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4826600000041

第41章 五代十国(1)

■梁晋争雄

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称为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此外,有十个割据小国同时存在,称为十国,即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荆南、北汉。

公元908年正月,晋王李克用背上生了毒疮,用药也没有效果。他郑重地拿出三枝箭,对儿子李存勖(音xù)说:

“梁朝与咱们仇深似海,当年我帮助朱温,这小子竟想烧死我。刘仁恭靠我的保举,才当上卢龙军节度使,可是他宁愿帮助朱温作恶。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曾和我结为兄弟,却撕毁盟约,与梁朝结好。我给你三枝箭,是要你记住咱们的三个仇人!”

李存勖含泪接箭,说道:“我一定记住父王的话,为李家报仇雪恨!”李克用这才满意,又对弟弟李克宁、宦官张承业说:“我死之后,你们要尽心辅佐亚子(李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只要你们君臣一心,何愁梁朝不灭?”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位为晋王。他的叔父李克宁听信妻室、义子的话,图谋造反。在张承业的协助下,李存勖于王府设下伏兵,将叔父擒获、杀掉,稳定了局势。李存勖将父亲留下的三枝箭放到家庙里,以后每次出征时,都将箭取出,带在身上。

李存勖对众将说:“梁朝大军已将潞州围困,我想带兵去救。”众将都说:“先王刚刚逝世,您正在服丧期间,不宜出兵。”李存勖说:“敌人认为我服丧时不会出兵,我就在此时开展进攻。这与兵法‘攻其不备’之义相合。”

晋军到达潞州后,李存勖与部将周德威分成几路,趁着大雾向敌营冲杀。梁军一点准备都没有,大败而逃。晋军歼敌一万,缴获的物资、粮食堆积如山。梁太祖听到这个消息,半晌无语,最后才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我的儿子与他相比,真与猪、犬相同。”

910年冬,梁太祖任命王景仁率军队北上。王景仁在柏乡(今属河北)建立营垒,与晋军对峙。第二年正月,两支军队终于交战。晋王李存勖主张速战速决,周德威极力劝阻,认为等到梁军饥渴时发动总攻,方为上策。李存勖向来倚重周德威,于是听从他的意见。结果梁军吃了败仗,两万将士被歼。

过了一年,梁太祖率领五十万军队,进攻晋王属地镇州。晋将李存审正在赵州防守,听到消息后说:“梁主敢来犯我边境,真是大胆!我的对策,便是奇袭敌营。”他带领军队,秘密进驻下博桥。

梁朝军队来到蓨县(今河北景县,蓨音xiū)西面时,李存审派部将史建瑭、李嗣肱(音gōng)四处巡逻,斩杀梁朝伐木的士兵。史、李二将擒获了一百名敌军,把绝大部分杀掉,只留几人,砍下一臂,说道:“回去告诉朱温老贼,就说晋王大军已到,叫他前来受死!”断臂士兵急忙逃走。

然后,史、李二将各率三百名士卒,扮成梁军模样,向梁营冲杀过去。当时正是黄昏,晋军四处放火,乱箭齐发。梁营乱成一团。晋军退走后,断臂士兵返回,说道:“晋王就要到了!”

梁太祖大为吃惊,立刻将军营毁掉,乘夜逃走。当时夜色昏黑,梁军竟然迷路,走了二百多里冤枉路。由于梁军初到此地时残忍好杀,早已引起人民的痛恨。当地农民见梁太祖败逃,都拿起锄头、木棒展开攻击。梁军以为晋王大军已到,溃不成军,一直逃到贝州才停下脚步。

梁太祖逃到洛阳,魏王、河南尹张全义急忙接驾。梁太祖本是好色之徒,竟然借机渔色。张全义的妻妾、女儿、儿媳、婢女,凡略有姿色者全被朱温玩弄。张全义之子张继祚无法忍耐,欲用尖刀刺杀老贼,却被张全义死死拦住。过了几日,梁太祖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大梁。

梁太祖晚年****无度,他的儿子投其所好,争着将妻子送入宫中陪驾。梁太祖竟然将众位儿媳霸占。众儿媳之中,梁太祖最喜欢朱友文之妻王氏。友文虽是义子,却因为王氏的关系,格外受宠。

6月,皇子朱友珪发动政变,杀掉梁太祖,再命驻守洛阳的朱友贞杀掉朱友文。朱友贞愉快地完成任务。913年,朱友贞进入大梁,杀死朱友珪,他就是梁末帝。

就在梁末帝即位的同一年,李存勖打破幽州,生擒刘仁恭、刘守光父子。922年,李存勖与契丹大战一场,将耶律阿保机杀得大败。契丹国只好放弃南下的计划,向北发展。梁朝失去外援,国力越来越弱。

■伶人当官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称帝,建立后唐,他就是唐庄宗。10月,庄宗渡过黄河,急行军六百里,攻下大梁。梁末帝眼见大势已去,命部将皇甫麟将自己杀死。

唐庄宗灭了后梁,将洛阳作为国都。他整天和伶人排戏演戏,把国家大事抛至脑后。庄宗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

伶人敬新磨备受宠信,他不但聪明,而且正直无私。一天,唐庄宗登台演戏,说道:“李天下!李天下!”敬新磨走上台去,往皇帝脸上打了两记耳光,然后说道:“治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为何叫了两声?另外一个是谁呢?”庄宗被逗得哈哈大笑,于是赐给敬新磨许多财物。

一次,唐庄宗到中牟县打猎,将百姓的庄稼毁坏。中牟县令劝谏道:“陛下为了一时的快乐,竟然纵容士卒破坏田地。老百姓没了粮食,就不能吃饱。您是百姓的父母,怎能这样对待百姓?”庄宗大怒,传令将他斩首。

敬新磨故意对县令说:“你这个官是怎么当的?你既然知道天子喜欢行围射猎,就应当让百姓毁掉庄稼,把地空出来。可是你却纵容百姓种地,使天子的射猎行为受到影响。你真是太糊涂了!”唐庄宗听了这番话,自觉理亏,终于放过了中牟县令。

若是伶人都像敬新磨这样,对朝廷只有好处。可是,宫中的大多数伶人却行为恶劣,令人痛恨。伶人景进因为极受宠爱,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他经常探听官员的情况,然后向皇帝报告。景进密谈时往往颠倒是非,唐庄宗却依据他的话奖惩官员。

唐庄宗住在唐朝的旧宫殿里,屋子很多,宫女较少。景进趁机说道:“以前唐朝的宫女共有一万人,所以宫殿虽多却不闹鬼。陛下也应该选美女千人,充实后宫。”庄宗真的让他到邺城选美。

景进到了邺城,整日胡作非为,抢掠美女。老百姓怨声载道,将士们的妻女则纷纷逃走,以免遭殃。

租庸副使孔谦想升任正职,但不能如愿,于是上书辞职。唐庄宗很生气,要治他的罪。孔谦非常害怕,就与景进结好,称他为“八哥”。景进在皇帝面前一再赞扬孔谦,于是庄宗改变看法,封孔谦为租庸使。

唐庄宗之弟李存颇有才能,景进却对皇帝说:“李存有谋反之心,若不翦除,必是心腹大患。”庄宗听信谗言,将李存囚禁,然后杀死。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不能满足景进的勒索,景进就诬陷他造反。虽然朱友谦进京辩诬,仍然难逃满门抄斩的命运。

公元926年,魏州士卒造反。唐庄宗命义弟李嗣源带兵平乱,李嗣源来到魏州,被手下士兵胁迫,准备攻打京城。

在李嗣源北上之时,伶人、亲军都指挥使郭从谦起了反意。他对士兵们说:“赶快花钱买来酒肉,好好地吃一顿吧。魏州平定后,皇上就会把咱们全部杀掉。”亲兵们非常害怕,也想谋反。

唐庄宗对李嗣源非常畏惧,打开府库,将财物赏赐给亲兵。亲兵一点也不感激,他们说:“陛下平时不抚恤我们,使我们陷入贫困。现在我们的妻子、儿女都饿死了,赐给我们的财物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庄宗带领禁军北上迎战。他来到荥阳时,所带禁军已经逃跑了一半。郭从谦趁机发动兵变,将唐庄宗包围起来。庄宗奋力抵抗,被流矢所伤,终于丧命。

李嗣源继位为帝,就是唐明宗。明宗死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明宗之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受到猜疑。公元936年,石敬瑭听从了掌书记桑维翰的意见,决定向契丹称臣。他在降表中不但称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而且愿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他。

■儿皇帝

公元936年9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领五万铁骑,从雁门关南下,所向皆捷。他来到晋阳,石敬瑭向这个比他小十一岁的君主行父子之礼。耶律德光将头上的王冠给石敬瑭戴上,将身上的龙袍给他披上,立石敬瑭为中原皇帝,让他建立后晋王朝。石敬瑭就是晋高祖。

契丹与后晋的联军打败后唐几路大军,渡河南下。李从珂无力抗敌,登玄武楼****。晋高祖改汴州为东京开封府、汴京,作为新朝的国都。

晋高祖称帝之后,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每年还向耶律德光贡献三十万匹绢。契丹人得到这么多好处,当然心满意足。

燕云十六州是幽(今北京)、蓟(今天津市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县)、顺(今北京顺义县)、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儒(今北京延庆县)、武(今河北宣化)、蔚(今河北蔚县)、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北)、朔(今山西朔县)等十六州土地。

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是中原的重要屏障。契丹人得了十六州,从此便能轻易地进入中原,掠夺内地的财富。在此之后,中原王朝在山西尚有雁门关,还可阻挡敌兵;河北一带则只有平原,无险可守。

石敬瑭统治中原后,更加卑膝投降,表现得非常无耻。他每次给契丹上奏章时,都把耶律德光称作“父皇帝”,自己则自称“儿皇帝”。别人觉得这样写有失国格、人格,石敬瑭却一点也不在乎。

耶律德光真的摆起“父皇帝”的架子,经常派使臣到汴京传旨。契丹使者每次到中原,石敬瑭总是躬身下拜,接受诏书。如果使臣发怒,石敬瑭也不发火,而是一再赔礼、谢罪。

逢年过节之时,石敬瑭总是派人到契丹奉送礼物。不但耶律德光得到珍贵礼品,契丹太后、皇子、大臣们也会得到中原财物。对于把契丹皇帝当“恩人”的举动,宰相桑维翰不但不劝阻,反而全力支持。

石敬瑭对外软弱,对内则残暴凶狠,极其恶毒。后晋官员滥施刑罚,残害百姓,石敬瑭一味纵容。酷吏们往往找来锋利的钉子,将人的手脚牢牢钉住;或者用刀将罪人的肉一片片割下,令人惨不忍睹。

石敬瑭逝世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就是晋出帝。晋出帝不愿委曲求全,给耶律德光写奏章时,称孙不称臣。后晋将领景延广还让人传话说:“我主称孙已经足够了。如果北朝爷爷发兵,孙儿自有十万横磨剑相待。那时北朝失败,必为天下人所笑!”

耶律德光大怒,先后两次攻打后晋,都在阵前失利。946年,契丹第三次进犯后晋。由于边将的出卖,契丹军队长驱直入,攻克汴京,将晋出帝掳到北方。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汴京正式即位。他不给军队发放粮饷,让部队到处抢劫,名为“打草谷”。老百姓受不了契丹人的压榨,纷纷起义。

平民梁晖率领数百人,趁夜夺取相州(今河南安阳)。数百名契丹士卒被杀。陕州军官王晏杀死契丹监军,并且据险自守,击退前来报复的契丹大军。澶州、宋州(今河南商丘)、亳州(今安徽亳县)等地也被义军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