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时常会遇到别人寻衅滋事,故意与自己或他人过不去。事实上,作为挑衅者,他们大多是蓄谋已久,或是有所依仗,因而才敢胆大妄为。因此,他们是满心希望你与他针锋相对,唇枪舌剑,通过这样诱你入套,逼你就范,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对待这种人,你不妨对他们的挑衅装作不知道,让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
例如,某大酒店有位姓张的小姐,人长得非常出众,因此经常有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对她出言不逊、但她总能灵活地予以对付,堪称游刃有余。
有一次,又有几位男青年找上门来,瞅着张小姐就说:“你就是张小姐吗?听说你长得挺漂亮,我们哥几个特意来看看你。”对于这样的事情,一般的服务员也许要么破口大骂,要么针锋相对进行反击。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酒店的生意,而且当面给他们下不来台,他们很可能以后经常来捣乱,对酒店的名誉也有影响。
面对此情,张小姐并没有发怒,而是微笑着说:“你们是来喝酒的吧?别光说漂亮话,几位吃点什么?”几位青年一见,面面相觑,反而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坐下来点了几个菜了事。
这里,张小姐对几个青年的挑衅装作不知道,反而笑脸相迎,热切招待,对他们的话置之不理,而是单刀直入地问:“你们是来喝酒的吧?”这给几名青年一个既贴切又不失礼貌,同时又隐含讽刺的招呼,意在把他们的气焰化解掉。接着进行反击道:“别光说漂亮话,几位吃点什么?”既暗示了对方语言的无礼,又彬彬有礼地尽到了服务员的职责;同时拒绝了别人无礼的挑衅,照顾了酒店的生意,从而赢得了老板的好评。
幽默法
“幽默法”一词,是个外来语,与中国的“玩笑”、“风趣”的意思有些相似。幽默,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培根说:“善谈者必善幽默。”契河夫说:“不懂得幽默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莎士比亚也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的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美丽结晶,是一瞬间的睿智和灵性的火花,被人们看作是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标志。美国的马克·吐温,我国的鲁迅、老舍以及钱钟书等文学家,语言都非常幽默,被人们称作文学上的“幽默大师”。
幽默之所以被人们这样重视,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许多好处。首先,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使人们的交际气氛变得更加和谐融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紧张感和对立情绪。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不久,访问了伦敦。当时,英国首相威尔逊刚刚任命曾经批评过尼克松的刊物——《新政治家》的前任主编弗里曼为驻美大使,因此,在一次有弗里曼参加的国宴上,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尼克松见此情景,马上站起来说:“大家现在都可以放松了,因为现在他是新大使,我是新政治家。”众人听了尼克松的话,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尼克松利用幽默把紧张的气氛驱散了,整个宴会大厅立刻活跃起来。
其次,幽默还能帮助听众理解内容。幽默是把内涵形象化的一种方式,能够使听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列宁在批驳德国政府的愚民政策时说:现在德国政府已经昏头昏脑,当整个德国都已经燃烧起来时,他还以为把自己的消防队的水龙头对准一幢房屋,就可以把火灭掉。在这里,列宁把德国岌岌可危,而又自我欺骗的形象,利用幽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又如鲁迅在讽刺那些极端个人主义者时说他们: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死光,只留下自己和一位心爱的姑娘,同时还必须留下一个卖大饼的。鲁迅对他们的批判可谓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另外,幽默还有助于显示自身的力量。当你身陷窘境时,一句幽默的话,不仅可以使你化险为夷,而且还会体现出自己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的姿态,从而给对方以震慑。例如,一位生物学教师在讲课时,突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学公鸡叫,顿时惹得全班一片哄笑。这位教师镇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说:“我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都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只是低等动物的本能。”老师的一句话,使教室里的哄笑立刻都停止了,人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到那个学鸡叫的学生身上,而他则脸上鲜红,简直感觉无地自容。
幽默的语言,能够为生活增添许多光彩,能够使您在社交活动中更受欢迎,从而使您获得更大的收获。古罗马的雄辩家西塞罗就曾这样说过:“笑话和幽默令人愉快,往往还是极为有用的。”如果能够把幽默用在对别人的拒绝上,也同样会收到奇异的效果。
例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当选总统之前,曾担任海军部的高级官员。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听说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秘密地建造潜艇基地,便问罗斯福有没有这回事。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把身子向朋友移了移,压低声音说:“老朋友,你能保密吗?”
他的朋友以为罗斯福要把机密告诉他,便非常肯定地说:“当然能!”
谁知罗斯福也非常肯定地说:“我也能!”
他的朋友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不过,他再也不好向罗斯福问有关潜艇基地的事了。
罗斯福作为一名海军高级官员,当然懂得保守军事机密的纪律,但是面对好友的询问,他又不好直接回绝别人。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运用幽默的语言,给对方以巧妙的拒绝,既不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又避兔了违犯军纪,真是一举两得,堪称社交活动的典范。
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拒绝而又不好拒绝别人的时候。这时我们如果巧妙地运用一些幽默,往往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实业家王光英在飞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的时候,刚下飞机,就遇到香港一位记者上前发问道:“先生,请问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王光英见是一位女记者,迟疑了一下,然后便答道:“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女记者闻听此话,自知失语,无言以对。王光英的一句话,既达到了回避的目的,又有幽默感,比用支支吾吾,或仅以“哼哼”、“哈哈”声来掩饰,不知强了多少倍。
幽默的方法,在拒绝他人的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用幽默的语言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或无理要求,而且又不伤及对方的面子,不会损伤彼此的感情,是人们在社交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能够很好地运用幽默,做到恰到好处,也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深厚的修养、丰富的社交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做为坚强后盾,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作用。
1946年春天,审判日本战争罪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宣。我国的梅汝敖法官作为日本投降的接受国之一的中国的法官代表,参加了这次审判。
出席军事法庭的N国法官齐聚东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法庭上的座次排列顺序问题。除庭长经盟军的最高统帅长官麦克阿瑟指定,由澳大利亚德高望重的法官韦伯担任外,其余还有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的几国法官的座次排列的顺序问题。庭长毫无疑问居中而坐,庭长边的第一把交椅属于谁呢?法官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为这关系到法官所代表国家在审判中的地位。这实际上是一场政治谈判。
带有倾向性的庭长和某些国家的法官,有意把此座让给英国法官。为了国家的声誉和尊严,梅法官决心要争取到这把交椅。当时的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四强”之一,但是国力不强,徒有虚名,没有足够的竞争实力。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梅法官想好一套谈判策咯。
谈判开始后,他首先说:“若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的国家,我还需要请示本国政府。”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因为各自一请示,来回反复,势必旷日持久,远东军事法庭何日开庭,则无法确定。
望着各国法官们的惊讶神色,梅法官说道:“我认为,法庭座次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严重,而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梅法官说到这里,略作停顿,让人家思考一会儿。然后又用“幽默法” 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各位同仁不赞成这一办法,我们不妨找个体重测量器来,然后以体重之大小排座,体重者居中,体轻者居旁。” 梅法官的话音未落,满座均已忍俊不禁。庭长韦伯说:“你的建议很好,但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法官接着说;“若不以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那还是按体重排好。这样,即使我被排在末座也心安理得,并可以对我的国家有所交待。一旦他们认为我坐在边上不合适,可以调派一名比我肥胖的替换我呀!”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笑完之后,又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只得按梅法官的建议排座。他代表中国,坐上了庭长左边的第一把交椅。
在这里,梅汝效法官利用他雄辩的口才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据理力争,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席位,更维护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尊严。在大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上,梅法官能够把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敢于对大国说“不”,并寓庄于谐,用笑声征服了所有听众,充分显示出幽默语言的无穷魅力。
疯狂提示:
常常觉得对人说“不”很难,其实,只要你懂得说“不”,就不会觉得难了。现在,你还觉得难吗?
2.用既定格式
在日本,每年到了公司补员招考的时候,使各公司伤脑筋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发不录取通知。各公司考虑到,前来报考的人至少是对本公司信任,有好感,因而本公司要对报考者表示心意,不能冷淡对待。但是,不能录取就是不能录取,必须表白得很清楚,以避免对方抱有幻想。如果报考者抱着无法实现的希望,产生再试一次的心理,打电话来或直接前来要求面谈,那不就很糟糕吗?
因此,许多公司的人事部门,寄出去的不录取通知一般都是用印刷好的书信,内容都是老一套的话。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是有根据的。因为老一套的话,一方面很有礼貌地表示尊重对方,用礼貌的言词回报应征者的好意,另一方面却以公事公办的明确态度,紧紧封闭了报考者可能产生的任何期待或遐想的余地。
反之,有些不录取通知,或者冷冰冰的,给人以不快的感觉,或者热乎乎的,使对方产生亲密感,以致抱着期待的心理。比如:
“此次本公司招收职员承蒙应征,非常感谢。经慎重审议,决定不能录用,非常遗憾,特此通知。敬祝健安。”
“此次本公司征募考试,您不及格,特此通知。”
“此次本公司招收职员,承立即前来应征,非常感谢。您的成绩相当好,不过,这次暂不予录用,很为惋惜。他日可能还有机会,务请见谅。”
上面三种不录取通知,措词不同,差异很大。第二种太冷淡,第三种用“成绩相当好”、“很为惋惜”、“可能还有机会” 等感情化的词大多,容易引发对方再试一试的心理。第一种用了“慎重审议”、“非常遗憾”、“健安” 等老一套的词语,既明白地拒绝了对方,又不致使对方不快或抱有幻想。这种方法,不限于用于发不录取通知,其实,在任何场合要说“不” 时,同样也适用。
疯狂提示:
在社交中,有时,不冷不热真不失为拒绝别人的最好的办法。
3.借用对方的逻辑
有个公司要请一位专家接受一项任务,但是那位专家手头上有许多工作,如果按一般情形,他是不能接受的。不过,他又很熟悉那项工作,也很有兴趣,因此他拒绝接受的理由只用了两个字“太忙”。但没有想到公司的经办人员很厉害,他听完专家拒绝的理由之后,便客气地说道: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拜托先生啊。”
听了这句话,那位专家顿时哑口无言了。他想:是不是自己说的对这项工作有兴趣的话,被他们过分重视了,因此便再次强调说:“不,我虽然对这项工作有兴趣,但还有别的工作,我实在太忙……”不料,公司经办人员却这样回答说:
“正因为先生很忙,所以我们才认为先生能很快把这项工作办好,能者多劳嘛!我们一向不去拜托那些并不忙碌的先生。”
这虽然是一种巧妙的恭维话,但却使那位专家失去了反驳的依据,结果终于不能不把任务接受下来。
这个说“是” 的例子,其实,也适用于说“不” 的时候。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电影公司“大映” 的社长永田雅一,反对政府以战时体制为由,把原来的五家电影公司裁减为两家,他主张保留三家。他说:‘’政府承认营利法人。因为是营利法人,所以三家公司比两家公司在经营上更为有利,更能促进相互进步。正因为现在是战时体制,国民如果没有适度的娱乐,也无从产生全民战争的热情。”
这就是借用对方的逻辑,坚持反对意见的例子。
疯狂提示:
借用对方的逻辑,顺水推舟,看你往哪逃?
4.引导对方连连说“不”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同时也以善于说服人而闻名。据说,他无论对什么人的错误都不加指责,而是一再从正面提出问题,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把原来被自己否定的问题,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这种谈话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被认为是说服技巧的珍贵的要领,而如果把它倒过来运用,就可变成极其有效的说“不” 的方法了。
“苏格拉底式问答法” 是先与对方搭起连心桥,然后说服对方的方法。而要说“不” 时,可以把否定的连心桥搭起来,让对方连连说“不”,这样,即使你说了“不”,对方也能谅解。
日本作家山本周五郎有一则有趣的访问。某出版社一位新来的编辑前去约请山本周五郎写稿时,却不知深浅大肆吹嘘;“我实在走运,无论拜访哪位先生,只要一提本出版社的名字,大都一口答应下来。因此,我从不为约稿而伤脑筋。这一点,实在是我的福气。”
山本周五郎把头摇了摇,和风细雨地教训了他:“不。我年轻的时候也做过编辑,由于出版社小,约稿真难。每次约稿我都想,我一定要想办法说服这位先生,于是,缠住他不放,而终获成功。这样的经验有过几次。当时我高兴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你的情形不同,稿子来得太容易,我倒觉得是不幸。”
本来那个编辑为轻易得到稿子而高兴,不料却被说成了不幸,不知他当时表情如何。自己的想法被正面否定时,即使不能不承认其反对意见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不免会想反驳一番。但山本周五郎拒绝为那个编辑写稿。却使那个编辑无法反驳,仿佛他不是去约稿,而是去接受拒绝的。
疯狂提示:
一旦让对方说出“不” 以后,要让他收回去是很难的。一旦说出“不” 来,要加以推翻,是自尊心所不容许的,因此,对方一定会坚持“不”。我们就要乘着对方固执之际,也说出“不” 来。
5.表明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