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享受快乐
487200000021

第21章 不断成长,特别快乐

我认为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件美好的事。

——卢梭

正确的道是这样: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从日常生活看你的创造力

人们的创造力是在点滴之培养起来的,透过生活中流露出的小细节,你可以发现自己是否具备创造力的潜质。

一、在日常生活中,对师长、上级的看法、观点,你总是采取哪种方式?

1产生疑问,而且有自己的想法。(B)

2全部听从、接受。(C)

3同自己头脑中的想法、看法比较。(A)

二、与同事就某一事情发生争论时你会怎么做?

1能够尽快让自己保持理智,全方位分析问题。(A)

2马上想出结果并行动。(C)

3能够稍稍思考,然后做判断。(B)

三、你每次购物回来后会怎么样?

1对物品略作改动后使用(B)

2立即拿来用(C)

3动脑筋改造出性能优于它的物品(A)

四、对于面前出现的常见物品,比如小刀、笔记本、铅笔等你能联想出它们几种别的用途

115种以上(A)

28种以上(B)

33种以上(C)

五、生活、学习中有了很难克服的麻烦事,你常常会采取什么方式?

1独立思考(A)

2放弃(C)

3向老师、同学询问(B)

六、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下列哪些活动?

1下棋、打桥牌(A)

2看情节曲折的影视、小说(B)

3看有意思的喜剧或与人闲聊(C)

七、你对启迪思维的游戏和玩具的态度是

1一般(B)

2很喜欢(A)

3不喜欢(C)

八、节假日去游乐园,你经常

1习惯去同一个游乐园(C)

2听从别人的意见(B)

3不去同一地方(A)

九、如果有朋友热心地向你提出没有价值的观点、看法时,你会

1对他表示称赞并希望多提此类建议(A)

2认真想想有没有值得吸取的地方(B)

3全当没听见,不理会(C)

十、饭后清理口腔时,发现牙齿有血,你会怎么想?

1害怕自己生病了(B)

2想办法止住(A)

3可能是牙签太硬了(C)

如果在你的答案选项中,标注“A”的最多,说明你是个很有创造力的人。

如果你的答案选项中,标注“B”的最多,说明你的创造力属于中等,还需要开发潜在的能力。

如果你的答案选项中,标注“C”的最多,很遗憾,至少到目前为止,你的创造性思维还维持在初级水平。终身学习,快乐一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率变得愈来愈快,应对这种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会学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谁不善于学习,谁就没有未来。”

没有未来的人哪会有快乐?不断学习和成长是我们唯一的生存之道,也是持续获得人生快乐的不二法门。

时下,社会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我们已没有了一劳永逸这个精神标本,也远离了聊以自慰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神话。对于生活在冲撞和挤压中的人群,要不断放弃昨天的自己,吐故纳新,形成应对新的生活的能力。

学习如同呼吸一样,是一种终身的活动。呼吸让身体获得舒适和活力,学习则使精神更为充实和健全。它们都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是生命快乐的源泉。

从降尘到归根,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期的整个生命阶段,都蕴藏着不同的学习契机;每个人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如单身、已婚、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为员工、为老板,以及引导工作、参与社会,等等。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都担当着终身学习的任务。

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早在远古时代,这一思想就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两千年前中国的孔子就萌发并实践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信条。一千五百年前,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也认为“人生应当自摇篮学习到墓穴”。

不断学习,不断更新

罗曼·罗兰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热忱,不断更新,终身学习,你就不仅能享受获得新鲜思想的乐趣,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走向成功。

那些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有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的心理,往往以为错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认为这是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缺陷。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只是一些基础知识,且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许多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自己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也有些人受到另外一种老观念的统治——总觉得学习是学校里的事,走出学校后就不需继续学习了。成年人花几百块钱买一件高级衣服一点不嫌贵,但要从钱包里掏出十来块钱买本书倒觉得不能承受。他们往往舍得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进行本领投资,而忽视了对自身的本领投资,把对自身投资的重点摆在吃、穿、住和保健上。

这是另一种对学习的误解。对学习的投资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有效、最安全的投资。

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视知识还远远不够,如果只重视知识,则是对知识经济十分浅薄、十分可笑的误解。知识虽然有很大价值,但是与能力相比,能力理所当然应居于学习的中心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只要看你知识记忆量的多少,而主要在于你是否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寻找知识、重组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绝不是充当“知识容器”的两脚书橱,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习革命的依据所在。

学习是一个不停更新的过程,只有不停地思考才能让学习有前进的力量。爱因斯坦很多年前就对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十分反感。

许多人认为爱因斯坦很聪明,就考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光的速度是多少?美国铁路有多长?爱因斯坦却回答说:“这些我都不知道。”看到人们惊愕的样子,他微笑解释道:“这些只要翻书一查,不就全知道了吗?”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人物竟然都如此“无知”,而“无知”并不妨碍他“有能”,有“大才”、“大能”。早在爱因斯坦那个时代就可以方便地查询知识,在今天这个通讯、查询高效的时代,要想查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是方便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提倡学习的革命。适应时代的需求,利用时代为我们提供的手段,才能让学习更有效。

培养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学习知识要善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迪生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成功完全是自学和艰苦思考的结果。尽管他曾被曲解,但他一生思考不辍,乐在其中。

据说,爱迪生幼年时身体很弱,但喜爱劳动和制作各种玩具。他爱观察,爱思考,同时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对什么事物都爱问个究竟。

他上学不久,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教同学们说:“二加二等于四。”爱迪生站起来问:“老师,二加二为啥等于四呀?”老师目瞪口呆,他不仅不认为爱思考是打开未知世界之门的一把钥匙,反而认为爱迪生是在捣蛋。上学才三个月,爱迪生就因“成绩不佳”被勒令退学。幸亏他的母亲教过书,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从此,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走上了自学的道路。未满十一岁,他就读完了吉本的《罗马兴亡史》和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了一些发明家的传记故事。母亲还给他买了一本帕克尔的《科学读本》。这是专讲物理、化学实验的书,其中有许多实验例题,他一边读,一边琢磨,对书中讲的一些原理,他都在亲自试验后方才相信。他在自家的地窖里设有一个实验室,有试验用的瓶子二百多个,家里给他的零用钱,他都用来买试验用品了。

十八岁以后,爱迪生建起了自己的真正的实验室,正式走上了发明家的道路。勤于思考的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贴着一条雷诺爵士的语录:“人总是要千方百计地逃避真正艰苦的思考。”在这条语录之后,他加上了自己的一句话:“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有一次,他在试验发明电话的时候,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的声音震动,他觉得很奇怪,便想进一步探讨振幅有多大。可是他的耳朵曾因受伤听觉失灵,他就用触觉来代替。他找了根短针,一头竖在膜板上,一头用手指轻轻按着,再对准膜板一讲话,手指头便觉得短针在颤动。讲话的声音高,颤动就快,声音低,颤动就慢,他接连试了好几回,结果都是如此。这引起了他的深思,猛然间他想到,既然说话的声音能使短针颤动,那么,倒个过儿,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来的说话声音。想到这里,只觉得心头一亮,一项新的发明开始孕育了:为什么不可以设计一种机器,把有保存价值的声音贮存起来,什么时候想听,再把它放出来不就行了吗?

好奇心和思考把这位自学成才的年轻人引向了发明之路。经过许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留声机。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你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你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别把时间还给上帝

一个真正懂得时间管理的人,应能依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定做事的先后顺序。这样,当重要的事件发生时,才能不慌不忙地一一处理。这样的人才叫懂得时间管理观念的人。

时间给了人无限的可能。善用时间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充实,让生命更丰盈,从而也拥有更多的快乐。

上帝在每天一大早都会去拜访刚起床的人,然后很公平地交给每个人五千元钱运用;到了晚上临睡时,他又会出现,要每人把剩余的钱还给他,只见有的人原封不动地交回了五千元;有的人剩下三百元交回;还有的人两手一摊,说:“花光了,还不够用呢!”

这个故事寓含的真正意义是每个人每天使用时间的差异与省思。有的人根本啥事也没做,所以一毛钱未花;有的人用了一些;有人则充分利用,还嫌上帝给的不够多。现代人的生活状况不正是如此吗?现代人总好像都很忙碌,打电话给他一定是左一句忙,右一句忙,但是,忙来忙去也不知忙些什么。反过来看,有些人随时都是一付从容不迫的模样,难道你能肯定他不忙吗?未必吧!

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好,这对于你能否超前是很关键的。这样你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但把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安排好,也是同样主要的。这样做给你一个整体方向,使你看到自己的宏图,有助于你达到目的。

哲人说:“利用好时间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绝对没错!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无目的地浪费掉,而我们则会一事无成。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人们往往认为,这里几分钟,那里个把钟头没什么用,但是它的作用可大了,它决定人的成败与悲喜。

从优秀到卓越

人生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的,因而不可能有什么静止不变的目标。从优秀到卓越,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超越的过程。

当你已经知道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特别兴趣和追求,那么一定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状况,从优秀到卓越的努力过程会让你得到更深层次的快乐。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摞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摞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

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手头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三十年以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一墙一墙地展览的画已不感兴趣,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

人们把第一个孩子贴在墙上的画揭下来,扔进了纸篓,又将第二个孩子扔在纸篓里的画拾出来,贴在墙上。

沉不住气,容易自我陶醉,一有小成绩就容易满足的人往往自毁前途。只有虚心,对自己的水平现状有充分的认知,且又埋头苦干,方向明确,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