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4805800000023

第23章 误区九心中没有一杆秤(1)

绝不允许“唱反调”

数学课上,张老师认真地讲解着新知识。随后,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这是一节几何初步知识课。学生们拿着手里的学具,左拼拼,右挪挪,在探索中学习,在操作中讨论着……正当学生们兴趣盎然之时,授课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小黑板,找一找,这个图形中共有几个角?”老师挂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如图所示)。

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点数,有的边画边数,有的用学具挪动着,拼摆着,琢磨着。片刻,老师说:“谁找好了,请举手回答?”

同学们都积极举手,把自己所数的答案告诉老师:“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好,咱们看谁找得准、找得全、找得对。我请几名同学到前边在黑板上边指边数。”四名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讲台上,用小棒比划着向全班同学演示着自己所数出来的角。当最后一名同学讲解话音刚落,突然听见教室最后边的座位上有一男孩扯着嗓子兴奋地喊:“不对不对,我说有七个也对、八个也对、无数个更对!”

老师顿时生怒,“故意捣乱是不?不想学出去!”

全班同学的目光也齐刷刷地转到了该同学身上。

此时,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表扬了来讲台上的四名同学,并肯定了“此图中有六个角”的答案是正确的。然后,用愤怒的眼睛瞪了瞪那个在座位上喊话的同学,宣布下课。

课后,许多同学跑到刚才被定为“故意捣乱”的那个同学面前,问他为什么惹老师生气。该同学用笔一边在本子上画,一边给围过来站在他身边的同学讲自己答案的理由:“此图有七个角,是在平角范围内;有八个角,是在周角范围内;有无数个角,是在什么范围内我说不好。我爸是教高中数学的,我看我爸在备课的时候画过。我也问过,他说:绕一圈就是一个角,可以绕无数个圈,所以就有无数个角。还可以反着绕呢,也可以绕出无数个。以后咱们上高中要学!……”“你们说是我捣乱还是咱们老师没讲对呀?”同学们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此时。他们好像心里也在琢磨着什么。

该生认为老师批评委屈了他,从此产生了与老师唱反调的心理。他经常课上故意捣乱,经常给老师挑出毛病。因为他很聪明,现有知识的学习根本压不住他,在学生中又很有威信。故此师生对立情绪愈演愈烈。

从这位教师此时的面部表情可以窥测到她的心里对这位学生是极不满意的。一是不举手就发言,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二是故意与教师教学唱反调。她认为学生是无根据地乱说乱叫,却没能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漏洞,孩子的说法或许也有道理。因此十分生气,并产生一种对此生该狠狠治理一下的念头。如果此时的教师,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补充说明是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平角范围内或是周角范围内”考虑,全体学生就会在教师引导下准确地找出图中存在的角,而教师没能这样做。

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解决学生想到、提出的所有问题,但是决不要因此限制学生的思维驰骋,而应当引导他们在发展的方向上积极思考,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质疑。这样才能体现问题本身更多的思维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是教师在问题及求解过程的设计中应该花大力气考虑的环节。

你看这名学生讲得多么认真!说得多么好啊!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该生在父亲备课时看到过这样的图形,甚至比这个图形还复杂。出于好学,他曾经向父亲请教过该类问题,父亲的教导他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出了这样一个图形,他开始没在意,但在同学的发言过程中,他联想起父亲讲过的知识,兴奋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没有举手、未经老师允许就脱口而出的做法有些违反纪律,但孩子对知识认真的态度、兴奋的表情、聪明的才智、敢于求异思维的精神,都是我们课堂交流过程中应肯定和提倡的。这时的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这是关系到教师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的问题。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爱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是爱思考、求知欲强的表现,就会耐心细致地去解答、诱导;反之,如果认为这是成心捣乱,就会对学生生厌,特别是在力不胜问的时候,很可能会对学生恶语中伤。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无知的,甚至还有不少“毛病”的受教育者,教师就会高高在上地去“传授”知识,去训斥“改造”学生,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得不到发挥。教师对学生态度生硬、野蛮,教师对学生的现状不满,造成的结果就是师生关系淡漠、紧张。这位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没能及时捕捉到孩子的知识来源,更没有追问孩子所说答案的道理,多么好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时机被教师断送了。而且,给这位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孩子以“故意捣乱”的罪名加以封杀。

此时的教师,如果能够因势利导,让大家听一听这位同学的见解,会使全班同学留下终生难忘的一幕。这位同学好学、好问的精神,知识海洋的浩瀚无垠、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及教师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的好作风……都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同时,教师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欠缺,只让同学们看图找有几个角,没有确定平角还是周角的范围,主动向学生表现出虚心效果会更佳。学生还可以看到知识的权威不光是老师,老师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权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学生们也找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会更加促进今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互助,同时也更加敬佩自己的老师,因为教师用自己知错就改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最受感动的应该是这名敢于阐述自己观点的学生。老师如果这样做,他的自信心得到保护,求知欲得到加强、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展示……这一举多得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先看下面三个案例。

案例一:

早上检查家庭作业,班主任发现有好几位学生语文、数学作业都没完成,大怒:“回家怎么做作业的?全都马马虎虎,看看你们这帮学生,到底想不想学习啊?真令人失望!”

案例二:

早晨检查卫生,地上没扫干净,垃圾没倒,班主任大发雷霆:“看看,卫生都没人管,这个班级像什么样!”

案例三:

课间,学生吵吵闹闹,教室里一片混乱,两个同学还在打架。听到学生的报告,班主任进来把讲台一拍:“像什么样子!课间都不要出去玩了,全班罚抄课文!”学生们嘟囔着:“又不是我们的错,干吗罚我们?”不服气,也委屈。

以上几个案例中的画面或许教师们并不陌生,或许也曾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听到老师们私底下抱怨:“教这班真没劲”、“某某班是差班,没有几个像样的学生”这些令人丧气的话,更让班主任脸上无光,于是就有了班会课、晨会课上一次次的批评、训话。但是,一次次的批评、惩罚,结果怎样呢?作业不做或不认真做的反而越来越多了,班级卫生也是一塌糊涂,纪律呢,更让每一个老师摇头。

班主任往往会因为几个学生的错误迁怒于全班同学,把个别问题全面化,迁怒的后果一方面对于个别学生来说,由于批评的面比较广而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让集体受到了伤害,使全班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老师或许无意伤害班集体,但不经意间却给学生传递了这种消极的信息,这就会影响全体学生对集体的自我认知,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消极的集体心像。有了这样消极的评价,无形中给班级贴上了“差班”的标签。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坏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发展?很多时候,当一样事物完美的时候,大家都会去用心维护它,一旦它出现了残缺,大家就会加速地破坏它,认为反正是坏的东西,再破点也无所谓。同样,在班级管理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如果学生们从班主任的言语中得到信息:我们这个班是差班,管不好了。这种暗示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班集体的认知,它具有角色行为的导向作用,强化了学生的消极情绪,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心理学里还有一个教师期望效应,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交给了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几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这些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各方面部很优秀。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班集体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如果你传递的是一个积极的期望,就会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你传递的是一个消极的期望,则会加速其向坏的方向发展。

所以,班主任要切记,在你批评学生的时候,不要一篙子打死一船人,要有针对性。对一些个别问题,应就事件本身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指出改进的方法,千万不能迁怒于整个班。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在班级管理中,要让班集体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好的。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学生就会按好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课堂教学过多地“显能”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不少教师的共识。但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以后,教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曾看见过这样一堂课。

一位教师讲授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整个教学流程,教师真正从“导”的角度,请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对照注释反复吟诵作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分析、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形式、题旨、手法及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同学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由学生根据词的上阕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或就词中同学畅游的场面进行想象性的描写。所有这些,都充分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就在几位学生朗读了自己用散文语言再现诗歌意境的文字以后,老师把自己课前已写好的文字用幻灯打出来。这位老师很擅长写作,展出的那段“湘江秋景”的文字也确实写得很美,虽然刚才几位同学的作品很优秀,也很有创意,但与老师的作品相比,自然要略逊一筹。于是,全班同学长“嘘”一声,为老师的写作才华而深深折服。

这一片“嘘”声,令我颇有所失,我一下子从兴奋中冷却下来,思考起这一片“嘘”声中所潜伏的信号来:学生由衷地敬佩自己的老师,为老师的才华横溢而叫绝,同时,他们的内心自然也为自己远远不如老师而感到惭愧。这种惭愧,可能带来两种结果:其积极的一面是学生因为发现与老师的差距而积极努力,发奋进取,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消极的一面则可能使学生滋生一种消极意识,认为老师毕竟是老师,学生呢,再有才华,仍是居老师之下,不可能超过老师。很显然,一旦产生消极影响,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生命活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引导者、主动促进者、合作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正确地给自己定位,要定在与学生平等、促学生发展的位置上,而不能有居高临下的心态,认为自己总比学生强,想方设法地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因为这种显示,既可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刺激,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更深层面上损坏师生的感情。有位特级教师对古典诗词研究颇深,平时作报告或与人交谈,名句佳联常常是脱口而出。但在课堂上,他却很少“卖弄”自己的才华,有时涉及这些内容,他总是努力想法借孩子的口说出来,或让孩子自己翻阅古诗词读本去找。谈到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学习的能人,让他们不是凭老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知识和学习能力,其功效是任何一个才华超群的老师所难以获得的。再能的老师,如果他的学生‘能’不起来,老师也就不成其为‘能’。”这位行家的话讲得是非常中肯的。过去,我们在评价老师的时候,比较注重于他的口头表达、解题才能,认为老师能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便是有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能力,教师不应当一直以“智者”自居,把过程和结果娓娓动听地告诉学生,而应当在点拨、引导上下功夫,诱学生去探究过程,让学生去获得结果,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作为学生施展才华的阵地。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保护。是的,优秀的教师其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利益,都要考虑是否会给学生带来什么伤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显能”,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学生的呵护呢?有位校长在布置他的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时这样说:“不要以自己的阅历、凭借自己的阅读面和深邃的思想去作文,而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自己的年龄、思维尽量回归到你的学生这一特定年龄段,这样,你的文章才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才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会在学生中引起讨论、争执……”这段话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我们的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投入探究知识的潮流,更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要牢牢记住:“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有时,仅仅缺少一点同情心

人之所以是动物中的高等动物,是人的情感不仅出于本能,更具有理性。

同情是什么?孟德斯鸠说:“是善良的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贝克说:“同情仅次于爱,是人心最圣洁的感情。”培根说:“它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

所有伟大的人,无不具有同情之心。罗素就说:“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们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雨果在他的遗嘱里说:要把他的财产分给巴黎的穷人,是同情。杜甫在自己颠沛流离的时候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是同情。小小县官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也是同情。

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同情是一泓泉水,给干涸的田野注入生机;同情是心的净土上生长的片片翠绿,是爱的河流里卷起的朵朵浪花。

然而,有时候,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就是缺少那么一点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