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丁肇中教授坚守的是“诚”——他说“不知道”,即对问题的“遁”,不是逃避问题,而是以心说话,既然自己真的不知道,或者不能说得不偏不倚,还不如诚实地说“不知道”。在他看来“不知道”比胡说领八道误人子弟强,也不会因说了违心话而让自己事后后悔。
对丁肇中来说,“不知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采访时,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也一连说过几个“不知道”。在其他重要场合包括级别很高的学术交流会,他对自己不清楚或没有把握的问题,都内心坦然地说自己“不知道”。人们常常为他这种可贵的精神而感动,给予热烈的掌声。丁肇中的“真”,赢得回报的是科学上的丰硕成果和人们对他的尊重。
(六)修身以道——关爱他人的最通行的方法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
——《战国策》
什么是为仁之道?孔子回答颜回问仁时说:“约束个人言行归于礼制叫仁。要是一旦能够约束个人言行归于礼制,那么天下就归于仁德了。实行仁德全由自己,还由别人吗?”颜回又说:“请问约束个人言行归于礼制的要领是什么呢?”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回说:“我颜回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着这话去做。”
这就是说,做到四条,就可以去行仁了。
怎样做才合乎仁呢?孔子说:“出门好像迎接贵宾,役使老百姓好像承当重大祭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头上。这样就无论治国或者治家都不会有人怨恨你了。”这就是以敬恕之道来说明仁。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就是以自己的仁心去推及他人,也就是说自己要首先立人,自己首先要达到做人之道。所以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的答案是“爱人”。如果扩充它就是:把自己所想的施于人,这样自己的仁心就更厚实了。两者就是:“刚强,坚毅朴实,慎言,这种人近于仁德。”又如:“仁德的人,说起话来稳重。”“躬身力行接近仁。”“有仁德的人无忧愁。”“有仁德的人清静恬淡。”“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勇敢的人必然有仁德。”这些话都是“行仁”的条目。做人只要从这些方面去做,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之所以获得了惊人的声誉,是因为他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一名议员还是一名仆人。
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曾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罗斯福总统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一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推开窗户,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像这样的人,谁会不热爱他呢?即使他不是总统。
还有一次,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宫,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30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地热情,那样地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在生活中,大事不多,小事不少,你想从小事上体现对他人的关怀,随时可以如愿。由于小事不易记住,你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展示你的诚意,别人意外之余,会有一种真心的感动。
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写过一本叫做《人生对你的意识》的书,他在书中写道:“不对别人关爱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诸于这种人。”
亚德勒这句话真是意味深长。生活中很多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一方不把另一方放在心上、或者双方互相不把对方放在心上引起的,种种仇视和敌意,也因此而生,并带来数不清的麻烦。你对别人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敬重,自然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有钱人对爱因斯坦抱怨:“谁都不喜欢我,他们说我太自私小气。可是我的遗嘱上已经写好,要把我所有的财产捐给一家慈善机构。”
爱因斯坦向这个人讲了一个故事:一头猪到牛那里,对牛抱怨:“别人总是说你很友善,这点倒也没错,因为你给他们牛奶。可是他们从我身上带走的东西更多啊,他们得到的香肠、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吗?连我的猪蹄子都拿去炖了!可是,谁都不喜欢我,对人来说,我就是一只让人讨厌的猪!怎么会这样呢?”牛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我在活的时候就帮助他们了。”
爱因斯坦说的这个寓言故事用意很清楚,要在平时多给别人帮助。“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待人用人,不仅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伸手援助;平时心里要始终装着他人的冷暖。尤其不能在一些日常小事上得罪他人。
仁者能建立事业,能成就仁德。心中存在仁,就能树立道德,就能成就自己。孔子的圣学,以仁为中心主旨,以行仁为最高理想,以成仁为最高境界,三者不能离开片刻。所以孔子说:“有志向和有仁德的人,不会贪求生存而损害仁,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又说:“富裕和高贵,是人们所喜欢的,但不用正道得来,就决不接受;贫困和下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因常理而来到身边,就不要急于去摆脱。君子如果失去仁,怎么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有片刻工夫违背仁,即使仓促匆忙之间也一定和仁作伴,颠沛流离之间也一定和仁为伍。”
成为圣人,成为仁人,这是内心的东西,而富贵功名是外表的东西。重视内心,轻视外表的人,就是君子;重视外表,轻视内心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君子安守仁而达到仁,小人正好相反。
人的真性真情之所以能保全与扩充,全在于能否守得住仁。所以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推行仁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实行仁义”。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知道了仁爱二字,却不能守住它,即使得到了它,也会失去它。知道了它,心中的仁能守住,不是庄严而谨慎地对待它,行动也就没有礼规,也就不是好的了。
守住了仁爱,就能看到人的性情,人的心血;守住了仁,就能看到人的德行,人的威严,人的仪表。行动有礼节,就能看到人的规范与法道。三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圣人的风范与气象。
有宽宏的度量与宽厚的仁德,就会得到别人的赞赏与信任。圣人以体行天地之道来作为自己的立人之道,体行天地之心作为自己的立人之心。天地之道就是仁道,天地之心就是仁心。
北宋时代唯物论者张横渠在《西铭》中说:“乾称为父,坤称为母,我不能轻视!天地给了我的形体,天地统帅着我的性格。百姓与我都是同胞,万物与我都是一体。”大意也就是以天下为一家,以四海为一人,以天地万物人我浑然一体而不分。
《西铭》中还讲到一个人如果尊重年纪大的人,就能赡养他人的长辈,以及自己的长辈;慈悲孤儿,就能抚爱他人的小孩,也能爱护自己的小孩。圣人的仁德贤惠而清秀。凡是天下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都如我的长辈兄弟一般。时时保护他们,时时帮助他们,使他们快乐而不忧愁,纯粹是一片孝心,一片兄弟之情。违背了仁就是逆德,损害了仁就是盗贼。做恶的人没有才能,这是他践踏了自己做人的形象。
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以天地人类为一个大家庭,以对待父母兄弟的真情,来对待天下,对待全人类,这是何等的仁心慈怀?何等的博大清明?
儒家的理想世界是大同,完全要求以仁来覆盖天下,以仁来承载天下。所以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浅白一点说,就是“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及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七)修道以仁——如何掌握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
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相交相处,都要以诚心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气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对友,对上对下,总得以诚实相处,也就是古代的哲人所说的:“诚可格天,诚可感人。”“给人以诚实,虽疏远也亲密;给人以虚伪,虽戚谊也疏远。”
遇到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他;遇到残暴的人,用和气熏陶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把廉耻送给他;遇到倾邪的私曲的人,以仁义气节激励他。这样,天下就都在自己的陶冶中了。
著名学者台静农先生是一个重“身教”的人,他是以人格和性格的魅力教化学生的。他温良恭俭让,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在家事母之孝,在校理事之忠,处世待人之诚,有口皆碑。他执掌中文系20年,办公室大门永远敞开,任何人进去不必喊“报告”,儒雅、祥和。他的朋友说:“中文系是一个大平等,是一个大庄严;是一个庄严的平等,是一个平等的庄严;更是一个和谐的秩序,是一个秩序的和谐。”他对学生像待儿女一样,亲切、谦和又富耐心。有一次,一位学生向他诉说,想看泱泱五百卷的《太平广记》中某一册。台静农说:“下次我带一套借给你看。”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以为老师在说笑话。下周上课时,同学们果然见台老师捧来了一函十册《太平广记》。
1937年6月,周恩来在峡山遇险,护卫他的十多名警卫战士光荣牺牲。事后,周恩来和另外三个虎口脱险的同志合影留念,周恩来在照片背后写上“峻山遇险,仅余四人”。这张照片一直珍藏在他贴身的衬衣口袋里,直至病逝才被人发现。
“滴水之,当涌泉相报”。这就是周恩来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难怪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围绕安卧在鲜花丛中的周恩来的遗体,群众的泪水把地毯洒湿了一米多宽的一圈。难怪会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的动人一幕。
民国参政员陶觉先生说:“凡是待人接物,必须是自己作主,千万不可因人起见。如果他人薄待我,我也薄待他;他人怠慢我,我也怠慢他;甚至他人毁谤我,我也毁谤他,这就是与他一般见识了。最好是他薄我就厚,他傲慢我就恭敬,他毁谤我就称誉,才能扭转人,而不被人扭转。”
《宋史》中记载:王旦经常荐举寇准,而寇准数次说王旦的错处,真宗告诉了他,王旦反而称赞寇准是忠臣。几次以后,寇准也自叹不如了。这就是以德报怨的实例。
中庸做人处世,能在有过中寻出无过,在不可宽恕中寻出可宽恕的东西,在不可原谅中寻出原谅。恪尽自己的忠诚,容纳他人的意见,小错予以包涵,使他人受感化而无怨恨,使他人改过从善,这就是敦厚之心,盛德之事。
一代宿儒,清代思想家李西沤说:“攻击人的过错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到他能否接受;教育人从善要求不能过高,要使他能做到。称赞人的善,应当根据他的事迹,不应该苛求他的心;攻击人的过失应当原谅他的心,不应当拘泥于他的劣迹。”这都是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
关于对待人的方法,有人说:“对待君子容易,对待小人困难。对待有才能的小人更难,对待有功劳的小人就相当难了。”何不以宽大浑厚来对待人呢?对待君子要这样,对待小人更加如此。无论对待任何人,总要为他留有余地,使他存有顾惜。
吕坤说:“人到了无所顾惜时,君父之尊,不能使他严肃;锅煮的酷刑,不能使他害怕;千言万语,不能使他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圣人也无可奈何了。圣人知道他是这样的,每次就会保留他的面子,体恤他的私情,而不致使他无所顾忌。”做到待人“顾惜”这一步,可谓达到了“修道以仁”的境界。
(八)择善而从——要让自己的话真实可信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中庸》
中庸思想贯穿于儒家所有著作,子思著《中庸》是一项总结与概括性的工作。《论语》、《大学》、《孟子》等处处闪烁中庸处世智慧,如《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荀子则强调即使是普通的谈吐也一定要诚实可信,即使是一般的行动也一定要谨慎小心,不敢效法流行的习俗,不敢自以为是,像这样就可以叫做诚实之士了。诚实是对别人而言的,也就是说诚实是有对象的。自己对自己是透明的,无所谓诚实与不诚实,就像含蓄一样,含蓄是一种对象化的装饰风格,当一个人愈是在乎另一个人,就愈是含蓄的淋漓尽致;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或最知己的人时,他是用不着含蓄的。诚实就是彻底地卸掉所有的伪装或技巧,把自己像一朵花那样打开,自然、朴实、亲切。说真话、实话,是一种胸怀,一种力量。
福克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以诚实和真言立身,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团结了许多公民。当时美国政坛充满了欺骗,公民对政治并不感兴趣,认为政治就是撒谎,没有人比政客更会撒谎了。所以,一开始有许多公民对福克斯的演说持怀疑态度。
一次,福克斯受邀参加大学的演讲,有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有没有撒过谎?”
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
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出声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
福克斯并不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了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很有意义。”接下来,他声情并茂地讲起来:
有一位父亲是位绅士,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旧亭子应该拆了,于是让工人把亭子拆了。而他的孩子对拆亭子很感兴趣,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怎么拆掉这座旧亭子,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
父亲答应了。孩子上学后,工人却很快把旧亭子拆了。孩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拆除了,他闷闷不乐。他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
父亲惊异地看着孩子。孩子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
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实现自己的诺言。”
父亲很快召集来了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重新在原地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后,他叫来了孩子,对工人们说:“现在,你们开始拆这座旧亭子。”……
福克斯讲完故事后,说:“我认识这位父亲和孩子,这位父亲并不富有,但是他却为孩子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大学生们问:“请问这位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希望认识他。”
福克斯说:“他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
“那么,他的孩子在哪里?他应该是一位不欺诈、不说谎言的人。”大学生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