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483300000008

第8章 行动的吸引力法则 (1)

第三章 行动的吸引力法则 (1)

你正如你所想

我们就是自己希望的样子。也许这听起来很难理解,因为你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么,如果你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你可以尝试着想一想,你对自己的日常活动和一天里所做的每件事都能够清醒地知觉吗?你的许多需求、愿望往往来自于你意识不到的想法。事实上,你也经常弄不清楚这些心愿都来自哪里。其实,它们正是来自你的潜意识。

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各种欲望和冲动,这些欲望和冲动被悄悄地传递给潜意识。任何所需要的东西,都是以一种思想为开端的,只有在思想中存在的东西,人才能有能力创造出来。

在法国的乡村,有一位普通的邮递员每天奔走于各个村庄,为人们传送邮件。

一天,他在山路上不小心摔倒了,不经意发现脚下有一块奇特的石头,看着看着,他有些爱不释手,最后他把那块石头放进了邮包。

村民们看到他的邮包里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都感到很奇怪。

他取出那块石头晃了晃,得意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摇了摇头:“这里到处都是这样的石头,你一辈子都捡不完的。”可是,他并没有因为大家的不理解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反而想用这些奇特的石头建一座奇特的城堡。

此后,他开始了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白天,他一边送信一边捡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到了晚上,他就琢磨用这些石头来建城堡的问题。

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疯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20多年以后,在他住处出现了一座错落有致的城堡,可在当地人的眼里,他是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建筑沙堡一样的游戏。

20世纪初,一位记者路过这里发现了这座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造格局令他惊叹不已,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刊出后,邮差希瓦勒和他的城堡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艺术大师毕加索也专程拜访。

今天,这个城堡已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

据说,那块当年被希瓦勒捡起的石头被立在入口处,上面刻着一句话:“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

因为有此美好愿望,邮递员才能借助想象力,把思想变成计划,并通过思考和行动把计划变成现实。由此可见,我们创造任何东西都要靠意念的作用,意念能够在想象力的帮助下生成计划。想象力能够创造计划和目标,使你在事业和其他方面获得成功。

要刺激潜意识,你就要学会利用积极情感。

与情感或情感相结合的意念冲动,比单独由理性产生的意念冲动更容易影响潜意识。事实上,“只有被赋予情感的意念,才能对潜意识产生行动的影响力”。对这一理论的例证比比皆是。情绪或情感可以控制大多数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实。如果潜意识针对融合了情绪的意念冲动有较快的回应的话,就有必要了解这些重要的情感。主要的积极情感有七种,消极情感也有七种。消极情感会自动注入意念冲动中,而那正是确保进入潜意识的通道。积极情感则需通过“自我暗示”原则才能把个人希望传给潜意识。

这些情绪、情感或情感冲动就像面包中的发酵粉,因为它们构成了行动要素,可将意念冲动由被动化为主动状态。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与情感相结合的意念冲动会比“冷静理智”产生的意念冲动更容易发挥作用。

现在,你正准备影响和控制潜意识的“内在听众”,以便能将那股对理想的欲望传达给潜意识,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人生。

我们都在影响着身边的人

有位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上大学时,为了赚取所需的食宿费用,我照顾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做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这位老妇人常失眠,往往要吞下一粒安眠药才能安然入睡。有一天晚上,这位老妇人跑来敲我的门说:‘很抱歉打扰你,我睡不着,安眠药又吃光了。不知你身边有没有安眠药?’我很快地回答:‘我有安眠药,太太。放在楼下,我这就下楼去找一粒给你。’

“我知道老太太的视力不佳,无法辨别青豆与安眠药丸。我回到楼上,对她说:‘这是一粒特大号的安眠药,它很管用,把它服下你很快就会入睡了。’

“这位老妇人当真服下这颗药丸,而且睡了她这一生当中睡得最好的一觉。从那天开始,她每天要求我给她那种特殊的‘药丸’。”

其实,这颗所谓的特殊“药丸”不过是一颗普普通通的青豆而已,它却能给老太太带来香甜的睡眠。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要靠别人来完成的,这就产生了影响力。

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心智。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充分了解自己,也不能很好地操控自己的心智,所以就需要外力的影响。就好像一个人想要犯错误,如果是自己主动的,就会有很强烈的罪恶感,可是如果是被别人影响的,心理负担就会减少很多。

我们都在找寻可以影响我们的人,同时我们也在影响着他人。以下这种恶作剧也能反映我们对他人的影响。

首先找几个朋友帮你玩这个游戏,选择一个对象,当作这场恶作剧的牺牲品。再安排几个人都能在同一个早上轮流见到这位“牺牲品”。

你对他说:“你今天看起来好苍白啊!一定是生病了。”然后另一个人遇见他后说:“你好像是得传染病了。”第三个人说:“你在发高烧吗?你的样子好可怕,赶快去看医生吧。”

如果以很逼真的方式来说这些话,那么那位“牺牲品”将会真的生起病来。这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对人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过分强调影响力作用是否“唯心论”?

无论如何,影响力都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深深地感受到的。比如,你远方的亲人得了重病,这时突然有人叫你接加急电报。此时,紧张感就会笼罩你,你心跳加快,腿发软,头发晕,仿佛马上就要倒了,这就是我们受了别人的影响。

实际上,当影响力作用于心理的时候,不仅会影响人的生理状态,甚至可以说影响到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一个人不善交际,可是如果经常跟健谈的人在一起,或者经常跟有共同话题的人在一起,就能够逐渐开朗起来。有人在旁边提携,就会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们都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会影响他人,也会被影响。所以,当有消极心态的时候,尽量跟心态积极的人多打交道,多交流,这样我们心里的阴云就会逐渐被驱散,而不是将原本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痛苦传递出去,复制成了两份或者更多份。

别抱怨,用你的笑容征服世界

卡耐基对微笑有着这样的描述:它在家中产生,它不能买,不能求,不能借,不能偷,因为在人们得到它之前,它是对谁都无用的东西。它在给予人之后,会使你得到别人的好感。它是疲倦者的休息,失望者的阳光,悲哀者的力量,又是大自然免费赋予人们的一种解除苦难的良药。

纽约一家极具规模的百货公司里的一位人事部主任,在谈到他雇人的标准时说,他宁可雇用一个有着可爱笑容,但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子,也不愿意雇用一个冷若冰霜的哲学博士。 如果你希望别人用一副高兴、欢愉的神情来对待你,那么你自己必须先要用这样的神情去对别人。

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你。”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会心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

斯坦哈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班,他给人的感觉是很严肃的,在他脸上难得见到一丝笑容。他结婚已有18年了,这么多年来,从他起床到离开家这段时间,他难得对自己的太太露出一丝微笑,也很少与她说上几句话。家里的生活也很沉闷。有一天,他得到一位成功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早晨他梳头的时候,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那张绷得紧紧的脸孔,他就对自己说:斯坦哈德,你今天必须要把你那张凝结得像石膏像的脸松开来,你要露出一副笑容来,就从现在开始。坐下吃早餐的时候,他脸上有了一副轻松的笑意,他向太太打招呼:亲爱的,早!”太太的反应是惊人的,她完全愣住了。可以想象,她感到很高兴,当然,也很意外,斯坦哈德告诉她以后都会这样。从那以后,他的家庭生活完全变样了。

现在斯坦哈德去办公室时,会对电梯员微笑着说:“你早!”去柜台换钱时,面对里面的伙计他脸上也带着笑容;甚至在他去股票交易所时,面对那些素昧平生的人,他的脸上也带着笑容。

不久,他就发觉人人都反过来开始对自己微笑了。斯坦哈德觉得微笑每天都带给自己许多财富。

斯坦哈德也改掉了原来对人直接批评的习惯,他把斥责人家的话换成赞赏和鼓励。他再也不讲我需要什么,而是尽量去接受别人的观点。这些做法真实地改变了他原有的生活。现在斯坦哈德是一个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人了,他因拥有友谊及快乐而过得更加充实。

看到这里,你也许觉得自己确实该笑了,那怎么去做呢?要强迫自己微笑。如果你独在一处,可勉强自己吹吹笛子,或哼哼调子,唱唱歌。做出快乐的样子,那就能使你快乐。已故的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说过:“行动好像是跟着感觉走的,可是事实上,行动和感觉是并行的。所以你需要快乐时,就要强迫自己快乐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和别人友好相处,但只有一个确实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控制你的情绪,使自己努力对别人微笑。如此,别人也会反过来对你微笑的,并且会变得愿意和你交往。

当心陷入“抱怨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