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成了教育猎奇
学校是精神生命创造的载体。每一所学校应该创设一种能够充分尊重、完全适合学生生命发展和创造的教育。因为,学校不仅仅承担着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使学生只知道学习与继承、不知道或者不会创造的水乎上。所以,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应该不断地更新,应该采用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传递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的思考与研究,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在这方面,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做了不懈的努力的。在上海、北京,我们一些小学的教室没有讲台,大家认为,教桌是横亘在老师和学生中间的有形“屏障”,没有讲台的教室,学桌围成一圈,老师或坐、或蹲、或站,和同学们融为一体,共同学习,一起讨论,同步探求,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在别的省市,一些学校的考试“大翻脸”。考试时间,有一小时,有半小时,不拘一格;考试形式,有开卷。有闭卷,有笔试,有面试;考试内容,有书本知识,有生活、社会知识,还有口语测试、操作能力考核;试卷难度,分A、B、C三级,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过去学生谈“考”色变,进考场如进“法场”,现在呢,孩子们说:“考试的感觉像春天。”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我们的教师都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想方设法给孩子铺就创造的台阶。毋庸置疑,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手段的全面创新,必将大力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真正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
作为一种观念和行为,教育创新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这种自觉,自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源自于对教育规律的得心把握。如果不是这样,也要煞费苦心地赶“教育创新”的时髦,那就会走入误区,弄出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来,得到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
有一所幼儿园,只有20多个小朋友,两位老师也是没被中心园选中的“落榜者”。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她们竟借助媒体,打出了“幼儿开英语课”的广告,结果还就蒙住了一部分家长。
试想,一所村办幼儿园,师资条件很差,能把汉语教好就很不错了,却去教幼儿英语,除了想制造轰动效应以外,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在辽宁大连某中学,一位初一语文老师在教完新课文《生命,生命》后,在向六个班300名学生布置写周记时,要求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为自己写一篇悼词: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一篇悼文的形式,追忆自己的一生。
这个作文题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可想来想去,总觉不对劲儿:一是十几岁的小孩,有多少值得追忆的地方?二是十几岁的孩子就为自己写悼词,孩子会怎么想,家长如何看,那层不吉利、不愉快的“阴影”不就罩在了一个个家庭的头上?因此,这个作文题无论怎么看,不是创新,而是猎奇。
教育创新不应是追求教育形式、方法上的与众不同,不能流于为产生轰动效应而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旨归,注重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创造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去主动、探究、合作地投入学习活动,努力实现内容和手段的高度统一,目标和形式的完全一致。
某省实验小学在组织红领巾电视台小主持人大赛时,让人们深深感到教育创新外显形态与内在功力的和谐交融。比赛,他们致力于学生参赛悄感的孕育,激励孩子产生“当小主持人,我能行!”的冲动,让他们体验竞争;各组产生了竞争对手,则由孩子们自己分工,小组合作,为参赛者献计献策,“让我来包装你!”孩子们在体验中合作;决赛前,班上有一技之长的孩子各显神通,主持的、设计布景的、摄像的、联络的,各就各位,大家有一个共同认识:”我是幕后英雄!”从而体验服务;比赛时,做观众的自觉为比赛欢呼、喝彩,给队员以赞许、鞭策、鼓动,在“当一名文明观众!”的过程中,体验赏识;而参赛的小选手则情绪饱满地主持,各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憧憬和希冀,在“我们成功了!”的欢呼中,队员们体验着成功。
纵观这次活动,活动的形式设计非常有新意,活动的顺利展开,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养就了学生合作的习惯,树立了学生服务的观念,让他们学会赏识,获得成功,培育了他们多方面的情感和才能。不难想象,长期、反复、不断的实践,让学生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这种教育无疑是教育的较高境界。
总之,教育创新是必需的,但不能猎奇。
求同而不存异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跨国公司决定辞退一位员工时,这位员工以具有30年工作经验为由向公司老板申诉,不料老板回答他道:“不,你只有一年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30次!”这句话耐人寻味。一些教师为什么从教几十年,总是那一套教学方法,缺乏新意,更淡不上创新,教学成绩平平,这与他们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思考,迷信书本,机械教条有关。我们的一些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思进取,那么将要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缺乏危机意识的人,其生存意识越薄弱,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弱,也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
一只青蛙落到了冷水锅里,它一点也不紧张,在锅中缓缓地游动着,但是锅中的水正被慢慢地升温,等到青蛙觉得有危险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跃出这口大锅了,最后只能慢慢地死去。如果它落到热水锅里,那它会立即觉察危险,一跃而起脱离险境,决不会落到被煮熟的境地。为什么?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青蛙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消极、被动,而后者敏捷、主动,所以采取的行动和结果也迥然不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舒适、顺利的时候往往会埋下失利的隐患,潜伏着危机的信号。如果摆脱不了旧有框框的限制,就会使自己的斗志逐渐消磨,不思进取。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任何一个变化都是从一些细微处逐步开始的。
创新实际是一场变革,一种革命,而且往往是缘于困境,面临着失败和挫折。这就需要有一种锐意进取、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锐气,所谓“穷则思变”就是这个道理。
德国有一位造纸厂的工人,一次因粗心大意弄错配方,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而被解雇。这位不甘失败的工人对这种废纸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吸水性特别好。于是他廉价买下这批废纸,切成小块出售,称之为“吸水纸”,并且申请了专利。这位工人之所以因绝境而“发明”了“吸水纸”,是因为他在困境中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品质。
教育领域中扼杀教师、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求同伐异,压抑创新”。求同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只关注“求同”的统一性,而不注意“存异”的多样性、特殊性,就会影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打击他们独立思考的信心,直至使他们丧失了想象力、创造力,最终形成善于揣摩、迎合他人、见风使舵的奴性。
李大钊在《应考的遗传性》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有一种遗传性,就是应考的遗传性。什么运动,什么文化,什么制度,什么事业,都带着些应考的性质,就是迎合当时主考的意旨,说些不是发自本心的话。甚至把时代思潮、文化运动、社会心理,都看作主考一样。所说的话、作的文,都是揣摩主考的一种墨卷,与他的现实生活都不发生关系。是什么残酷的制度,把我的民族性弄成这样的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