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4826600000019

第19章 东汉(2)

公元42年,岭南交趾郡(今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地区)有人叛乱。叛军的首领是一对姐妹,姐姐叫征侧,妹妹叫征贰。姐妹俩能征惯战,杀死了交趾太守,占领了岭南六十多座城池。征侧见自己的势力雄厚,就自立为王,割据一方。

光武帝先后派了两支军队去征讨,都被征氏姐妹杀退。当时马援已经62岁了,但他仍向光武帝说:“如果让臣带兵前往,或许能剿灭征侧。臣愿意带兵去交趾!”光武帝说道:“将军勇气可嘉,只是您的岁数太大了,怎能上阵杀敌?”

马援不服老,说道:“陛下,臣还可以披甲作战!”说着,他真的顶盔贯甲,骑上战马,在宫里跑了一阵。光武帝被他的英勇气概所感动,说道:“您的精神真好。有您去交趾,朕真的放心。”于是,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让他前去平乱。

马援率领4万军队渡海征讨,将敌军杀得大败,敌人逃入武陵的山洞之中,马援就带兵将山洞围了起来。汉军攻打山洞,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当时正是夏季,酷暑难当,还出现了大瘟疫,汉军中很多人都得了病。

马援虽然也染上疾病,但仍不肯撤兵。每当叛军在山洞摇旗呐喊,马援就到第一线观察,部下劝他回营休息,他总是拒绝。公元43年,征氏姐妹再也不能坚持下去,向洞口冲去,结果被汉军所擒。光武帝大喜,下诏书封马援为新息侯。

这时,有人在光武帝面前进谗言,说马援这次作战,贻误了很多战机。光武帝听信了谗言,派女婿梁松去责问马援。梁松赶到武陵时,马援已经病死了。梁松平时就与马援不和,他回到京城,对光武帝说:“马援不但贻误战机,而且贪污了不少珍珠。”

光武帝大怒,将马援的侯爵剥夺,还要追查他的罪过。马援的尸体送到京城后,马家不敢办丧事,也不敢下葬。马夫人给光武帝接连上了六道奏章,指出马援因身体有病,运了一车薏米回家,并没有贪污的行为。有一个人名叫朱勃,也上奏章为马援辩诬。

光武帝看到这些奏章,才知道马援确是一个廉洁清正的将军,于是不追究他的罪行了。

■汉明帝求佛

汉光武帝逝世后,由其子刘庄即位,他就是汉明帝。一天,汉明帝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人,头顶上罩了一圈光环,围绕着大殿飞行。飞了一会儿,这金人就飘上天空,向西飞去。汉明帝不知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就请文武百官来圆梦。

博士傅毅对明帝说:“在天竺国,很多老百姓信奉一位神仙,叫做‘佛’。佛的头顶能够发光,您梦见的可能就是他。”

傅毅所说的“佛”,名叫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天竺地区的一个王子,出生地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他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足,想在痛苦的人世中得到解脱。他的父亲怕他厌倦红尘而出家,就给他娶了一位漂亮的女王。

在释迦牟尼二十九岁的时候,他抛弃了自己的双亲、妻儿,选择了终身苦修的命运。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用了七年的时间进行冥想,终于大彻大悟,修成正果,创立了佛教。

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到天竺各地宣传佛教的教义,收了很多弟子。他死了以后,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学说整理出来,编成了经书,这就是佛经。从创立佛教到汉明帝即位,已经过了六百年。

汉明帝问傅毅:“你说佛在天竺国,那么,天竺究竟在什么地方,离咱们这里有多少路程?”傅毅说:“天竺国又叫身毒(音yúandú)国,离我国有几千里的路程。”汉明帝很想了解佛教,就派蔡愔(音yīn)、秦景、王遵等12人到天竺去访问。

蔡愔等人从洛阳出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天竺国。他们在天竺搜集到一些佛经,就踏上回国的旅程。天竺有两个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个名叫摄摩腾,另一个名叫竺法兰,愿意到中国传播佛法,也跟蔡愔等人一块上路。

公元67年,蔡愔带着两位沙门来到洛阳,他们用白马驮着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来见汉明帝。汉明帝不懂佛法,却非常重视中国与天竺的文化交流。第二年,他派人在洛阳造了一座寺院,请摄摩腾和竺法兰做主持,还把送经的白马供养在那里。这座寺因此得名为白马寺(今洛阳市东)。

楚王刘英听说佛教传入中国,就派人到洛阳向天竺高僧请教佛法。两位高僧非常高兴,将一幅佛像送给楚王。刘英得到佛像,置于楚宫中,朝夕礼拜。可是,刘英虽然虔信佛教,却打着弘扬佛法的旗号,结交一些方士,私制“祥瑞”,意欲造反。

公元71年,平民燕广求见明帝,告发楚王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人图谋造反。汉明帝立刻派人去调查,调查的结果是燕广所言属实。汉明帝勃然大怒,削去刘英王爵,将他贬到丹阳郡的泾县,仍给他五百户的食邑。刘英怕明帝再整治他,就自杀了。明帝以诸侯之礼安葬刘英,封燕广为起奸侯。

王平、颜忠被逮之后,供出了很多人,如曲成侯刘建、朗陵侯臧信等。侍御史寒朗经过详细审讯,发现王平、颜忠并不知道刘建等人的长相、身材,就对明帝说:“刘建等人没有谋反。”明帝大怒,说道:“你胆敢为他们说情,一定是背后有人撑腰!快把指使你的人说出来!”

寒朗答道:“朝廷里没有像王平、颜忠那样好诬告的臣子。现在牢里关的犯人已经很多家人都很担忧,这种情况只能让王平、颜忠拍手称快。”汉明帝见寒朗说的有理,就亲自调查狱中囚犯,释放了一千多人。

■班超投笔从戎

汉光武帝登基以后,非常重视历史典籍,命历史学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有两儿一女,都聪明能干。长子班固,次子班超,女儿名叫班昭。在孩子们幼小的时候,班彪就教他们学习文学、历史,希望他们多长些见识。

班彪死后,班家没有经济来源,班氏两兄弟就替别人抄抄写写,来奉养年迈的母亲。班固喜欢研究百家学说,希望有朝一日为国家修史,写一部讲述西汉发展史的著作。可是,班超却对案头工作感到厌烦。

一天班超抄书时非常疲惫,他扔掉了手中的毛笔,叹息道:“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像张骞那样,在边疆上立功。现在我为了生活,整天抄抄写写,怎么能施展我的才能呢?”班固没有责怪他,可是别的抄书人都认为班超说话不切实际,都耻笑他。后来,班超投军入伍,真的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人们把这个故事,称为“投笔从戎”。

汉明帝即位后,重用窦宪,封他为奉车都尉。公元73年,窦宪带兵攻打北匈奴,封班超为假司马,让他与从事郭恂率领三十六人到西域各国出使。班超首先来到鄯善国(今新疆境内)。鄯善国王广一开始对待班超非常热情,可是过了几天就对他们冷淡了。

班超对部下说:“一定是匈奴使者来到鄯善,广既不敢得罪匈奴,所以对咱们冷谈了。”于是,当鄯善人前来送饭时,班超对他说:“匈奴使臣来了几天?住在哪里?”送饭人以为班超知道了匈奴与鄯善的交往,只好将匈奴使者的情况和盘托出。班超和郭恂商量如何对付匈奴,郭恂竟然提出逃跑。

班超稳住郭恂,对同伴们说:“现在匈奴人来到鄯善。如果广听信了匈奴的话,就会把我们杀了。那时我们的尸体就会被鄯善人抛到荒郊野外,让狼任意撕咬。”大家说:“那可怎么办呢?”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之计,只有袭击匈奴大营,将匈奴人杀死,才能使鄯善归顺汉朝,不生二心。”大家都赞同班超的意见。

当天夜里,班超率三十六人来到匈奴大营,趁夜放火。匈奴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班超带领众人闯入大营。班超杀死三人,他的下属杀了三十余人,葬身大火的匈奴人有一百多名。

第二天早上,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脑袋,去见鄯善国王。鄯善王得知匈奴人被杀的情况,急忙向班超道歉,表示愿意归顺汉朝。善鄯王还将自己的儿子交给班超,让他带回长安,作为人质。

班超回到长安,汉明帝非常高兴,封他为军司马,让他到于阗国去出使。汉明帝让他多带一些人马。班超却说:“臣到了于阗,如果发生不测,人多了反而麻烦。臣只带三十六人就足够了。”

那个时候,于阗国王广德兵强马壮,在西域称霸一方。而匈奴也派使者到于阗,不让广德臣服汉朝。班超到了于阗后,广德对他并不热情。一位巫师深得广德的信任,对他说:“天神知道你接见汉使,非常震怒。要想平息天神的怒气,必须把汉使乘骑的宝马献给天神。不然,天神就会降下灾难。”

广德听信了巫师的话,向班超索要宝马。班超就派人对他说:“既然是巫师想要我的马,就让他自己来取吧。”

巫师一来到班超居住的馆驿,班超就拔出刀来,把他杀了。然后,他提着巫师的头去见广德,说:“巫师已被我们处死。你听信谗言,与匈奴勾结的事情我们全知道了。”于阗王认为可以依靠汉朝,就把匈奴派来的“监护使者”杀了,表示与汉朝结好的诚意。

从此,从汉朝到欧洲的“丝绸之路”又重新通畅了。

后来,班超在西域联合各国势力,先后打败莎车(今新疆沙车一带)、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带)等国的军队。在西域,愿意与汉室结好、与匈奴断绝关系的国家达到了五十个。

汉明帝死后,汉章帝、汉和帝都支持班超与西域结好。公元99年,月氏国军队袭击班超。班超指挥部队,将他们打败。汉和帝大喜,封班超为定远侯。

■张衡制造地动仪

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在位的时候,东汉非常兴盛。和帝、安帝、顺帝登基以后,都由外戚掌握国家大权。掌权的外戚只为自己打算,东汉王朝渐渐衰落。

在汉和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张衡在十七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南阳,到长安、洛阳去求学。张衡学习时非常用功,他对别人说:“一个人不应担心官位不高,而应担心品德不高尚;不应为钱财少而害羞,而应为知识少而害羞。”

后来,汉安帝听说张衡的学识很高,就让他到朝廷中担任郎中,过了一段时间,张衡又担任了太史令,专门为皇家观察天文。

汉顺帝即位以后,封张衡为侍中。不久,宦官为了争夺权力,将张衡排挤出京城,担任汉间相。张衡觉得从政没有意思,就上奏章辞去官职,可是,汉顺帝却调他入京,封为尚书。张衡在尚书任上干了不到一年,就得病逝世了,活了62岁。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坚持“浑天说”。这种说法认为:天如同鸡蛋,地好比鸡蛋中间的蛋黄,位于天的中间。天的里外都有水,天地都乘着空气进行运动。张衡根据“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测量天文的仪器,起名叫“浑天仪”。浑天仪是利用水的力量使自身旋转的,人们通过这个仪器,可以仔细观察日月星辰的升降。

但张衡最大的成就还是对于地震的测量。他身为太史令,长期观测日、月的运行,因此掌握了很多关于天地的知识,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他告诉人们,地动(地震)是大自然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与人事并不相干,而且地震可以预测。

那时候,中国的地震发生率非常高。从公元92年~125年,30年间居然出现了26次大地震。张衡对地震非常关心,对反映地震情况的资料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希望能够预测地震,让老百姓少受损失。

公元132年(汉顺帝统治时期),张衡发明了一台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和方位的仪器。

地动仪使用的材料是精铜,直径八尺,跟大酒坛非常相似。仪器顶上有个突起的盖子,能够打开。周围刻着山龟鸟兽的花纹,作为一种装饰。仪器内部是一根直立的、上粗下细的柱子,柱子与八道机关紧紧相连。

这八道机关所连接的,是仪器外面头朝下的八条龙。八个龙头分别对准着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珠,八条龙的底下,蹲着八个铜铸的蛤蟆。这些蛤蟆都张开大嘴,对着龙头。

如果哪个方向出现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就会把嘴张开,吐出铜珠。铜珠落到蛤蟆的嘴里,发出声响,向管理官员发出地震警报,然后管理官员再向上级报告。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地动仪会准确地观测地震。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对准西方的龙突然张开嘴巴,吐出了铜珠。这说明长安西面发生了地震。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向顺帝报告地震情况。原来,洛阳西面的陇西、金城—带出现了大地震,还伴随着山体崩塌。从此,人们都对张衡心悦诚服了。

张衡不但喜欢研究天文学、地震学,对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写过两篇赋,一篇是《西京赋》,一篇是《东京赋》。他笔下的西京就是长安,东京就是洛阳。张衡的这两篇赋,写尽了两京的繁华,并讽刺了贵族们不顾百姓死活、过分奢侈的生活。张衡的作品非常精彩,是东汉辞赋的标志性成果。

张衡进行科学研究时一丝不苟,写起辞赋来也很严谨。他是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对所写内容考虑成熟后才动笔。文章写成后,他又进行多次修改。所以《两京赋》的写作,竟然用去了十年的光阴。

■跋扈将军梁冀

汉顺帝在位的时候,外戚梁家掌权。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弟弟梁冀先后担任了大将军之职。梁冀非常骄横,他经常敲诈富人,攫取财富,根本不把汉顺帝当回事。汉顺帝逝世后,梁冀辅佐两岁的汉冲帝,继续掌握政权。公元145年,汉冲帝逝世,梁冀在皇族中找了一个八岁的小孩继位,就是汉质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