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4805100000002

第2章 古代智谋(上)(2)

汉高祖刘邦任用萧何主持关中之事。汉三年时,刘邦与项羽的军队相持在京期间。刘邦几次派使者慰劳萧何。鲍生因此告诉萧何说:“现在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却数次慰问在关中的您,这是因为怀疑您呀!为您考虑,不如让您的弟弟和子孙中能当兵的,全到军队来。”萧何采纳了他的计策,刘邦大喜。

吕后用萧何的计谋杀掉了韩信。刘邦听到诛杀韩信后,派使者任萧何为相国,同时加封五千户,派五百士兵及一名都尉作为相国的侍卫。诸位官员都来祝贺,惟独召平表示忧虑说:“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奔波于外,而您守于京城之内,没有被弓箭射杀的危险,却加封晋级,设置卫队,这不是维护您。现在淮阴侯韩信起来造反,皇上对您也产生了怀疑,希望您把皇帝的赏封让出,不要接受,把全部家财用以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意见。刘邦见萧何这样做,非常高兴。这年秋天,黥布反叛,刘邦将亲自率军征讨,此时仍数次派使者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说:“因为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勉励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像皇上讨伐陈烯时我所做的一样。”

不久,又有一个门客对萧何说:“您离灭族不远了,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功是全国第一,各方面已无以复加。您入关中以来,十余年一直深得民心,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民和。皇上所以数次问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地带。现在您何不多多购买田地,以损污自己的名声,如此皇上的心就安宁了。”萧何采纳了他的计谋,用贱价强买了许多民宅、民田。高祖还京时,百姓拦路控诉相国的行为,皇上听了,心中暗暗高兴。

韩世忠被罢官之后,杜门谢客,绝口不谈打仗问题。他常常骑着驴、带着酒,后面跟着一两个童仆,在西湖一带游乐并与人商议买新淦县的官田。高宗听说他在置产业,十分高兴,赏赐给他御笔亲书,并给他的村庄起名叫旌忠。韩世忠的买田同萧何买田是同样用意。作为人王的皇帝不能同英雄豪杰推心置腹,以至于使许多有功之臣不得不自污,以求免于杀身之祸。唉!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与民交往相通的风气荡然无存了。但是到了今天,大臣们不论有功无功,无不多置田宅,难道他们也是自污吗?如果不是的话,又如何解释呢?

王戎和王衍

王戎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他的本家弟弟王敦名声很高,但王戎却十分厌恶他。每逢王敦来找他时,王戎都常常以病推托,不肯相见。孙秀在琅琊做郡官时,曾要求王戎的另个弟弟王衍为他撰写评颂品德的文章,王衍本不同意,戎劝他尽力去写。等到后来孙秀得志,凡从前与他不合及反对他的人都遭杀戮,而王戎和王衍却得到孙秀的重赏和帮助。

王戎是十分厌恶名声的才子,但他却善于借他人希求虚名的心理,排除自己要遭到的祸患,由此可知王衍不如王戎啊。

阮籍借醉避难

魏晋之时,天下多事,以至于名士们也少有保全自己而不受损害的。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常常酗酒托志,拒不参与世间事。司马昭早些时候想为儿子司马炎向阮籍的女儿求婚,可阮籍喝酒一醉就是六十天。司马昭面对终日不醒的阮籍,没法儿与他对话,只好罢休。钟会曾多次访问阮籍,请他谈对国事的看法,并想以其态度立场来定他的罪,可阮籍喝得酩酊大醉,钟会无法同他说话,阮籍也因此免去一场灾难。

郭德戚巧拒黄金

明洪武年间,郭德戚做骁骑指挥。一天他到皇宫中去,明太祖拿两锭黄金塞到他袖中说:“回去以后不要告诉别人。”郭德戚恭敬地称是,于是将黄金装在靴筒里。等他出宫门时,假装醉酒,脱靴时露出黄金,守门的人向上报告。皇帝说:“这是我赏赐给他的。”有人责备郭德戚,郭说:“宫廷之内如此严密,藏着金子出去,别人岂不是说你偷的吗?况且我妹妹在宫内服侍皇上,我出入无阻,怎么知道皇上是否以此试一试我呢?”众人全都表示佩服郭的看法。

廉洁和贿赂

郭崇韬平日很廉洁,自从到洛阳后开始接受各方面的贿赂和馈赠。这时他的老朋友和子弟中有人劝告他。郭崇韬说:“我身兼宰相和将军的高位,皇上赏赐的俸禄有多少万,难道还缺少这些?现在藩镇诸侯多数是梁朝的旧将,都是对皇上有旧怨的人,如果我拒绝他们的馈赠,岂不是让他们产生疑心和惊骇吗?”次年,天子在南郊祭祀,郭崇韬将所得财物全部献给朝廷,作为赏赐之用。

南唐主用银子五万两送给北宋相国赵普,赵将此事告诉宋太祖。宋太祖说:“这不能不收,但要写信答谢,同时稍微贿赂一下他们派来的使者就可以了。”赵普告辞时,宋太祖又说:“大国的礼节不能自行削弱,应当让他们感到深奥难测。”等到南唐主之弟从善来朝廷时,太祖除平常应赏赐的之外,又秘密送给他白金恰似当时南唐主送给赵普的那么多。这使南唐君臣都感到震惊,对宋太祖弘宏气度深为折服。

对贿赂和馈赠来说,没有应接受的道理,然而廉洁之士有时可以开始接受而最终辞退,英明之王也可以教其臣接受,这全要看他接受之后的作用如何。此处便能见到英雄的权术及策略。夏商周三代以下的将相,大多是运用权术和策略的雄才呵!

宋太祖送僧

宋太祖听说南唐主深信佛教,就选了一个十分善辩的年青和尚,到江南去拜见南唐主。和尚同他谈论性命学说(长生不老理论),南唐主很是相信,于是越来越器重他,称他是佛爷出世。从此南唐主不再有心思治理国家和守卫边疆,陷入佛事活动之中。

茅元仪说:“这同越国以美人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有什么差异呢?天下难道只有姿色才能迷惑人吗?”

周武王征粮

周武王假造要同敌国在重泉进行一场战争。因此他下令说:“百姓中谁献一百鼓(四石为一鼓)粮食,谁就可以免服兵役。”百姓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把自己囤积的粮食登记交给国家,以免被征兵参加重泉之战。国家由此得到的粮食比原来增长了二十倍。

假设一个战争名目,利用老百姓害怕战争的心理,从而获得粮食。如果说这种方法是解决国家缺粮的权宜之计,那么作为圣王的周武王以权术来愚弄百姓是很不应该的。正像韩非子所说的,商汤王放走了粲是为了自立为王,但他又怕人说贪婪,就让给了务光,又怕务光真的接受,便派人告诉务光:“汤弑其君是想把恶名留给你。”务光思前想后,左右为难,就投河自尽了。文王资助费仲,让他游说于纣王的身边,离间纣王与大臣的关系,搅乱了纣王的头脑。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好事者可以制造出种种事端,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

齐桓公散谷与收谷

齐桓公说:“大夫们多数都是兼并财产而不肯分出一点,宁使五谷在库中腐败却不肯散发给贫苦百姓。”管仲说:“请您下令召城阳大夫来质问。”桓公问:“这是为什么?”管仲说:“城阳大夫的宠妾穿着华丽服装,连家里养的鹅和鹜都吃稻米。他的家里经常敲钟鼓,吹笙号,大摆宴席,而同姓的兄弟无衣以御寒,无食以果腹,这样的人让他在其位置上尽忠于国家可能吗?”齐桓公听后就召来城阳大夫,摘了他的官帽,命令封闭他的大门,不得随意出走。有功受封的官宦之家见此情景后,立即争先恐后发放积存的粮食,送给远亲近邻。还有的功臣之家广纳城中贫病、孤苦和不能自立的穷人——分给他们救济粮。从此后,国中没有饥饿的百姓。这种方法就叫缪数吧。

既夺取了桓公对城阳大夫的宠幸,又劝得功臣施粮于百姓,管仲的只语片言,给齐国带来莫大利益。

粮食价格下跌了,齐桓公深恐余粮流到其他诸侯国,想为本国百姓贮藏些粮食,又来向管仲问计策。管仲说:“今天我从市中心路过,见到新建成的两家大粮仓,请您以璧玉来招聘他们当官。”齐桓公听完管仲的话,明白了其中道理。于是以贮粮有功的名义聘两家主人出来做官。国中百姓得知,纷纷建造粮仓仿效,每家藏了尽可能多的粮食。

周文王修筑灵台,埋葬枯干的乱岗人骨,使得六州人民都情愿归顺于他。勾践使用怒蛙的鸣叫而令三军鼓气。燕昭王买骏马的尸骨,使得众多士人知其爱才而纷纷响应。齐桓公聘用粮库主人为官从而使国中各处冒出粮仓顶。虽然诚意与伪心很不相同,但几个事例都是以小到大,作用和道理是一样的。

紫衣服引起的风波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以至于全国上下都模仿也尽穿紫衣。对此齐桓公感到非常不舒服,就找管仲商量办法。第二天清晨齐桓公上朝时,大臣中有几个穿紫色衣服的。于是齐桓公正言厉色对这些人说:“我十分讨厌紫颜色衣服发出的气味,你们不要靠近我!”从此以后,国中再没有人穿紫衣了。

丝绢为什么涨了价

东晋的王丞相善于处理国家之事,刚渡江到南京时,国库空竭,没有银钱,只有丝绢几千轴。王丞相同诸位贤臣一同做了丝绢单衣穿在身上。一时间,官员和读书人争着要做这种衣服,于是丝绢银价很快就贵起来。王丞相此时令管事人把丝绢卖掉,每轴能卖到一两银子。

这件事正好同前篇齐桓公讨厌紫色相对照。谢安的一个同乡被罢了官后去拜访谢安。谢安问他回家的钱筹好了没有,他答:“我惟有蒲扇五万把。”谢安从众扇中取出一把自己用,不久传了出去,读书人和一般老百姓都争着去买蒲扇,扇子的价格很快涨了几倍。

这也是王丞相用过的机智。

晏子移风

齐国人非常喜好以车子相撞击作为娱乐,官方多次禁止都禁止不了。齐国大夫晏子为此很发愁。于是他专门准备了新车良马,故意出去同别人的车子相撞,同时说:“撞车者不吉利,撞车后祭祀不会顺利,居处恐怕也不会安全吧!”说着下了车,弃车而去。从此国中人再不以车相撞来取乐了。

东方朔智劝汉武帝

汉武帝喜欢方术之士,并让这些人去寻找长生不老的神仙药。东方朔则向汉武帝进言说:“您让人寻找的是自然之中的药,这些药物是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惟独天上的药才能使人长生不老。”

汉武帝问:“怎样才能上天取药呢?”东方朔说:“我可以上天。”汉武帝知道他在说假话,就一再追问,让东方朔把话说死,然后立即命令他上天取药。东方朔马上告辞,走出殿堂大门后又很快返回来说:“我现在上天,好像是在说假话,希望您能派一人与我同行,以证实我的真伪。”汉武帝就派遣一名方士与东方朔同行。并约定三十天后返回。东方朔出了朝廷大门后,每天都到各王侯家轮流饮酒,期限快到了,他还没有上天的意思。随行的方士不断地催促他,东方朔说:“神仙鬼怪的事情很难预言,不久就要有神仙来接我了。”有一天,方士白天在睡觉,东方朔突然弄醒他,对他说:“我喊你好半天你不答应,我刚从天上下来。”方士大吃一惊,把这一切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东方朔欺骗君主,下命令把东方朔投入监狱。东方朔一边哭一边说:“我在顷刻之间几乎要死两次!”汉武帝很奇怪,问东方朔到底是怎么回事?东方朔回答说:“玉皇大帝问我天底下的老百姓靠什么穿衣服?我说:‘靠虫子。’玉皇大帝又问:‘虫子像什么?’我回答说:‘虫子嘴毛乎乎的像马,颜色黄乎乎的像虎。’天神大怒,认为我说假话,便派使臣到人间探问,使臣回来报告天神:‘有这种虫子,名字叫蚕。’于是,天神放了我。如今您如果认为我是在欺骗您,希望能派人上天查问。”汉武帝听后大为吃惊,说:“好,齐人狡诈,你原来是想让我不再重用方士呀!”从此,罢掉诸方士,不再重用他们。

张良设计助太子

汉高祖刘邦想废掉太子孝惠玉,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许多大臣向他进谏,他都不听。孝惠的生母吕后知道此事后,十分着急,让吕泽去请留侯张良出主意。张良说:“这是难以用口舌争得胜利的。皇上有四个招不来的人,这四个人已经很老了。因为皇上待人轻慢无礼,他们逃入山中,不愿做汉朝的臣子,但是皇上认为这四人不爱名利,很是高尚。现在可以让善辩之士持太子亲笔信,用卑谦的言词再三请求他们人官,这样他们就会回来。入宫之后,要以贵宾相待,让他们常常入朝,并让皇上见到他们。这对太子将是一种帮助。”吕后采纳了张良的计策,将四人请进宫来。汉十二年时,刘邦得病很重。这时他更迫切要换太子。叔孙太傅向他谈古说今,借机拼死相争,皇上假装同意了他的意见,而实际上还是想换太子。一次宫中举行宴会,太子亲自为四老斟酒,四老年纪都已80岁以上,眉须雪白,衣着潇洒,神姿伟岸。刘邦奇怪地问他们是什么人,四位老人走上前各报自己姓名,原来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秀和夏黄公。皇上大为吃惊地说:“我找你们好几年,你们躲开不肯出山。今日为何自动跟随我儿呢?”四人都说:“陛下您轻视士者,喜欢骂人,喜怒无常,我们又不受辱。听说太子仁慈孝顺,爱护贤士并且对我们格外尊重,天下有才之士没有不翘首以盼,想为太子效力的。所以臣等也来了。”皇上对他们说:“既如此,烦请公等帮助保护太子到最终吧!”四人为皇帝祝过福就匆匆离去。皇上目送他们远去,同时叹息说:“翅膀已硬了,很难再动摇它了。”

左执殇中,右执鬼方,正以各种法武谈论古今之辈,要知道英明莫过于汉高祖,他怎么会等你漫天谈过后才懂得太子不能更换的道理?善谈古论今的人,总是说因某某皇上圣明故天下大治;因某某皇上昏庸故天下大乱。那么大治或大乱尚未被证明之时,而让皇上远昏庸近圣明,谁能有此本领呢?这就是叔孙太博拘于儒术的笨拙毛病。而四位长老专为太子来,说天下没有士不愿为太子效力的。如此,乱和治就可分晓,这种证明方法使汉高祖内心深受震动。孝惠帝掌天下大权后不顾自己同吕后的矛盾,还怜惜赵王如意及其母戚夫人。王弁州怀疑到汉朝廷上的四皓,认为他们并不是商山上的四位老人,果真如此,即使不说张良犯的欺君之罪,就说高祖,他的眼睛未免太昏花了吧?这是一个道义问题,惟有“义”才能力辞高祖的大臣之位,而不会推谢太子恳切的招聘。有别的传说说张良练功辟谷后,跟从四皓到商山修仙去了,那么四皓与张良当然是一类的人,想来他们已默契相合很久了。假使张良不出来辅佐汉朝,那么四皓之中也必定会有人出来,他们不是要隐匿在山中直到老死。太子定位后,汉朝的宗社也就牢固了,此后,张良报效汉朝的心愿可以告终,到商山隐居的志向也可以得到满足。由此可说,四皓不独为太子来,也是为张良而来的。啊!千古之高士,岂是凡胎俗子的书生们能用规尺衡量出来的吗?

梁文康明以利害