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你的目的是要听众看到你原先所看到的、听到你原先所听到的、感觉到你原先所感觉到的,唯一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方法,即是采用丰富的具体细节。
戏剧化描述经验再现的过程,让听众重新感知,跟随你的意念作出模拟反应。
所有的大演说家都会有一种戏剧感。然而,这并非一种稀罕的只能在雄辩家身上找到的特性。孩童们多有这种丰富的戏剧感,我们所认识的许多人都有天赋的速度感,富有面部表情,善于模仿或做手热,它至少是这种无价的戏剧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多数人都有某种这样的技巧,只需稍加努力和练习,便能做更多的发展。
重叙事件时,在其中放入愈多的动作和激奋的情感,就愈能对听众造成印象。讲演不论多富于细节,讲演者若不能以再创造的灼热来讲叙,终是软弱无力。你要描述一场大火吗?把消防员和与火焰搏斗的群众所感受到的强烈、焦灼、激奋、紧张的感觉给我们。你要陈述自己在水中做最后掐扎惊恐袭上心头吗?让听众共同感受自己的情感吧。举例的目的之一,便在于使自己的讲演为人们所牢记不忘。只有使事例深印在听众脑海中,他们才会记得你的讲演,及你要他们做的事。我们总记得华盛顿的诚实,是由于樱桃树的事情,已借着韦姆斯的传记而深植人心。圣经《新约》是人们言行借鉴的丰富宝库,其道德操守原则,皆藉富含人情趣味的事例而益显形彰、强化。
明确的行动指示、坚定的信念较之笼统概略的言辞更能激发听众的行动。
重点是讲演的全部主题所在,因此应用力而信心十足地陈述出来。标题的字母特别显著突出,你对行动的要求也应藉口头的激烈和直截而予以强调。
要明确地告诉听众,确实要他们做什么。人们只会去做他们所清楚了解的事情。不要说:“帮助我们本地孤儿院里的病单吧。”这样太笼统,应该这样说:“今晚就签名,下星期天会齐,带领二十五名孩童去野餐。”重要的一点是,请求听众做明天的行动,可以看见的,而不要心灵的活动,毫不含混。另外举例说:“时时想想祖父母吧”,太笼统而无法行动;要这样说:“本周末就去看望祖父母吧!”像这样的句子,“爱祖国”,应改为“下星期二就请投下你神圣的一票。”
不论问题是什么,不论是不是为人所争论不解的,讲演者都有责任使自己对重点和对行动请求的措辞容易让听众了解和行动。
至于要点是应以否定或肯定来叙述,则应该取决于听众的观点。并非措辞否定就一定无效。若是以否定形式要说明一种应该避免的态度,可能比肯定陈述的请求对听众更具说服力。
简单直率的方式显得你是精明强干而胸怀磊落的务实派。
欲使讲演带给听众井然有序、重点鲜明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在讲演过程中明白地提示:现在自己先讲这一点,接着讲另一点。
“我第一点是这样……”无妨就像这么坦白。把这一点讨论完毕,可以坦城地说,现在要谈第二点,就像这般一直至终了。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H·道格拉斯,曾对一个国会联合委员会发表谈话。道格拉斯以税务专家和伊利落沙的参议员身份讲演。巧妙而有效地使用了相同的方法。
“我的主题”,他这么开始,“是这样:最迅速、最有效的行动方式,是对中、低收入民众采取减税——也就是那些会用去几乎所有收入的人们。”
“明确地说……”他继续。
“进一步说……”他又继续说。
“此外……”他再继续说。
“有三个主要的原由……。第一……第二……第三……”
“综合之,我们所需要的,是即刻对中、低收入民众实行优惠措施,以增加需求与购买力。
这些关联词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使听众的思绪形成逻辑。
疯狂提示:
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想告诉你,最多的演讲技巧是无技巧。
3.演讲的结束
不论做什么事情,结尾总是一个关键。演讲也是这样。
我们应当这样看,好的演讲的终点,也是思维的起点。换句话说,要做到苏东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人这样结束演讲: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现在结束。
这句话还不算画蛇添足,但是也不能说是好的结尾。因为话讲得太直,太没有余味了。这是非常典型的失败的结束。能给人一点什么思考的余地呢?不能,而且结束太唐突。我们要干脆,但不是唐突。其区别在于,前者不但把话讲完,而且还注意结尾的圆满而不拖延;而唐突是不管问题讲得清不清楚,也不注意结尾要给人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总体的印象,不作强调,不作必要的概括,也没有高潮,就突然说完了。这好比一位朋友谈兴正浓时突然站立告辞。
当然,说废话的更是要不得了。常常见到这种情况,当演讲者在津津有味地画蛇添足时,听众乒乒乓乓起身离座了,至少是如释重负地吱吱喳喳聊天,混乱不堪。带着这种“乱”的心情离开会场,就冲谈了演讲的效果。
据说一个民族,有个古老的风俗,全体集会时,发言者只准用一只脚站着讲,不管讲不讲完,站不下去就算结尾,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办法。
那么,怎么才能把演讲的结束搞好呢?
把要点作一个总结。
读过《联共(共)党史简明教程》的人都会感到它的编写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每阐述完一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后,都有一段称作《简短的结论》结束语,在结束语中,作者用非常简炼的语言,把前文最重要的事件简单地罗列出来,然后作一段理论的总结。当全书完成后,又有一篇全书的结束语,对全书作了六点概括。这六点一直被各国无产阶级看成是革命经验的结晶。
这点经验对我们的演讲如何结尾有很大的启发。演讲是口传之事,不消几分钟,我们的话题便可以上天下地,无所不至。听众很容易忘记原来的题目。但往往演讲者忽略这一点,他们自以为不管什么材料,自己谈问题的焦点都一直是集中的,殊不知这些问题已经是本人深思熟虑的、反复酝酿出来的。对于广大听众,只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就难以与演讲者有同样的思维逻辑。因而,在结束时,要把自己宣传的要点概括、总结。一是提醒,二是强调。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有人这样概括说:你开始对听众说,现在将要告诉他们一些什么,然后开始讲述,到了最后,要再次申明,原来要告你的东西已告诉过了。这种结尾可以让听众更加明晰你的要点。
充满激情的结尾,有很大的鼓动力,特别是一些动员性的演讲,结尾讲一段热情洋溢的话,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激昂。如看一场球赛,中场进一球,与临终一分钟前进一球,其结束时的群众情绪是大不相同的。
1960年,林肯在选举中获胜当选为总统,他样自起草了就职演讲。当时美国因奴隶制度问题使南北斗争日益激化。南方七省先后宣布脱离联邦,一场武装叛乱正在酝酿之中,国家的生死存亡面临生验。林肯作为总统,要全力维护国家的统一,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他在就职演讲中,深刻地阐明了这一思想。在结尾部分,他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要求南北加强团结——
我不愿意结束演讲。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不应该成为敌人。虽然感情不能维系爱的契约,但是感情不能打破爱的契约,把这个广阔的土地上的每一个战场,每一个爱国者的坟地,同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心,每一个家庭联结起来的,那神秘的记忆之弦,一旦重新为我们天性里的善良天使所拨动,将仍然会使合众国的合唱歌声雄壮嘹亮起来。
这琴弦一定会被重新拨动的。
有位演讲家讲述:“你必须在听众的笑声里说‘再见’。”其含义是用幽默的话来作结尾。
1926年11月3日,斯大林发表了《“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报告的结论》。他在“总结部分”曾讥讽季洛维也夫夸口自己能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到历史的脚步声的大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尽管耳朵这么灵敏,却偏偏听不到党的声音。结束一句他这样说——
因此,我要奉劝可敬的反对派分子,治一治你们的耳朵吧!
这幽默的话不只是为了逗逗听众的发笑,而是有其强烈的战斗性,并且产生强烈的幽默感。
如果注意一下我国相声艺术,就可以注意到每个作品都是以笑料结束的。这对演讲艺术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引用诗文来结束,能使听众沉浸在遐想之中,飘然意远,含义隽永。
著名演员赵丹于1979年首都“张志新烈士学习诗歌朗诵会”上作了题为《只要找回当年》的一场演讲。他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
最后,我想念一首诗,结束我的简单的讲话,这首诗是我今天早上十点钟左右才收到的。是我的儿子,我的义子,一个孤儿,一个无父母的孤儿,是已故的电影党员周璇的儿子周作民所作的。(掌声),诗的题目叫——
《你最后的声音》
在中国传统的说书中,用诗文结尾的形式也十分普遍,这种结尾由于用了诗议,意境深远,语言精炼,音韵和谐,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这种“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的效果沁人肺腑,大大增强了感染力。
这种方法是不容易运用的,它要求在论理上,层层加深。而与全文论证不同的是,这种加深是在较短时间完成的。在语势上要迅速推向高峰,像海潮沿着海滩推进,势如虹、声似雷,最终一触礁石,激起泡沫飞溅。
1936年8月28日,十个黑人组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25万人参加的“自由进军”。从华盛顿纪念碑分两路到林肯纪念堂。在那儿,号“黑人之首”的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他以美国宪法的《解放宣言》为依据,抨击了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号召广大群众立即投入争取自由的斗争。在演讲的结尾,他对未来作了一番寄想——
我怀着这样的憧憬,有一天我们国家会站起来,真正过上按它的信务的意义的生活……
我憧憬着有一天,在乔治亚沙的江山上,奴隶和农奴主的子孙们能够一起坐在充满兄弟情谊的桌子旁……
我憧憬着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孩将生活在一个公正的国度中……
这样的结尾能在听众的心中再次掀起情感的风暴,产生强烈的共鸣。
讲演者不应该漫不经心地伸出胳膊,好像他正要深入水底,也不应该随便乱挥,如同拳击手准备参加奥林匹克比赛做准备活动时那样同自己的影子搏斗。当然,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手插在兜里,或者两臂无力地垂在身边,似乎萎缩了一样。
当你站在讲台上,要把全身的重量平均地落在两脚的脚趾上,挺起胸脯,两手放在面前的台子上。要用左手指示已经讲到提要上的什么地方。你的外部感官可以提示你的眼睛下面该看哪儿。另一只手放在纸的另一边,准备好讲完这一页时无声地把它放到一边。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手势是否起了好的作用,可以注意听众的眼睛。如果他们的眼睛盯着你的手而不是脸的话,那就说明你的手势使他们分心,那就不要再做手势了。
如果你站在讲台上而又没有讲,手势有时可以代替语言传递你的信息。
许多政界和宗教界的领导人都用手势作为自己特有的标志,并以此作为同他们所在地区的大众建立个人联系的方式。曾三次竞选总统的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将两臂向侧面张开并伸直手指头,就像要把人召集拢来似的。
温斯顿·邱吉尔发明了伸出食指和中指呈V字形代表胜利的手势。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手势,把两只胳膊伸向空中,用全身做出一个V字形。约翰·肯尼迪用三个指头并在一起呈楔形向前截,以此表示强调。
疯狂提示: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怎样的演讲,怎样的开头与结尾,怎样的表情与手势等等其实也代表着你他个性,所以,当心呀,可别破坏了你自己的形象。当然,有个性的形象是受欢迎的。
4.演讲中的美学意境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而诗情、画意、哲理的三位一体与其说是演讲语言的艺术风采,不如说是演讲语言的美学境界。的确,演讲语言仅有准确、通畅是不够的,再加上形象生动还是不够的,演讲的语言应该充满诗歌般的情感美、画一样的意境美、哲学那样的理性美。
诗、画、哲鼎立的三足为讲坛支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情、形、理交织的三环为听众翻转出多重丰富的美感。
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士无不表示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沉痛的悼念之情催人泪下,肃穆的葬礼场景撼人心肺,崇高的生命意义启人深思。此刻,诗情、画意、哲理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情感之于语言就如美丽之于少女,而诗情之于演讲又更像风韵之于少女。如果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那么,“诗朗诵般的激情,对于任何一个演讲家都是必要的”(李燕杰)。演讲者怎样挥动诗的指尖,去拨动听众心灵的琴弦,从而使讲者的情感产生空谷回音般的共鸣。当代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同志在演讲中多次引用一首诗:“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她的爱也绝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一次在美国为留学生演讲引用这首诗时,许多日夜怀念祖国的学子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演讲一结束,他们又争先恐后地把这首小诗抄在笔记本上。优美的诗句,真挚的情感深深地叩击着海外游子的心扉,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爱国主义的赞歌骤然回响在演讲大厅和人们的心房。
演讲既是无韵的诗,又是有声的画。不论是抒情,还是说理,都必须具体生动,形象鲜明,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触其物。再加上讲者和听者的情感共振,主客一体,物我交融,情景结合,从而形成美好的意象,乃至美妙的意境。郭沫若同志在著名的演讲《科学的春天》中是这样描绘“科学的春天”的:“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心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红胜火”、“绿如蓝”的春天可谓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以此来比喻中国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给人以身临其境春风扑面的感受,加之演讲者用诗人的激情对科学春天的热切呼唤,使整个演讲弥漫着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