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4826600000046

第46章 北宋(4)

保安的捷报传到汴京时,宋仁宗非常高兴,下令嘉奖驻守保安的宋军,提升了卢守勤的官职,并将狄青连升四级。

宋仁宗还想召狄青入宫,亲自接见。可是到了1041年2月,西夏军进攻渭州,卢守勤派狄青前去支援,召见的事情只好取消了。但是宋仁宗为一睹狄青的风采,还是命人画了他的肖像,送入宫中。

此后,西夏兵继续侵犯宋朝,边境的老百姓深受其害。狄青带兵迎战,保护保安一带的百姓。他先后参加了二十五场战斗,虽然身上有多次创伤,但每次都能取胜。西夏士兵听到狄青的名字,都心惊胆战。

过了几年,延州部将尹洙对范仲淹说:“狄青是个难得的将才,应该加以重用。”范仲淹了解了狄青的情况,对他很感兴趣,急着要召见他。尹洙说道:“这事可不能急。延州离保安有近五百里的路程,要狄青赶到庆州,最快也要四天。”

范仲淹不等尹洙说完,立即传令,命狄青到庆州来见。第四天,范仲淹见狄青仍然未到,每隔几分钟就派人出营瞭望。傍晚时狄青才赶到,范仲淹与狄青谈了一次,然后封他为将军,让他在自己部下听用。

一日,范仲淹问狄青:“你读过什么书?”狄青直言以告:“卑职没读过多少书。”范仲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现在是个将军,要带领军队作战,如果不能通读兵法,就比较麻烦。要知道,光凭个人的勇敢,只不过是匹夫之勇,没有多大价值。”

狄青听完范仲淹的话,感到心悦诚服,一再点头。范仲淹从自己的书架上挑选了一些书,送给狄青,其中有《左传》、《孙子兵法》等,叫他回去认真攻读。

从此以后,狄青利用一切空隙时间读书。虽然他认不了多少字,学习时遇到不少困难。但狄青没有放弃,而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清除学习上的障碍。过了几年,他就把秦汉以来的兵法读得滚瓜烂熟。

狄青学习兵法,是为了运用于战场。由于他熟读兵书,又能灵活运用,所以在作战中经常取得胜利,又立下很多战功。

1044年,西夏在北宋、辽朝的夹攻下处境艰难。元昊无奈,只得派人与宋朝议和。两国商定,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赠送西夏一些银、绢和茶叶。

后来,宋仁宗把狄青调到汴京,封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有人对仁宗说:“狄青出身卑贱,不宜委以重任。”宋仁宗对狄青非常倚重,不理睬这些意见。有个人拿着唐朝名相狄仁杰的画像,对狄青说:“您和狄仁杰有没有关系?不如认狄公做自己的祖先吧!”

狄青笑了笑说:“我本来出身卑贱,多亏皇上的信任才身居高位,怎么敢与狄公高攀呢。”他不愿意攀附名相,却依然得到皇帝的宠信。

■范仲淹实行新政

宋朝发展到仁宗的时候,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再加上与西夏作战时支出甚多,国家形势越来越不好。公元1043年4月,宋仁宗将范仲淹调回汴京,封为参知政事。宋仁宗多次接见范仲淹,对他说:“朝政急需变革,请爱卿尽快提出意见,供我参考。”

范仲淹深知朝廷弊病太多,不能不加以整顿。没过多久,他就写了一道奏章,提出必须进行政治改革。这道奏章便就是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它的主要内容是:

明黜陟,即加强官吏升降制度。就是对官吏一定要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不能按照资力深浅。

抑侥幸,即限制侥幸做官和升官的途径。就是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

精贡举,即严格执行贡举制度。就是严格科举考试选官制度,使其名实相符,直正为国家选拔一批优秀人才。

择官长,就是要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宋仁宗也有锐意改革之志,就批准了范仲淹的奏章。仁宗命令范仲淹主持改革事务,让大臣韩琦、富弼、欧阳修从旁协助。由于当时的年号是“庆历”,所以这次改革被称为“庆历新政”。

这年冬季,范仲淹选派了一批按察使去各路(路是北宋政区名称)考察官员。一旦按察使说哪位官员不称职,范仲淹就打开政府的花名册,勾掉这位官员的名字。

范仲淹的举措得罪了不少保守势力,他们恨透了范仲淹,准备与他一决高低。枢密副使富弼对新政的前途非常担忧,对范仲淹说:“你的大笔一勾,可害得一家人痛哭啊!”范仲淹严厉地说道:“让他一家人哭,总比让一城的百姓痛哭要强得多!”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平庸的官员被撤职,才智过人的官员则受到提拔,官府的办事效率得到提高,宋朝的政府机构终于有了一丝生机。欧阳修、蔡襄趁机劝谏宋仁宗,指责宰相吕夷简处事不公,排除异己。宋仁宗听取他们的正确意见,将吕夷简罢免。

可是,对改革不满的保守势力却兴风作浪,到处散布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结成一党、损公肥私的谣言。他们还不解恨,又花钱收买宦官,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屡进谗言,说范仲淹的坏话。

当时,由于改革派官员石介的批评,枢密使夏竦丢了官职。夏竦十分愤怒,命府中一个聪明的丫鬟摹仿石介的笔迹。等到这名丫鬟的笔迹与石介极为相似时,夏竦就命她伪造了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密信。在信中,夏竦编造谎言,说改革派要废掉仁宗,另立明君。

1045年初,宋仁宗在谣言的困扰下失去了改革的信心。他废除了庆历新政,将范仲淹贬为邠州知州。

第二年,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滕子京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为修缮好的岳阳楼写篇文章。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在文章中,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即要求儒生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欧阳修改革文风

公元1045年,范仲淹被贬到邠州,权贵们还说他结交朋党,罪有应得。改革派官员欧阳修非常生气,写了一篇奏章给仁宗,说道:“范仲淹是忠君爱国之才,您应当对他的改革全力支持,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呢?”

权贵们非常愤怒,在仁宗面前搬弄是非,诬陷欧阳修。宋仁宗听信他们的话,将欧阳修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

欧阳修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他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州)依靠他叔父。因为家境贫寒,郑氏就用荻草秆在泥地上划出字来,教欧阳修学习。欧阳修很聪明,也拿荻草秆在地上划来划去,认了不少字。这件事被称为“画荻教子”,在随州一带广为流传。

成年之后,欧阳修更加好学。他家里没钱买书,他就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回家后读到能背诵时才归还人家。有时候,他对借来的书太喜欢了,就提笔抄录下来。

一天,他到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发现屋内的废纸篓里有本旧书。他拾起来阅读,才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欧阳修对主人说:“你既然将此书丢弃,不如送给我吧!”主人见他是个好学之人,就答应了。

欧阳修将韩愈的文集带回家,越读越觉得精彩。原来,宋朝初年的文章多追求华丽的辞藻,玩弄对偶手法,内容非常空洞。而韩愈的文章简洁明快,说理透彻,使人觉得言之有物。欧阳修决定学习韩愈的文风,从此他刻苦攻读韩愈文集,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1030年,欧阳修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了第一名。那时他才二十四岁。第二年,欧阳修被任命为西京(今河南洛阳)推官,与河南县主簿梅尧臣相识,二人结为莫逆之交,经常在一起研究文学。

西京留守钱惟演是著名的词人,一次他新盖了一处驿舍,请谢希深、尹洙和欧阳修三人各写一篇文章来记述。三人的文章写好后,钱惟演让他们共同评议,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

三篇文章中,谢希深的文章有七百多字,欧阳修的文章有五百多字,尹师鲁的文章才三百多字。可是,尹洙的文章非常精练,而且结构严谨,气韵古峭,远非谢、欧所及。到了晚上,欧阳修提着酒壶去尹宅拜访,诚恳地向尹洙请教作文之法。

尹洙坦然说道:“您的文字颇有基础,不过格调较低,废话太多。”欧阳修立即重写一篇,这篇文章的字数比尹洙写过的文章少二十几个字,却言简意赅。后来,尹洙逢人便说:“欧阳修的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

后来,欧阳修进京任职。他的政治地位提高了,文章也越写越好,成为文坛领袖。他对华而不实的文风非常厌烦,开展了一场“诗文革新运动”。他在梅尧臣的辅佐下变革诗歌,又在尹洙的辅佐下变革散文,促成了内容充实、文字朴素的诗风、文风。

范仲淹倡导“庆历新政”时,欧阳修是他的有力支持者。在欧阳修的支持下,误国宰相吕夷简被罢免,改革派官员无不喜悦。“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做知州。他没有灰心丧志,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宦海沉浮。

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积极理政外,经常到滁州各地游山玩水。滁州城外有一座琅琊山,山上有一座亭子,山上景色优美,令人留连忘返。欧阳修经常到那里饮酒,并自称“醉翁”,给那座亭子起名为“醉翁亭”。

欧阳修对那里的美景难以忘怀,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纪念,这篇文章就是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他在开头描述滁州四面的山峦,写了几十个字。欧阳修写完后觉得不够简洁,就删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整篇文章简洁轻快,亲切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人们充分肯定欧阳修的成就,将他的诗当成宋诗的典范,又将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包拯铁面无私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宋朝政府越来越腐败。北宋的京城是汴京开封府,权贵们整日贪赃枉法,欺凌百姓,简直无法无天。公元1056年,宋仁宗终于下决心打击权贵,遂封名臣包拯为开封府府尹,命他整顿京城的风气。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从小勤奋好学,成年后以孝顺的美名闻名乡里,受到众人的一致称赞。公元1027年,包拯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得中,被派到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官。

可是,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想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于是,包拯辞职回乡,专心孝敬父母。等到双亲辞世、守丧期满后,包拯离开合肥,到京城听候差遣。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正气凛然的清官,在汴京作《戒廉诗》以自励: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木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很快,包拯被朝廷封为天长(今属安徽)知县。他上任之后,受理了不少疑难案件,每次都能智解谜团,公正处理。

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道:“我昨天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晨起床时,耕牛躺在地上,满嘴流血。原来,竟有人把它的舌头割掉了,请老爷为小民做主!”包拯对案情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料定是仇人所为,就对原告说:“你且回去,把耕牛宰了。”

这名农民非常相信包拯,回家后真的把耕牛杀了。而按照宋朝法律,私宰耕牛是一种违法行为。

过了几天,有人跑到衙门,控告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后勃然大怒,说道:“你这个家伙,竟然如此大胆!你把人家耕牛的舌头割了,反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的图谋被道破,非常吃惊,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过。

从此,包拯善于断案的名声越来越响,朝廷对他一再提升,直至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当时,端州(今广东肇庆)生产名砚,被称为端砚。朝廷规定,端州官员每年须向朝廷进贡一批端砚。端州的官员往往打着进贡的旗号,向百姓索取财物。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到端州赴任后,取消了对百姓的无理摊派,只收取向朝廷进贡之物。老百姓见他一身正气,都非常感激。包拯任满离去时,百姓拿了几方端砚,对他说:“您为官清正,真是官员的楷模。我们收集了几方砚台,请您务必收下。”

包拯推辞道:“我做官是为天子办事,绝不向你们收取财物。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些礼物我却不能接受。”

宋仁宗深知包拯是个清官,才将他调到开封做府尹。那时候,如果百姓到衙门告状,必须请人写状子,再通过小吏交给府尹。一些讼师、小吏勾结起来,敲诈百姓的钱财。包拯就在开封府衙设了一面堂鼓,百姓如果告状,击动堂鼓,府尹立即受理。

由于诉讼程序简化,百姓鸣冤变得极为便利。小吏因此感到害怕,不敢轻易为难百姓。

一次,开封连降大雨,惠民河的老百姓深受水灾之害,流离失所。包拯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一些权贵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才导致河水泛滥。包拯非常生气,要求那些权贵拆除河道上的建筑。

有个权贵倚仗势力,不肯拆掉花园。包拯叫衙役们催促,那权贵拿出一张地契,说那块地是他祖上留下的产业。包拯通过详细检查,发现地契是假的。就打算向宋仁宗说明此事。那权贵怕事情闹大,只得听从包拯的命令。由于河道得到疏通,惠民河不再发生灾害。

京城的权贵见包拯如此严厉,非常害怕。有个权贵想向包拯行贿,别人劝他道:“这个包拯与别人不同,从不贪图钱财。”开封的老百姓知道自己的父母官是一个清正之人,非常兴奋。在民间还流传着两句歌谣,叫做:“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即阎王,是传说中地狱的首领。)

由于包拯在开封坐镇,权贵们有所忌惮,违法的案件越来越少了。宋仁宗非常高兴,封包拯为枢密副使。

■濮议之争

宋仁宗继位以后没有儿子,就将濮王赵允让之子君实接入宫中,作为自己的子嗣。那时赵君实才四岁。四年之后,宋仁宗喜得贵子,又把赵君实还给濮王。宋仁宗共有三位亲生子,都不幸早夭,只得又把赵君实接入宫中。二次进宫的赵君实已经二十九岁,仁宗命他改名赵曙。

公元1062年,赵曙被立为太子,封钜鹿郡公。1063年3月,宋仁宗不幸逝世。4月,赵曙登基,就是宋英宗。

1065年4月,宰相韩琦向英宗奏道:“陛下既已即位,应当给生父濮王一个适当的名分。可让众臣对此事进行讨论,将意见提交给陛下。”濮王在英宗即位时已死去多年,宋英宗非常孝顺,早就想追封父王,因此将韩琦的议案送到太常礼院,命臣子们商议。

大臣们商议时,宰相韩琦说:“既然陛下已经即位,理应称濮王为皇考。”皇考就是皇父,其称号极为尊贵,因此引起了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翰林学士王珪的极力反对。他们说:“若是濮王成为皇考,将仁宗爷置于何地?依我等之见,应称濮王为皇伯。”

这种争议被称为“濮议之争”。百官之中,固然有人支持韩琦,但支持司马光的官员更多。宋英宗得知后,非常震惊。他本想尊濮王为皇考,想不到竟有那么多人反对。宋仁宗遗孀曹太后则十分恼火,亲自起草诏书,将韩琦的意见称作荒唐之语。

公元1066年正月,宋英宗与宰相韩琦在垂拱殿作出决定,封濮王为皇考。当时欧阳修已调回京城,他奉皇帝之命,起草了两份诏书。一份交给英宗,另一份则由自己保存。英宗和韩琦如此大胆,是因为他们想诱使曹太后附议,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一日,宋英宗请曹太后饮宴,曹太后饮酒过度,露出醉态。宋英宗趁机取出一份封濮王的诏书,对太后说:“这是朝廷的一封公文,请太后批示。”曹太后糊里糊涂地在诏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