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做人的学问
4832700000010

第10章 做人的态度与信念:时而中(4)

王翦作为秦始皇的大将,统帅兵马60万,继李信、蒙恬之后,再次攻击楚国,秦始皇亲自送他到灞上。王翦临行前,向秦始皇要很多好的田宅园池。秦始皇说:“你放心去吧,何愁贫穷呢?”王翦说:“我作为您的大将,有功劳,不能得到封侯,所以作为您的乡臣,我也及时请求田地产业,好为子孙立足。”王翦开拔到楚国后,又陆续派人向秦始皇请要好田好地。有人询问王翦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秦王疑心重,又不相信人,现在出尽全国将士,以大权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为子孙立产业,以消除他对我的不信任,我战胜归来,性命将很危险。”这就是王翦自保的策略。

秦昭王时期,蔡泽评论范睢辞相位说:“古语说‘太阳正中就要西斜,月亮正圆就要缺损,物盛必衰’。这都是自然常理,进退盈缩,随时变化,这是圣人的常理。所以国家清平就做官,国家昏乱就隐退,而且大雁、犀牛、大象,它们的寿命不是不长吧?之所以容易死去,就是被饵所诱惑。苏秦、智伯的智慧,并不是不能避开受辱而死,所早死的原因,就是被利益所诱而不知足、知止。所以圣人以礼法来节制欲望,取民心有限度。使用时,用有止境。所以志向不横溢,行为不骄狂,抱守着道而不失去,顾承天下不会灭绝。从前齐桓公九次集合诸侯,一统天下,至于蔡丘的集会上,有骄矜的神态,陪伴的有九位国君。吴王夫差,用兵天下无敌手,依仗着勇猛刚强,轻视诸侯,攻击齐晋兵败,以致受到杀身的灾祸,败亡了国家。”

张良成为千古良辅,被后世谋臣推崇备至,不仅在于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佐刘邦创立西汉王朝,还在于他能因时制宜,适可而止,最后,既完成了预期的事业,又在那充满悲剧的封建专制时代里保存了自己,功成名就。

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杜门不出,屏居修炼道家养身之术。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剖符行封。因张良一直随从画策,特从优厚,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张良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他曾说过:“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性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赞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张良堪称“功成身退”的典范。

而韩信却不善中庸,他被捕时,自我感叹地说:“果然像人们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固然应当死啊!”这就是韩信不能激流勇退,又没有避祸的方法的结局。

汉十一年,萧何建议刘邦杀韩信,这正合刘邦的心意,张良一出走,马上封萧何为相国,加五千户,兵卒500人,一个都尉为警卫。陈平前来拜见萧何说:“你的祸患从现在开始了!最好是让封不要接受,并出尽家财,资助军队,这样刘邦才高兴。”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果然刘邦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秋天,靳布谋反,刘邦亲自带兵征讨,一举击灭。萧何又拿出很多家产,安抚百姓,并资助军队。在征讨靳布回来后,有人拜见他时说:“你灭族的灾祸不远了!你尊位相国,功劳又第一大,还能增加吗?然而你当初入关中,深得百姓的信赖,已有十多年了!民心归附你,你这样孜孜不倦地得民心,刘邦必然十分注意你,怕你倾动关中。现在你多买田地,低息放贷款,用以自污,刘邦才放心。”萧何听从了那人的计谋,刘邦听说后,十分高兴。这就是萧何采用了避灾自保的策略。

(九)行远自迩——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不进则退,而冒进更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中庸》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思是说行千里路总得从短程起步,就算攀登上千仞高山也得由低处开始,如果基础打不好,是不可能有很高的成就的。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就从那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就从那一撮泥土筑起,就从此时此刻开始,从坚实的土地上迈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犹如靶子,必须在你的射程之内才有意义。

如果你好高骛远,那就在人生操作上犯了一个大错误。你以为可以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为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结果,黄粱美梦一场。也许你这场梦做得很长很长,梦中昏昏沉沉,翻来覆去。你忽儿好似神思泉涌,著作等身,做了享誉世界的学者;忽儿财源滚滚,成了腰缠百万的大亨;忽儿官运亨通做了国王,成了总统。

王永庆从创业到成功,从小米行到大公司,一步步走过来,他被人们称为“经营之神”,但他自己却认为这一路走来没有神话。曾有佩服王永庆的人写文章称他是“收集树枝桠的人”。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大量树枝桠杈,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这些废弃的树枝桠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广阔前景。

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

王永庆一生干过不少行业,而他无论干什么,都表现出“拣树枝桠”式的独到眼力。15岁那一年,他走出山区,挣钱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独自一人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里打工。后来自己开起了米店。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生意越来越兴旺。他接着买来碾米设备,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

抗战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复苏,建筑业起步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大发了一笔。这个一无所有的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后来,经营木材业的商家多起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大胆决定进入塑胶业。虽然他对塑胶工业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讨教,还拜访了一些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发现了别人忽略的东西。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大优势。

1954年,他与人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五分之一,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害怕得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

精明过人的王永庆,把前途看得很光明,他毅然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

王永庆当然是经过审视分析的,决不是瞎胡闹。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行情,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是暂时的,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第二年,他又投资创办了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投放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获得了很高的效益。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进入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包括16家大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1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

王永庆“行远自迩”,做大做强、在企业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人们把他与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相比,称他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不切实际地求大求强,想成功想疯了都没用。你越是厌卑近而高远,你便越深地陷在卑近,高远永远对你高远着。为什么?果真是命运之神压制你,限定了你吗?绝对不是。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犹如靶子,必须在你的射程之内才有意义。如果目标太偏离实际,反而无益于你的进步。同时,有了目标,还要为目标付出代价,如果你只空有大志,而不愿为理想的实现而付出辛勤劳动,那“理想”永远只能是胡思乱想,一文不值的东西。

好高骛远者首要的失误在于不切实际,既脱离现实,又脱离自身。他总是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或者以为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为难,或者他不屑于周围的一切,成天牢骚满腹,认为这也不合理,那也不公平。张三不行,李四也不怎么样,唯有自己出类拔萃——不能正视自身,无自知之明,是好高骛远者的突出特征。一个人该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沾沾自喜于过去某方面的那一点点成绩,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陷,总是以己之所长去比人之所短,于是心中唯有自己的高大形象,从不患不知人,惟患人之不己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总是抱着怀才不遇的感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脱离了现实便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脱离了自身便只能见到一个无限夸大的变形金刚。没有坚实的根基,只有空中楼阁,只有海市蜃楼。没有真正的本领和能耐,只有夸夸其谈和牛皮掀天。没有确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只有空空洞洞的胡思乱想。

其次,好高骛远者都是懒汉,害怕吃苦,情绪懒散,从精神到行动都游游荡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他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刻苦耐劳者,认为是愚蠢。他也打心眼里瞧不起每天围绕在身边的那些小事,不屑于做它。此为形成好高鹜远者人生悲剧的根本性原因。

好高骛远者在人际关系中也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对地位比他高的人,或者巴结奉承、奴颜卑膝;或者不屑交往,认为对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对地位比他低的人,则一律鄙视瞧不起。若他是个工人,则瞧不起农民,开口闭口都是乡里人这样脏那样丑。若你是个干部,则瞧不起工人,开口闭口“工贩子”这样没修养那样没德行。结果,地位比他高的人瞧不起他。地位比他低的人也同样瞧不起他,他两头受鄙视,成了被抛弃的人。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人,故能成其大。”陆九渊说:“昆仲为学,不患无志,患在好进欲速,反以自病,闻说日来愈更收敛定帖,甚为之喜,若能定帖,自能量力随分,循循以进,傥是吾力之所不能及,而强进焉,亦安能有进,徒取折伤困吝而已。”

要想度过人生的难关,战胜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完成天下的难事,要在你年轻单纯的时节,觉得为人处世容易和顺利的时候就开始。要想成就高远弘大的事业,实现你的理想和追求,必须从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从最卑贱的事情开始,路在脚下。

(十)必因其材——不要畏惧陌生的领城与事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中庸》说:“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意思是讲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现在谈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显著的特征就是敢于创新,敢于探索。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以及许多其他巨人,大多也是创新的先驱者。其实他们在许多方面与普通的人一样平常,惟一区别只不过他们敢于走常人不敢走的路,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其感到陌生。如果一个人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他极有可能获得成功。

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你就会拥有那种心跳的感觉,你能切实体验到人世间的种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们,那些在生活里颇有作为的成功者,他们从不试图回避心跳的感觉。你应该用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自己,打开心灵的窗户,进行那些自己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只会以同样而固定的方式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生命终结。而伟人之所以伟大,往往体现在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摒弃一些会对自己个性构成压抑的观点:例如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等,这显然是些荒谬的观点。如果改变生活中单调的常规因素,你会感觉到精神愉悦和充实;相反,厌倦生活则会削弱意志并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精神崩溃。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坚持坚定必胜的信念,则你的心理一定会更加健康而强大。

此外,人们还常常抱有这样一种心理:“这件事非比寻常,我不如躲远些好。”这种心理状态使人不能面对挑战,积极尝试新的经历,所以也必须坚决摒除。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也是许多人不能尝试创新的一种习惯心理。其实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没有必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寻找理由,只要你能心跳,你人生能够快乐,什么不可以去做呢?当你还是个孩子时,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蚱玩。可当你成为大人时,你却不得不为做每一件事情找一个充分的理由。这种对理由的“热衷”阻碍了自己的成长发展。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为你拓展生活的新天地,并勇敢地进入创新的领域。

创新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创新不是某些行业专有的,创新也不是超常智慧的人才才具备。

什么叫创新?《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形像的诠释:

有一天下起了大雨,一个穷人来到一户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