉诚动用个人的资金将员工的公积金如数弥补了回来。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同样可以说明一位普通的职员愿意跟随老板为他拼命的原因。宁可自己的利益受损,也绝不让自己的员工吃半点亏,这样的老板怎么会不得人心。李嘉诚就是这样的人,在为自己员工考虑的时候,也同样获得了比金钱更大的回报,那就是员工的尊敬和忠诚。

当然,在企业中要让所有员工能一心一意地为公司卖力,最基本的条件还是要给员工提供丰厚的报酬,要能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的合理要求。只有当一个人生活得够好的时候,他才可能进一步考虑工作的事情,才能考虑尽量为向自己提供良好待遇的公司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李嘉诚因为十分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来不吝惜花在这上面的金钱。

为了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归属感和刺激他们努力工作的精神,李嘉诚有一个方法非常有效,那就是经常给员工机会,让他们以低价买进长江实业系股票。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首先是因为低价购入市场潜力大的股票,将会获得高额的回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其次是因为买进了自己公司的股票,普通员工也能成为该企业一个小小的股东,为了能让自己的股票保值升值,他们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工作上勤奋努力、小心谨慎,期望因为企业的发展而带动股票价值的增长,自己也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像长江实业以前股东之一的马世民在离开长江实业之前,一个月之间他用每股8.19港币的低价购得160万股长江实业的股票,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在一天之内全部以23.84港币的价格高价卖出。这一买一卖之间,马世民很快就将净赚的2500多万港币尽收囊中。除了向员工低价出售股票,李嘉诚平日里给予员工非常优厚的待遇。还是拿马世民来说,在离开长江实业以前,他在和记黄埔所拿的年薪和奖金大概是1000多万港币。这个数字比起他在长江实业赚的最后一笔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数,但是要知道这个年薪已经比时任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还要多!

对于给员工优厚的待遇这一方面,李嘉诚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他说:"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就算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后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是说得到做得到,而这种行为也的确为他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关于为自己事业鼎力相助的杜威廉就是这样。

杜威廉被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人",是长江实业很多成功的股票收购战的幕后英雄,对长江实业的一步步壮大来说功不可没。但是,这样一个功臣并不是长江实业的挂职董事,甚至他从来就没有在长江实业支领过固定的工资。所以,对于一直坚持合作双方共赢的李嘉诚来说,一直没有机会能够给杜威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