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4832100000012

第12章 收获的幸福(2)

这一年,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出版了,也就是说,他的思想大厦的不可动摇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了。他可绝对没有像一个沉默的学究似的只呆在写字台后面度日。除了一些场面并不奢华的社交消遣外,他还尽情享受着德累斯顿在艺术、文学和科学等方面所提供的种种刺激和愉悦,此外还有漫游--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还习惯这样做--在宜人的环境中长距离的散步小道上享受着他那最有力的思维冲动。1818年3月,叔本华完成了他的初稿,并把它交给了出版商勃洛克豪斯,紧接着在4月份又签订了出版合同。到年底时,这部内容丰富的大部头著作全部印完。不过,在这之前,作者和出版商之间就已经彻底闹翻了。由于叔本华急于去意大利作一次休养旅行,希望能尽快见到样书,为了试探出版商对出此书的诚意,他还要求勃洛克豪斯立即付稿酬给他。此外,他还在稿酬之事上出言不逊地猜疑和责备对方。气愤之余,这位绝对正直的出版商终止了与叔本华的书信联系,对于终止与叔本华的交往,他这样解释:"我自己知道该做些什么,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您如此粗暴无礼的交往方式是我所无法接受的,只会导致相反的效果。--我担心,您的书印出来之后会成为一堆废纸,我只是希望,我的担心不要变成现实。"这封信当然是出版商生气时写下的,但也并非一时的气话,勃洛克豪斯的这封信至少证明了,他敢于冒险出版这部著作,从一开始起就不相信它能带来什么商业上的收益。不过,这种预言对叔本华来讲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自己的母亲就曾对他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出版作出过同样的预言,事实也证明母亲所言不差。这一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出版商又不幸而言中了,过了一年半后,卖出去还不到一百本,这部著作的第一版最终没逃脱大部分成废纸的命运。因此,回顾这些遭遇,叔本华理直气壮地声称:"只有真理是我的北斗星。向着北斗星,开始我只能希求自己的赞许……"然而,他的傲慢以及对同时代哲学家的否定性态度进一步导致了他的失败,对于同时代哲学家所拥有的声望他暂时还不能接受。并且到了这样的程度,他逐渐地习惯于以口头的侮辱和谩骂对付他的对手们。对他来说,尽管歌德欣然拜读了他的书,但这也不能补偿由于缺乏公开的喝彩所带来的遗憾。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尽管歌德和叔本华在关于颜色学方面存在分歧,但他在接到叔本华的书后,为了方便阅读,把这本大部头的著作分装成了两册,并查阅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还让阿德勒转达了几句赞美之词(妹妹在写给叔本华的信中说:"你至少可以算是歌德认真地读的书的惟一的作者,我觉得,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在这期间,哲学家还在同样的情况下徒劳地等待着亲口的称赞和直截了当的欣赏的言词--当然,由于对存在和整个世界活动的价值持有根本不同的见解,这一点已经不需要更详细的解释了。

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由于这里应该试图粗线条地大致描绘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陈述的内容,所以可以再次指出,叔本华关于理智相对于意志的次要本性和服务角色--虽然有认识的自我和意欲的自我,认识者和作为意欲者的被认识者,因而也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致性--那建立了一种充满痛苦的紧张关系的学说,在他自己身上获得了一种简直是典范的验证,因为他整个的思维方式都是产生自这种在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极其鲜明地表现出来的矛盾处境。他的生存的基本痛苦就是他体格中的那种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以及这种由无法克服的同情所有他人痛苦的强制而加深了的生存痛苦在哲学上的结果:极端的悲观主义的世界观。由于这种世界观,他与唯心主义--乐观主义的时代趋势发生了极其尖锐的矛盾,后者在谢林的前卫思想中已溢于言表,在黑格尔那大步前进的世界发展思想中最终获得了居支配地位的效力。从一种建立在坚定不移的认识原则之上的、由亲身经验证实的不可改变性意识出发,不可能存在任何通向当时--在我们的时代又再次--被承认为符合时代的观念体系的起联结作用的思想桥梁。这里包含着叔本华的世界观与他那些直接的(时间上的)先驱和他那伟大的、终生被他憎恶的对手的哲学无法一致的更为深刻的、超个人的、无法根除的原因。

了解《关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这篇论文是理解《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前提,这既是作者所明确要求的,也是实际情况所要求的。这篇论文意外地从时间序列上正好构成了重要著作的预备阶段,事实上,它也的确可以被视为重要著作的序论。作者在开始建立其令人赞叹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之前,就已在他自身和读者们面前,对其思想行动的科学原则作了说明。他的反问是:"除了充足理由律,还有什么能把一个体系的各个部分组织到一起?正是它把每一种科学同单纯的观念聚集体真正区分开来,也就是说,观念的认识都是从它们的理由那里由此及彼地推导出来的。"并且,"正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必定有其理由的先验假设,使我们有权利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追问为什么,进而可以把这个为什么称之为一切科学之母。"作为对这个规律的最一般的表述,哲学家引证了沃尔夫的表述:"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的理由。"因此,理由律是"一切解释的原则,对一事物加以解释意味着把它的既定存在或者联系归结为充足理由律的某种形式,这种存在或联系依照充足理由律的形式而成为其所必然是的东西。而充足理由律本身,即借助于充足理由律并在充足理由律的任何形式中所表达的联系,却不能再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因为并不存在对一切解释再进行解释的原则,这就像眼睛虽然能够看到一切事物,但却看不到自己本身一样。"

"根据客体形式的差别",叔本华区分了充足理由律的四种不同"形式"。既然"我们进行认识活动的意识,是作为内在的和外在的感性(或者说是接受力)、知性和理性出现的,进而又把自身划分为主体和客体,此外还包含着无。那么,成为主体的客体和成为我们的表象是同一回事。所有我们的表象都是主体的客体,而所有主体的客体都是我们的表象。我们的全部表象都在一种有规则的联系中相互依赖,这种有规则的联系可以被确定为先验的,并且正因为是这样,任何彼此独立的存在物,任何单个的或孤立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我们的客体。这种联系是充足理由律从自身的普遍意义上所表达的。"根据客体的不同形式所区分的充足理由律的四种形式是:"存在的理由律,生成的理由律,行为的理由律,认识的理由律"。外在和内在的感性被归之于第一种形式,是表现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知觉,知性和因果关系属于第二种形式,自我意识和动机属于第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理由和逻辑属于第四种形式。这就是思想顺序的图式化纲要,在它上面建立起一种现实现,这种现实观以--如叔本华所认为--"确切的、不需要任何证明的真理"而展现出自己那全面的自我描绘:"世界是我的表象"。此外,这个从主观的立场出发所获得的定义并不否认世界"经验的实在性"。它作为客体以表象它的主体为条件,这并不取消那个相反的事实,即主体自身在自己那方面来说也是以客体为条件的。因此,世界除了是表象外,"还是更多的东西"。就它是表象而言,"它服从于理由律"。以这种观点,叔本华立足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以及由它推出的学说:我们认识事物,并不是像它们自在的那样,而是像它们根据我们的认识器官的性质对我们显现的那样;因此,原则上必须在"自在之物"和"现象"之间作出区分。尽管关于可见的、用感官可以把握的世界真正的非现实性的观点早在柏拉图那里就已经清晰地形成。但叔本华把"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分看作是近代最具决定性的哲学成就,因而也是伊曼努尔·康德的最重要的功绩。相比之下,在G·E·舒尔兹表态反对康德的同样意义上,他让有缺陷的康德式的"自在之物"的演绎和哥尼斯贝格哲学家对给予"自在之物"一种可以说明确的、更为详细的规定的任何企图的放弃经受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康德从来没有把自在之物作为一个单独分析或明确申论的主题。而是这样,每当他需要的时候,他随即以这样一个推论来召唤自在之物,这推论说现象,也就是可见的世界毕竟需要一个根据,一个可以悟知的原因,而这原因却不是现象,所以也不属于可经验的范围之内。在他这样做之前,他先已不断教人铭刻于心了,那些范畴,也包括因果范畴绝对只有着限于可能的经验的用途,只是悟性的一些形式,其功用是联缀官能世界的现象如同将字母拼成一个词一样,除此以外别无任何意义,如此等等;所以他严格地禁止使用范畴于经验彼岸的事物,也正确地以这一规律的违反解释了、同时也推翻了所有以前的独断论。康德在这里面所犯的难以置信的前后不符的毛病随即被那些最早反对他的人们发觉,并用以攻击他,康德的哲学对此则毫无招架能力。这是因为我们固然是完全先验地并在一切经验之前应用因果律于我们感觉器官中所感到的变化之上,可是正因为如此,因果律的来源同样是主观的,无异于这些感觉本身,所以并不导致自在之物。事实是人们在表象这条途径上决不能超出表象之外。表象是一个封闭的全整体,在表象自己的那些办法中没有一条线索是导向种类完全不同的,自在之物的本质的。如果我们仅仅是一个作成表象的生物,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达到自在之物的道路就完全切断了。惟有我们自己的本质的另外那一面才能给我们揭示事物本质自身的另外那一面。"

这最后一句直接导向了对"世界作为表象"的另一面的认识和发现:"世界作为意志"。"认识的主体既由于它和身体的同一性而表现为个体,所以这身体对于它是以两种方式而存在的:一种是悟性的直观中的表象,作为客体中的一客体,服从这些客体的规律。同时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即是每个人直接认识到的,意志这个词所指的那东西……意志是认识身体的先验认识,身体是认识意志的后验认识。……我把它当作直观表象而称之为我的身体的东西,只要它是在一种完全不同的、没有其他可以比拟的方式下为我所意识,我就称之为我的意志;或者说:我的身体是我的意志的客体性;或者说:如果把我的身体是我的表象这一面置之不理,那么,我的身体就只还是我的意志;如此等等。"但是,意志作为他意识中最直接的东西,是每个人都能在其自身中感受到的,因此,他不只是把意志视为人和动物的最内在的本质,而且也把它视为自然界其他的一切现象的内在的本质。沿着这一思路,继续不断的反省思维还引导思想家"也把在植物中茁壮成长的力,结晶体所由形成的力,使磁针指向北极的力,从不同金属的接触中产生的震动传达于他的力,在物质的亲和作用中现为趋避分合的力,最后还有在一切物质中起强大作用的重力,把石子向地球吸引,把地球向太阳吸引,--把这一切一切只在现象上认为各不相同,而在其内在本质上则认作同一的东西,认作直接地,如此亲密地,比一切其他事物认识得更充分的东西,而这东西在其表现得最鲜明的地方就叫作意志。惟有这样运用反省思维才使我们不致再停留于现象,才使我们越过现象直达自在之物。"

"自在之物"在康德那里只是作为单纯的抽象概念出现的,是高悬在空中不可解释的,叔本华则赋予了这个负有多项使命的"自在之物"以重要的内容,这内容至少是人的意识能具体感受到的,并且在认识上得到把握,直到它作为所有现象的本质核心的可感知性的界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意志和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叔本华还进行了如下的考察及其重要的说明:"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完全不同于现象的,是完全不具现象的一切形式的。只有在意志出现为现象时,它才进入这些形式;所以形式只有它的客体性有关,对于它自己本身则是不相干的。一切表象的最普遍的形式,客体对于主体这一形式就已经和它无关;至于次于这一级的,一切那些在根据律中有其共同表现的形式,那就更加与它不相干了。属于这些次一级的形式的,如众所周知,还有时间和空间,以及惟有由于时间、空间而存在而成为可能的杂多性。就最后这一点说,我将借用古老的经院哲学的一个术语,把时间和空间叫做个体化原理,这是我要请求读者一劳永逸把它记住的。原来惟有时间和空间才是本质上、概念上既相同又是一的(东西)毕竟要借以显现为差别、为杂多性,为相互并列,互相继起的东西……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在具有各种形态的根据律的范围之外的,从而就简直是无根据的;虽然它的每一现象仍然是绝对服从根据律的。并且,在时间、空间中,它那些现象虽不可计数,它却独立于一切杂多性之外,它本身是单一的一……

正是根据这种观点,意志在自身和一切现象中是统一的,并且完全是一回事。因此,叔本华声明,他"完全理解康德学说的旨趣,即时间、空间、和因果性与自在之物不相干,而只是认识的形式。"意志就其本身而言,其本质只是没有原因,没有目的的盲目的冲动。

但是,表象的世界一方面到处表现出同类客体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表现出其特性的多层次阶梯;首先,鉴于把石头与人区分开来的巨大差别,想像在二者中表现出的意志是同一种不可分的意志,这是困难的。对此,叔本华详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