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与红楼梦
4817900000017

第17章 1947年

10月,在瓦窑堡北边大川行军,阎长林说警卫员伍银岭会讲《红楼梦》。毛泽东听了,猛然扭回头,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吗?小伍!《红楼梦》你读过几遍?”伍银岭说:“看过一遍。”毛泽东笑着摇头:“只看过一遍,没有发言权。”他将大手一伸,张开五指:“要讲,起码得看三五遍。”他环视左右,问:“还有谁看过《红楼梦》?”大家都摇摇头,毛泽东嘿了一声:“不行哟!要看,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

据跟随毛泽东的警卫排长阎长林回忆,在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的日子里,毛泽东充分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时间,在行军路上学习。他对战士们说:“你们的文化低,读理论书有困难,可以先看小说,引起读书兴趣,文化提高后再慢慢读理论书。小说的内容很丰富,有政治,有军事,有文化,有生活,看小说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能够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接着毛泽东就由《水浒传》讲到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什么借东风、七擒孟获、大观园等,说得生动有趣。

[附注]“借东风”、“七擒孟获”。都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故事。

烛光摇曳,在毛泽东那线条柔和的面孔上闪耀。窑洞里静悄悄,偶尔响过翻书页的沙沙声。李银桥端了新换的茶水,蹑手蹑脚走到桌旁,轻轻地、轻轻地放下杯。他眨眨眼,还是那本《红楼梦》。

近十几天,毛泽东每天下乡搞调查。除重大战役决策,日常工作全交给了周恩来。晚上回来使一屁股坐到办公桌后再也不动。不错,他写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指导全党、全军的方针性文章,但他也拿出极大精力去研读《红楼梦》,常常通宵达旦。

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指出:“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贪污遍地,特务横行,捐税繁重,物价高涨,经济破产,百业萧条,征兵征粮,怨声载道,这样就使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附注]“怨声载道”,见‘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在陕北沙家店战役后,毛泽东在和卫士李银桥谈地主剥削时,他说:“我家里雇用过长工短工,我父亲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对于我,他不给蛋也不给肉。我家里算富农吧。我知道一些小地主也是这样……嗯,就是这样,怕雇工不好好干,自己还要省吃俭用。”李银桥目瞪口呆。这些话与他政治课上听来的可是完全不一样啊!“所以,还是要看《红楼梦》啊!那里写了贪官污吏,写了皇帝王爷,写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隶。大地主是从小地主里冒出来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了这本书就懂得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它!”

有一次,毛泽东问卫士李银桥:“你读过《红楼梦》没有?”李说:“没有。”毛泽东说:“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不读就不懂中国的封建社会。读一遍也不行,最少看三遍,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和江青谈及地主闺女嫁给30岁的村长时说:“林妹妹自然不会愿意嫁给焦大,可是,怎么办呢?”江青说,可以宣布无效。毛泽东说:“简单。……嫁给谁?嫁哪里去?难道找个薛蟠式的人物,那更糟!”

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作报告。他说,敌人“被一时的所谓胜利冲昏了头脑。张家口被占领的当天下午,蒋介石即下令召集他的反动的国民大会,似乎他的反动统治从此可以安如泰山了。美国帝国主义分子也手舞足蹈,似乎他们将中国变为美国殖民地的狂妄计划,从此可以毫无阻碍地实现了。”

[附注]“手舞足蹈”。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老醉卧怡红院》:“当下刘老老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