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4826600000029

第29章 魏晋南北朝(9)

527年3月,梁武帝竟然到同泰寺“舍身”,要抛弃江山社稷,出家当和尚。为使天子“舍身”的事件显得更加隆重,他还举办了四次无遮大会。从此,梁武帝剃光了头发,住在同泰寺的僧房之中,只使用一些很普通的器具,所睡的僧床也没有任何装饰。

大臣们见国中无主,都惊慌起来。他们进入同泰寺,用尽全身解数劝梁武帝还俗,可是梁武帝就是不答应。梁武帝在寺中登坛讲述佛理,居然说得头头是道,连续讲了十多天。百官无奈,拿出一亿钱交给寺院,在佛像前诚心祈祷,才算把梁武帝赎了回来。

谁料到,529年,梁武帝又到同泰寺舍身,说什么也不回宫。群臣无计可施,只好花了2亿钱把他赎了回来。546年,梁武帝又怀念寺院生活,又去同泰寺舍身。大臣们只好又花了一亿钱为他赎身。

在梁武帝从同泰寺回宫的当天晚上,同泰寺着了一把大火,把佛塔烧毁了。梁武帝对大臣们说:“同泰寺的火灾是魔鬼造成的,要想让寺院从此太平,就得重修佛塔,镇压邪魔外道。”

他传下一道诏书,说:“道越高,魔鬼也越盛,人们行善积德总会遇到一些障碍。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寺中魔鬼猖獗,就应将佛塔修得比以前高一倍,才能使魔鬼惧怕,不敢兴妖作怪。”大臣们见皇帝修塔的心意挺诚恳,只得继续捐钱。

如果笃信佛教,就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进行苦修。梁武帝诚心信佛,当然不能享用过度。他的饮食非常简单,没有肉食,只是一些素饭素汤。他穿的衣服并不华丽,只是一些麻布衣裳,一顶帽子要用三年才舍得换掉。

梁武帝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在50岁以后就遏制了好色欲望,不与后妃们同房。妃子们为了讨得梁武帝的欢心,只得尽量俭朴。妃子们每天穿着短衣,裙子的用料尽量节省,不让后摆在地上拖来拖去。梁武帝戒了酒,不听音乐,也不参加祭祀宗庙的活动。

梁武帝一心事佛,对官员执法从不过问,只是在施行重刑时,因为怜悯而感到悲伤。有人犯了叛国、造反的大罪,依刑律必须处死。梁武帝既不弄清楚案件的起始缘由,也不对他们严加斥责,而是对着罪犯痛哭了一场,把他们给赦免了。

王公贵族们见梁武帝对他们放任不管,就更加骄横狂妄,无法无天。他们抢掠民财,滥杀百姓,出了事就往家里一躲。执法官员知道皇帝无心整饬法纪,自己又惹不起他们,也就不予追究。

由于皇帝大力提倡佛教,导致朝中出现了崇佛之风。文武百官为了取悦皇帝,纷纷捐出资金兴建佛寺,有人甚至把自己的住宅腾出来当作佛寺。

梁武帝统治时期,佛教达到鼎盛阶段,仅首都建康内外就有寺院500多所,和尚、尼姑达到10万人之多。这些出家人见皇帝支持佛教,就仗着捐助者的势力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强占土地。官府不愿得罪佛寺,根本不为百姓做主。

■高欢夺权

正当梁武帝信佛崇佛之际,北魏发生了内乱。当时北魏的皇帝是节闵帝元恭,大臣尔朱兆在晋阳驻军,独揽大权。

531年,晋阳守将高欢对尔朱兆不满,去山东(太行山以东)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他驻军于壶关(今山西省壶关县)的大王山,却接到尔朱兆的命令,让他讨伐河内太守封隆之。高欢假意遵从尔朱兆的命令,带兵东进。

封隆之此时驻军冀州(治所在信都,即今河北省冀县),听说高欢与他为敌,不禁惊慌失措。河北大使(河北地区的钦差大臣)高乾却对他说:“高欢英雄盖世,决不甘心做尔朱氏池中之物。我愿意以迎接为名,探听他的意图。”

高乾走到釜口(今河北武安县南),拜见高欢,对他说:“尔朱兆已经引起大臣们的怨恨,您如果讨伐他,一定会所向披靡。我们冀州虽然弱小,尚有百姓十万,愿意助你一臂之力。请好好考虑一下,不要失去成就大业的机会!”

高欢大喜,呼高乾为叔,决定与商乾联合。可是,高欢怕部下的将士们不愿造反,就伪造尔朱兆的公文,要将高氏兵马降为尔朱氏的部曲(私家武装)。他又伪造了一份并州(治所在晋阳,州刺史已归属尔朱兆)公文,要征调高氏兵马,与步落稽(即稽胡,是北方少数民族)作战。

高欢命令都督尉景率自家军队讨伐步落稽,自己则留在釜口。临行前,他为将士们饯行,对大家说:“我与你们都是远离乡土之人,关系非常密切,想不到今天竟然生离死别。你们讨伐步落稽,恐怕会战死沙场;就是侥幸不死,也会沦为部曲,受尽折磨而死。我真为你们担忧啊!”

将士们说道:“尔朱兆太欺负人了。要想摆脱困境,只有造反这一条路。”高欢说道:“虽然如此,可造反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只有万不得已才能这样做。而且,要想打胜仗,必须推举一人担任首领。”将士们都说:“就请您当我们的首领吧!”

高欢故意叹道:“如果你们不守军纪,一定兵败受辱,被天下人所笑。你们如果推举我为首领,就得不欺负汉人,不违反军纪。”将士们都向高欢叩头,说道:“我们一定听您的指挥。”高欢命人杀牛,犒劳士兵,在信都树起反旗。

部将孙腾对高欢说:“既然我们要与尔朱兆决裂,不妨拥立一个宗室子弟做皇帝。这样能使军心更加稳定。”尔朱兆觉得他的主意不错,就立元朗为帝。

元朗在信都即位,就是安定王。他封高欢为渤海王、丞相,全面执掌军国大事。尔朱兆听说高欢造反,就命大哥尔朱仲远驻守阳平(今山东萃县),自己则离开晋阳,驻守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

532年正月,高欢占领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尔朱兆率二十万军队向邺城进发,高欢则率三万步兵、两千骑兵迎战。双方在韩陵山下相遇,高欢摆了一座圆阵,后面用牛、驴连接起来,将归路截断,表示此战必胜。

在战斗中,高欢部将斛律敦带领较少的士卒,绕到敌军后面,击败敌将尔仲远。尔朱氏军队大惊,四散奔逃。高欢向前冲杀,尔朱兆驱马西走,回到晋阳。韩陵一战,高欢以弱敌强,彻底摧毁尔朱兆主力,取得辉煌的胜利。

后来,高欢派人攻打晋阳,尔朱兆无路可走,逃入荒山之中自缢而死。4月,高欢带兵进入洛阳。他废掉节闵帝和安定王,立元修为帝,就是孝武帝。高欢驻军晋阳,掌握大权。

但魏孝武帝登基以后,与高欢的关系迅速恶化。534年9月,孝武帝从洛阳逃出,到长安依附大将宇文泰。高欢非常愤怒,改立元善见为帝,就是孝静帝。535年,宇文泰杀掉孝武帝,拥立元宝矩为帝,就是魏文帝。

从此,北魏分裂为两部分。人们把高欢控制的政权称为东魏,把宇文泰控制的政权称为西魏。

■侯景攻台城

东魏丞相高欢重用羯族部将侯景,让他镇守河南,严防南梁进犯。侯景镇守河南以后,曾打败西魏大将贺拔胜、独孤信,并夺取南梁的楚州。高欢非常高兴,于542年封侯景为尚书仆射、河南大道台。

侯景对高欢非常佩服,对高欢之子高澄却并不买账。他曾经对别人说:“高王(指高欢)活着,我当然不会背叛他。如果高王不幸逝世,我决不与鲜卑小儿(即高澄)共事。”

547年,高欢逝世,高澄继位为渤海王、丞相。侯景起兵反叛,并向西魏请求救援,表示愿意献上河南十三州之地。

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采用了“受降如临敌”的办法,派出大量军队,一点点地接管侯景所统辖的七州十三镇,同时召侯景入长安。与此同时,东魏高澄也派大将慕容绍宗率兵攻打河南。侯景无奈,只得派使臣丁和到梁朝投降,请求支援。

这年正月,梁武帝梦见中原州郡官员向南梁投降。他问中书舍人朱异:“寡人此梦主此征兆?”朱异是个谄媚之徒,立即答道:“恭喜陛下,此梦预示着天下即将统一。”二月,侯景的使者丁和来到建康求援。梁武帝大喜,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并派贞阳侯萧渊明率十万军队相助。

南梁军队的战斗力很低,萧渊明的军事才能又不高,因此梁军被东魏将领慕容绍宗杀得大败。萧渊明被活捉,侯景只率领800军队逃到南梁的寿阳(今安徽寿县)。

侯景伪造了一封东魏的书信,提出要用萧渊明换侯景。梁武帝不辨真伪,想答应东魏的要求。此时,傅岐担任中书舍人,朱异任中领军,二人入朝议事。

傅岐说:“既然天子已经接纳侯景,就不应当遗弃他。况且侯景作战能力极强,岂会束手就擒?”朱异却说:“侯景已经打了败仗,只需天子一封诏书,就能将他擒获。”梁武帝竟然听从朱异之言,回信说:“贞阳(萧渊明是贞阳侯)旦至,侯景夕返。”侯景接到信,给手下人观看,并说:“梁朝皇帝如此薄情。”

548年7月,侯景在寿阳发动叛乱,杀掉中领军朱异。朱异谄媚惑主,落了个如此下场!叛军袭取谯州(今安徽含山县),夺取历阳(今安徽和县),带兵来到长江。梁武帝命临贺王萧正德在长江布置防线,想倚仗长江天险阻挡侯景。

萧渊明是梁武帝六弟临川王萧宏的儿子,从小过继给武帝,被立为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儿子萧统,就削去萧渊明的太子之位,改立萧统为储君。萧统死后,萧纲又被立为太子。萧渊明因此对梁武帝怀恨在心。

侯景派人对萧渊明说:“如果你帮助我过江,我就立你为梁朝天子。”萧渊明贪图皇位,竟然派出几十艘大船沿江西上,名义上是调运荻草,实际上是迎接侯景。在萧渊明的帮助下,侯景叛军轻而易举地从北岸的横江浦(今安徽和县东南)来到南岸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直逼秦淮河南岸。

11月,侯景大军攻破建康,立萧渊明为皇帝,自己做了丞相。梁武帝躲在台城(南梁皇宫)里等待援兵,侯景就带兵围攻台城。

台城内共有百姓十余万、军队两万,坚守了一百三十多天。很多王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驻扎在建康周围。但他们个个想当皇上,盼着梁武帝早死,迟迟不肯进兵。

549年3月,侯景打破台城。台城军民只剩下四千多人,其余都战死、病死、饿死了。永安侯萧确向梁武帝报告:“城门被攻破了。”梁武帝饿得躺在床上动不了,就长叹一声说:“江山从我手中得到,又从我手中失去,没有什么怨恨的!”

549年3月,侯景终于攻破台城,俘获梁武帝。没过多久,侯景又杀死萧渊明,饿死梁武帝,立太子萧纲为帝,就是梁简文帝。侯景的军纪很坏,杀人无数,江南百姓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